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游真解(仙人养成计划)/盘思洞文丛
分类
作者 陈肯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四大奇书,经典名著,修仙秘籍?佛道之争?

中国古代最激烈的信仰冲突,开禁书新气象的大规模杀伤性小说,《西游记》,你看懂了吗?

内幕不在天庭,文本就是密码。

陈肯的《西游真解(仙人养成计划)》——爆笑阅读指南。

内容推荐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奇书”之一,对于它的主题思想或者作者的写作目的,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一直有各种争论:比如鲁迅的“游戏之作”说,三教归一说,尊佛说,甚至现代还有很多网络写手用阴谋论来解读这部作品。

陈肯所著的《西游真解(仙人养成计划)》认为,其实《西游记》是一本标准的尊道抑佛的神怪小说,作者通过象征、隐喻等等写作手法把道教内丹派理论和道家与佛家在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争论与冲突融合于故事之中,原著中所有不合逻辑的地方,其实正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提示。而本书就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通过对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故事情节的介绍与分析,展现给大家一本真正的《西游记》,同时也对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化方面所涉及的历史、哲学、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了生动的介绍。

《西游真解(仙人养成计划)》的原始版曾发表于天涯论坛煮酒论史板块,在保持更新的两个月时间内创造了逾18万的点击率,被众多网友多方转载,并被评为“最靠谱,最没有硬伤的《西游记》评论。”本版为修改版,与原始版相比修改幅度较大,逻辑更加紧密,论据更为充分,结构也更合理,并增加了许多内容。……

