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感性的教学经验提炼为理性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将其完善和提升,应当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而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时时铭记在心的是,这追求和目标最终是为孩子们能够快乐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此文集既是吴立人名师工作室一年来的成长印迹,同时也是徐汇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掌门人吴立入老师作为上海市中学生物教育界的一代名师,其满腔热情提携后辈的无私精神令我们深感敬佩,工作室所营造的亲切而不失理性的学术氛围和发展理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可为同行借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们走在大路上(吴立人名师工作室文集) |
分类 | |
作者 | 吴立人名师工作室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将感性的教学经验提炼为理性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将其完善和提升,应当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而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时时铭记在心的是,这追求和目标最终是为孩子们能够快乐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此文集既是吴立人名师工作室一年来的成长印迹,同时也是徐汇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掌门人吴立入老师作为上海市中学生物教育界的一代名师,其满腔热情提携后辈的无私精神令我们深感敬佩,工作室所营造的亲切而不失理性的学术氛围和发展理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可为同行借鉴 内容推荐 2009年3月的一天,在徐汇区的一所中学里聚集了教研员、中学生物学教师以及请来的教育专家。那天是吴立人名师工作室在进行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工作室的新颖之处在于营造出了师傅带徒弟的艺术作坊氛围,经验丰富的前辈不吝言传身教,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虚心钻研,既向师傅学习,也与同辈交流。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徒弟们羽翼渐丰,工作室业已桃李满园。 对教师给予教育理念的提升是这满园桃李绽放出的美丽风景。为了让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师傅徒弟携手专注于教育理论的钻研,并将理论付诸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充实理论。如此往复,理论实践相得益彰。工作室这一年来在教育人文主义精神的研究、实验教学的探索、学生兴趣的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我们在这本专辑里所看到的论文,仅仅是老师们学习感悟的浓缩,而更加精彩、丰硕的成就,则是这些理论、体会在中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磨教法,聚焦课堂,虽然我们无法逐一去领略教师们的生物课堂,但从这些论文也足以窥斑见豹。我们看到,工作室的青年教师们在前辈的领携下逐步成长,脱胎师承而又逐渐自成风格;理论研究初而艰涩,继而得心应手,成为教师们教学工作的浓郁润色,使得工作室成员进一步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正如吴立人老师对他的学员所期待的那样,由高级教师进而成特色教师,由特色教师进而成魅力教师。此文集即是工作室开花结果的过程记录,步步呈现,润物有声。 目录 记徐汇学术节的两次展示活动 第一辑 让教育充满思想 我对特色教师的几点思考 生物奥赛指导方略 上海中学课堂教学的“三高”特色探讨 高中生命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培养 欧美生物学科课程对三维目标的借鉴 在生命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经过程构建知识,以方法提升学力 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新问题出教室 IB生物课程中实验教学策略的启示 优化高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证研究 引入传感技术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彰显学科特色,享受实验过程 浅谈如何提高高三生命科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考生命科学的数、理、化铺垫 第二辑 让教学蕴涵学术 “细胞呼吸”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渠道 “细胞呼吸”教学实录 理科学科,理科思维 “细胞呼吸”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要侧重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态度 “细胞呼吸”教学实录 享受生命科学之美 “细胞呼吸”教学实录 联系实际激趣启智 第三辑 吴立人存稿 正确处理中学生《课题研究》的六大关系 以科技教育陶冶学生的气质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构建新型的生物学系列课程 学校教材《生命的透视》的编写说明 新理念新教材新试题 自助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遗传信息 课题研究辅导手记 生物氧化的类型 高中生物学中的三个数学模型 “十分之一定律”和“吃十长一” 深挖沟高造林广改壤 淀浦河水质对黄浦江干流的影响及污染源探 留住亿万年的美丽 留住亿万年的美丽(续篇) 恰红快绿 钱江秋涛流星雨 龙虾花 地面上的转动与平动 推敲推敲 2000年我们相约九寨沟 第四辑 动物那些事儿 试读章节 中学的生物学竞赛是五门学科奥赛之一。