《铁流》
苏联红色文学经典之作,文辞优美,铸就纪念碑式的革命“史诗”。
第一本翻译成中文的苏联小说,最初由鲁迅引进中国,并负责初版编校,瞿秋白代译序言。
鲁迅给《铁流》以很高的评价,说它是表现了“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的成功之作。
中学教科书必读课文《一面》,提及鲁迅推荐《铁流》的故事,因此广为人知。
《风云初记》
★孙犁抗战文学经典,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种经典抗战图书。
★“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长篇代表作,开“诗化小说”之先河。
★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以浪漫主义为情调,从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
《三千里江山》
名家经典 红色文学
《海燕》
一个时代的印记,走进高尔基小说之外的世界。
聆听自然界的勇敢,细察小人物的日常,展开历史变革下的真实生存图卷。
锋锐的文字,扎出生命的疼痛与人性的鲜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铁流》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苏联作家。1887年在彼得堡大学学习时,因起草革命宣言被捕流放。流放期间开始创作。早期小说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俄国1905年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斗争。1912年发表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描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1918年加入俄共(布)。内战时期写成战地特写集《革命、前线和后方》。1924年完成长篇小说《铁流》,描写国内战争时期一支红军的英勇斗争。
《风云初记》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公副主席等职。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等。
《三千里江山》
杨朔(1913—1968),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原名杨毓瑨。代表作品有散文《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小说《三千里江山》等。
《海燕》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代表作品有《海燕》《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等。
《铁流》
苏联革命题材长篇小说经典。
小说以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内战为题材,叙述了古班的红军——达曼军,带领被古班的哥萨克富农和白匪军残害的红军家属和被迫害的群众,突破叛乱者和白匪军的包围,进行英勇转移的事迹,反映了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表现了士兵群众由乌合之众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的“铁流”的过程。
《风云初记》
《风云初记》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作品用饱含诗意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
《三千里江山》
《三千里江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中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三千里江山》等经典佳作。全书反映了中国铁路工人参加祖国建设等社会实际情形,语言生动平易,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收录了《海燕》《人》《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不合时宜的思想》等数十篇经典散文代表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继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具有积极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