目录

序言/1

一、作者说——背景设定与画外音/001

二、史上最漫长的一年:贞观十三年/011

三、如此这般的“佛经”/018

四、奇妙的旅行/023

五、身份之谜/032

 1.这些都是师父的/032

 2.徒弟们/038

(1)好大的腰子——猪头二师兄/038

(2)第三男配角——沙僧/041

(3)从王子变脚力——郁闷的“意马”/043

(4)猴子登场/044

 3.金丹三要素/048

 4.大家的法名和特长/050

(1)超级猴子——美猴王/053

(2)“每候王”与“猪刚鬣”——不能不说的秘密/054

(3)发愿——漂洋过海寻仙道/057

(4)世上本没有祖师/059

(5)返本还源的“孙悟空”/068

(6)逐渐行来的“孙行者”/072

(7)“悟能为用”与“持戒而行”/078

(8)“和尚”的秘密——卷帘也能当大将?/081

六、悟空的前世今生/085

 1.关于悟空多变的战斗力指数/085

 2.“三教归一”与“唯道独尊”/090

 3.“七年之痒”/093

 4.鬼仙——佛道之争的终极代表物/095

 5.大规模杀伤性小说/102

 6.走“后门”/103

 7.十万八千里/105

 8.神仙是怎样炼成的/106

 9.风水轮流转与朴素辩证法/109

 10.悟空的丹道“毕业证”——金箍棒/112

(1)九九归真——观音菩萨叛变了/113

(2)如意是个啥/115

(3)标准分量/119

(4)丹成金灿灿/121

 11.与人品无关——内外有别/123

 12.跳出三界外/127

 13.“放心”去死吧——性命之争/130

(1)不幸的刘安/131

(2)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35

(3)更加不幸的刘安/137

(4)外丹派的千古难题/138

(5)做自己,守规矩/139

(6)“放心”去死吧/142

 14.终于升天了/143

 15.心头火起——造反/145

 16.神仙没有江湖/146

 17.丹坏/147

 18.桃子的历史定位/149

 19.大圣未必真齐天/155

 20.小圣配太极/156

 21.八卦外、五行中/158

七、白骨精的郁闷/161

 1.另类妖怪白骨精/162

 2.绝食打虫术/165

 3.熬夜守庚申/167

 4.“三打白骨精”与“白骨夫人”/169

八、玩转两界山/171

 1.与自己告别/171

 2.六根VS六贼/173

 3.你有我有全都有/175

九、空手套白狼——六耳猕猴/177

 1.儒家四心说/178

 2.爆料/179

 3.四大菩萨的分身术/180

 4.四无量——“四猴”的真身/182

十、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186

 1.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187

 2.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188

十一、反抗权威——三清观狂欢夜/192

 1.三清登场/192

 2.水火相济——抽坎填离的初级阶段/197

 3.迟到的约会——“身国同道”与“车迟国”的由来/200

 4.三仙斗法——各种左道配旁门/204

十二、大河通天/206

 1.无比遥远的会元县/206

 2.攒簇陈家庄——通天河的来历/207

 3.变性人——婴儿姹女/210

 4.金鱼的搭档——斑衣鳜婆/213

 5.大家的兵器/215

 6.完美搭档——金乌月桂/217

 7.悲剧的老鼋/218

 8.诵经招亲——鱼篮显化的观音菩萨/221

 9.白修了一千三百年——不是真人/223

十三、国王的房中术——色戒与比丘/226

 1.风月无边——阴阳难聚首/226

 2.各种河车/230

 3.隐讳的色情——偏向阴中取/231

 4.健身娱乐两不误/232

 5.贵族化的快速成佛法——密宗传承/235

 6.且破比丘戒——“密宗”大师们的无奈抉择/238

 7.道教的逆袭/240

 8.作者的态度,兼谈荆棘岭——破戒者死/241

 9.妖怪们的下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243

十四、向上追求一从“灭法国”到“连环洞”/248

 1.“大河车”下半学年的功课——肘后飞金晶/249

 2.大范围剃头术——圆光、聚顶与朝元/250

 3.魔主VS禅主——后来居上与兄弟相残/253

十五、金玉奇缘入仙乡/257

 1.天竺并不远/257

 2.啥叫“丹”——搬神入体“紫河车”/261

 3.金玉奇缘——性命双全/265

 4.遭雷劈的基本法则/266

十六、分封/269

 1.回到原来的净坛使者/269

 2.性命双全的沙悟“净”/270

 3.唐僧原来是照片/271

 4.斗战胜佛——作者本心/272

番外篇·单骑灭国的王玄策/274

后记/276

附录一:《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278

附录二:观世音鱼篮显化原文/279

试读章节

作者说——背景设定与画外音

在前边《序言》的结尾,咱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就我个人看来《西游记》到底讲了些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定位,不知大家听没听说过这样一套嗑:《水浒传》是一部怒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而《西游记》则是一部悟书。至于《红楼梦》?很不幸,那时候《红楼梦》还没能很幸运地成为一部书。

悟书?

悟什么?集阴谋论之大成的市侩哲学还是阶级斗争在现实生活中的合理体现?很明显都不是。最简单的理解方式:“悟”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觉也,从心吾声”,所以这个“悟”字的真正古文本意应该是个体本身(吾)发自内心的一种心灵境界(心)的提升(觉),也就是说,在古代,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当你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你就可以在境界上提高一个档次,而无论是学会了阴谋论变得更加小人,还是习惯了李逵似的“砍他娘”而变得更加暴力,这恐怕都说不上是境界的提升吧?

那古人到底认为通过《西游记》的阅读他们将在哪个方面提高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或者说《西游记》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我将告诉大家的是一个听起来很是玄妙的答案:道。

先别晕,我敢这样说自有道理,而这道理就来源于《西游记》原文的第一章。在这一章的前半段,作者用了不小的篇幅给我们讲了一大套天地万物的产生变化过程,包括什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等,这一段话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这一段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叙述正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西游记》全文的故事背景设定。咱们玩个“龙与地下城”系列的游戏,甚至在起点网读个玄幻小说,还需要事先了解了解作者为这个故事所设计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更何况去阅读《西游记》这样的千古奇书呢?也只有了解了这些,并且按照这些基础设定去阅读,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去理解这个故事。所以往大了说这一段文字甚至可以看作是作者自己,或者说是作者希望推销给读者的世界观,而即便往小了说,我们只要阅读《西游记》,也仍然必须经常使用到这些设定中的各项条款。

在这些我们经常要用到的条款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盖天地之数”,翻译一下不就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的总规律”吗?这不是“道”又是什么?

