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用手账管理时间(风靡全球的时间管理方法)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杨健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杨健,资深商业顾问,二十多年经验的本格手账派,服务过百余家企业和政府单位,长期研究互联网商业发展。出版专著有《自商业》《互联网+2.0》等。 后记 手账是宝贝,比手机重要 手账会让生活和工作更有计划和逻辑。手账能起到“ 大脑减压器”的作用。 有一次,一位老友见到了我包里的时间管理手账。他 看上面涂得五颜六色,上面的字还是用不同颜色笔写的。 然后,他半认真地说:“怎么你一个钢铁级直男,竟然还 搞这个?” 我只好也半开玩笑地他:“这说明你的这个评价是错 误的吗?” 在中国国内,手账是近年来先从“小众”圈内流行起 来的一种文化。在中国互联网上,有不少“手账公主”晒 出了她们的手账,越做得漂亮,越是创意奇特,越能引人 注目。但是,这倒也让很多想尝试手账的人望而却步。许 多人觉得自己写的字不好看,还有不少人担心自己没有耐 心,于是只去羡慕一下别人“写手账”,而自己却不尝试 。其实这些顾虑没有必要。 还有更大的一个群体是“泛手账人群”,他们有写日 记和做工作记录的习惯,有的也在使用各种品牌的手账本 ,但就是喜欢“悄悄地玩”。他们当中,有的人觉得手账 里写的东西应该只给自己看,有的人还是怕展现给别人看 会被人笑话。 几年前,我曾在网上发过一个帖子,晒出了自己每天 用的几本手账。这个帖子的点赞、收藏、评论数量很多, 而且经常被人翻出来置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升级迭代。在这个过程中,必 然会出现不同的文化冲撞,也必然会有经得起检验的进步 事物出现并被普及。手账文化可能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 喜欢在网络上晒手账的“手账公主”们,她们做的那 些漂亮的内容一定有用,但可能有那么一点“小用”。手 账的基础价值还是在于管理自己的效能!达·芬奇、富兰 克林、曾国藩,他们应能算得上真正的手账达人吧。 虽然在国内的“手账圈”看来,男生用手账有那么点 新奇,但实际上,绝大多数讲求效能的人都会认真妥善地 使用记事本,至于他们是不是叫它“手账”倒是无关紧要 的。 很多人这样问过我:“杨老师,您是怎么开始用手账 的?”在他们看来,这位“杨老师”的工作和生活方法他 们从没见过,他们觉得杨老师挺神奇,他们想知道杨老师 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 我还真的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形成这样的习惯, 得追溯到我父亲吧。 我的父亲是一位认真的人,他年轻时就有长期写工作 日记的习惯。记得小时候,父亲工作很忙。白天来不及整 理的东西,他经常会半夜起来书写记录。父亲的认真精神 更多地体现在工作中,别人为客户量一遍模具尺寸,父亲 要量三遍,一定要确认无误后再交由生产。这也使得父亲 连续很多年在单位的工作业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先进工 作者”之类的奖状证书有一大摞。 现在,早已退休的父亲快70岁了,还会每天整理和记 录生活日志。有时候,我翻看父亲现在的手账,甚至也有 对我手头事务的启发(见后记图1)。 …… 我读书时会带着随身手账,遇到有启发的东西就随手 记下来,然后经历至少三遍的翻看或加工,才最终把内容 归入手账存档。 我在观看视频时,也会时常在随身手账上写。我甚至 将随身手账带进电影院,看电影时也能在昏暗中写写记记 ,这让很多人觉得怪异。 我不把手机带进卧室,但会把随身手账带进卧室,睡 觉时就把它放在床头柜上。有时候还真的是“睡觉都在工 作”,半夜醒来甚至会在随身手账上写几个字。睡不着时 翻看手账,很快就能睡着。 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手账有很大潜力未被发掘。手 账的作用真的很大! 我周边的一些朋友,近些年受我的影响,也越来越多 地开始使用手账。他们都觉得效果不错,不但工作效能提 升、学习成绩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 他们觉得自己变得更自信,他们变得对生活和工作更有热 情。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与用手账 之前相比,他们觉得自己更舒服。这可能就是他们找到了 “自我”吧。 我们可以借助手账改变世界—至少可以借助手账别让 世界改变了自己。 拿起笔,开始写。哪怕从写一个字开始! 