竞赛系统层层递进分别为各省的初赛,全国联赛,全国决赛和国家集训队集训选拔以及最后的国际奥赛。该系统既为选拔四名队员最后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赛为国争光服务,也提供了一条系统培养生物学学科人才锻炼学生强学博记的通道。在高中生各门学科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开展生物竞赛辅导是对特定学生补益颇多的事,本文就以笔者所在学校竞赛辅导的指导思想和宏观上的操作办法为对象,向大家作介绍,以期和同行们有所交流、互相补充,更好地实现以生物奥赛为平台的特定质优生培养。 笔者任教于上海市的某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经学校同意开展学科竞赛的辅导工作。对于生物竞赛辅导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定位要包含学生培养目标、辅导内容、教师所起的作用等多个维度。 (1)学生培养目标:作为精英教育的实现形式之一,对少数经选拔的学生接受该课程学习,它为学校多样化校本课程高选择性课程提供一个实现形式。通过该课程在短时间内集中学习大量知识以此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概念系统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实践学用结合、学习理论与动手实验互为补充,初步体会将来高等教育、职业化教育中学习大量知识后不求点点精微完全把握,而能做到遇到实际问题联系所学做最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辅导内容:学生学习以普通生物学为起点,争取在两年的时间内能完成生物化学、细胞学、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的学科学习,其中动植物实验是实验的重点,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也要适当涉及。 (3)教师所起的作用:由于课程所学内容繁多,所以教师不同于教授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不要求对各知识点精讲和反复操练巩固,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学生兴趣的提高(参与的学生一定是本来就有很高的兴趣的,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掘学生新的兴趣点,将本有的兴趣进一步扩大,如学生有懈怠的情绪,则要加以引导和激发,使学生始终处在兴趣引领不倦自求的精神状态中),设师生、生生相互讨论的高强度,同时高度活跃的学习气氛;以及做大量记忆的方法指导,提示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供资料库;甚至要有点人格魅力的影响等。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笔者主要实行了一个轮环制的课程体系,所谓轮环制即课程不是单纯的讲授课形式,课程通过以下四种类型交替往复单元式地学习。 一是学习方法指导课,当然课程中有讲授知识的部分,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典型知识讲授,提示学生有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聆听教师授课、阅读教材,不断模仿教师抽提知识内容的核心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而后点滴知识也有依附的枝权。 二是师生阅读教材和相互提问的阅读讨论课,课堂上会有部分时间让师生共同阅读教材中的一些章节,但大部分是要求学生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先行通读。然后老师向学生,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相互发问、疑问或设问,自由对答交换意见,有时原先的设问也成了疑问,有时问题要搜索网络或几天后求教专家才能解答,更有甚者将继续存疑下去,但这样的形式对容易理解的知识很快就过去了,对值得重点讨论的知识集体发动了智慧,个人都加深了理解,更重要的是思维得到了锻炼,有时甚至是尝试趋近了生物学的本质问题。比如在学习细胞学时有同学提问是否有生命体其细胞可以用非磷脂的物质构建生物膜骨架,或不依赖细胞膜构建细胞,我们集体的讨论结果是地球生命体还做不到,是否外星生命体可能有,我们可以继续存疑。但通过这样的讨论对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性就加深了认识。 三是考查课,也就是针对本轮所学内容进行以笔试口试(有时是实验)为形式的掌握程度测评,评价教学效果,而更多的是测试学生自觉花费工夫的多少。考查完,对结果连续不理想的同学,教师会劝说其主动放弃,由于我们的学习是在高中必修内容以外的。一定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在不影响各门必修课的前提下发展所长。往往帮助一个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真正所长在何处而后果断的取舍是教育的另一个成果。 四是活动课,或者说是开阔视野,半娱乐(对获得新知当作无比乐趣的同学而言)半学习的参观或实践活动。它也让学习不仅停留在阅读和模仿实验上,而更多地提升原来的兴趣成为志趣。 轮环制课程的各单元前后次序大致是这样安排的:①高中生物学,活动课为仿高校“生命科学导论”的四组实验——ABO血型鉴定及白细胞观察、蛋白质分子筛、DNA凝胶电泳、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分析。②细胞学,活动课为高校电镜室参观和透射式,扫描式标本制备讲解。③动物学,活动课为参观昆虫馆。④植物学,活动课为植物园植物识别指导。⑤动物生理学,活动课为医学院人体解剖实践。⑥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活动课内容为中科院实验室参观和科研基础讲解。⑦遗传学,活动课为自主设计果蝇实验。⑧微生物学和生态学,活动课内容为样方调查初步。