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林见南,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应用心理学硕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王耀华教授。著有《基于心理类型理论的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分析》《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及培育路径研究》等文章。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发展历程 第一节 萌芽期 第二节 发展期 第三节 涅檠期 第四节 成熟期 第二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知”范畴 第一节 认知能力的来源 第二节 认知水平的体现 第三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情”范畴 第一节 亲情 第二节 友情 第三节 爱情 第四节 师生情 第四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志”范畴 第一节 志向所指——民族交响音乐创作 第二节 意志所及——终其一生 第五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转向——两次“中年危机” 第一节 第一次“中年危机”:政治运动中的观念重建 第二节 第二次“中年危机”:现代主义潮流中的创作道路选择 第六章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中自有的人格特质 第一节 从音乐语言谈起 第二节 郭祖荣的气质类型 第三节 郭祖荣的人格统一性 第四节 郭祖荣音乐创作心理的最新趋势 结语 附录1:郭祖荣传略 附录2:郭祖荣主要音乐作品解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郭祖荣先生音乐创作心理发展历程的简短梳理。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论述郭先生音乐创作心理的“知”“意”“志”范畴。由于郭祖荣先生在20世纪60—80年代经历的两次“中年危机”对其音乐创作有着独特而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第五章特别关注郭先生这段时期的音乐创作心理转向。第六章概述郭祖荣先生自有的人格特质。“后记”则包含笔者对本研究的一些思考、在研究过程中的感想和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