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心猫房间/张之路科幻星球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张之路 |
出版社 |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从小具有超常记忆力的短跑运动员毕方参加国际田径比赛,却在异国他乡遇到一只神奇的白猫和一位神秘的未来人,时空交错之中,他意外揭开了一场骗局和阴谋;大学生黄可的大脑能接收“电话声音”,他被迫成为“窃听者”,为了摆脱困扰,他攻读物理学研究生,进而了解了一段心酸的往事…… 作者简介 张之路,著名作家、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委员会会长、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原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副主任。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2006年),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2005年)。 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乌龟也上网》《极限幻觉》《足球大侠》《有老鼠牌铅笔吗》《弯弯》《小猪大侠》《干雯之舞》(《汉字奇兵》)等30余部。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小说《羚羊木雕》、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被选入语文课本。 多部作品在台湾出版并获“好书大家读”奖励。 创作的电影剧本有《霹雳贝贝》《魔表》《暗号》《足球大侠》《扬起你的笑脸》《疯狂的兔子》《妈妈没有走远》《危险智能》《我要做好孩子》《乌龟也上网》等。电视连续剧剧本有《第三军团》《妈妈》等。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童牛奖、夏衍电影文学奖、电视剧飞天奖、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 著有电影理论专著《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 目录 小心猫房间 第一章 迷路 第二章 目光 第三章 受伤的猫 第四章 幻影 第五章 树汁 第六章 卫赫的椅子 第七章 表演 第八章 穿越时空 第九章 阴谋 第十章 梦境重现 第十一章 房间号码 第十二章 未来人 螳螂一号 第一章 不是幻听症 第二章 狗嘴里发出人的声音 第三章 邮票贴在邮筒上 第四章 奇怪的电话声 第五章 打呼噜消音器 第六章 不翼而飞 第七章 无水游泳池 第八章 螳螂效应 第九章 追踪螳螂 第十章 大脑中的磁晶体 第十一章 纽扣 第十二章 螳螂出现了 第十三章 追杀 第十四章 潜水汽车 第十五章 他不是我的儿子 科幻小说面对面 导语 孩子为什么要读科幻?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方式很多,但是,融入科学元素的儿童文学作品,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一种科学的态度、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想象力的锻炼。这些正是中国的孩子们所必需的营养。 本书是张之路的代表作,科学与文学结合,引导读者发现素材、发挥想象、轻松写作。 后记 科学本身是有魅力的。在喜爱科学的人的眼睛里,科 学也是美丽的。 我们在谈科幻文学的时候,它能够吸引读者的原因是 什么呢?我想,答案是,既有科学的因素也有文学的因素。 因此,我们要强调科幻文学中文学因素的力量。哲学的思 索,科学的知识和展望,再加上文学——也就是人性的因 素,才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和喜欢科幻文学作品。 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的物理系。我在大学所接受的 教育是关于这个世界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 构的物理学,但我在骨子里又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这样 的双重素质,形成了我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当我作为专门的儿童文学作家时,我在自然科学方面的 修养就成了我的宝贵财富。我将我的知识带进我的文学创 作,但是是以文学的方式。我希望读者在我的作品中能看 到自然科学与文学的美满姻缘。自然科学成了我的一份资 源,为我的儿童文学创作创造了独特的景观。科学也成了 我的艺术构思的一个动力。在我的创作中,这样的财富, 一直在被合理地运用着。我希望我的创作实践在文学和科 学之间找到一条两者互不损伤却相得益彰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我从中国儿童文学惯常的创作路线上 走出来,将魔幻与现实结合起来,发表了《霹雳贝贝》《 小心猫房间》《螳螂一号》等一系列作品。在体裁上,它 们属于小说。魔幻在这里不再是以虚拟的面孔出现的,而 是一种实际存在。我用写实的手法,将这些魔幻性的场景 、事件、人物极其逼真地描绘出来。因为是用写实的手法 来书写的,所以它们在阅读上就不存在阅读传统童话时所 存在的距离感。这些作品同时为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新的 思想深度:许多哲理性的思考通过日常的生活状态是很难 得到圆满的揭示的,而通过虚幻的状态就能得到淋漓尽致 的表达。应该承认,科学的思维和文学的思维是有极大差 异的,但是如果把两种思维结合起来,科学和文学的互相 碰撞就能产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 此外,我认为,科幻小说应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要对 现实有所关照。《小心猫房间》和《螳螂一号》这两部作 品遵循的就是科幻小说要有人文精神、要关照现实的原则 。 我之所以如此强调人文精神,如此强调科幻要对现实 有所关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科幻小说首先是 文学,文学也是人学,里面应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第二 ,科幻小说对现实和人性的关照,增强了它对读者的吸引 力。我理解的科幻小说,是指有一个很有力度的科学概念 作为它的依托,故事有逻辑性,有理有据,有头有尾。