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并一向以引领思潮闻名全国。
《读书(2012上下)》由读书编辑部编著。《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展示各种声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向以引领思潮为己任。是中国三十年来思想文化变迁的见证者。
上册
朱小蔓 朱永新 中国教育:情感缺失
刘志琴 吴歌与人文启蒙
杨念群 中国的“另一个近代”
吕西安·若姆 民主—社会与民主—政治权力
张源 洛克的秘密
刘再复 多元社会中的“群”“己”权利界限
冯建三 伦敦窃听风暴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王晓朝 地中海文化圈视野下的希腊哲学
张欣 正统的新声
刘岳兵 “日本马克思主义”:民国时期中国学界回望
晶书录
政治宪法学的一种解读(韩伟)·布满沮丧的英雄时代
(王一方)·书林秋草忆孙犁(周朝晖)·中国画艺术
李零 黄泉路上蝶纷飞
宋秀葵 李玲 西方女性主义与文学
吴舒洁 走向政治的文学
殷实 语言和谐与价值和谐
陈果 开始是单向的爱情,结束是双面的罪责
李皖 偶像的力量(一九九四——二○○九)(下) 听者有心
读书平台
推开伯 恩斯坦这扇窗户(刘军)
赵汀阳 漫画
陈四益 黄永厚 说画
下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八十年
刘梦溪 《读书》与“读书人”和“知识人”
梁小民 我与《读书》
梁治平 “《读书》服务日”忆旧
张维迎 理念决定未来著译者言
茅于轼 市场过程的含义著译者言
张海燕 司法:“创新”抑或“诠释”?
张晓山 见证历史植根现实
华智亚 夷歌数处起渔樵
万俊人 重说学统与知识谱系著译者言
金文兵 《十慰》:来自异乡的消息
尹晓亮 “拥核”还是“脱核”
杨耕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双重逻辑
李零 太阳不是无影灯(下)
品书录
方以智 与《物理小识》(马丽琴)·译在旅途(黄忠廉)
沈洁 革命之后:“五族共和”的另一种叙事
陈峰 宋朝的科举入仕与官场底线
陈侃理 读《<春秋>与“汉道”》
陈徒手 文件中的王瑶
刘淑玲 人文精神的标本
门小薇 游宦生涯中马致远的出世之思
刘再复 《红楼梦》的存在论阅读
郝田虎 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
赵汀阳 漫画
陈四益 黄永厚 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