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彭绪洛,儿童文学作家、探险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原创儿童探险小说领军人物。土家族,笔名洛清、清江水,1981年1月出生于湖北长阳土家山寨,15岁开始发表作品,21岁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27岁开始专职从事儿童文学创作,30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已出版“少年冒险王”系列、“时光定位钟”系列、“兵马俑复活”系列等40余部作品。多年来致力于慈善事业和爱心事业。 出版作品由《少年冒险王》《楼兰古国大冒险》《郑和西洋大冒险》《虎克大冒险》《宇宙冒险王》《我的探险笔记》等70余部。 曾经徒步穿越敦煌段雅丹龙城、神农架和古蜀道,攀登过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成功穿越过罗布泊,到达过楼兰古城、余纯顺遇难地、塔克拉玛干沙漠、高昌故城、塔里木盆地等神秘之地。 目录 第一章 博物馆失窃 第二章 猖狂的盗贼 第三章 飞来横祸 第四章 追查 第五章 巽他海峡 第六章 海啸 第七章 向导 第八章 善者不来 第九章 不离不弃 第十章 风雨共济 第十一章 河马 第十二章 遇到野猪 第十三章 渡河 第十四章 人鳄大战 第十五章 借宿 第十六章 自投罗网 第十七章 密谋 第十八章 虚与委蛇 第十九章 机关 第二十章 尾声 精彩页 第一章 博物馆失窃 七月,阳光正好,来自大洋的热带季风吹拂着印尼群岛,带来阵阵湿润的气息。在这样一个炙热的艳阳天,虎克和张子卿来到了藏宝图记录的下一个目的地——泗水。 按照藏宝图所示,这个地方被叫作“新村”。“新村”是一个古地名,干百年前,它还只是位于爪哇岛沿海东北部的一个小国。经过历史变迁,爪哇岛及东部小群岛被统一,形成了今天有着“干岛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 爪哇岛是印尼的第二大岛,它由多个省、区构成。泗水是东爪哇省的省会,是印尼的第二大海港,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据藏宝图所知,泗水藏有来自中国古代的“彩色瑰宝”。可这“彩色瑰宝”是什么,虎克和张子卿不得而知了。 行走在泗水市中心,入目所及到处是林立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以及各式各样的小轿车、摩托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马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但让张子卿感到困惑的是,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黑头发、黑眼珠的黄种人。泗水位于热带地区,紫外线强烈,因此这些黄种人的肤色偏深,呈现出一种健康的淡棕色。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他们说的几乎都是中文。或者说,这些黄种人大部分都是华裔。 此外,道路两旁的大小商店、餐馆、酒店的大部分经营者也是华裔。这让虎克和张子卿又产生了身在祖国而不是异国他乡的错觉。 “我在网上查询过资料,泗水这个地方居住着近百万华裔。”虎克说,“在这些华裔中,大部分是闽南人。” “怪不得呢!”张子卿恍然大悟,“不过,这倒为我们寻访‘彩色瑰宝’提供了方便。” 泗水是一个海滨城市,当地的特色美食充满了大海的味道。中午时分,虎克和张子卿随意找了一家饭馆,点了几个当地的特色菜—烟乘三文鱼、咖喱米饭、生小银鱼沙拉,搭配新鲜的椰子汁。 餐馆老板也是个华裔,他肤色黝黑,非常爱笑,并且笑起来的样子十分可爱。 “老板,”结账的时候,虎克笑眯眯地跟老板套近乎,“您这餐馆开了多久啦?” “很多年啦。”老板说,“这餐馆是从我太爷爷那一代创建的,到我手上已经是第四代了。不过,这还不算什么,隔壁的那家老字号海产品店才厉害,已有上百年啦。” “我听说,早在古时候就有华人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定居,繁衍生息。这是真的吗?”虎克问。“当然啦!”老板说,“听我爷爷说,我们的祖辈来自遥远的东方。” “几百年前,他们来这里定居的时候是否带来了什么宝贝呢?”虎克问,“老板,您知道吗?”“宝贝?”老板乐了,“泗水可是个富饶的城市,这里有很多大家族,哪个大家族手中又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呢?可要说几百年前的宝贝嘛……” “哦?”张子卿两眼发光地望着老板。 “我倒是知道一家。”老板说,“我们这儿有个祖籍在中国福建的华人家族,一百多年前,他们家的先辈创建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烟厂。 P1-3 导语 《虎克大冒险(15寻访大唐奇珍)/科学探索系列》是一本 真正的科普探险小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篇儿童励志故事,更是一本 地理知识、探险知识、遇险时的生存技能、探险过程中团队的合作团 结意识、探索精神的体现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的综合科普书籍。 彭绪洛是一位资深的探险家,曾经徒步穿越过雅丹龙城、神农架、罗 布泊等,到到过楼兰故城。彭先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探险经验融 合在了他所写的这本探险儿童小说之中。 