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原名津岛修治,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日本著名作家,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1909年6月,出身于日本青森具津轻地区富豪之家。学生时期,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并开始发表随笔。1935年凭借《逆行》入国第一届芥川奖。1945年凭借《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 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最终在1948年第5次自杀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其短哲的一生中,太宰治向世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留下诸多佳作,如《人间失格》《津轻》《斜阳》《维庸之妻》等。其作品多采用“私小说”的自我告白形式,通过戏谑和自我嘲讽式的写作手法,揭示人性的阴暗面。 目录 楔子 肉瘤公公 浦岛先生 喀嗤喀嗤山 舌切雀 附录 清贫谭 竹青(新曲聊斋志异) 精彩页 很久 很久以前 有一个 右颊上长着令人讨厌的 肉瘤的 老爷爷 这个老爷爷,住在四国的阿波、剑山的山麓。(这只是我个人这么认为而已,并没有可靠的依据。《肉瘤公公》这个故事,最早应该是从《宇治拾遗物语》中发现的,但在这个防空洞之中,要考据原典是不可能的。不只是《肉瘤公公》这个故事,接下来打算说的《浦岛先生》也是。这个故事不仅最初在《日本书纪》中有明确记载,《万叶集》里亦有咏叹浦岛的长歌。此外像是《丹后风土记》及《本朝神仙传》中皆可找到记述。直到近期,鸥外的戏曲和逍遥的舞曲也都曾以此故事作为题材。总之,从能乐、歌舞伎,到艺妓的舞蹈,等等,《浦岛先生》都出现过非常多次。我有个怪癖,只要是读过的书就会马上送人或卖掉,所以一直都没什么藏书。因此,这种时候,我只能凭借模糊的记忆,四下找寻从前读过的书,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言,这真是一件难事。此刻我人在防空洞中,而膝上只放着一册绘本,我只好放弃考证故事,仅靠自己凭空想象来组织条理,搞不好会想出什么生动有趣的故事也不一定。如此这般嘴硬地自问自答着,这位身为父亲的奇妙人物开始说了: 很久 很久以前 在防空洞一隅读着绘本的同时,他的心中已将这绘本里的故事刻画成完全不同的面貌了。) 这个老爷爷是个非常喜欢喝酒的人。许多嗜酒的人在家里一向都是非常孤独的。是因为孤独才喝酒,还是因为家人讨厌他喝酒,他才逐渐感到孤独的呢?这恐怕就像是对拍手的探究,到底是右手先响,还是左手先响,只是钻牛角尖,徒费工夫而已。总之,这个老爷爷在家的时候,总是一副愁闷的表情。虽然如此,但老爷爷的家庭并不是个不和乐的家庭。老婆婆仍然健在,已经快七十岁了,但腰杆还是很直,眼睛也还十分明亮。听说以前是个大美人,年轻的时候就沉默寡言,总是认真地忙着家事。 “啊,已经春天了,樱花都开了呢。”老爷爷正这么兴冲冲地说。“这样啊。”老婆婆一脸不感兴趣的样子答了话,“请你借过一下,我要开始打扫这里了。” 老爷爷的脸又沉了下来。 老爷爷有一个儿子,已经快要四十岁了,是个世间少有的人,品行方正,不喝酒、不抽烟,不笑也不生气,也从不感到喜悦,只是默默地务农,附近的邻人都相当敬畏他,“阿波圣人”的名声不胫而走,他不娶妻也不剃须,让人怀疑他几乎与木石无异。不得不承认,老爷爷的家确实是蛮令人称羡的美满家庭。 但是,老爷爷总是不太高兴。他考虑到家人的感受,却还总是想喝酒。在家喝酒时,他总是无法放松心情。虽然老婆婆和阿波圣人每次看到老爷爷喝酒,并不会特别责骂他,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吃着晚饭。 “这时节啊,怎么说呢,”老爷爷有点醉了,想找个人讲话,就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春天终于来了呢,燕子也飞来了。” 说这种事还不如不要说。 老婆婆和儿子仍旧没有说话。 “春宵一刻,值千金啊。”然后又继续说了一些不必要的话。 “我吃饱了,请慢用。”阿波圣人吃完饭,恭敬地向桌上的菜肴行了一礼,便站起身来。 “那么,我也差不多该开始吃饭了。”老爷爷一脸哀伤,将杯口朝下放在桌上。 只要在家里喝酒,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状况。 有一天 大清早 是个好天气 往山上 出发了 出发砍柴去 老爷爷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腰间挂上一个葫芦,趁晴朗的日子上剑山去捡柴。捡了一段时间,有些疲累的时候,他便在岩上盘坐,刻意地假咳了一声之后,一边说着“风景真是美啊!”,一边缓缓拿起腰问的葫芦喝起酒来,露出满面笑意,跟在家时简直判若两人。唯一不变的,就是右边脸颊的大瘤。这颗瘤是大约二十年前,老爷爷过五十大寿那年的秋天长出来的,先是右颊怪异地发热发痒,然后渐渐肿胀起来,老爷爷抚摸着它,它最后变成了一颗大瘤。老爷爷苦笑着说:“这个啊,可是我的爱孙呢。” 儿子阿波圣人一脸认真,煞风景地回答道:“从脸颊生出孩子这种事是绝对不可能的。” P9-13 导语 御伽,是“御伽话”,大人说给小孩听的故事。草纸,或称“草子”。御伽草纸即故事书之意。“二战”期间,日本遭受空袭,太宰治带着孩子躲进幽暗的防空洞避难,由于担心孩子们恐惧受怕,太宰治拿起民间故事绘本,以独特的碎念牢骚语气看图说故事。本书收录太宰治改编的《肉瘤公公》《浦岛先生》《喀嗤喀嗤山》和《舌切雀》等日本经典童话故事,还特别加收两篇改写自《聊斋志异》的故事:《竹青》和《清贫谭》。这些故事在全新的诠释下,所有角色都增添了一层啰嗦烦人、惹人发笑的幽默色彩,也更加真实。 内容推荐 “二战”期间,太宰治带着孩子们躲进幽暗的防空洞避难。担心孩子们恐惧受怕,他拿起民间故事绘本,以独特的碎念牢骚语气,一页一页地看图说故事。就这样,《肉瘤公公》、《浦岛先生》、《喀嗤喀嗤山》和《舌切雀》等日本经典童话故事在这位无赖派作家的诠释下焕发新生。所有角色都增添上一层哕唆烦人、惹人发笑的幽默色彩,充盈生命的真实。 此版特别加收两篇改写自《聊斋志异》的作品:《清贫谭》和《竹青》。 与一般认知截然不同的太宰治的另一面,就连死对头三岛由纪夫都无法否认其美学成就 世界越来越老,太宰治的翻案作品却始终年轻、新颖。这些让人读了嘴角失守又倍感安慰的故事,或许就是太宰治合不得独享,而愿留予读者交心的打气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