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更(后印象派巨匠的艺术人生)(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法)斯特凡纳·盖冈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在高更的画作中,我们听到了原始的探问。
高更的一生是一段传奇,为了追求远方的自然与原始生活,他抛弃世俗的偏见与标准,毅然放弃股票经纪人的工作,抛妻弃子,逃离现代文明,前往塔希提岛,寻找本真原始的生命之美。
高更是后印象派画家中的巨匠,他的画风独特,轮廓鲜明、形体简单,节奏明快,具有音乐感与装饰效果,洋溢着神秘的象征色彩与原始情调。
在这本高更的传记中,艺术史学家斯特凡纳·盖冈为我们讲述了一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为追寻艺术而殉道的故事,书中收录了高更的油画、版画、书信、雕塑与陶瓷,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旅途见闻、形式语言与艺术技法等融为一体。
作者简介
斯特凡纳·盖冈(Stéphane Guégan)是法国知名艺术史学家、评论家与策展人,他主要研究19世纪的法国艺术与文学评论,并为奥赛博物馆、巴黎大皇宫策划相关展览。目前,他出版的著作包括《若利斯-卡尔·于斯曼》(Joris-Karl Huysmans )、《泰奥菲尔·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等。
目录
引言:以出发的名义
1848—1885年:股市和生活
1885—1887年:来自远方的初次冲动
1887—1888年:阿尔勒或发情的眼睛
1889—1891年:“综合主义”和“象征主义”
1891—1894年:神奇的基西拉岛
1894—1903年:野蛮人的殖民地?
参考书目
索引
序言
以出发的名义
水手的画作,小偷小摸
的艺术,没有创意,毫无品
味!这是1893年末,卡米
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对这位他不久前
引领入行之人的看法。事实
上,在杜兰德-鲁埃尔
(Durand-Ruel)的画展上
,保罗﹒高更的画作汇集了
他在塔希提初次逗留的成果
,而这一成果坚决地站在以
杜兰德-鲁埃尔为象征的印
象派的对立面。这种多方面
的强烈碰撞在毕沙罗身上激
发的只有轻蔑,他对自己的
儿子吕西安(Lucien)说,
如果说高更的展览“受到文
人们的赞赏”,画家们的态
度则是一致的,他立刻纠正
道:“(他们)觉得这种艺
术太过于波利尼西亚了,德
加喜欢,莫奈、雷诺阿等人
都觉得它很糟。”尽管开头
有所让步,但接下来的评价
却急转直下:“高更当然不
缺乏才华,但他总是偷猎别
人的土地,今天,他劫掠了
大洋洲的野蛮人!”我们知
道,在文学先锋派看来有些
过时的毕沙罗的作品,所做
的不只是与这位后生决裂而
已。被这种自己无法理解的
艺术超越,高更曾经的导师
也成了其流言的制造者。我
们这位皈依于象征主义和野
蛮热带海洋的偷猎者因而分
裂了。毕沙罗也记下了菲利
克斯﹒布拉克蒙德(Félix
Bracquemond)针对高更
笔下棕红色土地的攻击性言
论:谁也没有捕捉到了他们
闻所未闻的神奇,这些天真
的人,在这里只看到了水手
的剽窃和小伎俩……
走私和旧货
19世纪90年代早期,新
式的审美改头换面,也来到
了大陆。外出写生备受印象
派画家的追捧,日常生活的
诗意和堕落的氛围已然存在
。自从发现阿旺桥(Pont-
Aven)以来,高更变得更
加有主见,他对波利尼西亚
醉心不已,并打算令巴黎人
也为之着迷—通过他笔下看
上去有些闷闷不乐的瓦希内
,那些神奇的祭拜场景或通
灵的恐惧,以及粉红色的潟
湖和塔希提岛令人惊叹的植
被,它们与其最近的画作一
样华丽。这些画作拥有无法
辨认的标题,高更以更加真
实的方式称呼它们,比描述
更加原始,更加符合催生其
照耀于画布之上的梦。他同
自己的一位偶像德拉克洛瓦
(Delacroix)一样,认为绘
画必须首先再现艺术家的内
在思想!他没有放弃一直激
励自己的对真理的渴望,也
不否认库尔贝、德加和马奈
带给他的影响,他完完全全
地在别处冒险。高更拒绝受
到严格的自然主义和谨慎的
