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诗的鼎盛在唐朝。“无诗不成唐”,抑或,无唐不成诗。关于唐朝的故事总是绕不开唐诗的。《全唐诗》中,记录了唐朝289年间,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从皇帝到臣子,从嫔妃到尼僧,从翰林学士到农民领袖,几乎能在史上留下名字的人,一生总有那么几首诗传世。而情感丰富的诗人,总是或叙事、或抒情,将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映照在字里行间。可以说,读熟唐诗与诗人的故事,就可以看清整部唐朝历史。 本书将唐诗鉴赏、诗人年谱故事、唐朝历史三者综合起来,从角度上来说比以往任何一本讲唐诗、讲诗人的书都要更为全面,涵盖的内容更为丰富。立体地从历史的角度来理顺那些诗人与诗作,也从诗人的角度来解读历史,将唐诗放回到其产生的时代社会等外部环境,以及诗人经历、心境和个性的内部环境中去,从而顺理成章地体会唐诗蕴含的种种信息和情感表达,让读者对唐诗的体悟更为深刻、饱满,获得更有益的阅读体验。在读诗的过程中将历史有机结合,采用深入浅出、通俗易通的写作形式,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内容颇具亮点,轻轻松松地将唐诗与唐史“一网打尽”,是一本内容丰富、轻松通俗而又不失严谨与专业的文化读物。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古代诗词进入了文化宣传的主旋律行列,在中小学教学中加大了学习分量。作者通过几年来诗词格律的教学,对中小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和学习规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阅读本书,可以获得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增强对诗词的情感审美和文化背景的学习;同时,将语文与历史“一网打尽”,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作者简介 西岭雪,原名刘恺怡,作家,编剧,作品有长篇小说、散文、游记、红学专书等六十余部,代表作有“大清三部曲”“西续红楼梦”系列“西望张爱玲”系列等,影视戏剧代表作有昆曲《红楼梦》、话剧《每个女人都很孤单》、《寻找张爱玲》等。 目录 初唐 谁是桃李子? 李世民,《全唐诗》中第一人 前廷后宫长孙家 徐惠,唐宫里的汉婕好 王绩,用生命向陶渊明致敬 武则天的石榴裙 卢照邻,生命不堪承受之痛 骆宾王,史上最著名的《咏鹅》 王勃VS杨炯:生前对手,死后挚友 文章四友,个个是狂人 从终南山到幽州台,飞过初唐的天空 上官婉儿,灵魂里沁着诗香的女子 盛唐 贺知章,大唐幸福教科书 张九龄的月亮,大唐诗坛分水岭 我可以背下王之涣所有的诗 李白:终南捷径,不是人人都能走 王维:身在朝堂,心在山林 一生布衣孟浩然 醉死在盛唐的边塞 当李白遇见杨贵妃 或许爱李白,宁可嫁杜甫 李白,最美的情书只写给自己 杨贵妃,辜负深宫马嵬魂 安史之乱中的金枝玉孽 李白VS高适:我们只是酒朋,不是战友 李白之死 王维:诗中有画,琴中有禅 禅是一枝花,流响到天涯 陪杜甫一起,挥别盛唐的云彩 中唐 她是一个道姑,却爱上了一个和尚 皎然VS陆羽:茶禅一味 李泌:方如行义,圆如用智 张志和,渔樵问答不是一首歌 韦应物的朋友圈 那些桃花那些柳 同人不同命的大历十才子 诗囚孟郊,替天下游子向母亲忏悔 欧阳詹:若把青丝作情思,系你一生一世 幕府、宦官与刺客 十年寒窗苦,一把辛酸泪 我喜欢韩愈 薛涛,把心事题在花瓣上 自居易是个好市长 刘禹锡:玄都观的桃花还好吗? 柳宗元,你在江雪中钓到了什么? 郭太后VS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 元稹,谁才是你巫山上的那朵云? 驴背上的贾岛:我在吟诗,别打扰我 茶仙之死:那不是甘露,是血雨 三大诗人的幸福晚年 晚唐 李贺:我为天地写鬼神 张祜VS徐凝:布衣侠骨轻王侯 杜牧,盛名何止在青楼? 大唐晚钟:山雨欲来风满楼 温庭筠与鱼玄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李商隐的夕阳无人能懂 晚唐风雨中的残红碎玉 黄巢,一枝杀人的菊花 罗隐:我很丑,但我的诗很美 韦庄:有没有一双雪白的小手承接我的泪? 尾声:花语鸟啼,为大唐送别
序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何幸拥有如此丰厚巨大的一笔 文化遗产,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书五经,首位就是《诗经》。孔子兴儒学,以诗为 教,“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诗为经、以诗为教的国度, 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 诗的鼎盛在唐朝。每当诵起唐诗,那种韵律感,那种 文字之美,让人心旷神怡,如含珠嚼玉,余香满口。 每当此时,我就会忍不住为我是一个中国人,为我们 拥有唐诗宋词而骄傲,而感恩。 “无诗不成唐。” 关于唐朝的故事总是绕不开唐诗的。