可能有些人会说他们觉得《西游记》或者任何一部在文学史上取得了足够地位的小说,都应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说白了就是应该能揭露、讽刺或批判些什么,对于持这种观点的朋友,我只希望他们去看看《文心雕龙》。

刘勰在这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论著作中,开篇第一章所讲的可就是《原道》,所谓“原道”,通篇无非是在叙述中国古文的意义、地位,甚至是表达方式与写作的目的统统都应该契合一个字——“道”!而关于文学艺术是现实的模仿云云,则是源于古希腊的那一套后来流行于西方的文艺理论。

好吧,问一个问题,《西游记》是谁写的?

吴承恩?丘处机?这个嘴架打了几百年,恐怕还是掰扯不清楚,不过这本书既然是在讲《西游记》,完全无视掉这个豢养着众多“西学专家”的事也不好,所以在这里借着这个话茬咱们还是略微地介绍介绍关于《西游记》那些众多难以确认的作者方面的背景,好歹以后跟人家掰起《西游记》来有的可喷,显得咱们有学问。

在古代,关于《西游记》的作者最流行的观点其实并不是咱们现在课本所“定论”的吴承恩,而是一位在道教之中地位相当之崇高的“老神仙”——当然,那个“老神仙”的职称可不是我颁发的,而是成吉思汗下诏颁发的。

话说自唐朝道教外丹派衰落以后,道教在精神领域的传播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真空。可是我们永远要记得思想就如同阵地,谁都不去占领的长期真空是不存在的,只要有空子总有人来钻。于是以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道教为代表的内丹派(大体上就是钟吕金丹派)就充分利用了这个真空时期,迅速占领了那些更容易被戳穿的外丹派理论所遗留下来的阵地,而在此之后,伴随着元代对中国南北两部分的大一统,这些信奉内丹派理论的道教派别就迎来了整合统一的机会。当然了,要想整合统一,光有机会那没用,还得整合所涉及的各利益集团的统一愿望,也就是说统一要基本符合各方的利益诉求才可以。

恰好这个时候中国北方的内丹派别,也就是王重阳所创立的正统全真教势头正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正好可以借着“统一宗教”来增加影响,向外扩张;相反,当时地处南方的内丹派人士们生活得可就不怎么风光了,他们往往寄身于一些乱七八糟的小派别,却也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找不到利润增长点的困局,让他们感到必须尽快地找到一棵大树以认祖归宗,进而借势提高自己的身份——“我是中央派来的”,这听起来多牛啊。

就这样,在有了国家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又有了统一宗教是个不错的“挣钱买卖”这种心理预期的双重驱动之下,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道教内丹派人士决定响应号召,顺应历史潮流,达成最广泛的宗教联盟统一阵线,而他们所团结的目标,或者说所打出的统一旗号就是当时势头最旺的“全真道”。

这个时候重点出现了,既然天下内丹派大一统势在必行,大家怎么也得找出点内在联系吧?就像塔利班突然号称自己跟美国共和党其实都是一回事,这无论如何也太说不过去了——就算共和党自己都承认,那玩意也没别人肯相信啊。于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内丹派别就为了顺利完成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筹备,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理顺了大家的家谱,为天下所有的内丹派找到了一套统一的、被大家都能接受的“祖宗脉络”,这套脉络就是当时已经被蒙元王室册封过了的传说中的内丹五祖:东华帝君王玄甫,东华先生(也叫云房先生,寂道先生,正阳子,和谷子……)钟离权,纯阳子吕洞宾,弘道纯佑帝君刘海蟾,再加上咱们前边刚刚提到过的重阳真人王喆。而在这公认的“五祖”之下,他们甚至还发展出了“南北七真”共十四位“大师”。南七真分别是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和彭耜(神仙就是神仙,名字都叫得那么惊悚,这个字念si);而北七真其实就是金庸小说中那七位大名鼎鼎的二流高手兼串场龙套“全真七子”:遇仙派祖师马钰,南无派祖师谭处端,随山派祖师刘处玄,华山派祖师郝大通,全真派祖师王处一,清净派祖师孙不二和咱们要具体介绍的龙门派祖师丘处机。

P1-3

序言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都是看《西游记》的连环画长大的,那也是我儿时非常重要的乐趣来源,当时我的是非观很是简单:妖怪统统是坏人——谁让你们当车匪路霸来着?

