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婚姻之痒(精)/李骏虎作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骏虎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小说展现了婚姻理想和婚姻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的情感选择的描绘,提醒我们必须直视婚姻带给我们的疼痛,引导我们直面而不是逃离婚姻,对我们可能做出的选择进行反思和忏悔,最终与生活达成和解。 作者简介 李骏虎,1975年出生,山西洪洞人。199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担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奋斗期的爱情》《公司春秋》《婚姻之痒》《母系氏家》,中短篇小说集《前面就是麦季》《此案无关风月》,随笔集《比南方更南》,文化散文《受伤的文明》等。2010年10月凭借中篇小说《前面就是麦季》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并于同年11月29日凭借长篇小说《母系氏家》再次斩获赵树理文学奖。新作《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获得第四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奖最佳叙事奖。是第四届山西新世纪文学奖、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及赵树理文学奖荣誉奖得主。 目录 第一章 纸婚 第二章 诱惑 第三章 女人 第四章 分居 第五章 移情 第六章 外遇 第七章 同居 第八章 覆水 后记 序言 我生长在那个全民“文学热”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思想大解放”带来全国性的写作阅读高 潮,从城市到广大的农村、矿山,有点文化的人们都拿起 笔来写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抒发情 怀,记录时代。在晋南的一个小村庄,也有两个做着狂热 的文学梦的年轻农民,其中一个就是我的父亲,这使我在 刚刚能够开始阅读的时候,随手就能够拿到《人民文学》 《小说月报》《作品》《青春》《汾水》(后改为《山西 文学》)这样的文学杂志,对于一个偏远的乡村里的孩子 来说,的确是得天独厚的精神资源。就是在父亲的熏陶和 指导下,我开始写作和投稿,小学没毕业就开始发表作品 。 有人说,那个时候的全民文学热是不正常的,也有人 因此而慨叹后来的文学被边缘化,我也曾这样想。但我现 在不这样认为了,我现在知道,全民都想当作家的确是不 切实际的,但人人都应该养成写作和阅读的习惯,尤其在 我们解决了生存问题,开始追求生命质量的时代;我同时 理解到,文学作为社会主流的时代的确是一种特殊现象, 但文学应该对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却是不容 置疑的,时下文学越来越圈子化,越来越丧失对社会大众 的影响力,越来越跟时代发展没有关系,这才是不正常的 。仅仅是文学圈里的繁荣,是虚假的繁荣。这也是当下文 学为大众所敬而远之的原因。狄更斯、托尔斯泰、雨果, 都曾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历史性的贡献,我们看到,真 正的文学大师是为人类写作的,他们从不曾把文学学术化 、圈子化。为什么要写作,从事文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这是作家们应该思考的永恒课题。跳出圈子,为人民写作 ,这是我大概从十四年前形成的文学观念。我后来的文学 道路,就是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往前走的。 每一个作家的文学生涯中,都有自己阶段性、标志性 的作品和文学事件,我也是如此。我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写 作,开始于中专时代完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清早的阳光 》。那个时候,没有读过几本文学名著,也几乎没有任何 的文学观念,就是靠着农村生活的积累和一点天分创作的 ,我对自己想象力的确信,也来自这篇纯粹的作品。每一 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软肋,我也有,我在文学素养上的欠缺 就是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写作训练,当时,也没有完成与经 典的对话,我就是个“野狐禅”。这个短篇之后,我回到 故乡小城谋生,很多年不能超越自己,后来因为一个机会 又回到了太原,有三年时间学着用王小波的风格写小说, 数量不下三十万字。这其中有一个中篇、三个短篇被文学 杂志《大家》2000年的同一期刊发,还配发了整页的作者 艺术照,这是我文学生涯中的第一个作品小辑,从此我开 始浮出水面,成为我这一代作家里较早的出道者,这要感 谢《大家》主编李巍老师的错爱,他还曾想把我打造成男 版的J。K。罗琳,可惜我才力不逮。 