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主要介绍卤化技术、磺化技术、酯化技术、氧化技术、还原技术、烷基化技术、酰化技术、缩合技术、聚合技术、羟基化技术、氨解技术、硝化技术等单元反应技术和应用实例。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单元反应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提高学生对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研制和开发能力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书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轻化工类专业、精细化工类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企业、事业单位作为岗位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精细化学品的涵义、分类及其生产的基本技术 1.2 精细化工的特点 1.3 发展精细化工的战略意义及发展的重点和动向 1.4 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 1.5 学习精细化工对发展我国精细化工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第2章 卤化技术 2.1 概述 2.2 卤化的基本原理 2.3 取代氯化 2.4 加成氯化 2.5 置换氯化的重要实例 2.6 溴化技术 2.7 碘化技术 2.8 氟化技术 第3章 磺化反应 3.1 概述 3.2 磺化的基本原理 3.3 磺化方法 3.4 应用实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第4章 硝化技术 4.1 概述 4.2 硝化理论 4.3 硝化方法 4.4 应用实例——苯一硝化制硝基苯 第5章 酯化技术 5.1 概述 5.2 反应原理 5.3 酯化方法 5.4 应用实例——乙酸乙酯的生产 第6章 氧化技术 6.1 概述 6.2 氧化剂与氧化技术 6.3 液相空气氧化技术 6.4 气相空气氧化技术 6.5 电解氧化 第7章 还原技术 7.1 催化氢化还原 7.2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7.3 含氧化物的还原 7.4 电解还原技术 第8章 烷基化技术 8.1 概述 8.2 芳环上的C烷基化 8.3 N烷基化 第9章 酰化技术 9.1 概述 9.2 N酰化 9.3 C酰化 第10章 氨解技术 10.1 概述 10.2 氨解反应原理 10.3 氨解方法 10.4 应用实例 第11章 羟基化技术 11.1 概述 11.2 氯化物的水解羟基化 11.3 芳磺酸盐的碱熔 11.4 烃类氧化法制酚 11.5 芳环上直接羟基化 11.6 酚类的变色原因及其防止 第12章 缩合技术 12.1 概述 12.2 缩合反应的基本原理 12.3 缩合方法 12.4 香料合成应用实例 第13章 聚合技术 13.1 概述 13.2 加成聚合反应 13.3 缩合聚合反应 13.4 乳液聚合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是在全国轻工日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有关职业教育教材 建设的文件精神,以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专业(主要为 精细化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为依 据,结合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采纳了有关企业专家 的建议,以及各位编者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的深刻体 会而编写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 度,按照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使学生具有较强的 综合职业能力。具体体现为: (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前瞻性。结合 目前生产实际,较全面地阐述精细化学品的成熟生产技 术及其应用,尤其是大量的生产实例,加强了基本理论 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同时注意介绍和反映当前国内外最 新技术和科技成果。 (2)适度的淡化了理论阐述过于深奥、面面俱到 等问题,只介绍必要的合成技术,讨论基本原理和应用 范围,不涉及复杂的反应机理,力求通过精细化学品合 成实例讲述反应原理、工艺过程和影响因素,注重培养 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3)在内容编排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划分与衔 接。考虑到单元反应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按单元反应 设章讨论,旨在介绍精细化学品合成的一般原理和特点 。同时,每章后编入了适量的、内容紧扣教学的思考题 ,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各章的要领。 (4)建议各相关学校根据所在地区行业的特点, 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对书中的内容做出有针对性的取舍 ,以适应各自特点的教学要求。本书对于企业生产人员 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设备的选择、 使用均有参考价值。 全书共分为13章。其中第1、2、8、11章部分内容 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林峰编写,第2、3章部分内容由广 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周亮编写,第4、5、10章由徐州工 业职业技术学院田华和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苗顺玲编 写,第6、7章由郑州工程学院孙淑香和广东轻工职业技 术学院李忠军编写,第8、9章部分内容由承德石油高等 专科学校丁玉兴编写,第12、13章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张英编写,第11章部分内容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张武英 编写,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罗六保老师、连云港职业 技术学院张荣成老师、天津职业大学王艳国老师也参与 了上述章节的编写。全书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林峰担任 主编并负责统稿,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丁玉兴、广东 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李忠军和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苗顺 玲担任副主编。南昌大学张小林教授、广东轻工职业技 术学院龚盛昭副教授担任主审。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编写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许多同志 的帮助,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编者对他们表示 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 有不当之处,诚恳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