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小讲/大家小书
分类
作者 周汝昌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周汝昌先生作为一名红学大师在红学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这本书语言浅显易懂,读起来没有大部头的沉重费力,却能给我们很多启迪。红学细究起来很深奥,由此深入浅出就更是难上加难,在这要感谢周先生的辛勤工作。

内容推荐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为广大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一部名作。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

全书深入浅出,不枝不蔓,辞采焕然,娓娓有致,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堪称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绝佳入门读物。

我们特为本书选配经典红楼插图四十馀幅,其中二十幅彩绘插图,更令全书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目录

自序

第一讲 《石头记》与《红楼梦》

 副篇 版本异同

第二讲 《红楼梦》不好读

 副篇 张爱玲眼中的《红楼梦》

第三讲 女娲补天

 副篇 注意三个问题

第四讲 石头下凡

 副篇 几大课题

第五讲 宝玉降生

 副篇 衔玉而生

第六讲 两大主角

 副篇 两大奇迹

第七讲 正邪两赋

 副篇 令人神往的人物

第八讲 甄英莲——真应怜

 副篇 有命无运

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副篇 《红楼梦》一百零八钗情榜

第十讲 秦可卿

 副篇 家亡人散

第十一讲 第五回

 副篇 贞淫美丑

第十二讲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副篇 笔端隐现

第十三讲 象征手法

 副篇 饯春之节

第十四讲 落红成阵

 副篇 西厢警句

第十五讲 精密的章法

 副篇 结构奇迹

第十六讲 刘姥姥

 副篇 伏线千里

第十七讲 一笔多用

 副篇 手挥目送

第十八讲 赵姨娘,坏女人

 副篇 《红楼》写人

第十九讲 结党为奸

 副篇 几个大关目

第二十讲 贾环

 副篇 “二老爷”这边的侧室

第二十一讲 谗言

 副篇 王善保家的,费婆子,夏婆子,秦显家的

第二十二讲 赵姨娘一伙儿

 副篇 暗线·伏脉·击应

第二三讲 史湘云

 副篇 《红楼梦》中的女性美

第二十四讲 贾府事败的根由

 副篇 双悬日月照乾坤

第二十五讲 清虚观打醮

 副篇 双星绾合

第二十六讲 一喉两声

 副篇 戚蓼生赏《红》 

第二十七讲 张道士

 副篇 宝玉的“三王”号

第二十八讲 怎么写宝玉

 副篇 从衣饰到神采

第二十九讲 史太君定婚

 副篇 胃烟含露见颦颦——黛玉的眉和眼难倒了雪芹

第二三十讲 贾元春

 副篇 元春之死

第三十一讲 鸳鸯

第三十二讲 太虚幻境

第三十三讲 幻境“四仙姑” 

第三十四讲 绛珠草

第三十五讲 莫把怡红认赤瑕

第三十六讲 十二官

第三十七讲 “一僧一道”索隐

第三十八讲 青石板的奥秘

第三十九讲 《红楼》花品

第四十讲 甄、贾二玉

《红楼梦》导渎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三讲 女娲补天

上回讲到了伪续者程伟元、高鹗等人将曹雪芹为小说定下的主题本旨“……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篡改成了“……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这是他们的一大用心,一大歪曲。这是他们从一开头就安排好了的,而且贯彻始终。

区区一句话,就有这么大关系吗?一时难以尽察,也是有的。如今且听我慢慢讲来。

顽石是什么?就是“顽冥不灵”的石头,说它是没有灵性的、无知觉意识的,不能懂事、无由动情的意思。“顽石点头”这个典故,说的就是一位高僧讲演佛法,连顽石都被感动了,通晓了。后人常用来宣扬佛门广大,法力无边,连最“下愚难化”的,也可以把它感化了。须知,伪续者正是在此第一个紧关要害之处,偷偷地运贩了他们要把《红楼梦》的主题本旨“潜移默化”了的一个基本思想:让贾宝玉这块“顽石”也被感化“点头”——换言之,让这位“浪子”早日“回头”,彻底“醒悟”。问题是,曹雪芹根本没有讲这一套,他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故事!

他讲的是哪个“古迹”?原来,那是女娲氏的一段典故。女娲是谁?是中华民族文艺中的一位最古老最重要的女神。是她,用土创造了人民,并且把一度极端残破毁坏的天地世界修治得可以覆载生民,治理了极其可怕的大火灾、大淫雨、大水患,还有猛兽鸷鸟到处吃人的大祸害……是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于是人民这才得以安生乐业。而且,她又是与男女婚配和礼乐文化都有密切关系的一位女神——说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母亲的一种象征,我看是可以的了。说起她,我不免又要提醒读者:鲁迅先生在1922年所著《故事新编》里的第一篇,就是《补天》的故事。先生自云:动手写此,心情是很认真的,目的是取这个神话为题材,“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

我要说,这个联系非常耐人寻味。像曹雪芹和鲁迅,这两位思想特别宏伟博大的文学巨人,却曾同以女娲为他们的“故事”的开头。我愿读者对此严肃而深沉地思索一下,想想他们提笔时的心怀境界是什么样子的。

鲁迅的事,在此是不可多讲了;至于曹雪芹,他那书中的真正的主人公石头,却是女娲炼成了弃而未用的这么一块大石——它可一点儿也不“顽”,因为雪芹写得清楚:“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它早已具有了思想感情了。

所以,这和那种“顽石点头”的思想,完全没有交涉。所以,到第二十五回,雪芹也写得明白:“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

读者记清:这块石头,本就出自“补天济世”的女神之手,那女神并不是世外仙君、瑶池圣母,她是为人间为人民而创造幸福的;而这块石头又是专门来“向人间惹是非”的,所以它的“下凡造劫”,不是一件随便玩玩、毫无所谓的闲事。所谓石头“凡心”偶炽,想到红尘中去“受享一番”云云,只不过是“假语村言”罢了。

石头——一通灵美玉——贾宝玉,这是全书的真主角。它安心要下世去“造历幻缘”——去惹一场大是非。它是有思想的,有认识的。它是“人世”的,而非“出世”的。所以才说“枉人红尘若许‘年”’,白去了一回,而毫无建树功业。它不是为了寻求“彼岸”(跳出“火坑”,身入西方“极乐世界”……)的。它想得很多,它看到了很多不幸和不平。它想改变这种不幸和不平的状况。可是,它的愿望不得实现,因此“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种胸怀心境,在字面上好像雪芹只指“身前”那次“无材补天”的事,其实“身后”的这次“枉人红尘”也正是如此,换言之,两次本是一回事的幻笔。雪芹的一大笔法,就是半笔假,半笔真,真中假,假中真。

深思好学的读者,你读《红楼梦》,或者说,听我讲《红楼梦》,不要忙着要听“故事”“热闹儿”。你要细细地玩味这第一回,好好地体会雪芹写这部小说的处境和心情。

当你深深地为雪芹的这种处境和心情所打动,印下了难忘的铭记时,那就能够在读这部小说的随时随地,辨别出伪续和篡改歪曲者的用心是多么可鄙了。

P12-14

序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后记

感谢北京出版社的盛情要为这册小书印行问世。通俗讲解,提端引绪,抉示出几条大纲主脉,或许有助于读《红》爱《石》的思索寻味。感谢辽宁师范大学梁归智教授为制佳序,作为一位杰出的红学专家,他给予了拙著以高度的评价。我对他的溢美、奖借的文章深为感愧,自问难以克当。但知己之言,环顾之论,梁先生也未必是一时率意下笔之作,谨著于卷端,以志高谊,并望广结墨缘,则厚幸也。

周汝昌

辛巳重阳佳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