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冯唐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少数人为什么能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大事?而多数人,手里一把好牌,为什么就总是出昏招,就总是打不赢?还有一部分成过事的人,暂时挫败之后、暂时成功之后,为什么就彻底慌了,就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做了?
在成事一项上,曾国藩千古一人。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他做实事,做很大的实事,持续做很多很大的实事,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法论和修炼法门。
成功不可学,成事可学。《成事》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集合曾国藩、麦肯锡、冯唐个人过去二十年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成事方法论,帮助中国管理者克服心魔、带领团队,成事、持续成事、持续成大事。
作者简介
冯唐,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古器物爱好者。
1998年,获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2000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MBA学位,2000—2008年,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2009—2014年,华润医疗集团创始CEO,2015年始,从事医疗投资。
已出版作品:长篇小说《欢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女神一号》;短篇小说集《安阳》《搜神记》;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三十六大》《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无所畏》;诗集《冯唐诗百首》《不三》。
目录
书札
家书
家训
日记
文集
序言
向历史上的“伟大管理者”学习
当冯唐告诉我他的新书的名字,我首先想到的是德鲁
克(Peter F.Drucker)的这句话。成效/成事
(Effectiveness)是德鲁克先生管理学的核心词汇之一
,他写过好几本书。他告诉我们:“成事是可以学习的。
(Effectiveness can be learned.)”马文·鲍尔
(Marrvin Bower),“现代管理咨询之父”,1950—
1967年担任麦肯锡全球董事长,也笃信领导力可以后天修
成。修炼领导力,是麦肯锡的主要目的,也是美国大学商
学院管理学课程的目的之一。
尽管大学里的管理学课程只有不到一个世纪的历史,
但管理的历史很漫长,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从凯撒到林肯
,都是“伟大的管理者”,他们的经验通过他们的文章、
书信和历史记载传递给后世。现代的管理学,既建基于现
代商业的科学化,也建基于对伟大人物言行的归纳,建基
于新鲜、生动和深刻的历史细节。
历史给我们智慧。冯唐喜欢的曾国藩,是与林肯大致
同时代的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林肯的管理艺术是美国
企业界学习的样本,我们学习他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带领
团队、如何面对危机、如何让世界更美好。我最近开始慢
慢品读《道德经》,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帮助我更
好地理解西方管理崇尚的“公仆型领导”(Servant
Leadership)。通过冯唐的书,曾国藩也进入了我个人的
“伟大管理者”名单,他讲的“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
质”,也是我在工作中一直奉行的原则:诚实和可信是用
人的最重要品质。
管理是个难题,不仅对于企业的领导者们,更对于我
们个人——首先是管理自己,为自己确定可执行的目标并
完成它,然后是管理我们的团队、我们的企业,直至我们
的社会,把它导向更善、更好。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捷径
可走。但曾国藩和林肯这样的“伟大管理者”,提供给我
们一个亲切、简洁、可以学习的样本,如果我们归纳他们
,贴近他们,理解他们——冯唐的书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在“伟大管理者”和普通读者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学习
的桥。
我认识冯唐多年,在韩国,在中国,在很多管理咨询
项目上我们曾一起工作。他也是我一直推崇的跨界领导人
(tri-sector leader)——他既是前麦肯锡公司全球董
事合伙人,又做过国企高管,也是中国的著名作家。以他
在麦肯锡公司近十年的管理经验,在中国的近二十年管理
实践,以他对中国历史的阅读和思考,我相信,冯唐是以
现代管理方法论为工具,归纳“伟大管理者”曾国藩的最
合适的人;这本书是最适合中国管理者、中国管理实践的
书。我也希望将来有机会将它译为英文,为西方管理者和
管理实践增添东方智慧。它不仅提供了简洁明了的管理学
方法论,而且提供了理解伟大人物、理解成功、理解成事