世俗主义的限制,对神圣的
需要以及对肉体的野性召唤
都充耳不闻。面对如此多的
“倒退”,进步的毕沙罗谴责
他曾经的门徒像水手一样,
贪婪地吞食着色情淫荡和狂
热宗教,风格随意或是范式
陈旧。更糟糕的是,他像走
私者一样。高更在最不一致
的视觉传统(无论是否属于
欧洲)中建立起引人瞩目的
丰富对话,他多样的才华与
之相连,这些都已超越了毕
沙罗的判断。
一朝为水手……
毕沙罗的尖酸和严酷从
此将这两个男人、两位艺术
家分隔,但这当中不乏一部
分真实。除了高更,没有哪
一位画家能够如此浪荡漂泊
,并且能够如此在造型的语
言中融入旅行精神以及旅行
带来的文化冲突。这种双重
必要性使得他像其喜爱的诗
人一样—写《海风》的马拉
美、吟《醉舟》的兰波,以
及最为重要的,痴迷于克里
奧性(créolité)的《恶之
花》(Les Fleurs du mal)
作者波德莱尔。高更是一名
彻头彻尾的水手,从阿旺桥
的美国人到“好朋友”凡高,
人们用来描述他的词汇总是
显得那么不可调和— 温柔
和粗鲁,高贵和病态,敏锐
和下流,能够博引《圣经》
,繁征莎士比亚或魏尔伦(
Verlaine),也能声嘶力竭
地唱出下流歌曲。轻佻的性
爱,深沉的怀乡,对意外的
追寻,将大洋之上的流亡者
们紧紧连接在一起……高更
的祖上与秘鲁有着不解之缘
,其中包括自由思想家弗洛
拉﹒特里斯坦(Flora
Tristan),因此年轻的高更
自17岁起就离开家来到海上
。6年的海上生活使他成长
为一个男人,他远离了
1870年的战乱,远离了俗
世礼仪。他终身打上了大海
的烙印。正如这本书所做的
,我们无法在讲述其人生时
忽略掉他自愿选择的流浪经
历,这位颇晚才投身绘画的
男人,在画作中记录自己的
旅行,以及那些真挚、惊叹
、悔意和妄想所蕴含的意味
。高更因而养成了难以更改
的习惯。无论是在普尔迪(
Pouldu)或是在巴黎,他喜
欢拨弄自己的曼陀林—这是
他绘画中常见的乐器。高更
最常用的签名是著名
的“P.Go”。
他者的游戏
直到地球的尽头,高更
也依旧是一名水手。从开始
的布列塔尼到其安葬的马克
萨斯群岛,从马提尼克岛到
丹麦,铺开了一个广阔的不
断游移的领地地图,既像是
地理上的也是心源上的,既
是外部也是内部的。环境的
改变会影响人的全部。在出
发前往塔希提的前夕,高更
仍然想着诱惑他在阿旺桥画
派的年轻追随者们,他写信
给他们中最有天赋以及最能
充分享受不受束缚的生活的
埃米尔·贝尔纳(Emile
Bernard):“我想要的是一
个属于我自己的未知角落。
”任何渴望了解高更的人都
必须从接受他不断离开的意
义开始——那种成为陌生自
己,尽可能地接触与
导语
本书由法国知名艺术史学家倾情撰写,巧妙结合人物传记与艺术鉴赏,全新角度、立体呈现高更的传奇人生,悉数后印象派巨匠高更122件经典作品和电影般精彩传奇故事。内容详实,配图精美,精准呈现经典案例,沉浸式体验高更的艺术作品。
书评(媒体评论)
高更的画,奇异而荒诞
,仿佛是宇宙初创时的图景
,是对大自然的颂歌。
——毛姆,《月亮与六便
士》
精彩页
1848—1885年:股市和生活
在两场一喜一悲的革命之间,如同注定生活在两颗星星之下,保罗于1848年6月7日出生于巴黎洛雷特圣母院路。已育有一个小女儿玛丽(Marie,又一个《圣经》名字)的高更夫妇克洛维斯(Clovis)和阿琳(Aline)几乎忘记了眼前的烦恼和现实的威胁。因为在2月份民众的狂喜之后,由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难以满足工人阶级和支持更加自主政治的民众的渴望,它开始走向下坡路。在著名的未来概念“工作权”之后,玛丽安娜意料之外的回归已经破灭。而高更家族正是为路易一菲利普一世的逊位和他们所认为的更加公正的世界到来而努力之人。在许多领域,社会改革者,甚至革命者,都是高更家族及其未来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克洛维斯·高更的父母有着不少共和党人的信念,而他本人是富有的奥尔良杂货商,在繁忙的卢尔河畔开了一家店。19世纪40年代,克洛维斯·高更进入与七月王朝激烈抗争的《国民》(National)日报社工作,这份报纸在推翻王权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克洛维斯于1846年6月15日结婚时的一个见证者正是《国民》报社社长阿尔芒·马拉斯特(Armand Marrast),他在第二共和国时期还担任了更加重要的职务……
