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与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杰出的
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他以自己长达60余年的辛勤
劳作,给德国和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多彩、光辉巨大的精
神财富。他对德国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极大,当今世人
把他看作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
的代表:他的主要作品诗剧《浮士德》,被视为欧洲自文
艺复兴以来300年历史的总结,人类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光明
灿烂的未来的壮丽颂歌。可是在生前,歌德之为歌德,他
之所以享誉世界,却并非因为已出版的《浮士德》第一部
或如《威廉·迈斯特》似的其他长篇巨著,而主要由于一
本他在年轻时写的薄薄的“小书”一《少年维特的烦恼》
(简称《维特》)。
《维特》不只在歌德众多的著作中占着突出地位,而
且与他本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有着密切关系。晚年,歌
德在其回忆青年时代的生活的自传《诗与真》中说,他的
作品“仅仅是一篇巨大的自自的一个个片段”。《维特》
无疑是这些“片段”中最富深意的一个,它直接反映着青
年歌德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处处打下了他的思想感情的
烙印。
歌德生长在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政治和经济都很落
后的德国。他的故乡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一个享有独
立地位的所谓帝国城市。商业比较发达,却仍保留着中世
纪森严的等级制和其他陈规陋习。其父卡斯帕尔·歌德是
城里一位富裕市民,尽管广有家财,学识渊博,获得过法
学博士学位,但还是遭到处于支配地位的贵族的蔑视,想
在不领薪俸的条件下谋一个市政府的官职而不可得。一气
之下,他便花钱从帝国皇帝卡尔七世处买来一个皇家顾问
的空头衔,终身被迫赋闲在家,只好借收藏书画和用意大
利文撰写早年去意大利的游记消磨时日。他39岁时才与家
境清寒的市长的女儿结婚,此后便更多地把精力倾注在对
自己年轻的妻子以及子女的教育上。这样的家庭出身,一
方面使歌德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过一种无冻馁之虞的
悠闲生活,另一方面也让他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对于封建等
级制度和腐败的贵族社会的厌恶情绪。
16岁时,歌德被送往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3年后因病
辍学。在家休养一年半以后,于1770年4月到斯特拉斯堡继
续学习。斯特拉斯堡地处德法边境,受法国启蒙运动新思
潮的影响很深,是德国不满现状的作家、学者和市民青年
汇集的地方。歌德像在莱比锡时一样未把心思放在学业上
,而是热心地研究雄伟的哥特式大教堂的建筑艺术,忙于
与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结交,经常与他们一起到风光如画
的城郊悠游。但最重要的,是他认识了当时已蜚声德国文
坛的赫尔德尔,在他引导下读荷马、品达和“莪相”的诗
歌(《维特》中插进的“莪相”哀歌就是歌德这时译的)
,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高尔斯密的《威克菲特的乡村牧
师》等小说,搜集整理民歌,研究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哲学
。通过歌德和赫尔德尔的共同努力,德国则掀起了自宗教
改革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狂飙突进”
运动。赫尔德尔是这一运动的纲领制定者,歌德后来通过
包括《维特》在内的一系列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作品,成
为它的旗手。
……
歌德这首收在《威尼斯警句》中的短诗,既道出了他
因《维特》的成功所感到的得意心情,也表达了他对我们
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向往和重视。关于中国古瓷上出现维
特和绿蒂画像的说法有好多起,其真实可信程度如何这里
不去说它。但我们知道,在《维特》问世后一个半世纪的
1922年,我国也出版了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同样引起过热烈的反响:“五四”精神影响下的_代中国
青年,在洋溢着“狂飙突进”精神的《维特》中找到了知
音。“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这首附于《维特》第二版(1775)前的短诗,一时
在许多中国青年口中传唱不息,变成了对封建旧礼教的挑
战和抗议。仅据1932年的一个不完全统计,十年间郭译《
维特》就由不同书店重印达30次之多。此外,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前还出过罗牧、黄鲁不、傅绍先和古大秦等的译
本,译名全叫《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我国的新文学运动
中,《维特》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蔡元培先生在《三
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一文中,谈到外国小说的翻译对
我国“起于戊戌”的“文学的革新”的推动,具体举出的
第一本书就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说它“影响于青年的
心理颇大”。
从郭沫若翻译出版《少年维特之烦恼》到现在又半个
多世纪过去了。今天,在重译这部世界名著时,译者仍从
前辈的劳作中获得不少启示,比如书名和主要人名,基本
上就袭用了郭沫若的译法。应该说,翻译文学作品是个困
难的工作,而译《维特》尤其如此。主人公激情奔放的书
简,“莪相”情调沉郁、意境诡奇的哀歌,“编者”冷静
纪实的叙述,统统都要求译文追随再现,实在是个异常艰
巨的任务。为了不愧对原书作者和前辈译家,后学唯有兢
兢业业,勉力为之。
翻译主要依据的是汉堡“克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