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于丹--论语感悟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于丹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她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国外销量达40万册。
目录
不负初心
孝敬之道
智慧之道
学习之道
诚信之道
治世之道
忠恕之道
仁爱之道
附录一 本色于丹
附录二 《论语》原文
出版缘起
精彩页
孝敬之道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种朴素的起点。
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关系的对应,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
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
一本《论语》捧在手里,我们说它是朴素的、温暖的,那么它的朴素和温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也就是说,《论语》告诉我们修养身心的道理,并且会给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学生有很多日常的问答。有一天,颜回、子路跟老师在一起聊天,老师说:“你们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说:“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车马这些好东西,与朋友一起享用,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这就是我的志向。”
颜回说:“我的志向呢,就是一个人不经常夸耀自己,也不经常宣扬自己的功劳,能够做到很谦逊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学生们发现老师还没有说话。子路就对老师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说出了自己对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简单,就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我们想一想,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跟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我们的长辈——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的平辈——一生相随相伴的朋友,我们的晚辈——自己的儿女。
孔子先不去谈我要怎样建设家国社稷,怎样建立多少功勋,而是说让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顿好,让我的朋友对我可以信任、托付,让孩子们觉得我这个人是值得追慕、缅怀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种种寄托,也就够了。
在这里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但是,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吗?
一个“安”字容易做到吗?让老人外在得以安其身,内在得以安其心,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够做好却很不容易。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作“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
在孝顺这件事上,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作“论心不论迹”。我们知道,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足的钱财和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时候一个很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来却只是一件很朴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对老人的这种安顿,也许我们可以有种种标准,如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去什么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裳,有什么样的饮食,但是这些能让老人真正心安吗?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作“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作孝啊?”老师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这真的就是孝吗?”
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这里孔子又是一个反问旬:“曾是以为孝乎?”你竟然认为这是“孝”吗?
P5-9
导语
《于丹:论语感悟》精美新版,装帧设计全面升级!
封面采用双封圆脊设计,全书四色精美印刷,完美诠释传统文化经典之美。力邀书法名家张大春作书法插图,国画大师陈传席作水墨插画,再现《论语》的朴素与温暖。
著名文化学者、千万册级畅销书作家于丹,解读经典力作!
于丹作品累积销量超过1000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于丹解读经典三大力作。
被读者赞誉为解读《论语》类图书中的经典之作,推荐必读。
连续畅销十余年,累积销量超过100万册。于丹曾说,《论语感悟》比《论语心得》更系统,材料更丰富。
序言
不负初心
自2006年国庆长假在百家讲坛讲完《(论语)心得》之
后,我又在2007年春节讲了《(庄子)心得》,2008年国庆
讲了《(论语)感悟》。流光荏苒,再回首时,世界和人心
都有了许多变化;而自万古观之。还是恒久不变的东西更
多。
我的家也还是原来的模样。阳光灿烂的周末早晨,带
着女儿一起读《论语》,我俩坐在沙发上,姥姥在餐桌旁
翻着报纸,祖孙三代。一壶淡茶。女儿抱着一个洗旧了颜
色的绒毛鸭子,书架在鸭子头顶,童声朗朗。一瞬间,我
清晰地看见当初为讲《论语》备课时,这个当时还是簇新
的绒毛鸭子也放在这个沙发上,不满一岁的女儿粉嘟嘟地
坐在玩具堆里,和鸭子差不多大小,我常常开玩笑地对客
人们说:“会动的那个是我女儿。”
“妈妈,我能问你一个深奥的问题吗?”
我从晃神儿中被拉回来:“什么问题?”
“这个世界公平吗?”
“不公平,孩子。”
“那,孔子在的时候就教人‘日三省乎己,治国道之
以德’,为什么到今天还有好人受冤枉?报纸、电视上还
有那么多不公平?”