基督社会主义
在阿琳那一边,也不缺乏红色基因。她的母亲正是著名的激进主义者弗洛拉·特里斯坦(1803—1844年)。她的命运及其“在精神穹苍中”的斗争,后来深深地吸引了安德烈·布勒东(Andre Breton)。与乔治·桑相提并论,弗洛拉可被视为女权主义版本的浪漫人道主义先锋之一。在路易一菲利普的统治下,凭借“一种女性中并不常见的力量”,无论是通过小说还是抨击性的文章,她通过各种口吻、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她文笔斐然,意志坚定,无论是工人的处境,还是女性的命运,在其心中无法区分,因为他们都是伦敦或者巴黎城中同一种法制的受害者,这一法制不足以保护被家暴的妻子,同时也残酷地镇压着无产阶级的反抗。这位充满热血、有着混沌人生经历的魅力女性,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各种信念的综合,这种混合冲突恐怕只有那个时代才能解答。作为一名基督教徒,阿琳拒绝将身体和性的欢愉归于邪恶,邪恶只可能在纯粹的状态下存在,因此所有行为都是天意。在见证人性迈向解放和“幸福”(那个时代的口号和关键词)的过程中,上帝并没有缺场。弗洛拉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的观点非常接近,她呼吁通过需求和激情的统一来实现个体间的和谐。
在那些阅读她作品的超现实主义者之前,弗洛拉将道德革命作为社会和政治革命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我们知道,高更在生命的晚期,仍旧在向这位卓越的祖母致敬,他对弗洛拉的追忆和阅读直至生命的尽头。
这种连续的模范作用也源于艺术家们在描绘新世界时对弗洛拉的偏爱,特别是其中最具叛逆精神的那部分。她将这些融入自己诸多的著作及其动荡的一生中。这位《工人联盟》(L'Union ouvriere)的作者于1844年去世,享年41岁。一些画家在弗洛拉去世之后依旧忠心耿耿,替她照顾女儿阿琳。当阿琳与克洛维斯·高更结婚时,照顾她的朱尔斯·劳雷(Jules Laure)也是见证人之一。如果他与弗洛拉·特里斯坦不曾熟识,而且没有为她及其女儿阿琳,以及阿琳的子女玛丽和保罗画过肖像,那么历史将进一步抹去这位安格尔(Ingres)弟子模糊不清的面目。朱尔斯·劳雷被这位热心于女权运动的弗洛拉彻底征服了,因此他将这位有着法国和西班牙血统的褐发女子的美貌完完整整地捕捉了下来。这幅以风暴为背景的肖像画,1838年曾在沙龙上展出,后又在哥伦比亚重现!被共同的傅立叶主义信念联系在一起的两人,可能也曾碰撞m爱情的火花。弗洛拉和朱尔斯后来都对西班牙绘画偏爱有加,不久之后,马奈和塞尚也从中汲取了力量。简而言之,一切都倾向于对劳雷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然而,研究高更的专家们对这个隐匿于社会浪漫主义中的形象保持缄默,正如他们更喜欢将这位塔希提的画家从他“古怪的”祖母身上分离出来一样。
传说中的秘鲁
然而,正是从祖母弗洛拉身上,高更继承了八分之一来自印加贵族的秘鲁血统,这又是一个令其自豪的原因,后来也很快成为了一个宣传的要素。事实上,弗洛拉是法国女子安妮一皮埃尔·莱内(Anne-Pierre Laisnav)和出生于秘鲁的西班牙贵族上校唐·马里亚诺·莫斯科索(Don Mariano de Tristany Moscoso)的私生女,二者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开始于毕尔巴鄂(Biblao)。这段幸福的婚姻按照基督教习俗举行了仪式,但没有进行登记,这成为了之后无法化解的苦难源泉。在这位英俊的军官意外身亡之后,他的遗孀和两个孩子几乎被剥夺了所有生活来源和逝者遗留的所有权利。弗洛拉的命运遭遇了巨变,然而艰难的岁月才刚刚开始。在路易十八治下的巴黎,18岁的弗洛拉嫁给了自己的雇主——雕刻师安德烈一弗朗索瓦·沙扎尔(Andrd-Frangois Chazal)。她起初爱过,后来又憎恶并离开了他,沙扎尔狂怒下试图枪杀她。弗洛拉最终赢得了斗争,法庭判决这位丈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