(Effectiveness)的便捷道路。
导语
本书是梁启超辑录的曾国藩最实用、最容易记诵的语录。梁启超称赞曾国藩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对于他的遗著则是“一日三复”。为了便于每日诵读和自省,更是从上千万字遗著中,精选出最精华部分,摘抄成册,就是这本《曾文正公嘉言钞》。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梁启超早年就对曾国藩推崇备至,认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人物,他的作品是每个有志改变社会的青年必读的,他自己也把它作为每天的必读书。本次出版新增当代作家冯唐所作述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曾国藩经世致用的人生智慧。
书评(媒体评论)
我相信这是最适合中国管理者、中国管理实践的
书。它不仅提供了简洁明了的管理学方法论。而且提
供了理解伟大人物、理解成功、理解成事的便捷道路

——Dominic Barton鲍达民 前麦肯锡公司全球
董事长
精彩页
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翫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复贺耦庚)
此条涉及做事的态度,也涉及选人任事的方法。
治术,是政治实践,实际操练的技术;学术,是理论,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宣之于口、落之于纸笔,是PPT宣讲。
第一句,讲政治,强调名实相称,不务虚,不画饼;第二句,讲理论,强调的却是人,“笃实践履之士”,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活的人。
孔子说“必也正乎其名”,儒家讲究做任何事,先竖杆大旗,先把理论搞清楚,白马黑马是不是马、白猫黑猫怎么抓老鼠,等等。曾国藩却说,现在顾不了这些了,别做PPT了,先找能踏实干活的人。“积酰(顽)之后,振之以猛”——所谓一剂猛药,就是实干。
时代越靠近现代,信息越庞杂,人越容易空谈,是非越容易被混淆,庸众越容易狂欢,骗子越容易生存。
求实落实到“治术”(窄义定义为政治,广义定义为管理),就是少讲大道理,少戴大帽子,就是要层层追问清楚:“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几个次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资源?”“潜在的最大困难有哪些?”等等。
求实落实到“学术”,就是多倚重一些读书多、思考多、不好浮名的学者,就是少些闭门造车的臆造,少些到处吹牛的时间,从综述开始,从获取和消化这一个细分领域古往今来、华夏四夷的主要研究成果开始,辅以相关领域的涉猎,基于随机双盲的实验,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为往圣继绝学,哪怕只增加一点点真知灼见。
如今,佞人太多,虚招太多,太多人混了太久了,更多人被蒙太久了。行胜于言,质胜于华,既是曾国藩做事的特点,也是用人的慧眼。
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乎哉!(致刘孟容)
自从韩愈提出“文以载道”,后世儒家把这四字奉为不二法门。坚车,不是坚固的三轮车,而是可以“载道”的好文章。
曾国藩这封信是写给老乡刘蓉的,刘蓉是个私塾先生,职业是教学生写文章。“我们要是有想法(所见),把想法长久地实践了(行远),第一步是先把文章写好。”放到现在,就是先把PPT做好。
把一件事想明白、写清朗,符合逻辑、符合事实,可以重复验证、可以实际操练,似乎是对人类很基本的要求,但是古往今来、西天东土,似乎只有少数人类能做到。
耐冷耐苦,耐劳耐闲。(答黄麓溪)
扎扎实实地做事情,莫不如此。
关键是要“耐得住”。
曾国藩在另外一个场合提到: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答欧阳功甫)
这句话很好玩,皮里阳秋,表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一样。
表面说,选择人才,要看一个人的志向,“卑者”和“高者”志向不同,结果也不同。
实际上,这句话的核心词在“规”和“轨”,字音相近,意思相差很远。“卑者”是守规矩的人,日渐下流;高者是开辟道路的人(慕往哲盛隆之轨。慕,向往,和前一句的“安”不同;往哲,过去的高人,开门立派,不走寻常路),日渐上流。
安于规,一生安稳。创新轨,一生颠簸。同样的一生,可以是截然不同的过法。
这封信是曾国藩写给晚辈的“教育信”。做一个守规矩的人,还足做一个走自己路的人?
你选吧。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日斯世,求一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复彭丽生)
讲“人力”的重要性,人是第一位的。
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功过面前,能做到公平的人都已经不多,何况分利聚义、推功揽过的人?
做事情抢在前、争利益躲在后,重事实、说实话、不作假、不拍马屁的人,永远是稀缺的。
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和他/她做朋友,做一辈子的朋友。有这样三五个朋友,这辈子比较好过。
做事情、组团队的时候,一定要有三五个这样的人构成的核心。有了这样的核心,不怕没投资,不怕没政策,不怕业绩的起伏,事情一定是能做成的。
P2-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