如 果它反映的东西还与现实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话,读者就 会喜欢。第三,在中国,科幻小说的读者大部分还是青少 年,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渴望了解世界的许多方面。一 方面,他们需要了解科学。比如,有哪些科学珍闻啊,有 哪些科学发展啊。另外,他们还渴望认识世界,尤其是认 识人的世界。所以,我们如果重点表现了善恶美丑、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这对他们是有帮助的。比如,在《小心猫 房间》中,我表达了科学令人炫目,但科学也是把双刃剑 ,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去做,但是我们不应该去做这样的 观点。在写《螳螂一号》的时候,我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 在孩子们熟悉的校园里,这会让他们觉得亲切,觉得仿佛 就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说这是在Z王国里,在S 星球上,他们就会感觉差得多。除了环境以外,《螳螂一 号》中人的情感也是现实的。小说中人物对动物的关心和 帮助,可以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的无私精神,这些东西都 体现了人文的关照。于是,在科学的概念和表层故事的基 础上,再加上人文、现实的关照,这些科幻小说就形成了 。 精彩页 毕方独自一人,手里拎着个塑料袋,走在酒店十层那长长的走廊里。灯光有些凄冷,脚下却是柔软的绣着花色图案的地毯,一脚踩下去,那富有弹性的软毛几乎能将鞋底全部淹没,而没有任何声息。两侧的墙壁全部由原木镶嵌而成,只是那清晰的纹理显现的不是毕方以前见过的好似山川河流的流畅线条,而是一些奇形怪状、似是而非的图形。真不知道这些树是怎么长的。现在,这一切毕方都无暇顾及,他只有一种近乎恐怖的感觉,一道道光控的玻璃门在他身前沙沙地敞开,又在他身后沙沙地关上。这是毕方所能听见的唯一的声音。 这个酒店太大了!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毕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世界上会有这样大的酒店。刚才,他在宋教练的房间凭窗眺望,发现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建筑,很像牌桌上刚刚摆好的一圈麻将牌。形状并不是很奇特。使毕方吃惊的是那与他遥遥相对的窗,每扇窗都是一个猫头的造型,乍一看只觉得有千万只猫的眼睛同时盯着他,让他毛骨悚然。对面的窗离他的这扇窗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也就是说,四座一百多米长的条形楼房围成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堡。中间的院子显得比一个标准的体育场还要大。围着酒店的走廊跑一趟,等于围着四百米的跑道跑了一圈……这样大的酒店,房间的数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毕方已经沿着十层的走廊走了三圈了。手中半透明的塑料袋将里面的方便面和咸鸭蛋清清楚楚地映现出来,这与他笔挺的西装以及周围的环境显得很不协调。尤其是走过走廊拐角那些酒吧的时候,他总觉得站在柜台后面的服务员在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他。看看手表,已经过了半个小时,但他还是没有找到宋教练的房间。 宋教练的房间肯定在这一层,但是房间号他没有记住。刚才离开宋教练房间的时候,他之所以忽略了去记一下那个四位数的号码,是因为他太相信自己记方位的能力了。结果,当他重新敲开“宋教练”的房门,而里面出来一个长着大胡子的外国人的时候,他愣住了。他又试着去敲相邻的另一扇门,一个满头银发的外国老太太站在门口……毕方不敢再进行“探索”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把大方向搞错了。于是,他又拐到另一侧试探着敲了几个房间的门……尽管这里的房间数不胜数,可是,宋教练的房间就像从这个酒店里消失了一样。 如果是在国内,还可以到服务台去问问。可现在,身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又是初来乍到,真是寸步难行。 看看没有希望,毕方只好回到十一层自己的房间。因为手中的钥匙上有房间号,一找就找到了。进了屋,毕方也没心思干什么事,只是坐在沙发上发呆…… 毕方是今天下午乘飞机到达这个陌生国家的。他将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100米和200米的角逐。队员中他的年龄最小,只有十六岁,还是个正在上高一的学生。他之所以能人选国家田径队,除了因为他是上届全国少年短跑冠军之外,还取决于他各方面优质的发展条件:腿长,爆发力强,频率快,还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在“运动员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被抛弃以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机敏的头脑就成了选拔运动员的重要条件。这次让毕方来参加这种重要的比赛,不指望他能拿金牌或银牌,重要的是让他来锻炼锻炼,长长见识。当然,毕方也有这个资格——他的100米成绩已达到报名参赛的标准:十秒四十。 除了宋教练之外,同行的男队员还有芦笛和桑英龙,年龄都是二十多岁。他们重任在肩,而且他们也有这个把握,因为他们的报名成绩都是九秒七八,与几个黑人运动员不相上下。对他们来说,不是进不进前六名的问题,而是拿金牌还是拿银牌的问题。一旦拿奖,不光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亚洲人的光荣。 遵照比赛的日程安排,他们几个人先行到达了这个国家。飞机飞了十几个小时后,最终降落在一个群山环绕的机场上。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姑娘举着写着“中国”的牌子迎上前来。翻译小石介绍说,她是比赛组委会派来接待他们的,名字叫尤丽。 尤丽微笑着领他们坐上一辆汽车。汽车刚刚开出机场,迎面就是一座大山。大家正在疑惑之时,一条宽敞的、灯光明亮的隧道出现在眼前。这条隧道很长,偶见蓝天一闪,转瞬即逝,接着又进人另一座大山里的隧道。 汽车没完没了地在隧道里行驶,不见天日,不辨西东。宋教练开玩笑地说:“刚才我们还在地球上面飞,现在我们却在地球里面爬;刚才我们是雄鹰,现在我们是鼹鼠。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人啊?” 大家笑了起来。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