抱着这样单纯的想法,每每看到孙猴一棒打在妖怪头上,我幼小的心灵都会涌出一股莫名的快感,猴子就如美国的超人一般,成了我儿时的偶像,其牢固的历史地位,是日后的圣斗士或者奥特曼都远远不能企及的。

后来长大了一些,我知道《西游记》原来不但与《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金瓶梅》一起被评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奇书”,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被列入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序列——把《金瓶梅》换成了《红楼梦》。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三国演义》以史诗般的笔墨架构了一个宏大的英雄时代;《水浒传》则把民间草莽的性格特质与生活背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至于《红楼梦》就更不要说了,当仁不让地被各种“业内人士”评价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只要看看当今有多少人在靠着研究它吃饭就可以证明它那近于无穷的魅力了;甚至就连最终被排挤出了“四大”的《金瓶梅》好像也一直在为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生活而做着不屈不挠的努力。

可与以上四部小说比起来,既是“四大奇书”之一又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呢?我小时候它的主要功用是作为素材被拍成动画片,而我长大之后它则被重新解构成了漫画或者无厘头作品,总之,它就好像是一本提前问世了几百年的少儿笑话合集。

从一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开始,白痴的唐僧,率性的八戒,基本只是影子般存在的沙僧,再加上一匹从头到尾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不对,是龙马,为了一个缥缈的预言,走在一条莫名其妙的旅途上,其间穿插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妖魔们——道行还都不是特别高,大多数从外貌特征上就能看出他们身为动、植物的基本特质,这一切构成了一个虽然看似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却又充满了矛盾与不合逻辑的荒诞世界。于是很多读者都发出了这样的质疑:凭什么?凭什么这样一部“错漏百出”的低智商读物有资格与那些经典并列啊?

那么这部一直以来都被奉为中国古典文学高峰之一,且能够冲破重重枷锁(在明朝有段时间《西游记》是禁书)的《西游记》到底写了些什么?它又是靠什么在中国那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为自己争得了如此超凡的地位呢?

对于这个问题,历代前辈先贤们发表了各种各样,甚至有些还应该被归类为“稀奇古怪”的观点,如果我们把这些观点稍微归纳一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早年间有读者认为《西游记》是在讲“三教归一”。所谓的“三教归一”就是说读书、炼丹和念“阿弥陀佛”是一样的。实话说,这个观点曾经一度让我对读书的兴趣异常高涨,可惜,现在我还在这里写文章,没有满天飞来飞去地赶场子参加全国仙佛代表大会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这个说法是不大靠谱的。

二、儒教主导说。这个说法,其实也很好解释,借用咱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说法,那叫“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也就是说,《西游记》通过悟空的被镇压与被皈依宣扬了一种抗争必然被打倒,正统永远很强大的传统思维方式。且不说历史已经通过事实本身多次证明这个观点的不合理性,大家只要想想如果《西游记》真的是在讲这些,那咱们为什么不直接去读《水浒传》呢?《西游记》在“四大名著”或者“四大奇书”中出现不是更加不合逻辑了么?

三、情理说。注意啊,这个“情理”说并不是到处拉关系说人情的那个“情理”,而是反对“宋儒”以来的“天理”说的一种学说,看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了,其实这一类不过是上一类的分支而已。

四、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过一个观点:《西游记》“作者虽为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并不是我对鲁迅先生不敬,先生的文章如同一把投向敌人胸口的匕首,我虽不肖,对先生的景仰之情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对于先生这“游戏之作”的观点,我只能告诉大家,那不过是一家之言(而且还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那个特殊的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们强烈要求粉碎一切传统以求革新这样大背景下的一家之言),看看也就罢了。原因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大家认为被尊奉了几百年,与曹雪芹先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书的《红楼梦》同列中国文学最高峰的《西游记》可能是一本游戏之作吗?如果它真的是,那我猜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应该是普遍不高的,他们竟然给了这本“游戏之作”如此之高的文化地位——可事实明显并非如此!所以它应该也不大可能是什么游戏之作。

五、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一度有一种新兴观点被炒得火热,那就是《西游记》是一本讲述阶级斗争的书。对于这个观点,我不好太多做评述,我只能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其实任何事情都会,且一定会被渲染上一层浓郁的政治色彩,打上阶级斗争的烙印。

