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整体上对赫施的诠释学思想进行了细致、清晰的整理,有助于了解赫施诠释学的全貌,理解赫施诠释学的目的,对于正确理解赫施的作者中心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张守永,山东人,哲学博士,西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先后就读于海南大学、华 东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德格尔哲学和诠 释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回到作者原意的诠释学历史 一 前诠释学时期的诠释概念 二 从浪漫主义诠释学到现代诠释学 三 小结 第二章 赫施诠释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反对三种诠释理论 一 对心理主义的反驳 二 对极端历史主义的反驳 三 对语义自制论的反驳 四 小结 第二节 诠释学经验 一 胡塞尔的现象学经验 二 海德格尔的思入经验 三 回到传统的诠释经验 四 反对海德格尔形而上学诉求 五 海德格尔前理解结构的改造 六 小结 第三章 赫施的作者意图理论 第一节 保卫作者 一 作者的重要性 二 尊重作者 三 作者原意说的前提——有限性 四 理解的可能 五 小结 附录 作者个体言说的本体生成性 第二节 作者意向性含义及其诠释 一 含义的定义 二 作者意向性——赫施与胡塞尔意向性的分析 三 意向含义的可确定性和可复现性 四 文本的理解与解释 五 小结 第三节 作者意指文类 一 文类与作者目的 二 期待性构想 三 文类的个体性与公共性 四 小结 第四节 含义与意味的区分 一 含义与意味 二 诠释与批评 三 小结 第四章 诠释的方法 一 解释者的身位 二 有效性验定(validation)与验证(verification) 三 施莱尔马赫与有效性验定 四 有效性验定的具体实施 五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 保卫作者原意 二 赫施诠释学思想 三 赫施诠释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诠释学有三种主要的理论倾向:作者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随着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兴起,读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风潮甚嚣尘上,而忽视了作者对文本含义的重要性。美国诠释学家赫施(E.D.Hirsch,1928-)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关注诠释学的研究,尤其是针对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倾向进行了反驳,为作者中心论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