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丛书》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本册为《河南南阳南召卷》,由张玉峰、乔明宪编著,收录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四大类。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读者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南召卷)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本册为《河南南阳南召卷》,由张玉峰、乔明宪编著,收录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四大类。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读者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内容推荐 张玉峰、乔明宪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南召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女娲造人 兄妹祖先 二郎担山撵太阳 三皇与三弦 春夏秋冬的来历 八月十五敬月亮 天上下雪的来历 蚕姑奶奶 青蛙为啥没舌头 鹅为啥吃素 传说 人物传说 人活六十不活埋 刘邦得天下 百花仙子生韩信 姬昌和杜茂 五丈原孔明戏仲达 关公出世 关羽智服周仓 樊梨花回娘家 包公收礼 包公断案问嫂 吕蒙正中状元 泥人割麦 八宝珍珠玉翠汤 康熙巧遇孙甲千 孔明得宝扇 祖始爷修炼五朵山 海瑞罚祖始 灵官爷 张珙智断无头案 孔子拜师 扁鹊行医的故事 西歧救村姑 一针救两命 艺高庸医服 药王碾槽 扁鹊得苍术 耳环治眼病 药王孙思邈的传说 封药王 治病得宝狮 噎食病为啥治不好 鲁班的传说 鲁班收徒 鲁班造明柱 木匠为啥背工具 椅子匠斧把一边歪 孙庞赛智 王禅救母 曹子建作诗获赦 神奇道人张三丰的传说 千里送馍 一言女变男 吃料礓 挟铁锅 屙饺子 武当山下草庙街 戴帽子与抠屁股 算卦先祖师东方朔 活济公吴文亮的传说 师娘指点避雷击 剪纸斗蜈蚣 墙内钉茶壶 治疮 玩驴 吃辣椒 诗霸张打油 农夫难倒七步才 甘罗十二为宰相 老鼠救唐王 官贼曹燕飞 风物传说 南召人老家在大槐树下 雉县的由来 伏牛山的来历 李青店的来历 仙人洞 丹霞寺 卧佛山的来历 兴凤寺 娘娘庙 邓禹坟 七丈崖与三仙垛 玉藏峰 鹿鸣山 太子山 金马仙风 石人山 黑鸡垛 牡丹垛 周公垛与桃花垛 阁凤楼 空山洞传奇 擂鼓台 三尖山 红山坡 龙山 肖龙湾 麦仁店 蒸馍石 回龙沟斩龙岗蜘蛛山 张才沟 刘李桥 玉皇顶上蛤蟆石 三只靴 五亩潭 歇马潭 龙女潭 娘娘潭 动植物传说 地牛亡牛 豹子为啥怕水牛 红屁股猴 狗求玉皇留五谷 猫狗不搿 兔子尾巴为啥短 驴为啥没角 牛为啥给人拉犁 老鼠怕猫 夏天公鸡不叫明 公鸡喝水总看天 鸡姑姑 鸡不吃黑豆 画眉鸟 可懊鸟的来历 斑鸠和黄莺 鱼死为啥不闭眼 乌龟的来历 乌龟盖为啥十三块 蚯蚓与五种菜 蝼蛄脖子为啥长根棍 花逗娘 大曼山上哭竹笋 毛栗树的来历 柿树心为啥是黑的 栎树长柏枝 黄芩为啥是黑心 柴胡的来历 蒲公英 荷花的来历 风俗传说 年的来历 吃元宵与挂红灯 门神的来历 二月二龙抬头 端阳节插艾 十月一烧纸 冬至吃饺子 腊八粥 腊八喂枣树 二十三祭灶 十二天送米面 送月礼为啥要退回一点 哭嫁的由来 葫芦不能一家用 门帘走水为啥是红的 晚饭为啥叫喝汤 驴碍眼 剃头扁担不长 土地庙为啥在村外 拦门杠 下冷子为啥扔刀器 故事 生活故事 五子图 曹恩买刀 康小巧设连环计 县太爷断鸡 小舅子谋害姐夫 自己跟自己享福 公平交易 胡二马三 王小替迎亲 三八两万三 银耳坠 两粒黄豆 找诚实的孩子 二趴起来啦 刘大坎子 云诗庆寿 吃饺子 标点的妙用 本县也非苏东皮 错对哑语 吟诗官司 李财主选婿 穷木匠赚了贪老板 少掌柜赶集 三姐妹智斗狼外婆 财主找事挨顿打 挖金子 幻想故事 白小五求婚 王小两次揭皇榜 还阳棍 张长李短 神瓜 神筷子 玎玲当,粘 长鼻子财主 隐身草 如意盆 百鸟衣 锦鸡鸟 鹦哥除霸 母亲十七儿十八 王小中状元 岂有此理 两个儿媳妇 可恶媳妇变乌龟 圣贤愁拔汗毛 龙王亲家 县官三难王小 张四挖银 苦命姐妹变仙女 月亮上为啥有阴影 金钥匙和银钥匙 鬼怪故事 鬼朋友 狐妻 人物故事 南召才子张文申的故事 猜谜 计助花子 理断猪案 赵云的出身 寇准私访断奇案 聪明姑娘 玛珥车锦 年老别娶年少妻 笑话 不放狗屁俺不走 倔石匠錾磨 要烂应该烂它 弟兄三人分兔 财主独吞 要钱不要脸 捡瓜子 三才子饿肚子 酒鬼戒酒 不要命 草字先生 白字先生 神箭 学记性 县官画虎 请客 女刘备 聪明的县官 五黄六月穿棉袄 念信 买猪舌 敬德打马武 斯文县官 此处不准大小便 棺材开窗 属绿裤子的 动土看卜 卖瓦盆 请客 咱妮和咱娃结婚 嫩鸡老豆芽 兄弟俩买鞋 兄弟俩学艺 爱哭的姑娘 三子学艺 近视眼买油 丢箱子 落地和及地 吃煎饼 懒汉招生 掯户头 晚一步 锄地诗 卖我 错一板 小两口说笑 县官断诗案 恭喜也好 就是不出来 穷酸 喷大话 试读章节 女娲造人 讲述:詹保申72岁农民不识字 记录:张廷玲女34岁磙子坪村农民初中 1986年4月采录于南召县四棵树乡磙子坪村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累死以后,世上就没有了人。 