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找安详(修订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文斌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郭文斌,著有畅销书《寻找安详》《农历》等十余部;有中华书局版精装八卷本《郭文斌精选集》行世。
   

长篇《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名列第七;短篇《吉祥如意》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鲁迅文学奖”;短篇《冬至》获“北京文学奖”;散文《永远的堡子》获“冰心散文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外文。
   

曾任央视八集大型纪录片《中国年俗》、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提出安详生活观、安全阅读观、底线出版观、祝福性文学观,受邀到央视等单位和北大、清华等高校及多省市演讲,受到欢迎。
   

现任宁夏作协主席、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为中国作协全委,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宁夏党委政府授予“塞上英才”称号。

后记

后记一(2010年版)
   2006年,我提出了安详生活的概念,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演讲,受欢迎程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让我惊喜的是,在“安详
”的影响下,不少问题学生得以改变,不少问题家庭得以改观,不少心灵疾患得以痊愈。从此,每逢我们搞一些公益活动,那些从中受益的同志都会闻讯前来做义工。
   

作为一个作家,去四处演说,似乎是不务正业;
但是当对方的邀请到来,
特别是学校,一想到孩子们那些渴望的目光,我就下不了拒绝的决心;因之
,写作搁置;因之,稿债高筑;最后都不敢接听催稿电话。
   

现在,中华书局能够出版这本书,将会大大缓解我的压力。从此,再有单位和学校邀请,我就可以让本书“代劳”了。      

“我一直在想,现代人拿什么稳住自己?看了你的这个书稿后,我有了答案
。”本书编辑祝安顺老师如是说,“看完你的书稿,我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部书稿。”
   

在安顺老师身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词“
鞭策”。正是在他电话、短信和email订的不停鞭策下
,这部放了许久的书稿才得以出版面世。      

借这个机会,我要深深地向他敬礼。      

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他的相知,还有他强烈的关怀意识、敬业精神,尤其是他为天下苍生铁肩担道义的大丈夫气概。
   

我没有想到,把书稿发给他的第二天,就收到他的短信:郭老师您好!您的文字我反复读啊!真好!于丹的华丽,激励人心;您的朴素,安稳人心……特希望能与您面谈啊!我日夜看
,感动啊!
   

随后,每天都会收到他的几条短信。
   

而我每每发过去稿件,他几乎不超过一刻钟就答复。让人觉得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邮箱。
   

唯一一次迟到的回复是
:郭老师,非常对不起,早上开车带父亲到八达岭长城,终于完成我的一个心愿;回来又是大雨,不
敢马虎,没有及时给您回信,十分抱歉。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词:“安顺速度”。这一刻,
我已毅然铁了心决定跟他合作了。这些年原以为只有自己在拼命传播中国文化,没想到他比我还拼命

  

 一种终于“找到组织”的
欢喜充满心底。
   

发过去由朋友帮我改定的出版协议,他在一刻钟内就答复,几乎没有异议

   

更让人不得不相信他常说的那句话,出版是一种救赎,是一项利益苍生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获利。
   

……我希望这本书能将您的安详立在时代的潮流中,犹如一尊铁锚,将这艘被物欲冲击得东倒西歪的大船定住,造福大众!
   读来让人动容。要把这艘巨轮定住,谈何容易,但不容易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放弃努力。   

说起努力,我要借本书一角深深地感谢,感谢那些在“安详”成长过程中给予过无微不至关怀的领导、鼎力支持的同道和家人以及休戚与共的同事和团队,感谢一路送我到达文学最高殿堂的各位恩师。正是他们让我拥有了一个以演说的方式行愿的资质,一个回报社会的资质。
   

我要深深地感谢中华书局的副总编顾青先生,从安顺老师的口中,我得知了顾青先生对本书的格外支持。连同感谢为本书的
出版付出辛劳的曹雅欣老师。
   

我还要深深地感谢朋友高以谨和中山图书馆的吕梅馆长,是她们把安详介绍到南国,接着又由吕梅馆长介绍给祝安顺老师。  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安详。因为没有安详,就没有我的今天,快乐富豪的排行榜上,就不会有我的名字,当然也就没有这
部书稿。     

2010年1月于银川星光

目录

引子 

走进安详
 

通过“给”走进安详
 

通过“守”走进安详
 

通过“勤”走进安详
 

通过“静”走进安详
 

通过“信”走进安详 

享受安详
 

盗不走的坦然
 

知足的蹄声
 

当喜悦成为习惯
 

流自源头的美
 

如水的清明
 

活在当下
 

素食伦理
 

错过是罪 

向孔子学习安详
 

走向“反动”
 

两个指标
 

一个标准   

长处乐
 

久存仁
 

常克己
 

时习之 

在大年中感受安详
 

感恩的演义
 

孝敬的演义
 

“和合”的演义
 

祈福和欢乐的演义
 

“天人合一”的演义
 

教育和传承的演义 

在文学中传播安详
 

起于随缘
 

忠于使命
 

归于大同
 

止于至善 

在生活中应用安详
 

生命的方向
 

经典的爱情
 

财富的秘密
 

常识的价值
 

最大的好事
 

成功的秘诀 

附录  

读者心中的安详
 

一生一世的知己(刘琼)
 

