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桔灯(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冰心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冰心名篇《小桔灯》命名,分为“岁月丝语”“沁心幽情”“雅意人生”“文思博识”“云天高谊”“心游远迹”六章,收录了冰心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一部以爱美善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橘灯》《我的同学》等篇,平淡中见生动,《说梦》《画——诗》等篇,细腻诚挚的文字中尽显韵味……本书还收录了冰心其他众多优美的篇目,跨越这位世纪老人的童年与暮年,见证时代的变迁与岁月的流转。她以清新婉丽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带给他们永恒的感动。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她创作的主旋律,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桔灯》等,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同时,她的译作《先知》《沙与沫》《吉檀迦利》等,也是公认的精品。 目录 第一章 岁月丝语 小桔灯 我的同班 我的同学 故乡的风采 忆烟台 回忆“五四” 谢家墙上的对联 我的中学时代 在美留学的三年 第二章 沁心幽情 一日的春光 玉工的启发 花光和雪光 元旦试笔 梦的启发 我的家在哪里? 说梦 我的一天 五月一号 除夕 一颗没人肯刻的图章 话说萝卜白菜 第三章 雅意人生 我家的茶事 我喜欢下雪的天 丢不掉的珍宝 我喜爱小动物 我和玫瑰花 我和北京 火树银花里的回忆 每逢佳节 像蜜蜂一样劳动的人们 玻璃窗内外的喜悦 绿的歌 第四章 文思博识 元代的戏曲 我的文学生活 写作经验琐谈 毛泽东诗词鉴赏一得 中国人的严谨的亲属称呼 画——诗 怎样欣赏中国文学 第五章 云天高谊 “人难再得始为佳 老舍和孩子们 怀念老舍先生 追念振铎 追念闻一多先生 回忆中的胡适先生 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 纪念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 梳妆台做成的书桌 一代伟大的女性——记邓颖超大姐 一饭难忘 忆意娜 第六章 心游远迹 归来以后 莫斯科的丁香和北京的菊花 我到了北京 还乡杂记 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 访英观感 奇迹的三门峡市 走进人民大会堂 仰望天安门 记广州花市 美的北京街头 平绥沿线旅行纪 编后记 导语 《小桔灯》继承了冰心女士早期的创作特点,表现出了她对旧中国的控诉以及对新中国的热爱。整部作品充满了新鲜的活力和鼓舞精神的力量,处处体现着冰心女士的创作信仰——“有了爱,便有了一切”。为了便于读者从多方面了解冰心女士的文学作品,本书在编排过程中还特别添加了她的多篇精品散文。这些作品,文笔细腻流畅、优美动人,语言含蓄隽永、委婉灵动,感情亲切浓厚、回味悠长,一字一句均洋溢着冰心女士对生活和生命的热忱,以及对孩子们的喜爱与关怀。 后记 《小桔灯》完成于1957年,它继承了冰心女士 早期的创作特点,表现出了她对旧中国的控诉以及 对新中国的热爱。整部作品充满了新鲜的活力和鼓 舞精神的力量,处处体现着冰心女士的创作信仰—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为了便于读者从多方 面了解冰心女士的文学作品,本书在编排过程中还 特别添加了她的多篇精品散文。这些作品,文笔细 腻流畅、优美动人,语言含蓄隽永、委婉灵动,感 情亲切浓厚、回味悠长,一字一句均洋溢着冰心女 士对生活和生命的热忱,以及对孩子们的喜爱与关 怀。 作为冰心女士最经典、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部作 品,本书力求在各个方面做到完美。优秀的图书封 面,不仅能准确地体现出书籍本身的思想内涵,还 能为图书锦上添花。设计师在为本书进行封面设计 时,于众多美术作品之中挑选出了这幅色彩艳丽、 栩栩如生的优秀画作。画中小姑娘与《小桔灯》中 主人公的形象十分相似,旨在能更贴切《小桔灯》 的主题内容,因此,仅在这里向这位艺术家表示我 们最衷心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冰心那富有声音的作品,以及对人性的一种侧 面的仔细的洞察,就像“小桔灯”一样,赋予我们 以温暖心房的光芒。 ——日本文学评论家秋野修二 有你在,灯亮着。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 ,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 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 一颗真诚的爱心。 ——现代作家巴金 精彩页 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二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砂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