在我读过小仲马的《茶花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后,在卢梭的《忏悔录》里找到了思 想指导(我其实并没有读完这本书,但哲学家强大的思想 力量通过开头的几页书就主导了我),开始写作第一部长 篇小说《奋斗期的爱情》。那是20世纪末的事情,我在山 西日报社工作,每天晚饭后打上一盆热水放到办公桌下泡 脚,铺开稿纸写两三千字,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写作进度。 我在子报工作的弟弟陪着我,他也写点东西。那个时候生 活条件异常艰苦,我们兄弟俩租住在一个倒闭的工厂的小 楼单间里,房子里没有水管也没有厕所,需要用矿泉水瓶 子从报社灌水带回去用。晚上十点多,完成当天的写作进 度,我俩骑着从街上四十块钱买来的旧自行车赶夜路回住 处。如果在夏天,经常一个霹雳大雨倾盆,根本来不及躲 避就被浇成了落汤鸡;如果在冬天,融化的大雪在马路上 冻成纵横的冰棱,车轮压上去,一摔就是十几米远。但我 们心里都有一团火,就是永不熄灭的文学火焰,能够在窒 息的大雨中和摔懵的马路上哈哈大笑。《奋斗期的爱情》 被文学杂志《黄河》以头条的位置发表后,很快被收入长 江文艺出版社“九头鸟长篇小说文库”,这在当时是个特 例,因为文库里的作者除了我,都是很有名的前辈作家。 要感谢《黄河》主编张发老师和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李新华 老师,正是《奋斗期的爱情》使我开始有了“粉丝”,其 中包括不少跟我年龄相仿的现在很知名的青年作家,当时 他们刚开始尝试写作。 我开始不满足于圈子,而从大众的欢迎中得到自信, 源自于我的第一部畅销作品《婚姻之痒》。2002年到2005 年之间,我开始了自己第一个完整的创作阶段,创作了一 系列以心理描写见长的都市情感和婚姻家庭题材小说,并 整理成长篇小说借助于各大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贴出来。 磨铁文化老总、诗人沈浩波的弟弟沈笑,当时在新浪网读 书频道做版主,他把《婚姻之痒》加精置顶,后来得到了 四千多万的点击量,数千读者跟读并试图提供思路参与创 作。在读者意识到我有把女主角庄丽写死的企图时,很多 人对我发出了威胁。那年的情人节,读者 导语 《婚姻之痒》是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公司职员马小波怀着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陷入琐碎的家庭事务和与妻子庄丽无休止的争吵当中,发现理想和现实相去甚远,渐渐产生要从婚姻中逃离的欲望。然而,现实却无法超越,他疲于应付庄丽对浪漫和物质的要求,感到极端的痛苦。夫妻之间的恩爱被矛盾掩盖,两个人对对方的理解和体贴日渐变为攻击、赌气、出走。在这样的心态下,马小波开始怀疑庄丽的忠诚,于是矛盾激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小波发现很多女人身上有着跟庄丽同样的天性,而对庄丽深埋的感情也渐渐复苏,他带着赎罪的心情回到了庄丽身边。而最后庄丽却含恨离世。 后记 就是要你疼痛 在长篇小说《婚姻之痒》的结尾,我安排了女主人公 庄丽含恨死去,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决定摒弃文学意 义上的完美,以更直接的方式给婚姻现实和现实婚姻中的 人一个警示。我知道这种文以载道的写法是为现在的读者 所厌弃的,但我不能说服自己,还是用了这样忐忑却理所 当然的结局。 果然在网上一直跟读的数十万读者中的绝大多数因为 这个结局而对我和男主人公马小波怀恨在心。与一直以来 受到的赞誉和鼓励不同,最后我们落人了绵延至今的毁骂 和指责之中,在读者的口水里挣扎。其实,早在我打算用 一个悲剧戛然而止之前,有敏锐的读者已经预感到了结局 的不完美,他们开始对我进行“威逼利诱”。唱红脸的说 :我们相信作者是善良的,他会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 唱白脸的说:如果你敢用悲剧结尾,我从此不再买你的书 ,也不再把你的作品向别人推荐,你将失去一个忠心的读 者。更有心者替我设计好了结局,让我参考或者干脆按照 他的提纲去写。 这些善良的劝说让我感动,我一度为之动摇。思之再 三,我还是固执己见,按照自己的心灵指向完成了结尾。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毁骂之烈还是出乎我的意料。指责和 诟病的焦点是庄丽的死去,她的命运与多数读者所期盼的 理想化的美好结局反差太大。从中,我看到了善良和美好 依然是多数人的美好愿望,也看到了人们耽于安逸害怕变 故的脆弱心态。置身于社会变革阶段,竞争的激烈、人际 的紧张、信任的危机、道德的沦丧,都使人们感到疲惫和 厌倦,自觉或不自觉地逃离和回避。当在现实中逃无可逃 时,精神世界便成为人们最后的皈依家园,于是,他们希 望从小说中、从影视故事中读到轻松、温馨、成功和感动 。正是这种心态,催生了无数只讲娱乐不讲艺术,只讲现 状不讲思想,只讲安慰不讲批判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它们 像遍地的螺蛳壳,为软体动物们提供着精神的庇护,并鼓 励和利诱着艺术品的生产者的创作方向。然而,有谁见过 自欺欺人的安全和美好能够成为现实?我们总是把臆想主 义和理想主义的概念混淆。