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
十九年前,我突发奇想,在《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上开专栏,介绍明清小说插图。可惜搭起一个大架子,只谈了区区五种,便草草收场,留下薄薄一册《看图说书——中国小说绣像阅读札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去年年底,在深圳为新书《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举行发布会,现场有听众提问,你的《看图说书》为何半途而废,且多年不见重印。我虽表达遗憾,却也感谢时隔多年,还有人记得这册小书。
当初在小书的序言中,我曾提及:“作为传播媒介的图像与文字,各具长短,有可说而不可画的,也有可画而不可说;就看配图的画家本事高低,能否‘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既然是书籍插图,就必须与文字对峙与对话、互补与互融,画家之驰骋想象,其实是受某种限制的。当然,若做得好,可以借景,取得意在画外的效果。
1934年1月11日,鲁迅致信郑振铎,希望其完成《北平笺谱》后,“大可以作第二事,就是将那资本,来编印明代小说传奇插画,每幅略加解题”。为插画集“略加解题”,似乎很容易,可实际上,说多说少,说好说坏,分寸不好把握。正因此,并置图像与文字的书籍,可能雅俗共赏,也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多年前,在日本东京观看关于唐三藏与《西游记》的专题展,方才了解一部小说的艺术传播,竟能如此丰富多彩,单就媒介而言,除了熟悉的版刻,还有雕塑、石刻、陶瓷、壁画、年画、刺绣、工笔重彩等等,实在是美不胜收。其实,何止《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明清小说名著,其插图及衍生产品,无不争奇斗艳。这里涉及笔墨技巧、人物造型、场景想象、服饰复原、兵器考证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好话题。
为小说戏曲插图,在画家是一种批评、阐释与重建;在读者则是另一种复原与艺术体验。毕竟,每个读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孙悟空、诸葛亮、鲁智深,或贾宝玉、林黛玉,画家所呈现的,可能与你若合符节,也可能相去十万八千里。此外,过去是由文及图,如今反过来,变成了由图而文,那些概述情节、略加点评的文字,能让熟悉小说情节的你我称心吗?不知道,但值得尝试。
比起黑白两色的版刻来,彩绘作品无疑更具感染力。选择若干流传有序且制作精美的彩绘插图,配上简短文字,会是老少咸宜的有趣读物。起码既温书,也长见识,还赏心悦目。
2019年4月4日于康桥旅次
[绘者简介] 佚名
[作者简介] 林遥
原名郭强,作家、编剧,非遗项目“京味评书”传人,现供职于北京延庆区文联,北京市延庆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4期高研班学员。文字散见《文艺报》《中华遗产》《锺山》《西湖》《北京文学》等,出版有长篇小说《京城侠谭》、散文集《明月前身》《非主流的青春》、诗集《侠音》、学术专著《中国武侠小说史话》,数字电影剧本《八卦掌之潜龙勿用》《疾风正劲》《兵临长城下》等。
1. 灵根孕育
自盘古开天,清浊分化,天下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名为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山,唤为花果山,那山顶上有一块仙石,自盘古开辟以来,受了日精月华,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落地后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神光,射穿斗府,惊动了上界玉皇大帝。玉帝即命千里眼、顺风耳二将出南天门观看。二将须臾回报,言道下界产一石猴,如今饮用食水,已然金光潜息。玉帝道:“下方之物,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图为猴王出世后,拜四方的场景。揭示猴王乃天地生成的灵物,是《西游记》的第一主要人物。
2. 巧慧明思
那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一朝天气炎热,群猴避暑,在松阴下玩耍一会儿,却去山涧中洗澡。那涧涧水奔流,众猴顺涧爬山,寻得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侯言道:“哪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不伤身体,我等拜他为王。”石猴高叫“我进去!”石猴将身一纵,跃入瀑布泉中,抬眼观看,见里面无水无波,明朗朗一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倒挂出去,遮蔽了桥门。往里再看,却似是人家住处,一座石碣,镌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领群猴进入水帘洞,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盘碗、石床凳,正好安身。众猴尊石猴为“千岁大王”,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称为美猴王。
图中是群猴嬉戏,发现水帘洞的情景。众猴见瀑布如帘,神情各异,右下角一猴正对着瀑布指指点点。唯有孙悟空跃入瀑布当中,以此凸显出猴王的神异。
