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心开始(谭木匠之路)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周锡冰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周锡冰,男,中国本土化管理资深管理专家,区域经济研究青年学者,浙商研究资深管理专家,中国家族企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标杆企业案例营销中心研究员,北京华夏圣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总裁网首席培训师,财富商学院书系总策划人、撰稿人,发表作品近2000万字。著有《向格力学专业化经营》《向哇哈哈学渠道营销》《中国家族企业为什么交不了班》《日本百年企业的长赢基因》《你的企业离倒闭还有多远》《命门:中国家族企业死亡真相调查(升级版)》《史玉柱的8堂创业课》《马云不是特例》《奥巴马的长尾术》《马云最新创业课堂》等书。
后记
当最后落笔时,窗外的阳光一点点照进我的书房,似
乎在与我对话一般。从关注谭木匠到完成书稿,前前后后
花了近10年时间。
在这10年里,谭木匠创始人谭传华砥砺奋进的故事时
刻吸引和激励着我,特别是谭传华的西部之行。
没有文艺青年的经历,是无法理解谭传华为何奔赴西
部的。因为在我年轻时,我也向往西部黄沙漫漫的沙漠,
向往西藏的神秘,向往西部的戈壁和楼兰古城……这正是
谭传华打动我写作本书的一个关键点。
正是因为谭传华的西部之行,为谭传华日后的创业开
阔了视野。在创办谭木匠之前,谭传华经历过卖红薯、卖
中药等一系列的失败尝试。正如海明威所说:“人可以被
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渡过艰难岁月的谭传华,每当遇到经营难题时,总是
异常坚定。1993年,谭传华刚开始做梳子的时候,就是在
蛮干,没有那么多战略。为了活命,谭传华天天都处在救
火状态。
在决定做梳子之前,谭传华去深圳锦绣中华商场问服
务员什么东西卖得好,问了几千种产品,得知木头梳子卖
得好,谭传华觉得这有利可图,就花2块钱买了一把梳子,
回老家后请木匠照着给他做。
对于刚起步的谭传华来说,这是最难熬的阶段,最主
要的是产品卖不出去,很苦。别人不知道木头梳子的好处
,加上谭传华自己也底气不足——源于谭传华18岁那年失
去了右手,其后当过老师,卖过魔芋、红薯、预制板和花
,还当过流浪汉。
基于此,家里人都说谭传华不适合做生意,因为他太
老实。在沮丧和痛楚中,谭传华经过多年的坚持,最终迎
来自己人生的春天——从不打广告,但是却把梳子这个看
似“很没技术含量”的产品做成隐形冠军,拥有60多项专
利,一把梳子最多卖到上万元,1年卖出350万把。
为了解开谭木匠的成功之道,本书分为8个部分:第一
章,创业维艰;第二章,品牌塑造;第三章,特许经营;
第四章,上市;第五章,专攻木梳;第六章,贴近顾客;
第七章,布局电商;第八章,做好做久。
本书适合作为高层管理培训(EDP)精品课程的教材、
企业或咨询公司的培训教材或辅导书,适合作为EMBA/MBA
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供企业高管、品牌经理
或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在这里,感谢“财富商学院”书系的优秀人员,他们
也参与了本书的前期策划、市场论证、资料收集、书稿校
对、文字修改、图表制作等。
以下人员对本书的完成亦有贡献,在此一并感谢:周
梅梅、吴旭芳、简再飞、周芝琴、吴江龙、吴抄男、赵丽
蓉、周斌、周凤琴、周玲玲、金易、汪洋、霍红建、赵立
军、兰世辉、徐世明、周云成,等等。
任何一本书的写作,都是建立在许许多多人的研究成
果基础之上的。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参阅了相关资料,包
括电视、图书、网络、视频、报纸、杂志等资料,所参考
的文献,凡属专门引述的,我们尽可能地注明了出处,其
他情况则在书后附注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并在此向有
关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谢意!如有疏漏之处还望原谅。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教授,研究谭木匠创业
管理、品牌重塑、特许连锁、上市、专业化、电商、O2O,
以及研究谭木匠的专家、业内人士以及出版社的编辑和领