六、这些年一些网络写手大概是从《大话西游》或者《悟空传》中得到了某些灵感,把《西游记》解读成了一部“阴谋论”的集大成者。首先声明,就我个人看来,周星星的《大话西游》与今何在的《悟空传》都是非常之经典的作品,但是我要说,他们通过那些作品表达的只是他们自己内心的不甘与悲伤,或者说他们只是借用了《西游记》的故事背景,而以自己的内心世界为蓝本进行了再创作。而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或者不学无术的家伙却以这些作品为理论依据,找到了一个“不耽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天地间的一切神仙佛圣”的解读角度,用他们的笔描绘出了一个充满了尔虞我诈与斤斤计较的神仙世界,这并不能告诉我们《西游记》真正的解读方向,只能证明他们个人的无知与心理阴暗!可是很奇怪,这些完全没有学术素养的阴谋论解说却大行其道,在当代远远超过了前边那些还有一定合理性的解读模式。所以批驳这些所谓的流行观点、旁门解说,将在本书中占去除了讲解《西游记》真实主题之外最大的篇幅。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您是艺术家,不过艺术家的工作是创作,所以请去写小说拍电影吧,解读名著的工作就不劳您大驾了,不然其结果一定是亵渎经典,拿无知当学问!

七、当然,还有一种在民间很普及的观点,那就是《西游记》是尊佛抑道的,这个观点我不需要做什么评论,只要你接着往下看,就知道它有多么不靠谱了……

好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有一定影响的《西游记》解读角度就罗列到这里,通过我以上的文字,大家应该都可以看出,以上这些观点我本人是统统不信服的,那么我的观点又是什么呢?

后记

用了二十多万字,只分析了《西游记》之中的少部分情节与内容,至于其他更多《西游记》故事的写作本意,实在是因为受篇幅和本人水平(这个是重点)所限,无法一一讲解到。首先感谢大家花时间,花精力,用心看完我这本纯粹意义上的“无用”之书。

在当前这个全社会都在推崇“传统文化”,无论谁张口闭H都愿意谈论一些所谓“国学”内容,以显示自己中国心的时代,我个人认为咱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去“读”。通过这样认真的“读”,搞清楚咱们那些一直被吹嘘,同时也一直被贬低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有什么。

总之,无论那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糟粕”还是“精华”,是社会前进的“阻力”还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无论我们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捧还是贬,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去乱发评论一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我写这本《西游记》分析书的目的绝不是推崇“丹道”,也不想引起什么“宗教”辩论——那些观点都是《西游记》作者的,不是我本人的——更不是妄图颠覆科学,宣扬封建迷信,写作它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告诉更多的读者,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好,名著经典也好,并不只有蝇营狗苟的利益争斗与权术阴谋。

所以纵然有些哲人说过“所有的古代史都是现代史”,但我仍然希望能够有一些真正发自内心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从这个怪圈子之中跳出来,不要总将我们现代人的思考层面和关注点强行嫁接到古典名著之中去,将我们的内心诉求当作解读传统文化的立足点,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文化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对那些呕心沥血为我们留下宝贵文明的先人们的极大不尊重!

古人,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许很丰富,但也许并不是那么“复杂”。

书评(媒体评论)

西游记看过好几遍,看完这个才发现以前都白看了,枉活数十年……

——网友:似水浮木

作者莫非吴承恩再世???????????????

不论怎么说,我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信服作者的见解,我想在我所看到的所有关于西游猜测中,还是这个是最有说服力的,从中领略中国古文化的另外一个精神层面的知识,真是三生有幸啊!

——网友:通古斯爷爷

我算是看出来了,作者就是披着周星星的披挂,行着那些胡言乱语之学者教授所做不到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事,幸何如之,幸何如之……

——网友:yang2008boy

作者你真厉害(很多人拍了马屁了,我再拍一遍,呵呵),潜水成习惯,水平差但自恃眼高,看完笑笑而已或在心里叫声好,但对于如此牛的人物与文章,不出来拍两下马屁心有亏。

——网友:物亦非人亦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