一次,一朵云彩从天上往下飘,彩云里站着一个美丽的女神,名叫女娲。她看着大地上有树木,有山有河,有鱼有鸟,心想:大地这样美好,应该有人来享受才对。可是人从哪儿来呢?她低头看见山峰下有个像镜子一样亮的大水塘,塘水照出她的身影。她心生一计:那就用泥巴照着我的样子造人吧。她来到水边,用塘泥捏了一个泥娃娃,把她放在一棵树下,吹了一口气,那泥娃娃慢慢长大了,长得和女娲一样的漂亮。这泥娃娃还甜甜地喊了声“妈妈”,女娲非常高兴。 女娲用这种办法捏了许多泥人,把她们放到大地上。她又想:这泥娃都和自己一样是女的,没有男的能行吗?忽然想起了伏羲哥哥,就派喜鹊去报信儿,让伏羲哥哥来一下。伏羲正在给天上的玉皇煮饭,听到喜鹊捎来的口信,笑着说:“妹妹又要做啥好事了?”他脚踏祥云来到女娲面前,问:“妹妹,你有啥要紧事找我?” 女娲让伏羲站在塘边,她用塘水拌和塘泥,捏了几个和伏羲一样的人。伏羲走后她又捏了许多。一阵风吹来,塘边出现了许多英俊的青年,都围着女娲喊妈妈。女娲把孩子们分送到大地上去劳动,又让他们和姑娘们结了婚。 女娲觉得很累,就倒在大树下的草地上甜甜地睡了九十九年。醒来之后,天上的喜鹊飞到她身边说:“地这么广大,这么些人还不够啊。”女娲站起来望望,大地上的人真是太少了,许多土地还闲着呢!得想个办法多做些人出来才是。喜鹊说:“泥,塘水,藤条。”女娲明白了新的造人方法,把黄土和水踩成泥浆,采来葡萄藤,把藤的一头儿系在塘边的大树上,一头儿扎进泥浆,用劲摆动。藤条醮着泥浆旋转,泥浆飞溅起来。女娲边甩边说:“泥浆啊,变成和我一样的人吧!”真的,无数的泥浆化为美丽的姑娘,回头叫声“妈妈”,一个个落到大地上。 泥浆甩完了,女娲又推黄泥下塘,用藤条醮着黄泥浆又旋转起来,边甩边说:“泥浆啊,你们变成像伏羲哥哥一样的人,落到大地上吧!”真的,无数泥浆变成的青年男子回头叫声“妈妈”,又一个个落到大地上了。女娲站在大树下说:“儿女们,大地是你们的了,你们在大地上劳动生活吧!” 从此,开始有了人类社会。 兄妹祖先 采录:周德合35岁干部中专 1985年6月采录于南召县板山坪乡华山村 相传,很古时候隔一段时间,天和地就要合在一起,叫做“天地混沌”。天地混沌时,天上没有日月星辰,地上万物灭绝,阴阳不分,漆黑一团。天地混沌以前,有兄妹二人在一个学堂念书。学堂离家远,兄妹俩总要带上千粮去上学,早出晚归。 在他们上学的路上,有一节偏僻的小路。小路旁边蹲着一头石头狮子。这个石狮子是在一座庙院香火败后,连夜从那里逃出来,逃到这里天亮了,石头狮子就停在这里不走了。 有一天,兄妹俩又带着干粮上学路过这里,忽然发现石狮子平常闭得严丝合缝的嘴张开了,像是想吃东西。兄妹俩就把自己的干粮拿出一块塞到石狮子的嘴里,石狮子的嘴慢慢地合上了。第二天,他们见石狮子的嘴又张开,兄妹俩又塞它嘴里一块干粮,石狮子又慢慢地合上了嘴。第三夭,还是这样。后来,兄妹俩每天多带些干粮,到这里喂石狮子。 不知道过了多少天,也记不清石狮子吃了兄妹俩多少干粮。一天夜里,兄妹俩在睡觉,梦见石狮子对他们说:“小弟弟,小妹妹,从明天起,我不吃你们的干粮了,我要吃生的五谷杂粮和棉籽。”说完就走了。醒来,兄妹俩互相说了自己的梦,意思一模一样。第二天,他们记着石狮子的话,从家里粮囤里捧了几捧五谷杂粮,又抓了一大把棉籽,就上学去啦。来到石狮子跟前一看,它的嘴紧闭着。他俩没办法,就把五谷和棉籽带在身边上学去了。下午放学回来,他俩快走到石狮子跟前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正在没处藏的时候,他俩看见有座小屋,还听见“快来,快来呀”的声音喊他们。他俩急忙钻进小屋,里边没有一个人,只有一缸清水和一大筐馍,这馍和他们平常拿的馍是一样的。他俩正在惊奇,猛然眼前一片漆黑,啥也看不见了。两人没法,就待在小屋里,饿了吃馍,渴了喝水。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眼前突然亮了,小屋的门开了。他俩钻出来回头一看,发现他俩是从石狮子的嘴里出来的!他俩才知道正是这石狮子救了他们,忙跪下给石狮子磕了三个响头。起来看看四周,以前的绿树、青草、庄稼、村庄都无影无踪了,到处是乱石焦土,光山秃岭,一片荒凉,再也见不到爹妈和乡亲们了!兄妹俩抱头痛哭起来。 后来,他俩到处跑着找人,找吃的。可是普天下除了他俩,再也找不到第三个人了,能吃的东西更难找到。一天,他们走到一个地方,发现那地方的鹅卯石像馍一样能充饥,也有土能种庄稼。他俩就在那里住下来,把身上带的那几把五谷杂粮和棉花籽撒在地上。到了秋天,遍地都是黄澄澄的庄稼、白茫茫的棉花。兄妹俩高兴极了。从此,哥哥种地,妹妹纺织。 一天,妹妹突然问哥哥:“哥哥,你看这世上只剩你我二人,咱现在还能干活,到老了干不动活了,咋办呢?”