导等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纰漏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E-mail:zhouyusi@sina.com;
微信号:xibingzhou;
公众号:caifushufang001。
周锡冰
2018年9月28日于北京
目录
第一章\t创业维艰
第一节 心怀梦想,何必远方
01 被改变的人生起点
02 人都应该有梦,有梦就别怕疼
第二节 躁动的创业热情
01 躁动的创业岁月
02 任何一个企业家的成功,都离不开其时代
03 “在农村的环境下,除了做生意我别无选择”
第三节 最困难的两年与“猪圈”工厂
01 漫漫创业
02 缘来“木梳”
03 最困难的两年初创岁月
第四节 “谭木匠招聘银行”现象
01 一篇新闻稿引发的“蝴蝶效应”
02 一个小时托起梳子王国
03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100万贷款
第五节 做大木梳的缝隙市场
01 特许经营的商业神话
02 空白的高端梳子市场没有竞争者
03 细分高端木梳市场的优势
第二章 品牌塑造
第一节 谭木匠匠人文化的品牌张力
01 谭木匠的传统匠人文化
02 谭木匠的品牌传播与谭传华的家史
第二节 不会做品牌就不会做企业
01 几经易名,敲定“谭木匠”
02 “老字号”拥有的历史厚重感
第三节 品牌策略更是独具匠心
01 更换LOGO和VI形象系统
02 更简约,更现代感的LOGO和VI形象系统
第三章 特许经营
第一节 谭木匠销售渠道的进化
01 从沿街叫卖进化到商场渠道
02 拓展直营店销售
03 开启特许加盟
第二节 精选加盟商
01 加盟谭木匠的程序
02 对加盟商的监督
第三节 全国统一价与整齐划一
01 实行完全统一的价格政策
02 拒绝价格战
03 整齐划一的品牌形象
第四章 上市
第一节 登录港交所
01 谭木匠香港上市首日涨幅过半
02 21名主要股东成百万富翁
第二节 上市不为圈钱,意在品牌提升和国际化
01 上市不是圈钱,而是致力于打造谭木匠品牌
02 香港上市,更好地谋求谭木匠的海外发展
03 “我们的目标是做成全世界的一把梳子”
第三节 做有价值的上市公司
01 蛰居资本市场
02 坚守“现金为王”,积极分红
第五章 专攻木梳
第一节 “我善治木”
01 世代传承的“我善治木”
02 “天意不可违,我仍然还是做木匠的命”
第二节 “不炒股票和地皮,钱一多心就乱了”
01 “钱一多了心就乱了,就对梳子不感兴趣了”
02 “仍然要专注于做木梳,暂时不会大规模进军家具业”
03 “一把梳子也可以做得很不错,其实靠的就是专注”
第三节 谭木匠VS老干妈:做本行,不跨行
01 不要去贪大,要先把自己做强
02 滴水成河,把一个行业做精
第六章 贴近顾客
第一节 谭传华与谭木匠的匠人精神
01 诺基亚销售的不是情怀,是匠人精神
02 谭传华的匠人精神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03 用心做产品比炒作更重要
第二节 “我善治木”VS“我善治本”
01 从“我善治木”到“我善治本”
02 “治木”到“治本”的变化
第三节 让谭木匠重新引领行业设计
01 更加开放的设计心态
02 重启设计部
第七章 布局电商
第一节 渠道变革,线上销售补位
01 消费者需求变化,销售渠道的互联网化
02 精简线下加盟商,拓展线上直销
第二节 改造电商中心
01 设立分仓,实现货单合一
02 布局电商市场
第三节 线上线下交叉发展
01 线上线下交叉发展我
02 消费者到哪儿就跟到哪儿
03 在线保持着强劲的增长
第八章 做好做久
第一节 不求做大做强,只求做好做久
01 “不要想去做‘大’公司,做一家‘好’公司就可以了”
02 做500强不如做500年
第二节 做百年老店,诚实第一,赚钱其次
01 诚实就是:“诚”代表诚实守信;“实”代表实事求是
02 含泪烧掉30万元梳子
第三节 搬迁总部,激活“休克鱼”
01 抛去浮躁,重新审视自己的顾客和市场
02“惯性忙碌”被财报数字所掩盖
03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
发展简史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第一节 心怀梦想,何必远方
在中国企业家中,谭木匠创始人谭传华的阅历异常丰富——他是一位失去右手出身农村的残障人士,做过民办教师,甚至还曾梦想成为诗人和画家,不过事竟未成。
然而,在创业路上,谭传华却相对顺利得多——做过花店生意,做过水泥预制板生意,做过木雕生意……
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谭传华果断地转行做木梳,这不仅需要睿智的洞察力,同时也需要敢于放弃的创业魄力。众所周知,木梳作为日常用品,被看作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众产品,耗时耗工,成本很高,利润却很薄。面对诸多的质疑,谭传华毅然坚信自己的判断,正因为如此,谭传华才成为如今的“木梳大王”。
