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少年》刻画了具有新的正在确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典型特征的画面,反映了诸如滥设公司进行诈骗,黄金迷,靠前迅速广泛地流行起来的冒险精神,对各种欺诈的传染性的迷恋,商业、投机和犯罪行为之间的界线不明等等时代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少年》中的一些地方实际上已达到了谢德林在《时代特征》中所达到的高度。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军事工程学校毕业。 当过制图员。1845年发表中篇小说 《穷人》。 后又写出 《双重人格》《白夜》等中篇小说。1849 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被判死刑, 后改判为流放西伯利亚。流放归来发表长篇小说 《被侮辱与损害的》和《死屋手记》。后出版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耿济之(1898—1947)有名文学家、翻译家。原名耿匡,字孟邕,上海人。1917年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馆。 1919年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和 《人道》 月刊 ,宣传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俄专毕业后曾在中国驻苏联赤塔 、 伊尔库茨克 、 列宁格勒等地领事馆任职。 抗日战争期间隐居上海 ,专事俄苏文学译介。 一生译有《猎人日记》《父与子》《白痴》 等二十余部俄苏文学作品, 对译介俄苏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录 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二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三卷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