哥哥说:“是呀,妹妹,我们老死以后,这世上不是就没有人了吗?”“这可怎么办呢?”妹妹说:“哥哥,咱俩就不能结为夫妻吗?”哥哥一听忙说:“傻妹子,别胡说,哪有亲兄妹结夫妻的?”妹妹说:“可是咱们也不能让人就这样绝了种呀!”兄妹俩没有办法,就来到石狮子面前,向它说了他们的想法。当晚,石狮子给他俩托梦,让兄妹俩每人抱一个磨扇,一个从东山顶滚下,一个从西山顶滚下,如果俩磨扇滚到山下,合在一起,他俩就能结成夫妻,合不到一块,就不结也罢。P3-5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后记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南召卷》,是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南召县卷》为蓝本,又收入部分新的故事作品编选而成的。 南召县民间文学资料的收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有关部门发出了抢救民间文学的号召。文化馆积极行动,1978年至1985年的8年间,组织举办8次县级故事汇讲,形成了一批580多人的说讲、收集故事大军,挖掘、整理民间文学作品500余篇,约300多万字,编选铅印了《南召民间文学》二集。 第二阶段,是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为开创民间文学工作新局面,汇集和保存民间文学的优秀成果,使民间文学更好地为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服务,遵照文化部、国家民委和民研会联合发出的关于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通知要求,1985年下半年至1987年春,发动民间文学爱好者、文化工作者和民间故事讲述家、教师、学生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采风活动,共采集民间文学作品800余篇,上千万字。在此基础上,按照编选要求,编选出民间故事425篇,铅印了县卷资料本。 第三阶段,2005年下半年,南召县文联接到编辑出版民间故事县卷本的任务之后,又组织部分民间故事采集者开展采风活动,共采集故事作品100余篇。在此基础上,按照丛书编选要求对所收作品首先对县卷资料本和新收录的故事进行通读比较,选定篇目。然后对所选的故事,在保持原口头作品的原汁原味和鲜活性,保持讲述者口语特色的前提下,再次进行慎重整理。主要是去芜取精,去掉“水分”,改正讹漏字和规范文字。本书所选故事以本县为主。部分外传故事因在本县流传广、时间长,适当选入一些。总选故事272篇。其编排顺序,按编纂要求,分为: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四大类。原资料本选有部分寓言和童话,因地方特色不十分突出,故未入选。 凝聚着南召历代人民的思想感情、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又渗透着南召民间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汗水与心血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南召卷》,对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有幸从事这卷书的编纂工作,深知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既要对创作这些文学作品的历代前辈负责,尽量不使口头流传的文学艺术因变成书面文字而逊色;又要对享受这些文学作品的子孙后代负责,尽量不使他们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感觉远远不如听老人们讲的时候美妙动听而遗憾。因此,整个编选工作,始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从未马虎,也不敢偷懒。虽时间紧,工作量大,再苦再累,总觉得乐在其中。对于编纂工作中存在的谬误与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民间文学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在本书资料的普查、收集和后期的编纂工作中,得到了南召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各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少文化工作者鼎力相助。在此,谨向这些部门、领导和同志深表谢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