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目前,中美关系处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四十几年以来最紧张、最危急的状况。中美关系是否已经或终将进入“新冷战”状态?目前的状态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其结果如何?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压力?对于这些问题,不仅中国各部门都在思考,学界各领域也必须做出回答。作为历史学者,特别是专门研究冷战国际史的学者,更是责无旁贷。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委托,组织本校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在以往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十五篇专题报告,分欧洲和亚洲冷战的起源、美苏太空及核武器竞争、美国的心理战和经济冷战、美苏在欧亚非大陆争霸、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转型等几个方面,考察和分析了美苏双方在冷战形成和发展中的战略、策略及其胜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作者简介 沈志华,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前半生,档案砸掉了沈志华的饭碗;后半生,档案成了他的精神食粮,人生中的大悲与大喜都与档案密不可分。 主要著作有: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1994年) 《朝鲜战争揭秘》(1995年) 《毛泽东、斯大林与韩战》(1998年)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1999年) 《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2000年) 《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2002年)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2003年)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2007年) 《苏联专家在中国》(2009年)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2013年) 目录 专题报告之总报告 “冷战”留下的历史启示 专题报告之一 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 ——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 专题报告之二 美苏太空竞赛:冷战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视角 专题报告之三 冷战时期美苏核争霸的教训与思考 专题报告之四 冷战时期美国的心理战和宣传战 专题报告之五 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及其效果 专题报告之六 冷战时期美苏围绕德国问题的较量 ——三次柏林危机及其历史教训 专题报告之七 冷战时期美国对朝鲜半岛危机的认知与对策 专题报告之八 冷战时期美苏在非洲争夺的得失与教训 专题报告之九 冷战时期美韩同盟关系的形成与维系 专题报告之十 日本是如何应对美国的经济压力的? ——对20世纪60—90年代美日经济摩擦的再思考 专题报告之十一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与美国的应对 专题报告之十二 美国、英国与20世纪50年代的东亚冷战 专题报告之十三 冷战时期中美苏“战略三角”研究 专题报告之十四 东欧剧变的国际因素及其历史启示 专题报告之十五 苏联在冷战中如何败北? 附录 参考书目 导语 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沈志华教授组织15个顶级冷战专家撰写冷战国际史专题报告,论述冷战中,斯大林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美国如何打经济冷战、心理战和宣传战?日本如何应对美国的经济压力?美国如何应对朝鲜半岛危机?苏联在冷战中是如何败北?苏东欧剧变的历史启示是什么?中美关系是否进入“新冷战”状态?……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压力?篇篇鞭辟入里,振聋发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