安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钟倩)
 

它让我的噩梦消除(云舒)
 

“在现场”才发现生命的美好与丰盛(高以谨)
 

一本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陈志红)
 

寻找心灵的安居地(张桂玲)
 

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活着(万小雪) 

 读典自乐班的故事(段永忠) 

后记一(2010年版) 

后记二(2015年版) 

后记三(2020年版)

精彩页

通过“给”走进安详
   

“给”就是把我们能拿出来的那份物力、体力、智力奉献社会,并且不求回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融化“自我”这块坚冰,清除这一通往安详道路的最大障碍。
   

一个人要想走进安详,首先要和天地精神相应。
   

而“给”,就是天地精神。
   阳光、空气、时间、空间都是免费为我们提供的。有人收取土地出让金,但是大地本身没有收取;有人收取水费,但是水本身没有收取。
  

为此,天才长,地才久。
   

当年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弟子里谁的境界最高,孔子的回答是颜回。因为他“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为什么要首先强调不生气呢?当年搞不清楚,后来突然明白了。人为什么会生气?生气是因为自我被冲撞。人在什么情况下不生气?无我。那么,如何才能无我?利他差不多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我们且不要说像颜回那样完全消灭自我,就是尽可能地弱化自我,快乐也会成倍增长,因为烦恼和焦虑来自患得患失,而要消除“患得患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掉得失心。
   

而要去掉得失心,就要向天地学习。
   

日月无言,昼夜放光;大地无语,万物生长。
   

放光,又无言;生长,又无语。
   

当我们尝试着把能拿出来的那份财物给更需要的人,一段时间之后,对财物的占有欲就降低了。渐渐地,就能体会到钱财的得失不再对我们造成很大的焦虑。同时发现,把财物给急需的人更有增值感,这种增值感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如此,附着在财物上的那个“我”融化了,另一个“我”诞生了,它就是本我。
   

这时,我们就会明白,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小”造成的,宇宙、苍生、人类、国家、家族、家、小家、本我、大我、小我,层层隔离,逐次成“小”。为了捍卫这个“小”,焦虑产生了,痛苦产生了。
   

可见,痛苦是因为我们心的“小”。这是我的,那是我的,得到喜, 失去苦。一个宝物,到了我家,我高兴,到了别人家,我沮丧。但在“整体者”看来,放在谁家都一样啊。
   

可见,分别心越小痛苦越小,分别心越大痛苦越大。
   

反之,当这个“小”按照小我、大我、本我、小家、家、家族、国家、人类、苍生、宇宙这样的次第扩展,来自小我的焦虑便逐次削弱,直至于无。
   

可见,这个“小”是被“分别”出来的。     

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把自我认同的财富、力气、智慧给予他人,我们的心量就打开了、扩大了,结果是,焦虑消失,安详到来。
   

对于一个村落级心量的人,家的得失已经不会对他造成焦虑;对于一个世界级心量的人,村落的得失已经不会对他造成焦虑。而对于一个以“大整体”为家的人,已经不需要做“回家”之想了,终极归属的焦虑自然消失。
   

实践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给”的方式更加润物无声,比如一个公益倡导,比如一个公益访谈,比如给世人做一个好榜样,比如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引动更多的人去给予,等等。
   

再实践一段时间,我们还会发现,在给别人的过程中,我们有了力量感。这时,我们就懂得了什么叫“量大福大”。事实上,量大也会力大。我们才知道,真正的力量是与我们的心量对应匹配的,这大概就是古人讲的大则势至吧。
   

无疑,最究竟的“给”是点亮他人的心灯,帮助他人找到本有的光明。在长篇小说《农历》中,我写到这么一个故事:盲尼夜行,观音菩萨让她掌灯避人,不料还是被一个和尚撞了个满怀,盲尼说,难道你就没有看到我手里的灯吗?和尚说,你手里的灯早已灭了。盲尼当下开悟,原来任何外在的光明都是不长久的、靠不住的,一个人得有自己的光明。
   P7-9

导语

《寻找安详》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郭文斌先生,以“安详”为主题,以当代人的焦虑为背景,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如何获得内心快乐为主旨,汇集多年人生体悟而成的一部文化哲理散文集。
   

寻找安详,就是在焦虑的时代确立内心的方向,回归生活的常识,展现生命的热诚,借鉴圣贤之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承担责任、感受和谐,建构心灵世界,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内容推荐

安详是一种不需要条件做保障的快乐,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根本快乐、永恒快乐、深度快乐,它区别于那种由对象物带来的泡沫快乐、短暂快乐、浅快乐。
   

一个安详的人,不需要唱念做打,不需要丹青渲染,不需要起承转合。他坐在那里,本身就是美了,就是一台让人百看不厌的大戏了,就是一本让人百读不厌的大著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3: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