序言 真正的探险家创作的真实探险故事 我是地质专业出身。1950年学习地质,由于工作关系 ,大半辈子都离不了野外考察。山地、平原、高原、沙漠 、戈壁、洞穴、岩溶、火山、冰川、海岸、海洋、森林、 草原、河流、湖泊、沼泽,以及北冰洋,几乎所有的自然 环境都经历过。冰雪、酷热、暴雨、洪水、地震、滑坡、 泥石流…无一没有实际经历。月下沙漠迷路,洞穴深处失 去照明;热带丛林大战眼镜蛇,海上遭遇大白鲸,劈面相 逢恶狼、北极熊;海上失火,雪地翻车,激流翻船;大地 犹在震动时挺进震中受伤,洪水咆哮中走过抽光木板的铁 索桥……许多情景记忆犹新。直至今日年逾耄耋,野外工 作仍未停息。深深知悉,深深敬畏,也深深眷恋大自然。 说起来,我也算是一个“资深”的“江湖汉子”了。其实 天外有天,“资深”二字不敢言。只不过经历了一些江湖 故事,阅读过一点儿真实的“山海经”而已,算不了什么 。这样的区区经历、野外考察谁不曾有?实在不值一提。 大自然不怜悯弱者,弱者终会被自然淘汰。好汉不提 当年勇,无论过去如何,总有出局的一天,然后逐渐被世 人忘记。虽然自身壮心犹在,老朽肌体已不允许过多超负 荷行动。在下今年八十有四,开春出山就两次出师不利。 一次在龙门山,攀越一座陡坡,再翻一座山,竟然寸 步难行。因为工作需要非上不可,最后竟被用滑竿抬上去 。回忆当年,背负沉重的地质背囊,一口气直取雪线,豪 气安在哉?如今上山还需人抬,真是羞死了人,说起来都不 好意思。 另一次带队考察黄河下游的河南段,在豫西函谷关前 一不小心,一个前滚翻跌倒,眼镜碰在石头上。玻璃片刺 进肌肉,距离眼球只有一两毫米,顿时血流满面,险些成 为独眼龙。急救车来,脸上缝了七针。任务紧张不能停留 ,只好包扎住左眼继续前进。“血染函谷关,一目观黄河 ”,坚持到豫东才最后结束。至今尚未消肿,实在狼狈不 堪。一场血的洗礼,说明我的确不行了。 常言道:惺惺惜惺惺。年迈至此,当惜青年英俊。长 江后浪推前浪,自有后来人。一辈子野外考察,自会结识 许多热爱大自然、仁智勇兼备的“江湖好汉”。湖北籍探 险家、作家彭绪洛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是一位言智言 仁、有勇有谋的探险家,有积极探索之壮志,一心一意坚 持不懈。更加可贵者,能够通过自身考察,进一步发展抒 写曲折故事,用以带动广大青少年,认识大自然,热爱大 自然,其意义就更在文字之外了。 我看过他的新作“探险家彭绪洛科学探索”系列后, 忍不住就想说上几句。这套书稿最宝贵的是建立在真实探 险基础上的真实的探险故事,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胡编 乱造的“大话”“戏说”。 彭绪洛作为探险家,他徒步穿越过雅丹龙城、神农架 和古蜀道,攀登过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还成功穿越“ 无人区”罗布泊,到达楼兰古城等神秘之地。这都是他宝 贵的考察经历,而这部书稿里的每一篇小说和散文,正是 源于他的一段段亲身经历。因此,他的创作是真正意义上 的探险文学。他首先是探险家,然后才是作家。他的文字 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亦不同于凭借想象力创造出 来的所谓的冒险文学,而是真正意义的探险文学。 我想,他之所以把自己的作品定位在“科学探索”上 ,是因为他的创作将户外探险、野外生存、地理科考、中 外历史等科学知识融入故事。而他的探险文学同时又超越 了考察本身,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自然的敬畏、面对困 难时的乐观、对探险的执着和热爱,都充满年轻人追逐梦 想的勇气和激情。 从事了几十年科考工作和文学创作的我深深明白,大 自然是严厉的。如果无视自然规律,逞匹夫之勇,冒失从 事,即使得手于一时,终必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与大自 然面对面,需要一个具有充分冷静和理智头脑中的“勇” 字。 我也深深知悉,大自然是丰富的。人置身在大自然面 前,不仅十分渺小,也显得极其无知。所以探险不能停留 于简单的“体育运动”。除了“肌肉发达”还须“头脑复 杂”,方能达到要求。必须不断开动脑筋,认真研究其奥 秘,揭示其规律,方能算是真正的大自然探索者。“探索 ”与“探险”两个名词,仅仅一字之差,内涵却大有差异 ,品位自然不同。所以探索大自然,需要具有相当认知水 平的一个“智”字。我更加深深感受到,大自然是美好的 。在它的怀抱里,无论一鸟一兽,一草一木,乃至一水一 石,无不包含生命之奥秘。必须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 ,不能随意践踏踩蹦,自以为是,违背大自然规律。你爱 大自然,大自然方能爱你,容纳接受你。任何狂妄自大, 不尊重大自然规律,妄图凭着一已之愿随意改变大自然的 挑战者,犹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必遭大自然严厉惩罚 。所以探索大自然还应充满爱心,需要一个“仁”字。 唯有仁者方能得智,唯有智者方能言勇,唯有勇者方 能言及真正探索大自然。仁智勇缺一不可,一点儿作不了 假。借此为本书作序机会,谨向大自然爱好者进此肺腑之 言。做真正的仁者、智者、勇 内容推荐 虎克和好友张子卿来到爪哇岛寻访牛皮卷上所说的“彩色瑰宝”。不料,一起博物馆被盗事件竟牵扯出一桩国宝贩卖大案。经调查,“赃物”与一个名叫科洛的木雕大师有关。于是,虎克踏上寻访大师之路。历经巽他海峡海啸,遭遇恶人突袭,而后鳄口逃生……虎克历尽艰险,终于找到科洛大师。最后,虎克与文物贩子斗智斗勇,救出好友,亲眼得见“彩色瑰宝”的真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