3. 泛海访道
美猴王率领群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独自为王,过了二三百年。这一日,美猴王与群猴喜宴,忽然落泪,感到今日虽逍遥,但难免年老血衰,身归幽冥。众猴听后也个个伤悲。班部中跳出一个通臂猿猴,言说:“世间唯有佛、仙、神圣,三者可逃过轮回,与天地齐寿。”美猴王遂起寻访长生之心。众猴采集鲜果,编好筏子,送美猴王漂洋过海而去。连日东南风紧,美猴王来到南赡部洲地界,弃筏登岸,见岸边有人捕鱼、打雁,猴王装个凶恶之相,剥了一个人的衣服,穿在身上,穿州过府,学人礼,学人话,不觉过了八九年,见世人为名为利,却无修道之心。猴王又走至西洋大海,想海外有神仙,独自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
图为美猴王漂洋过海,初抵岸边的情形,岸上有渔人捕鱼。猴王所乘非船,乃是扎好的筏子,筏子上尚有松枝。
4.见闻其如
猴王登岸,遍访多时,见一座高山秀丽,便直登山顶,观看之间,听到林深处,有人唱有《满庭芳》词,内中有“静坐讲《黄庭》”之言。《黄庭经》乃道德真言,猴王听后,满心欢喜,跳入里面看时,乃是一名樵夫,正在砍柴。经樵夫指点,猴王得知,这山中有座洞府,洞中有位神仙,名为须菩提祖师。猴王谢过樵夫,出林找路,约七八里远,果有一座洞府,洞门紧闭,杳无人迹,崖边立有石碑,正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猴王欢喜,却不敢敲门。忽听到洞门开处,走出一个仙童,问:“可有访道之人?师父正在登坛讲道,说外面有修行的来了,想必就是你了?”猴王连声称是,随童子进入洞天深处,说不尽的静室幽居。
图为猴王行至高山,听到樵夫砍柴时唱歌的情景。此时的猴王已经穿上了人的衣服,显示出猴王已经游历四方多年,寻道不获。此时听见樵夫所唱歌中有神仙之意,不免心中欢喜。
5. 悟彻菩提
猴王见菩提祖师端坐瑶台之上,旁边有小仙侍立,忙倒身下拜。菩提祖师问清猴王来历,心中暗喜:“却是个天地生成的。”祖师见猴王像个吃松果的猢狲,就在他身上取了姓氏,按门中辈分,赐名为:孙悟空。孙悟空得了姓名,欢喜雀跃,自此与众师兄讲经论道,闲时扫地锄园,不觉过了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开讲大道,连说数个傍门,悟空执意要学长生大道,余者不学。祖师跳下高台,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一班听讲的师兄弟,人人惊惧,唯独悟空,明了祖师之意,是叫他三更时分,从后门进来,秘处传道。子时前后,悟空轻轻起身,从后门来到祖师寝榻之下。祖师欢喜,传授他长生不老之术,又过三年,为防避修行中的三灾利害,祖师又传给他七十二般变化,悟空记下口诀,自修自炼,都学成了。
图中是孙悟空夜晚三更时分,去拜见须菩提祖师,得到祖师传授道术的情景。从此,孙悟空开始拥有了超脱凡俗的本领,成为整个《西游》故事中着力塑造的英雄。
6.难泯妄心
一日,祖师和众门人在洞前欣赏晚霞,问悟空:“学的如何?”悟空言说自己已能霞举飞升。祖师便让悟空试飞举一看,结果悟空只离地五六丈,踏云霞去了一顿饭间,不过走了三里远近。祖师大笑:“这不能算腾云,只算得爬云。”悟空叩头拜求,祖师见悟空刚才腾云连扯带跳,就他这个势子,传了个筋斗云。这筋斗云,一个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悟空运神炼法,学会了筋斗云,愈加无拘无束,自在逍遥。这一日,众门人在松树下会讲,众人要看悟空变化之法。于是悟空变了棵松树,众人鼓掌大笑,惊动了祖师。祖师出门,见悟空卖弄,勃然大怒,便让悟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并且永远不让悟空说是自己的徒弟。悟空无奈领命,拜辞了师父。
图为孙悟空,卖弄自己会腾云,结果被祖师取笑为“爬云”的情景。也是从这里开始,祖师另传了他“筋斗云”的本领,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堪称神速。
7.断魔合神
悟空纵起筋斗云,径回东海,不消一个时辰,早看见花果山水帘洞,按下云头,众小猴跳出,把他围在当中,纷纷诉苦。原来自猴王一去,来了一个混世魔王,要强占洞府,捉了许多小猴去。悟空大怒,将身一纵,一个筋斗,直至北下观看,见一座高山,下面正是水脏洞。混世魔王闻说悟空来到,穿了甲胄,提刀在手,来至洞口,见悟空身量矮小,不由轻敌,放下钢刀。悟空跳上前去,劈脸就打,两人一冲一撞,魔王被悟空打重,忙拿起钢刀,劈头就砍。悟空撤身,使了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往空喷去,变做三二百个小猴,把魔王围绕,抱的抱,扯的扯。悟空夺刀过来,一下将魔王砍为两段,救出三五十个小猴,一把火将水脏洞烧得枯干。
图为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与要强占自己水帘洞的混世魔王叫阵的情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孙悟空赤手空拳,混世魔王手中提刀。这口刀会成为孙悟空出世后的第一件兵器。
8.心意合一
悟空剿灭混世魔王,夺了一口大刀,又到傲来国中,施法术摄来无数兵器,会聚群猴,计有四万七千余口。满山怪兽,各样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来参拜猴王为尊,把一座花果山打造的如同铁桶金城。悟空嫌手中大刀不遂心意,四老猴言道:“铁板桥直通东海龙宫,不如寻找龙王,讨要件趁手兵器。”悟空闻言甚喜,径入东洋海底。东海龙王见悟空蛮横,不好推辞,接连取出大杆刀、九股叉,以及七千二百斤重的画杆方天戟,悟空都嫌太轻。龙王正自为难,龙婆、龙女建议龙王,领悟空去看大禹治水时,留作天河定底的神珍铁:“管他用与不用,且打发他走。”龙王引悟空来至海藏中间,见金光万道。悟空撩衣上前一摸,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