2009年12月29日,谭木匠在港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谭传华夫妇持股数量1.697亿股,家族财富超过6亿港元。
随后,谭传华的传奇故事刊载在中外媒体的头条上。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这样的传奇故事虽然被诸多媒体屡屡提及,却未解密其背后的创业动力。
谭传华在港交所接受媒体采访,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指点江山、风光无限、登顶临风的英雄。此时此景,谭传华感慨万千,甚至他的思绪回到了当年艰辛、激情的创业时代……
01 被改变的人生起点
1957年,谭传华出生在重庆市开县(今开州区)岳溪镇。在当地匠人文化氛围里,尤其是在身为木匠的祖父、父亲眼中,木匠这一行当对于谭传华来说似乎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
但谭传华跟中国诸多匠人之后一样,不甘心自己继续做一个木匠,毅然选择其他行业。在遭遇一连串挫败后,谭传华陡然发现,木匠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查阅到谭传华曾经写过的自传,其中,谭传华是这样写的:“一个人不能不相信命运,但不能屈从于命运。每当我听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全身的血液就要沸腾,有时甚至毛骨悚然……”
从这段话中不难理解谭传华的不安分和不满足。正是谭传华的不安分和不满足,才书写出中国第一木梳的传奇故事。
然而,谭传华的传奇故事,竟然是从他18岁初中毕业那年意外失去右手时开始的。在自传中,谭传华是这样介绍的:当时帮大哥到河里捉鱼,因不满足双手捉鱼的效率,于是改用自制雷管炸鱼,结果不小心把右手炸没了。
这样不幸的事故,让出生在农村的谭传华由此丧失了干农活的能力。由于谭传华失去了右手,被当地人视为无用之人。谭传华的人生轨迹自此发生了改变。
尽管如此,失去右手后的谭传华依然得到母亲的安慰:“不怕,眼睛还在,就能活。”在谭传华看来,母亲传递的正能量是有其依据的,这不仅是在安慰自己的儿子,更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在母亲的支持下,要强的谭传华很快走出身体残疾的阴影,开始练习左手写字和画画,特别是跟着从部队回来的二哥学得一手好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谭传华左手写字的水平很快就有了大大的提高。随后,经过努力,谭传华顺利地成为当地一名民办教师。
谭传华曾在自传中称,凭借优异的教学成绩,他很快成为了全县有名的教师尖子。不过,由于自己失去右手,教学成绩并没有赢得校长和同事们的尊重。
有一次,谭传华无意中听到一个学校校长在背后议论他:“一个人残手断脚,多难看,多可怜,要是我早就自杀了。”
谭传华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不仅如此,谭传华的努力也没有换回相恋女友父母的认同。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开始催化那些不满现状的人们躁动的心。
1980年的春天,在那个油菜花盛开的季节,23岁的谭传华毅然辞掉了民办教师的职务,怀揣仅有的50元钱,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寻求尊严、实现自己诗人和画家梦想的旅程,也开始了一段长达两年的“盲流”生活。
P3-5
导语
本书与已经出版的相关谭木匠书籍的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主要介绍谭木匠的商机发掘、经营思想,如加盟特许经营、体验营销、独具“匠”心、商业模式、创新、做好做久等,不单纯是一本企业传记,更准确定位是一本标杆企业案例研究著作,本书以第三方的角度剖析谭木匠的经营经验和策略,整理出谭木匠为什么能够做成名牌木梳企业的原因,值得借鉴。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驰名品牌“谭木匠”的发展历程及其创始人谭传华的奋斗过程。作者从文化品位塑造品牌个性、加盟特许经营、体验营销、专攻木梳、商业模式、引领创新、做好做久等多个方面剖析了谭木匠的成功经验,同时也给想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人们一个全新的借鉴案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