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诚信的背后(摩根士丹利圈钱游戏黑幕白金版)/全球化阅读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弗兰克·帕特诺伊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经轰动华尔街的全美畅销书。

揭开了摩根士丹利藏在道德、诚信、守法面具后面的真实面目。

此书与教科书及其他赞美成功者的著述的最大区别是它告诉你成功者赚钱的内幕。

本书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这些“射击手”坐着飞机头等舱,出入豪华酒店,与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交易着由世界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设计出来的金融产品。无数自以为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职业经理们,在只了解了华尔街出产的金融产品的一个皮毛后,就将几十亿美金送进了摩根士丹利的口袋。

在华尔街,如果有人说你是个好人,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是个笨蛋。对于大多数金融产品(如期货、外汇、衍生物等)而言,买卖双方的盈亏之和等于零。也就是说一方的利润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本书作者所在的部门平均每人每年为公司赚1500万美元。书中提到的许多美国著名公司都是这些利润背后的牺牲品。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在快速地与国际接轨。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本书几乎就是一本教科书。它教我们提高对金融产品的风险认识,防止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利用我们对金融产品的无知来收“学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一个更好的机会

第二章 纸牌房

第三章 掷骰子游戏

第四章 墨西哥银行的狂欢节

第五章 大灾难

第六章 RAVS女王

第七章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第八章 天生冤家

第九章 龙舌兰效应

第十章 MX

第十一章 沙扬那拉

尾声

后记 卷土重来

译跋

试读章节

我坐在电话旁,暗自希望它会响。那是1994年2月1日,离发年终奖金的日子还有两个星期。我在纽约的一家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做衍生产品经纪。

我在等一个猎头的电话,最近几天他已经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了。他对时机掌握得无懈可击。发年终奖的日子越来越近,衍生产品正炙手可热,而且我还是最近一次新兴市场衍生产品研讨会上的特别主讲人。我有市场价值,也想跳槽。对于猎头来说我特别值钱:如果他把我安置到一家新公司,他就能拿到我第一年薪酬的三分之一。好的华尔街猎头都能赚几百万美元。我知道这个家伙打电话给我并不是想当好人,他是想“猎”我的“头”。

想遮掩这种电话并不容易。假如你曾见过交易厅,你可能会奇怪一个经纪怎能和一个猎头通电话而不引起一米开外的其他经纪的怀疑。我知道若被发现就是致命的。已经有若干个经纪因为在工作时间与猎头谈判而遭到处罚或被解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精心设计了详尽的方案来掩盖求职活动,包括说暗语和夜间会面。我的新方案是从一个同事那里学来的,很简单,但不是十分安全。这个猎头假借一个朋友的名字打来电话,我接听时装做在和朋友聊天,而猎头就介绍他手头的工作。如果我想讨论这份工作就挂断电话,离开交易厅,用大堂里的公用电话打给他。其他人也有用这种方法的,在发年终奖的时候,经纪每天都被这种电话包围。

那时我已经冒险地往大堂跑了若干次,冷静地听了很多工作机会。每次我都拒绝了。那些公司都是和第一波士顿同一水准的,也就是二流的。虽然第一波士顿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曾是一家顶级公司,然而过去十年间它已经每况愈下,大批员工离职去了更好的公司。我对这种二等地位已经感到厌倦,也想更上一层楼。有一家公司的衍生产品部是华尔街最热门的,我对那里的工作梦寐以求。我告诉这个猎头如果他能拿到那份工作,我就接受。他答应去找找看,然后告诉我他能找到什么。

电话终于响了。是那个猎头,他听起来很兴奋。

“弗兰克吗?”他小声问。

“是我。”我小声回答。旁边的一个同事怀疑地看了我一眼。在交易厅里是没人小声说话的。

“我找到了!”

“找到什么了?”

