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四川名特水产养殖
分类
作者 覃川杰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四川是名特水产养殖大省,在不断开发四川本地野生鱼类资源的基础上,也广泛地引进了大量外来名优水产养殖品种。《四川名特水产》较为系统地介绍四川新开发、新引进的名优水产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及疾病防治等内容,集鱼类生物学基础、养殖技术理论和生产养殖技术为一体,较为全面地总结当前四川主要养殖名特鱼类的养殖现状、养殖技术。

目录

白甲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白甲、爪流子、腊棕、圆头鱼、泥鲮、帅鱼,为淡水温水性鱼类,分布于长江干流及支流、珠江、元江等水系,是当地优质经济鱼类。该鱼生长速度较快,在产区捕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肉细,味鲜美,营养丰富,极有经济开发价值。但由于水利设施如梯级水电站造成的阻隔,再加上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野生白甲鱼资源日益枯竭。近年来白甲鱼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日趋成熟,在重庆、四川等地,池塘、网箱养殖白甲鱼成鱼以及苗种培育取得初步成功。
1.1 生物学特征
1.1.1 形态特征
白甲鱼(图1-1)体长而侧扁,略呈纺锤形,背部呈弧形,腹部圆。头短而宽,吻端钝圆,向前突出,吻皮下垂盖没入上颌中部边缘,吻侧有明显裂沟自前眶骨前缘斜行向口角。口颇宽,下位,呈弧形,横裂,上颌后端达眼前缘的正下方。下颌裸,具有尖锐的角质边缘。上唇与下颌愈合,下唇仅限于口角,唇后沟很短,不及眼径的1/2。幼鱼(13cm以下)有1对口角须或2对须,成鱼须退化至消失。鼻孔距眼前缘较吻端为近。
图1-1 白甲鱼眼在头侧的中上位,眼上缘与鳃孔上角成一水平线。鳃盖膜在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连于峡部。鳞片中等大,胸腹部鳞片较小。背鳍和腹鳍基具鳞鞘,腹鳍基外侧具狭长腋鳞,其长接近腹鳍的1/2。侧线完背鳍外缘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为较强的硬刺,后缘具锯齿;末根不分枝鳍条长,大于头长。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相距3或4枚鳍片。腹鳍略短于胸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后下方,约相差3列鳍片,末端接近肛门。臀鳍条接肛门之后,稍内凹,末端不达尾鳍基。背鳍具有1根后缘有锯齿状的硬刺,其柔软。尾鳍形,上叶较下叶稍长。
鳃耙短小,侧扁,呈三角形,排列紧密。下咽齿膨大,稍弯,有斜凹面,所有齿冠处于同一水平。鳔2室,前室圆筒形,后室细长,后室长度为前室的2.4倍左右。背部青灰,腹部灰白,体侧鳞片基部有新月形暗斑。背鳍和尾鳍黄褐,其余浅灰。
背鳍ⅳ~8,臀鳍ⅲ~5,胸鳍ⅰ~15~16,腹鳍ⅱ~8。侧线鳞47~49,背鳍前鳞13~16,围尾柄鳞16。鳃弓外耙30~39,内耙46~56。下咽齿3行,2.3.4/4.3.2。脊椎骨4+40~41。体长为体高的3.0~4.1倍,为头长的4.3~5.6倍,为尾柄长的4.9~5.9倍,为柄高的7.9~9.9倍。头长为吻长的2.6~3.1倍,为眼径的3.8~5.3倍,为眼间距的2.0~2.7倍,为口宽的3.5~4.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2.2倍。
1.1.2 地理分布白甲鱼属在我国各大江河流域中分布有14个品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干、支流流域的水体中,在嘉陵江、岷江、沱江、渠江、清江、酉水和赤水河等地均有分布,珠江水系中也有少量分布。
1.1.3 生活环境与习性
白甲鱼属于广温性鱼类,适应温度为0~36℃,适摄食生长温度15~28℃,水温在10℃以上时开始摄食,30~30.5℃食欲减弱,超过34℃时基本停食。在溶氧为3.5mg/L时仍能正常生活,摄食生长溶氧量为4.0mg/L以上,当水体中溶氧低于1.34mg/L时开始浮头,溶氧量低于0.58mg/L时鱼表现迟钝,呼吸频率加快并出现死亡。正常摄食生长的pH为6.8~8.5,有机物耗氧量小于8.5mg/L,总氮不超过0.48mg/L,亚硝酸盐在18μg/L以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