杨健 二○一九年 中国北京 目录 第1章 手账,可以人手1本 手账用来做什么 手账的发展 右脑驱动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2章 1-3-6原则:我每天使用的3本手账 工作手账、随身手账、时间管理手账 只1本时间管理手账不够用 1-3-6原则 第3章 时间管理的精髓——时间轴 时间轴的3个功能 一次记录不超过5个字 时间轴上写3样东西 第4章 四象限降维:用颜色区分不同事务 4类事务 时间轴上管理4类事务 将“4种颜色”活成哲学 第5章 多重复盘:每周在时间手账上涂颜色块 每周复盘的步骤 复盘后的手账成为艺术品 对精力状况打分 第6章 2个计划表:月表管理别人,周表管理自己 月表管理有外部依赖的事 社交最耗费时间 好的时间管理来自于正确的三观 第7章 学会聚焦的3个法则 法则1:所有事情都有计划 法则2:养成仪式感 法则3:随时能看到圆形的钟表 第8章 保持精力满格的4个技巧 技巧1:不看新闻 技巧2:重视饮食与睡眠 技巧3:消灭“找东西”现象 技巧4:奖励自己 第9章 用手账做断舍离的5个模块 模块1:工作环境断舍离 模块2:随身物品断舍离 模块3:电子产品断舍离 模块4:财物断舍离 模块5:社交断舍离 第10章 建立自我进化的手账体系 人生的迭代周期 每个迭代周期里侧重使用的手账不同 手账归档 第11章 目标迭代:目标分解、目标执行、目标复盘的 终极进化 梦想清单与目标清单 目标的分解与执行 目标复盘的4个步骤 第12章 用手账管理人生的第1个1万小时 什么是真正的专家? 想拥有斜杠人生,先列“不做清单” 给为人父母的一点建议 第13章 手账开挂,从管理时间到管理人、财、物 与世界和谐共处的顺序步骤 我的4次快速成长经历 写手账的人,一般都不差 后记 手账是宝贝,比手机重要 精彩页 手账用来做什么 可以随身携带的本子传入日本以后,首次被命名为“手账”,并被赋予了专属名称“□□□(日文)”(手账)。 如果不是随身携带的本子,如正式上班用的工作记录本、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学习本,那么日语叫“□□□(日文)”(笔记本)。 简单地说,笔记本是用来记录东西的正式一点的本子,而手账是比较随意的本子。在笔记本上做记录或翻看阅读,一般都得在固定的场所(如桌子),一般也不用随身携带。相对于笔记本手账往往尺寸小一些,封面也会用皮、布、硬纸等比较耐用的材料制作,既方便携带,也方便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做记录或翻看。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将笔记本与手账混为一谈。一些文具品牌也将手账归到“笔记本”这个品类下面。即便手账文化被反向输出到欧美等国以后,欧美的文具品牌也没有明确区分笔记本产品里哪些叫手账。但是这并不妨碍用户将适当大小的笔记本当作手账来使用。 现在这种随身携带的手账和手账文化已经风摩全球。除了欧美与日本,在澳洲、拉丁美洲、韩国、新加坡等地都有了大批手账用户。即便在非洲、南亚、“一带一路”倡议响应国等区域和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账。 人们理解的手账,就是对个人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的本子。例如,人们可以利用手账记录待办事项、进行日常计划、管理联系人信息、管理财务收支情况,或者在手账上随手记录一些思考或语录,甚至可以记录和管理兴趣爱好,例如,美食、旅游、景点打卡等。 职场人士还可以将工作内容直接记录到手账上,并且可以直接在手账里做工作规划、结构思考、进度记录。 很多年前,我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我为客户做咨询项目的课余,常常有客户觉得我在本子上记录工作的方法很不错。他们都想翻一翻、看一看,甚至会询问我有怎样的工作记录和日常事务管理的习惯。在这个时候,我往往会告诉他们:这样的笔记本叫“手账”。当时,我还没想到将那些习惯整理成一套方法。到后来,甚至有在日本的朋友也向我请教手账的一些用法的时候,我意识到那一定是我做对了什么。 手账的发展 去日本旅游过的朋友,尤其是还跟日本人共事过的朋友,一定都对日本国民的手账文化有了解。即使没去过日本的人,在看一些日本影视剧的时候,也会发现:在日本几乎是人手1本手账。例如,在日本电影《垫底辣妹》中,有村架纯扮演的女主角,作为班级里学习成绩垫底的学生,也会在自己的日程手账上写写画画。日本的上班族和中产精英,更是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手账。日本的职场人士在工作中几乎是全程手账不离手,不管是在办公室工作、在会议室开会,还是在公司外面跑外勤。他们的很多状态都是:拿一支笔,在手账本子上飞快地记啊、记啊。日本的家庭主妇也有自己的手账,她们会记录整个家庭吃什么、穿什么、家庭开支等。很多老年人即使退休了也会保持着自己前半生的手账习惯,例如,日常生活、娱乐休闲、医疗体检等,他们都会记录在手账上。 