“那个,”他停了停,“你的工作,你想要的工作。给我回电话。”

现在轮到我兴奋了。我告诉同事我要出去一会儿,他似乎知道我在于什么。我几乎是冲到了大厅里的公用电话前。

我一边等着猎头接电话,一边摸出了笔和纸作记录。电话铃似乎响了整整一分钟。我四下张望,冲着公司的新徽标得意地冷笑——白底上蓝色的帆船,旁边是公司的新名字——瑞信第一波士顿。瑞信代表公司的新主人——一家大型的瑞士银行——瑞士信贷。可这个时髦的新徽标也不能改变现实:第一波士顿至今的航行既不是世界性的,也称不上一帆风顺。这只船看起来属于波士顿而不是伯尔尼,我的公司唯一具有世界性的东西就是亏损。  我想起一个例子。第一波士顿贷款4.5亿美元——公司40%的股权资本——给一家公司,俄亥俄床垫公司。这是一笔灾难性的交易,华尔街的幽默将其命名为“燃烧的床”。第一波士顿的利润是如此的可悲,以至于公司不得不卖掉部分衍生产品业务来发放奖金。与此同时,有谣言说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艾伦·维特拿到了3000万的薪酬。后来报道澄清他的待遇只不过是区区900万美元。公司被叫做“小麦第一证券”,隐喻境况窘迫的小规模经纪公司。难怪好的经纪人都结队而逃。我,也想跳槽。

那边,猎头终于说了声“喂”。

我再次耳语了起来,“你找到了什么?”我扫视着大堂,确保没人能听我说话。  他一定觉察到了我的兴奋,开始残酷地耍弄我。“这是一家非常有声望的投资银行,热门的衍生产品部。他们想找一个新兴市场经纪人,而你,正是他们最完美的人选!”

“哪一家?告诉我是哪一家?”我打断他。新兴市场是我的领域,但是所谓“有声望”的投资银行也不少。

他又支支吾吾了几分钟。我努力保持着冷静,再一次追问。他终于吐露了名字:“摩根士丹利。”

我知道,出于谈判的考虑,我应该假扮只对这份工作有“温和”的兴趣,那样我的猎头就不会觉得我不顾一切地想跳槽,或是愿意为了微薄的待遇转换工作。我知道我应该保存我的谈判实力。谈判的关键是表示我喜欢这份工作,但又不是特别喜欢。我努力想要压抑住自己的兴奋。

但是我做不到。我差点儿大喊出来。“我想要这个!我想要这个!帮我拿到这份工作!我什么时候能和他们谈?我想要这份工作!”我四下张望,看看有没有人在看我。

“你想什么时候跟他们谈呢?”

我忍不住又喊了出来:“马上!越快越好!今天下午!最迟明天!”

这个猎头知道我已经上钩,自信地笑了。“喂,年轻人,保持冷静。我试试安排明天。今天晚上给你打电话告诉你具体安排。”

放下听筒时,我的手还因兴奋而颤抖着。我匆匆回到座位上,希望没人注意到我的缺席,或者听到了我的叫喊,好在他们没有。先前那个疑心我的同事正舒舒服服地吃着上午的第二块德芙巧克力。

当晚我的猎头打电话到我家里,告诉我“搞定了”。他已经安排好一整套面试程序,时间在下星期一,2月7日。他还说摩根士丹利的决定会很快,可能就在一周之内。

面试那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打电话到第一波士顿请了病假。我的上司会盘问我,可我并不在乎。我唯一关心的是怎样给摩根士丹利衍生产品部的经理留下好印象。这家公司的衍生产品部是世界上最好的,业务蓬勃发展。虽然我知道他们需要新兴市场人才,但我猜想他们只会在候选人中选最好的一两个。我祈祷摩根士丹利会聘请我。

当我来到摩根士丹利面试的时候,公司巨穴般的交易厅里一片喧闹和忙碌。和我所见过的其他交易厅一样,这里的空间特别珍贵,连没有窗户的灰色接待区都狭窄不堪。虽然摩根士丹利鼓励客户到访坐落在第六大道的大厦顶层,在和投资银行家会面的同时俯瞰曼哈顿。四楼的交易厅却没有那么奢侈,里面就像地牢一样。P5-8

序言

2005年3月,国家统计局抽样询问了56位在中国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潜在的金融风险”与“能源供应紧张”、“收入差距扩大”等被经济学家们列为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大严重问题。