各轮环在四到六周的时间里完成,届届如此。 关于学习方法指导课有必要再具体解说一下,生物学的学习确是偏重识记逻辑思维强的同学,如果能强学博记,最后的竞赛成绩一定是非常理想的。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有许多章法可循。在记忆方法指导中,笔者一般会强调如下五点: 一是做好读书笔记。教材中平铺直叙的点滴知识其实内在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如果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用逻辑符号加上简单文字概括出来,就是一次很好的知识再整理和知识网络构建过程。教授初期可以展示教师整理的知识框架图,逐步过渡到完全由学生自己整理,有时学生说读完一个章节后对照自己总结的框架图,瞑目细思,真有点点滴滴尽在我胸之感啊。 二是有专题整理的意识。许多知识零散琐碎但又可以归入一个主题,那就要专题整理这样就易复习易牢记了。比如在动物学中各病原体和疾病的对应关系,又如各种鱼鳞、兽类的角、外壳的胚层起源都可以用专题整理的方法。 三是图表记忆法。心理学证明形象记忆总强于单纯的文字记忆,在生物学中记忆图表代替语句能高效的理解知识。比如女性生理周期牵涉子宫内膜、卵泡成衰、排卵点、雌激素、孕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多重周期变化,文字表述成篇累牍,而能心中有个相互关联的图表就便捷许多了。又如在叶脉最后的分支往往是个传递细胞,脑中有个细胞膜反复褶皱的传递细胞的形态,就很容易理解它最后发挥传递物质作用的结构基础了,等等。 四是口诀记忆。有些前人总结的记忆口诀也很有效,如八种必需氨基酸的记忆和12对脑神经的记忆都是如此。“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福神舌下全”读来真是朗朗上口啊。 五是基于知识网络的推理,在实际笔试中很多试题是选择题,可能知识的细节学生不能全部回忆出来,但题干、选项中给予的一些提示,在已有的知识网络上推理一番往往能甄别出最好的选项来完成选择。其实这样的推断也可在学习时不断自问来得到锻炼。 最后除了记忆以外还要鼓励学生有发散性的、创造性的思维,不断自疑,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因为真正有生物学志趣的学生总会趋向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之路,知识是个基础,能挑战自己研究未知,为人类有所发现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参与生物学竞赛以后最大的收获。如果在长长的生物学辅导岁月里,多一些这样的学生,那参与竞赛、辅导竞赛的万般辛苦付出都是十分值得的啦。P13-16 序言 2009年3月的一天,在徐汇区的一所中学里聚集了教研员、中学生物学教师以及请来的教育专家。那天是吴立人名师工作室在进行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工作室的新颖之处在于营造出了师傅带徒弟的艺术作坊氛围,经验丰富的前辈不吝言传身教,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虚心钻研,既向师傅学习,也与同辈交流。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徒弟们羽翼渐丰,工作室业已桃李满园。 对教师给予教育理念的提升是这满园桃李绽放出的美丽风景。为了让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师傅徒弟携手专注于教育理论的钻研,并将理论付诸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充实理论。如此往复,理论实践相得益彰。工作室这一年来在教育人文主义精神的研究、实验教学的探索、学生兴趣的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我们在这本专辑里所看到的论文,仅仅是老师们学习感悟的浓缩,而更加精彩、丰硕的成就,则是这些理论、体会在中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磨教法,聚焦课堂,虽然我们无法逐一去领略教师们的生物课堂,但从这些论文也足以窥斑见豹。我们看到,工作室的青年教师们在前辈的领携下逐步成长,脱胎师承而又逐渐自成风格;理论研究初而艰涩,继而得心应手,成为教师们教学工作的浓郁润色,使得工作室成员进一步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正如吴立人老师对他的学员所期待的那样,由高级教师进而成特色教师,由特色教师进而成魅力教师。此文集即是工作室开花结果的过程记录,步步呈现,润物有声。 将感性的教学经验提炼为理性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将其完善和提升,应当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而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时时铭记在心的是,这追求和目标最终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快乐有效地学习和发展。工作室的成果最终将惠及学生,孩子们在中学的生命科学课程中,将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徐汇区以建设名师工作室的方式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这个优秀传统由来已久。吴立人名师工作室亦是得到区教育局的全力扶持。因此,此文集既是工作室一年来的成长印迹,同时也是徐汇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掌门人吴立入老师作为上海市中学生物教育界的一代名师,其满腔热情提携后辈的无私精神令我们深感敬佩,工作室所营造的亲切而不失理性的学术氛围和发展理念,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可为同行借鉴。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工作室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为徐汇优秀教师乃至拔尖教育人才的培养再立新功。徐汇区的生命科学教学大有希望。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