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丑小鸭”的遭遇让我们思考什么叫“成长”。 “拇指姑娘”的传奇使我们区分“庸俗”与“美丽”。 “艾丽莎”聚集着人类情感的一种极致:善良之至、坚定之至。 “豌豆上的公主”是“敏感”的代名词,出奇的夸张里展现的是出奇的想象力和幽默。 “夜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真正的“艺术”。 光着身子游大街的“皇帝”是我们儿时听到过的最好笑的故事,却也是我们长大后觉得最意味深长的故事。 小锡兵只有一条腿,却无时不坚定。 小人鱼更不能叫我们忘怀,她宁愿化为海上的泡沫也不愿意伤害王子的行为,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忧伤也最美丽的公主。 那个在火光里看到幸福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嘴角上的微笑让我们深深感动,也唤起我们最广大的同情。 作者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目录 编者的话 丑小鸭 拇指姑娘 野天鹅 豌豆上的公主 夜莺 皇帝的新装 坚定的锡兵 海的女儿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琪儿 雏菊 小意达的花儿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序言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十九世纪的一个著名作 家。一八三五年元旦,他在写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 现在要开始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了。你要知道,我要争取 未来的一代!”他开始写童话以后,曾对一位朋友说:“ 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 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 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 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这两段话表明了他写童话的态 度和目的:他的童话是念给孩子们听的,因此必须平易近 人,可以听懂,同时还要让在他们旁边听的父母也“想想 ”。换一句话说,他的童话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教育成 年人。所以他的童话不单是写给少年儿童读,也是写给成 年人读——的确,它们里面有许多东西,甚至在我们老年 时也值得我们回味,值得我们“想想”。 这也是安徒生的童话所独具的特点。在他以前,一般 童话都是民间故事的转述,如法国著名的古典作家贝尔洛 和德国的格林兄弟写的那些童话。安徒生只是在开始 的时候有几篇童话取材于民间传说,其他都是他根据现实 生活写的。这些童话表现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分 析,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有不少的篇章表 现出他对人们的高尚品质的歌颂。 尽管他的童话作品都有很深的现实基础,但它们却也 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美丽的幻想,读起来像诗, 如《小意达的花儿》和《海的女儿》。此外,虽然他的童 话创作不是民间故事的转述,但它们的语言和风格却洋溢 着民间的风趣,因而也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他的作品分明地表现出他的爱和憎:对统治阶级的昏 庸、腐朽和残酷、虚伪,他的揭露和讽刺是无情的。如《 豌豆上的公主》中的那个“公主”、《皇帝的新装》中的 那位皇帝、《夜莺》中的那一群大臣,他都用幽默的笔调 和夸张的手法,把他们刻绘得淋漓尽致。对穷苦的人们, 安徒生则寄予无限的同情。这一点在《卖火柴的小女孩》 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在《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这篇故 事中,他热情地歌颂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纯朴和真诚的爱情 ——对于这,那些浸透了市侩哲学的商人是无法理解的, 因而他们也就输了他们的“赌注”。 他希望人间出现一个幸福美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人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理想、勇敢和舍己为人的献身精 神。他在这方面创造出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形象,如:“海 的女儿”——她把“人”看得那么高贵和庄严,她不惜牺 牲自己的幸福,甚至自己的生命,去争取获得一个“人” 的灵魂;《野天鹅》中的艾丽莎——她冒着一切危险和困 难,忍受着一切诽谤,以最大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使得 她的哥哥们得救;“拇指姑娘”——她虽然长得身材微小 ,但她却具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她追求光明,她也终于获 得了光明,给别人也给自己创造出幸福。这些崇高的理想 赋予他的童话作品一种非凡的壮大,也使他成为一个伟大 的诗人——他有许多童话实际上是诗。 但安徒生却是一个出身极为寒微的人。他的父亲是一 个穷苦的鞋匠,去世很早;他的母亲靠为人洗衣度日;他 的祖母则以行乞为生。虽然他没有机会受到教育,但他从 很小的时候起就决心献身于艺术事业——当一个芭蕾舞或 歌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人生。为了实现这个志愿,他十 四岁就离开了他的故乡富恩岛,来到首都哥本哈根。这是 一番很不平凡的奋斗。他不仅要克服生活的重重困难,他 还得打碎一个阶级社会所强加于一个穷苦和“卑贱”的孩 子身上的精神枷锁。