无论是我们记忆犹新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及几年后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都毫无例外地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金融危机另一致命的副产品是危机国被迫向世界强国屈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援助和援助条件,而援助条件的每一条几乎都会加速世界强国对危机国经济的渗透,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该国经济。

过去,我们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工业化经济社会里,金融危机的产生只可能来源于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无知,后果虽然惨重,但不会为下一次危机带来更大的风险。而当今世界,经济开放,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互相渗透。如果一个经济弱国的经济活动被另一个经济强国所控制,弱国政府则会逐渐丧失对本国经济的控制能力和自由的外交政策。

金融危机常常由一个新出现的金融产品所引发。一个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一般都是为了解决一个特定的金融问题,而能解决问题的产品又常常带有一定的副作用。这就像医药行业一样,一种新药获准上市,一定要在国家医药卫生部门充分了解了这种新药的副作用之后才有可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个道理也适用于金融业。

本书描写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叫衍生物的金融产品。衍生物的产生对美国经济走出当时的低谷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衍生物产品的复杂性,美联储、美国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都未对它的副作用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导致了书中所叙述的奥兰治县事件、霸菱银行事件、大和银行事件、住友银行事件和墨西哥货币危机等等,而这些危机事件最终导致了1994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近来美国出现的安然事件,说明美国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衍生物的阴影。当然,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雄厚,再加上没有外来干涉,危机范围不大并且很快就过去了。但是从此以后,美国国会多次向美联储听证并立法监管衍生物产品的运用。

中国加入WT0之后,会有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涌入中国的金融市场。如果我们不能迅速了解这些金融产品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像中航油这样因风险管理制度不到位而带来惨重经济损失的事件就会不断发生。本书所提供的美国的经验告诫我们,我们离完全有能力控制金融风险还差得远呢。

不幸的是,我们的金融管理者们常常将中国应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作业交给了外国的银行家们。走遍大江南北的大型金融研讨会,读遍国内主流金融媒体的金融政策建议,看到的名字都是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银行等以提高股东利润回报为最终目标的华尔街商人们。

本书为我们淋漓尽致地描述了摩根士丹利这样一个华尔街顶级投资银行是怎样不择手段地把金融产品玩弄于股掌之中,以让顾客赔钱为代价,不用生产任何产品,就能创造出平均每个员工每年为公司创收1500万美元的“经营”奇迹。

2001年,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第一次试图把银行的不良资产市场化就是听了华尔街的建议。摩根士丹利正是第一个以一个复杂的交易模式代替了付款,从而几乎没有花钱就从中国资产管理公司“买”走了面值108亿元的资产,然后又以根本就不存在的“国际先进经验”为幌子,轻松地掌握了中国金融资产的know—how。

如今,四年过去了,已有数以千亿记的银行不良资产被卖给了外国投机者,然而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我们的资产管理公司从外国投资商那里学到了哪些资产处置方法。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本来是我们中国的国情,摩根士丹利却把它纳入了外国的“先进经验”。这奇妙的一变,我们竟糊里糊涂地将一个我们自己擅长的价值万亿的行业拱手让给了外人。  2003~2004年间,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中国的几乎所有财经媒体上抨击上海和北京的房地产过热,并警告我们谨防这两地房地产泡沫。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正开始大举进军这两个城市的房地产。当中国的媒体注意到摩根士丹利在中国这种言行不一的举动时,摩根士丹利的回答是谢国忠的意见并不是提供给摩根士丹利内部的。言外之意,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是股东花钱为大众雇的。不难想象,当摩根士丹利派它为大众雇的银行家们到中国来教我们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时,我们银行的资产也正在变成摩根士丹利的利润。

本书提醒了我们,中国的金融安全是不能靠类似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资银行来出谋献策的。

本书早在1997年就预见性地描述了摩根士丹利当年为赚2500万美元的佣金,把拥有世界著名化妆品牌的露华浓公司卖给了比它小得多的公司Pantry Pride。此后,Pantry Pride的老板Perelman变成了摩根士丹利的忠实客户。摩根士丹利趁热打铁,又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公司C01 eman卖给了他,使他损失了6亿多美元。2005年5月,美国法院宣判摩根士丹利先是欺骗客户,隐瞒公司财务;然后又欺骗法院,销毁犯罪证据。摩根士丹利为它的违法行为需付14亿美元的罚款,成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公司诈骗案。