其实,不少日本人日常使用的手账不止一本。很多人习惯将工作手账与生活手账分开。还有些日本人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用单独的一个手账本来管理。例如,有的人爱美食,就预先整理了大量的美食笔记;有的人还会把美食杂志上的图片剪下来,贴到手账本上,然后安排出时间,计划好什么时候去体验。一些专门设计手账的文具品牌还会设计发行专门的美食手账,甚至还开发更细分的吃拉面的手账、吃料理的手账、吃牛肉的手账、吃饺子的手账、米其林三星的手账、喝精酿啤酒的手账等。此外,还有专门泡温泉的手账、各种钓鱼体验的手账、下将棋或下围棋的手账还有参加禅修的手账。实在太多啦! P2-4 导语 本书由作者精炼出多年手账使用经验,专门为所有现代中国人打造的时间管理方法。全书分为开源、节流、精进三大部分,包括 “1-3-6”手账原则、时间管理的精髓——时间轴、日程复盘以及如何建立个人专属的时间管理系统来全面提升认知结构等。 序言 用手账管理时间,是一种由右脑驱动的时间管理方法 ,也是最不耗费意志力的方法之一。 各位读者朋友: 大家好! 这是一本适合现代人阅读的时间管理书。本书主要讲 解了如何借助手账来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 “手账”即记事本,具有方便携带的特点。手账最早 是在欧洲发明的,在日本发展到极致,而且在中国的使用 也很早。《论语》的内容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们将孔子语 录记录在竹简上,这其实也是手账形式的早期雏形。文艺 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留给后世的7200页手稿,其中就有大 量的待办清单和日程安排,甚至还有关于食物的记录。 欧洲人很早就制作出可随身携带的本子。渐渐地,这 种随身本子的用户越来越多,工业革命以后更是被很多欧 美人使用。1862年,这种随身本子从法国传入日本,然后 在日本迅速普及。日本在近代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手账 文化,现在的日本国民几乎人手1个手账本。欧洲的手账本 率先形成了一些专业品牌。在现代欧洲的手账品牌中,甚 至出现了奢侈品级的手账产品。 在中国,目前已经约有1000万的“手账深度用户”, 而“泛手账人群”已达1个亿的规模,现在用户数量还处于 裂变式增长中。按照中国的用户体量和手账的发展趋势来 预测,未来可能有3亿~5亿人会深度使用手账。 手账深度用户:指用专门的手账本管理时间,并管理 和记录各种事务内容的人。 泛手账人群:指有记录日记的习惯,或有记录学习笔 记的习惯,或有记录工作日志的习惯的现代人,包括在校 学生和各种职业人士等。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使用手账?如何 借助手账来管理工作和生活?如何真正发挥手账的功能? 解决这些问题已经非常迫切。 我是从1998年开始使用手账的。严格地来讲,那时候 还没有“手账”这个词,所谓的“手账”其实就是一般的 横向翻页记录本。在后来的20年里,我通过连续地实践积 累,也不断吸取国内外手账用户的经验,渐渐地形成了一 整套基于手账的工作方法。在这套工作方法里,最基础的 就是用手账管理时间。 关于用手账管理时间的方法,我已经在线下做过多次 培训分享,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时间管理知识体系:怎么 使用手账;“1-3-6”手账原则;时间管理的精髓——时间 轴;日程复盘;还有2个计划表、3个聚焦法则、4个精力技 巧、5个断舍离模块,以及如何建立个人专属的时间管理系 统来全面提升认知结构等。这些内容都会在本书中详细地 为大家讲述。 另外,通过阅读本书,相信你们还能够深刻地体会国 内外的手账文化,塑造正向、积极的高效能思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在为时间不够用而 焦虑。如果想更好地掌控工作与生活,塑造一种全新的人 生效能思维,那么真的应该好好地了解一下用手账管理时 间的方法。 《用手账管理时间》是“用手账管理系列”的第1本图 书。与本书配套的音频和视频内容也会发布在网络上。 在本书封面上有我的联系方式,欢迎读者朋友们指正 、交流。 祝大家阅读愉快! 杨健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有趣、有用又耐读的书。 这本书讲述如何使用手账这个小工具来进行高效时间管理。 本书内容来自作者长期工作方法的总结,既有实战经验,又有哲学层面的思考,是时间管理学习者和手账爱好者期待已久的内容。 本书作者发布在微博和哗哩哗哩(bilibili)的多季视频节目获得无数好评。读者朋友在阅读本书时,可以参考这些视频内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