凭他坚强的毅力,他终于获得了一些 有影响的艺术家的同情和帮助,得以有机会学得一些文化 。虽然由于困苦生活的折磨,他的体型不适宜于在舞台上 表现人生,但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作家。他从十七岁的时 候起开始发表作品——诗歌、剧本、散文和小说。这 些作品,回过头来看,不过都是他后来写童话的一种准备 工作。他从三十岁的时候起,开始专心致志地为儿童创作 ,直到他去世前三年为止。引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才是 我的不朽工作呢!”他一共写了一百六十多篇童话和故事 ——这在童话作家中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绩! 他热爱他的小读者,希望他们能在一个幸福的世界中 生活和成长。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他让那个受尽了 饥饿和寒冷折磨的小女孩和她的祖母“在光明和快乐中飞 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又没有饥饿,也没有 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这是他一贯 对我们未来的一代所抱有的美好和善良的愿望,但这个愿 望,在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下,却从来没有实现过。他 只有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但上帝怎样呢?他也不 灵。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最后还是“在一个墙角里……在 旧年的除夕冻死了”。这是安徒生的时代给他的思想所带 来的局限,也是他作为一个同情人民的作家所无法摆脱的 苦恼。这个苦恼一直伴随他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也是为 什么我们在他的童话创作中不时发现一种忧郁的情绪的缘 故。 但他对他 导语 安徒生的作品分明地表现出他的爱和憎:对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和残酷、虚伪,他的揭露和讽刺是无情的。如《豌豆上的公主》中的那个“公主”、《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位皇帝、《夜莺》中的那一群大臣,他都用幽默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把他们刻绘得淋漓尽致。对穷苦的人们,安徒生则寄予无限的同情。这一点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在《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这篇故事中,他热情地歌颂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纯朴和真诚的爱情——对于这,那些浸透了市侩哲学的商人是无法理解的,因而他们也就输了他们的“赌注”。 精彩页 丑小鸭 乡下真是非常美丽。这正是夏天!小麦是金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用它又长又红的腿在散步,哆唆地讲着埃及话。①这是它从妈妈那儿学到的一种语言。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些很深的池塘。的确,乡间是非常美丽的。太阳光正照着一幢老式的房子,它周围流着几条很深的小溪。从墙角那儿一直到水里,全盖满了牛蒡的大叶子。最大的叶子长得非常高,小孩子简直可以直着腰站在下面。像在最浓密的森林里一样,这儿也是很荒凉的。这儿有一只母鸭坐在窠里,她得把她的几个小鸭都孵出来。不过这时她已经累坏了。很少有客人来看她。别的鸭子都愿意在溪流里游来游去,而不愿意跑到牛蒡下面来和她聊天。 最后,那些鸭蛋一个接着一个地崩开了。“噼!噼!”蛋壳响起来。所有的蛋黄现在都变成了小动物,他们把小头都伸出来。 “嘎!嘎!”母鸭说。他们也就跟着嘎嘎地大声叫起来。他们在绿叶子下面向四周看。妈妈让他们尽量地东张西望,因为绿色对他们的眼睛是有好处的。 “这个世界真够大!”这些年轻的小家伙说。的确,比起他们在蛋壳里的时候,他们现在的天地真是大不相同了。 “你们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妈妈说,“这地方伸展到花园的另一边,一直伸展到牧师的田里去,才远呢!连我自己都没有去过!”她站起来,“唉,我还没有把你们都生出来!这只顶大的蛋躺着没有动静。它还得躺多久呢?我真是有些烦了。”于是她又坐下来。 “唔,情形怎样?”一只来拜访她的老鸭子问。 “这个蛋费的时间真久!”坐着的母鸭说,“它老是不裂开。请你看看别的吧。他们真是一些最逗人爱的小鸭儿!都像他们的爸爸——这个坏东西从没有来看过我一次!” “让我瞧瞧这个老是不裂开的蛋吧,”这位年老的客人说,“请相信我,这是一只吐绶鸡的蛋,有一次我也同样受过骗。你知道,那些小家伙不知道给了我多少麻烦和苦恼,他们都不敢下水,我简直没有办法叫他们在水里试一试。我好说歹说,一点用也没有!——让我来瞧瞧这只蛋吧。哎呀!这是一只吐绶鸡的蛋!让它躺着吧,你尽管叫别的孩子去游泳好了。” “我还是在它上面多坐一会儿吧,”鸭妈妈说,“我已经坐了这么久,就是再坐它一个星期也没有关系。” “那么就请便吧。”老鸭子说。于是她就告辞了。 最后这只大蛋裂开了。“噼!噼!”新生的这个小家伙叫着向外面爬。他是又大又丑。鸭妈妈把他瞧了一眼。“这个小鸭子大得怕人,”她说,“别的没有一个像他;但是他一点也不像小吐绶鸡!好吧,我们马上就来试试看吧。他得到水里去,我踢也要把他踢下水去。” 第二天的天气是又晴和,又美丽。太阳照在绿牛蒡上。鸭妈妈带着她所有的孩子走到溪边来。扑通!她跳进水里去了。“呱!呱!”她叫着,于是小鸭子就一个接着一个跳下去。水淹到他们头上,但是他们马上又冒出来了,游得非常漂亮。他们的小腿很灵活地划着。他们全都在水里,连那个丑陋的灰色小家伙也跟他们在一起游。 “唔,他不是一个吐绶鸡,”她说,“你看他的腿划得多灵活,他浮得多么稳!他是我亲生的孩子!如果你把他仔细看一看,他长得还算蛮漂亮呢。嘎!嘎!跟我一块儿来吧,我把你们带到广大的世界上去,把那个养鸡场介绍给你们看看。不过,你们得紧贴着我,免得别人踩着你们。你们还得当心猫儿呢!”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