这真的是一个深奥的问题。
中国的今天不够公平,全人类的今天也不够公平,为
了谋求最大公平而努力,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大家都
在寻找一种共同的公约默契,也都在本土寻求着各自的制
度出路,问道自己的先贤,从自己的文化基因里探寻着这
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孔子和庄子连始皇帝统一中
国都不曾见到,他们更不知道互联网和众筹,但他们仍然
是千古风尘之前,站在文明肇始之缘的那个坐标,他们的
言语里藏着我们价值基因的秘密。尽管,孔子简约到述而
不作,庄子汪洋恣肆到无端崖之辞,简与繁,殊途而同归

“妈妈,那你说为什么孔子今天还能帮到我们?”女
儿给姥姥送了杯茶,又从餐桌上端回一盘姥姥刚切好的水
果。
“孔子肯定不能像‘百度作业帮’那样帮你找到直接
的答案,他帮我们的是认清楚一些根本问题。”
“什么才是根本的问题?”
“你觉得《论语》里什么是根本问题呀?”
孩子想了想,清亮地背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为什么一个从小去教堂的西方孩子的惊叹词会是
“Oh,My God!”而一个中国孩子绊个趔趄都会本能地喊
“哎呀,我的妈呀!”中国传统家族中的信任几乎等于西
方宗教中恒久的神——我搂着孩子的小肩膀,看着笑眯眯
的老妈妈,满心感慨。
约定俗成的表现,大多来自文化基因。中国文化中强
大的伦理性价值。也许就是我们今天安顿于仓皇万变中的
不变之本。农耕时代的中国人,始终有份乡土中的默契:
即使是不识文断字,也得通情达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门风不正就会败家。从贵胄到平民,长幼有序,图的就
是家和万事兴。
“妈妈,那咱们平时还说‘我的天啊’,这又为什么
呀?”
“中国人的‘天’可不是简单的sky,这里有天道,有
天时,人也得守着天良。想想老子怎么说人跟天地的关系
来着?”
女儿会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但是作为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她见过的庄稼还没有园林
绿地多。
“妈妈,那你给我讲讲老子和庄子吧。”
“这个太难了,你再长大点儿咱们再讲吧。”
“不难!妈妈你看大鹏鸟和蓬间雀的对话,还有庖丁
解牛的故事我都知道!”
是啊,我们从小都知道的故事,却要用一生去参悟,
越成长,越觉得参不透。写完《(庄子)心得》之后的这八
年间,我看过多少蜗牛犄角里利益的厮杀纷争,听过多少
蓬间雀对世相的议论,也看过了多少缄默不语的大鹏襟怀
,始知摸索人间世的规则,比认清一头牛的骨骼肌理难得
太多。
唯有敬畏。以一生的时光浸润在文化川流中,愿年华
渐长,可以渐次接近文而化之的境界。
《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这种化育世道人心之“文”,也许才是中国文
明生生不息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代大儒汤一介先生,即使在恶疾缠身的最后时光里
,也一刻都没有停下为“返本开新”的文化理想而努力。
卷帙浩繁的《儒藏》,心血累积,一点点呈现出有序的模
样。汤先生在一次疾病晚期住院化疗的前夜,研墨拂纸,
写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交由乐先生郑重转交于我
,我将此作为先生的殷殷托付。我看到汤先生辞世前的最
后一段录像,就是先生沉静坚定地又一次诵读了宋儒张载
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
返本问道,可以探寻孔子与庄子的精神气象,远在悠
悠千古之前。倘若我们后辈子孙真从他们的身上领悟了智
慧,那是先贤文化血脉的传承;倘若我们偏执一端,一味
忽略着甚至批判着他们,他们也依旧站在文明的滥觞之缘
,不改缄默微笑。而开新宏愿,还靠更多愿意文而化之的
天地之心。
流光无痕,人心有信。孔子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份民族文化的初心一直还在,两千多年的浮沉,经
历过太多坎坷困顿,但基因就是基因,但凡对这个民族文
化有信、有爱的后辈子孙,总还是能从孔子、庄子的传世
箴言中触摸到一团真气,从往昔中清晰辨识出中华文明的
未来。
内容推荐
于丹专注古典文学专业,集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经典进一步走进大众、走进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于丹:论语感悟》延续了于丹的独特风格,以现代的视角来讲述孔子的思想。在书中,于丹从多个方面阐释了《论语》的朴素与温暖,以及至始至终充满的智慧。她用通俗易懂、妙语连珠且能激起共鸣的文字告诉我们,《论语》的智慧不止于一两则警句,更珍贵的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它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至高的真理。
翻开本书,您将和于丹一起,从孔子的简约朴素中,领略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以身践行。于丹说:“《论语》告诉我们修养身心的道理,并且还会给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