《全唐诗》记录 了唐朝289年间,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从皇帝到臣 子,从嫔妃到尼僧,从翰林学士到农民领袖,能在史册上 留下名字的人,几乎总有那么几首诗传世。 无事不可入诗,无物不可入诗,无时不可入诗。可以 说,熟读唐诗与诗人的故事,就可以看清整部唐朝历史。 于是我写下《诗说唐朝:那些诗人那些事儿》,将诗 与大唐故事紧密结合,从历史的角度来理顺那些诗人与诗 作,也从诗人的角度来解读历史。 这五年来,我创办了西周私塾,一直致力于诗词推广 ,并教会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格律诗。教学带给我 的最大感受就是:诗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淌在血液中 代代流传,只要你去唤醒,就会发现没有一个中国人是不 爱诗的。 拥有唐诗和宋词,我们是最富有的华夏子民。我们继 承,我们享用,我们传递,如此绵绵不息。 无诗不成唐,抑或,无唐不成诗。 这一场遇合,缘定千古,永生感恩! 西岭雪 2018年10月
导语 “唐诗宋词”,诗的鼎盛在唐朝。本书按照唐诗四分期,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册。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唐代诗人及其诗歌创作,将唐诗鉴赏、诗人年谱故事、唐朝历史三者结合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来理顺那些诗人与诗作,也从诗人的角度来解读历史。新颖的解读视角让唐诗的体悟更为立体、深刻、饱满,同时展现唐代的历史社会面貌,让读者对唐人唐诗有更深入的了解。 精彩页 谁是桃李子? 诗说唐朝。 讲这样一个话题,注定了要钻进故纸堆里查一大堆资料的。晚唐诗人李商隐绰号“獭祭鱼”,因为他写诗喜欢用典,总是把要用的参考资料整整齐齐排在面前,犹如水獭祭鱼一般。 我现在便是这样,要参考无数资料,弄得窗台上,书桌上,沙发上,厕所里,到处都是诗集史料。 最重要的资料有两种:一是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云云;二是诗,各位诗人的专著与诗集如《全唐诗》《唐才子传》《二十四诗品》《人间词话》等。 唐朝于618年建立,907年被后梁所灭,共历28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 说唐,自然要从大唐初建开始。 唐朝建都长安,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事儿,但是“唐”这个国号其实原本是“晋”的古名,也就是今天的山西。 唐高祖李渊的发祥之地,在山西太原。以后我们还会经常提到山西,唐朝很多大诗人都是出生于此的。 打从西周开始,山西就有个小国叫唐国。李渊在隋朝时,本是山西的唐国公,所以建朝后便以唐为国号,还给自己找了个响亮的祖宗,李耳,也就是老子、老聃。 唐皇既然奉老子为祖宗,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终唐一朝,特别奉行道教了,以至后来有好几任皇帝都死于服丹,为了追求长寿,活不到三十就挂了,此是后话。 开讲之初,我们先说一首民谣,不是诗,不是歌,更像一段谶语,叫作《桃李章》: 桃李子,得天下。 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 勿浪语,谁道许? 隋炀帝对于扬州的痴迷那是众所周知的,他生在长安,长在洛阳,可是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耗在了扬州。这首民谣显然是说将有姓李的人代替杨家得到天下,而隋炀帝与皇后将在扬州得到不好的结局。最后一句“勿浪语,谁道许?”是不好解释的,很像个谜语。但是不管怎样,这肯定不是什么好词儿,是最犯皇上大忌的。隋炀帝因此大怒,明杀暗调了许多姓李的臣民。 这直接导致了一个李姓青年的造反,叫作李密。 在历史课本上,我们看到李密这个名字的时候,只知道他是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的领袖。但事实上,李密可不是农民,而是贵族之后,而且是个诗人。《全唐诗》上有他的人物小传: 李密,京兆长安人。隋末,以父宽荫为左亲侍。宇文述劝令学,因谢病读书。尝乘一黄牛,被以蒲鞯,挂《汉书》一帙于角上,一手捉靷,一手翻卷。越公杨素见而异之,语其子玄感,倾心结纳。及玄感举兵,迎密为谋主。兵败亡命。集众据洛口,自号魏公,移檄州郡。后为王世充所败,归唐,拜光禄卿,封邢国公。行至桃林,惧诛,将叛,史万宝遣副将盛彦师追斩之。诗一首。 《旧唐书·李密传》里也说: 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 两本书说的是一件事,就是李密放牛时,在牛背上铺个草垫子,把《汉书》放在牛角上,一手捉着牛鼻绳,一手翻书。多么用功的人啊! 这个边骑牛边读书的行为,和朱买臣一边背柴一边读书很像,所以后人总结为一个很励志的成语就是“负薪挂角”,和“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一样,都是专门用来称赞那些爱读书的好孩子的,还被编进了《三字经》: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个“挂角”的,就是李密。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