然而直到今天,中国的媒体在报道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资银行与中国企业的纠纷时,还是带着有色眼镜不由分说地把中国人说成是“在世界上行走时”不懂得“最基本的问题:道德、诚信和法”。<诚信的背后>终于让很多崇洋媚外的国人认清一个道理——中国的商人唯利是图,外国的商人也并不以追求道德、诚信为目标。

近几年来,中国人在不满足于自身社会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的同时,往往天真地把西方的道德观理想化。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公司趁机利用这一点,在与我们做生意时不遵守合同,然后反咬一口,指责中方不懂道德、诚信和法。此书是一本难得的反面教材,它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并非只有小骗子才是骗子,而大骗子就是正人君子了。

佚夫

2005年9月

后记

我不知道摩根士丹利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手段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拿到了一本样书,但是他们确确实实发现,到1997年10月初,我昔日的上司已经在仔细检查书里的每一句话。

与此同时,我开始适应平静的生活,在圣迭戈大学法学院一边教书一边提高我的高尔夫球技,一心想在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的地方度过平凡的几十年。

我也设想过这本书面世后的反应:摩根士丹利简短地回应一句“无可奉告”;我以前的同事骂我是叛徒;衍生产品的局外人感到厌恶,或者在投资时更加小心谨慎。不幸的是,我的预测没有几次是对的——从1995年起,我每年都预测股票市场大跌;从1999年起,我每年都预测堪萨斯大学篮球队获得全国锦标赛的冠军。这次,我的预测又错了。

……

罗斯凯德向纳斯达克交易委员会投诉,委员会又一次象征性地处罚了摩根士丹利,只对它处以35000美元(还不到100个小时的律师费)的罚款,并令其赔偿罗斯凯德的损失。1998年2月10日摩根士丹利同意和解这一案件,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对它的指控。

罗斯凯德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他像头固执的斗牛似的不放过摩根士丹利。他告诉《纽约时报》:“我要让摩根士丹利不能再这么轻易地对待别人。”罗斯凯德建议强制华尔街公司公开它们的交易记录,这样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我们是否受到了经纪公司的欺诈。相关的技术基础肯定早已存在,而且成本也不会太高。唯一的障碍是说服国会或是证券和交易委员会,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罗斯凯德并不满足于自己胜诉,仍对摩根士丹利紧追不舍,试图为投资者赢得更广泛的胜利。然而,这几个圆满的结果绝不意味着大局已定。它们虽然使投资者看到了一线希望,同时也对投资者能否受到保护提出了极大的质疑。如果华尔街连这样简单的交易——基本的交易处理——都要盘剥大众,而唯一的追讨办法就是起诉,那么个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还能有什么真正公平的机会呢?更何况还有精密复杂的电脑程序、衍生产品专长和秘密的开曼群岛公司。我们到底还有什么机会呢?

也许,连我们自己都不认为我们应该享有更好的机会。我们购买彩票的记录屡创新高,游船赌场人满为患,合法的、非法的赌博的发展速度与金融市场不相上下。拉斯维加斯是美国排名第一的旅游目的地,大西洋赌城紧随其后。金融市场又有什么不同呢?总而言之,难道说我们的文化充满了赌博的本能,我们能给予投资者的选择权就和赌徒对老虎机的选择权一样有限吗?也就是说,你有拉动手柄的权利、选择机器的权利、离开赌场的权利,但却没有公平竞争的权利。

1998年6月

于圣迭戈

书评(媒体评论)

相信我们,《诚信的背后》绝对会引起轰动……帕特诺伊下笔毫不留情……

——《欧洲周刊》

《诚信的背后》让你亲身体验发今华尔街最危险、最重要的游戏。衍生产品交易是一场血腥的游戏,猎物就是毫无防备的投资者。读读这本书吧,否则……

——迈克尔·刘易斯《骗术扑克》作者

枪炮,酒精,嗜血成性——高等金融的全部真相。

——《星期日泰晤士报》

无畏的揭露。

——霍华德·戴维斯 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主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