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彭刚,1988年生于江西新余,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经济统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骨干教师,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统计与核算。已在《统计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17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课题7项,参编《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等教材3部。 目录 1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安排和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2 地方政府债务核算框架与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核算框架构建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内涵与核算口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核算计值与衡量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编制与公布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现状述评与国外经验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现状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现状评价 第三节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核算经验 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核算改进、总量测算与分析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改进 第二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总量测算 第三节 真实财政支出和赤字测算与分析 5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分析 第一节 当前风险评价主要方法分析 第二节 基于负债率的省际债务风险评价及应用 第三节 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6 基于省际数据的债务效应研究 第一节 省际地方政府债务增量数据估算一 第二节 经济增长效应:促进还是抑制 第三节 私人投资效应:挤出还是挤入 第四节 银行信贷扩张与风险效应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所涉及的财政指标、债务风险以及经济效应等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地方政府债务核算框架与相关理论基础,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内涵与核算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核算计值与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编制与公布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二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现状述评与国外经验,分别从核算体系与制度的缺失、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界定与评价三个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核算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三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核算改进、总量测算与分析,提出从核算主体、核算基础和核算处理三个大方向来改进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核算。四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分析,对资产负债法和债务警戒线法这两种当前主要的风险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五是基于省际数据的债务效应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