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强调的获 文学奖的作品必须是“理想主义”的,我想他不是鼓励文 学家们去制造逃避和臆想的东西,他所指的应该是直面现 实、改变现实的理想主义精神,比如《老人与海》里的那 种悲壮而伟大的胜利。 说到理想主义,我想到如今走红的作家们作品里这种 精神和道德批判的缺失,更可悲的是,他们公然宣布对文 学高峰无意企及,只是为生存而写。还有那些20世纪80年 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在获得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后,面 对批评家“没有思想、没有激情、无病呻吟”的忠告,他 们的态度是:从来没想过当作家,只是想写就写。我想, 他们确实不是作家,虽然他们的作品印数上百万,那些以 个人经验和隐私为卖点的读物,的确跟文学无关,对于他 们以及他们作品的研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应该从社会 流行文化的意义上去研究。有谁见过没有灵魂而活着的人 ,有谁见过没有理想主义精神和道德批判的著作深入人心 ? 我承认,《婚姻之痒》里没有理想主义的精神,只有 刻意的道德上的审判。我们需要直面婚姻,反思婚姻,而 不是无视矛盾粉饰幸福;我们必须坚强地直视伤口,并有 足够的勇气撒上一把盐来感受它刻骨的疼痛,逼迫自己从 灵魂深处进行反思和忏悔。先俯察灵魂深处,我们才有资 格仰视理想的光芒。 精彩页 第一章 纸婚 婚姻幸福的人也难免会有梦中情人 天将亮时,马小波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他微微支起上身,靠在床头,忧郁地望着朦胧中熟睡的妻子。眼前的这个女人年轻、健康,说不上漂亮,但是端庄秀丽,她沉沉的酣睡令人心生羡慕,——只有心地善良、家庭幸福的女人才会有这样安稳的好觉。马小波忍不住替她掠去脸庞上的几丝散发,并在他清理出来的温热肌肤上轻轻一吻。由于刚刚逝去、印象还颇为新鲜的那个梦,马小波第一次产生了对妻子的愧疚,即使是面对熟睡中的庄丽,他也感到了不安。马小波隐隐觉得,对于他们还未经考验的婚姻来说,那个梦似乎是个不祥之兆。 在马小波的梦中,他走在一条不知名、从未走过但非常熟悉的大街上,在无休止的漫步之中,一个高挑而漂亮的女孩儿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当然,马小波从未见过她,但他却很自然地想到了她是自己的大学同学。女孩站在他面前,很好看地微笑着,然后她说:“嗨,你还是老样子!怎么样,这几年有没有跟他们联系?” 马小波明白她所说的“他们”指的是他们的老同学,只是在脑子里能够浮现面孔的所有老同学里,马小波怎么也找不到眼前这位女孩的脸。不过这不妨碍他对她的深信不疑,因为这是在梦中,梦中自有不同于现实当中的逻辑。马小波回答:“你也没变嘛,还是那么漂亮,而且比起从前来,更有气质了。” 女孩快活地笑起来,笑容灿烂,身体抖动得也很优雅,她再次重复了上个问题的一半:“你都跟谁们经常在一起?”马小波报上了几个名字,有男有女,全是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老同学。 “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提到我?”女孩用期待的眼神望着马小波,她似乎有点伤感。 可是你是谁呀?马小波有点懊恼自己的愚笨,他为自己忘掉这位漂亮的女同学的名字而自责,从邂逅到现在,他们还没称呼过对方的名字,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梦的世界里可以不称呼名字就能交流,只要你开口,所有的人都会知道你是不是在对他说话?这个想法让马小波觉得自己很聪明,他轻松地笑起来,想当然地顺口说:“你是苏小妹,是我上大学时的恋人,他们当然要经常向我问起你了,不过在我家的时候他们绝对不敢,我老婆庄丽很计较这些的。” 苏小妹突然咧了咧好看的小嘴,像是要哭的样子,她扑上来跟马小波拥抱在一起,——在马小波的感觉中,苏小妹不像上大学时那样瘦筋筋的了,她柔若无骨,抱在怀里很舒服。马小波听见苏小妹在他肩头小声地抽泣。这个女孩很高,几乎比马小波还要高,马小波抱着她,像抱着一根青翠的竹子。这根青翠的竹子微微地颤动着她的枝叶,用委屈得令人心碎的声音抱怨马小波:“林立,你真是个糊涂蛋,当年我只不过想出国深造几年,你不愿意和我一起去,在国内等我也好啊,犯不着赌气跟庄丽结婚嘛,——你怎么会跟庄丽生活在一起?!” 马小波有点犯傻,首先是有人把他的名字叫成林立,这在醒着的时候是绝对不礼貌的事情,但在梦中,别人把你叫做什么,你只会猛省,原来自己是叫这个名字的;其次是有人诋毁他跟庄丽的幸福婚姻,这在现实中也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可是现在也有不同。在梦中,马小波的旧情人提起他的老婆来,他觉得像是在说着一个梦中梦的人物,换言之,马小波把梦境当成了现实,把现实当成了梦。所以他能够处变不惊地接受这一切,给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同学”安上自己初恋情人的名字,听任别人给自己更改名字并且指责自己原本无可指摘的幸福婚姻。因为对这一切的绝对信任,马小波在梦中尚能心平气和。但是他没有想到,悠悠转醒后,即使只是面对熟睡中的妻子,他也心有愧意,仿佛真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情。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