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图索引
表索引
第1章 遗产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
1.1 遗产旅游规划的内容
1.1.1 遗产旅游相关概念
1.1.2 遗产旅游规划特殊性
1.1.3 遗产旅游规划的原则
1.1.4 遗产旅游规划的内容
1.2 遗产旅游规划的性质
1.2.1 规划技术路线
1.2.2 适应性规划
1.2.3 创意与标准化
1.2.4 体验式规划
1.3 遗产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1.3.1 与遗产保护规划的关系
1.3.2 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关系
1.3.3 与其他各类旅游规划的关系
第2章 遗产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
2.1 遗产旅游真实性
2.1.1 真实性概念和内涵
2.1.2 旅游真实性理论流变
2.1.3 旅游真实性理论整体框架
2.2 遗产价值传承
2.2.1 遗产价值类型
2.2.2 遗产价值表现
2.2.3 遗产价值传承度评价
2.3 遗产信息交互服务
2.3.1 信息交互服务
2.3.2 遗产信息运作机制
2.3.3 交互式遗产解说设计
2.4 遗产容量
2.4.1 旅游发展红线与旅游容量
2.4.2 极限容量与舒适容量
2.4.3 超载与客流分层调控
2.5 遗产势力圈
2.5.1 遗产地边界
2.5.2 遗产影响力
2.5.3 遗产势力圈
2.6 遗产社区可持续性
2.6.1 社区家园价值
2.6.2 社区可持续性框架
2.6.3 可持续性评价结果
第3章 风景遗产旅游规划方法
3.1 资源价值评价方法
3.1.1 风景资源价值体系
3.1.2 风景本底价值评价
3.1.3 基于本底价值的游憩价值评价
3.1.4 蜀冈一瘦西湖风景区资源价值评价
3.2 旅游市场预测方法
3.2.1 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分析与预测
3.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3.2.3 旅游客流量分析与预测
3.2.4 旅游市场常用预测方法
3.2.5 旅游市场组合预测方法
3.2.6 汤山风景区北片区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3.3 游憩适宜度评价方法
3.3.1 游憩活动物理环境适宜度分析
3.3.2 游憩生态适宜度分析
3.3.3 游憩景观适宜度分析
3.3.4 游憩社会人文环境适宜度分析
3.3.5 本溪水洞风景区游憩适宜度评价
3.4 视觉质量评价方法
3.4.1 视觉质量评价框架
3.4.2 主导性指标评价
3.4.3 辅助性指标评价
3.4.4 修正性指标评价
3.4.5 视觉质量评价结果及验证
3.5 客流调控预警方法
3.5.1 客流等级与场地划分
3.5.2 游客游憩体验分析
3.5.3 基于GPS的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3.5.4 游客容量指标标准
3.5.5 景区客流调控措施
3.6 解说有效性评价方法
3.6.1 解说信息的内涵与结构
3.6.2 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效果
3.6.3 基于NPIC的解说有效性评价方法
3.6.4 瘦西湖景区解说有效性评价
3.7 风景遗产旅游规划
3.7.1 资源特色与价值评价
3.7.2 规划目标与容量规模
3.7.3 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3.7.4 风景游赏与产品策划
3.7.5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3.7.6 道路交通规划
3.7.7 社区发展规划
第4章 历史街区文旅融合的更新模式
4.1 历史文化风貌区综合发展模式——上海新天地
4.1.1 新天地研究综述
4.1.2 新天地历史沿革及区位特征
4.1.3 新天地发展模式主要特点
4.2 历史街区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田子坊
4.2.1 田子坊发展背景
4.2.2 田子坊资源特征分析
4.2.3 田子坊创意产业发展模式
4.2.4 田子坊开发模式总结
4.3 历史名街可持续利用模式——多伦路
4.3.1 多伦路建设背景
4.3.2 多伦路研究综述
4.3.3 多伦路发展的问题探究
4.3.4 多伦路衰落的原因解析
第5章 历史城镇旅游规划
5.1 历史城镇的旅游资源
5.1.1 历史城镇的硬资源
5.1.2 历史城镇的软资源
5.1.3 历史城镇旅游资源的价值
5.1.4 旅游资源的信息体验消费
5.2 历史城镇旅游面临的问题
5.2.1 战略性问题
5.2.2 环境影响问题
5.2.3 发展失衡问题
5.3 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的关键
5.3.1 供需关系分析
5.3.2 产业功能重建
5.3.3 社会交往再生
5.3.4 城镇价值提升
5.3.5 旅游体验规划
5.4 寿县古城旅游规划策略
5.4.1 可视化策略
5.4.2 体验化策略
5.4.3 信息化策略
5.5 平遥古城旅游规划策略
5.5.1 古城保护困境与文化经济模式
5.5.2 历史环境的文化结构与特色定位
5.5.3 古城旅游发展与文化提升
5.5.4 古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对策
5.6 高迁古村落旅游规划策略
5.6.1 古村落的保护价值
5.6.2 古村落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
5.6.3 古村落发展模式选择
5.6.4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文化保护与发展经济
5.6.5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约束——生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