图中是孙悟空在龙王的指引下,来到海藏中,见到如意金箍棒。作为定海神珍铁的如意金箍棒,还是一根铁柱,正在放着金光。金箍棒是孙悟空的趁手兵器,这是这件兵器的第一次出现。
9. 四海拱一
悟空尽力两手一抓,说:“太粗太长,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又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说:“再细些更好!”那宝贝果真又细了几分。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镌刻着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悟空心思口念:“再短细些更妙。” 一路走,一路念,到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悟空弄神通,丢解数,唬得龙王胆战心惊。悟空执铁棒,坐在殿上,又向龙王讨要衣甲。龙王无奈,擂鼓撞钟,召集其他三海龙君,凑了藕丝步云履、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送与悟空。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穿戴停当,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将出去。四海龙王甚是不平,商议进表上奏。
图为孙悟空取得如意金箍棒和全幅的披挂,与四海龙君告辞的情景。可以看到绘画者对于水晶宫的想象,其甬道是在大海波浪之上,水晶宫内反而无水,种植有花木。
10. 九幽除名
猴王分开水道,回到铁板桥头,将铁棒竖在当中,这铁棒,大时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小时绣花针儿相似,可在耳朵里藏下,唬得各洞妖王都来参贺。悟空将四老猴封为健将,又将安营下寨、赏罚诸事,尽付于他们,自己放下心,遨游四海,结交下牛魔王等七兄弟,讲文论武,无限快乐。一日,悟空安排筵席,请六王赴宴,吃的大醉。睡梦里,悟空被两个勾死人将魂灵锁去,来至幽冥界前。悟空闻听自己阳寿该终,恼起性来,将两人打成肉酱,抡着棒打入城中。十殿冥王见他凶恶,忙问其姓名。悟空说:“我是花果山水帘洞天生圣人孙悟空。”十王闻言,请悟空登森罗殿,查阅生死簿。悟空亲自检阅,见有“孙悟空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字样,悟空取笔勾掉,又把猴属之类有名的一概勾了,高喊:“今番不归你管了。”十王不敢相近,同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奏闻上天。
图为孙悟空因为阳寿已尽,被勾死人带往地府,在幽冥界前,孙悟空抡铁棒打死两名勾死人的情形。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也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dian峰,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彩绘西游记》是典型的古典小说绣像插图手法,共计300幅,工笔彩绘,画风流畅,人物造型很好的地体现了原著风貌,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要求。青年作家、学者林遥为此绘画做了精彩又不失原著趣味的注释评点,图文相得益彰,是阅读收藏《西游记》的上佳之选。
1)中国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四大古典著作之一,世界神话传奇经典著作。
2)300幅罕见工笔彩绘,清末名家手笔,宇内孤本,完整串联起整部《西游记》故事。
3)2017年立项至今,历时3年,辗转寻求,数十次沟通,终获江西萍乡图书馆正式授权。4次改版,7轮封面设计,2次试印,只为完美呈现国民数十阅读《西游记》美好记忆。
4)全书画工精湛,无出其右:孙悟空机智勇敢诙谐好闹,八戒憨态可掬滑稽懒惰,各路妖魔神怪或贪婪或凶残或阴险或狡诈,均各异其趣,纤毫毕现。
5)全书彩绘图谱前后连贯,情节生动,画面精细,线条流畅,使读者如临其境,适合各年龄段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阅读。
6)书中文字选清代《西游正道本》为底本,参照明刊金陵世德堂本为补充,语感尽量与原作相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为读者扫清障碍,助你轻松阅读《西游记》。
7)作家、编剧、非遗项目“京味评书”传人林遥精心撰写全书故事与图解。
8)著名学者、北大教授、第十四届文津奖获得者陈平原先生作序推荐。
9)据授权原作四色精印,用纸精良,装帧精美,一书两册,完美呈现原作神韵,雅俗共赏。
10)兼具阅读学习、艺术欣赏和版本收藏价值,是收藏、馈赠佳品。
《降魔修心: 彩绘西游记》是典型的古典小说绣像插图手法, 共计300幅, 工笔彩绘, 画风流畅, 人物造型很好的地体现了原著风貌, 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要求。内容包括: 灵根孕育 ; 巧慧明思 ; 见闻真如 ; 心意合一 ; 四海拱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