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尖叫(恐惧带来的刺激创伤反思和裨益)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玛吉·克尔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玛吉·克尔著的《尖叫(恐惧带来的刺激创伤反思和裨益)》是一本关于恐惧心理和体验感的引进版心理学研究读物。作者通过亲身体验云霄飞车、边缘漫步、各种鬼屋、废弃监狱等等,并接受专业仪器测试,将恐惧之旅的真实感受客观真实记述,并科学理性地分析,告诉人们恐惧到底是什么以及人们为什么喜欢它。
目录
惊险刺激的游乐设施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生理刺激
第一章 胃下坠
第二章 恐高症
第二部分:心理寒战
第三章 在黑暗中独处
第四章 驱鬼
第五章 恐怖小屋
第三部分:真正的恐惧
第六章 人终有一死
第七章 误入歧途
第四部分:带回成果
第八章 创建地下室项目
后记
致谢
注释
序言
10月中旬的一个周五,晚上9点左右。天气很冷
,但还带着秋天的清爽,没有冷到能看见自己呼出
的白气。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鬼屋,“惊魂凶宅
”(ScareHouse)前有人排队,队伍有将近两个街
区长。我问了他们一些问题,然后,沿着山坡走回
鬼屋正门。
路上,有游客向我喊道:“嘿!嘿!这有多恐
怖?”我边走边大声答道:“你带要换的裤子了吗
?”进门时,我向一位安保人员点了点头,然后绕
过游客,走向大厅后面厚重的黑色帘幕。走进帘幕
,温度好像升高了20华氏度。我穿过鬼屋中间的一
条演员幕后通道回到“谷仓”(Barn)时,能感觉
到一种越来越强的期待之情。左边,来自“僵尸启
示录”(zombie apocalypse)的咆哮声和吼叫声
越来越大,又随着我的离去而慢慢消失。然后,我
听到了响亮的一声“砰”,接着是刺耳的尖叫。我
笑了。那声音是我们的演员发出的,他扮演一个精
力异常充沛的僵尸,不停地扑倒在距离游客只有几
英寸的有机玻璃上(在接下来的五个小时里,他至
少每分钟要做一次)。右边,当我走过“教
堂”(the Chapel)时,听到了一名发狂的神父发
出含糊难懂的咆哮。
终于来到了幕后通道的最后一段,我已经能够
感受到门的滑动和撞击引起的震动,它们来自“连
环杀手”(the Serial Killer)。说是门,其实
是房间侧面的一整块板子,安装在滑轨上,尾部有
一块金属片,可以放大声音。我听到有人说“你们
在我房间里干什么”,然后人们开始尖叫,喊着“
噢,天呐”和其他脏话。尽管看不到连环杀手,但
我知道他在做什么:握着菜刀,赤裸着上身跑出来
,既吓到了游客,又不妨碍他们逃开。然后,他退
回去,用力关上门。就在游客们松了口气,平复心
情时,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出现了,向他们求助
。游客们在迷茫、惊愕和极度恐惧中,继续向前跑
,跑进“谷仓”。“谷仓”的入口安静而诡异,堆
满了填充玩具(不是毛茸茸的那种)。而就在拐角
处,“屠夫”(butcher)、“稻草
人”(scarecrow)、“电锯”(chainsaw),还
有一个我们称之为“干草垛”(Hayloft)的人正暗
中等待着。从地下室到“谷仓”的这段路,是我最
喜欢的地方之一。
我跟“连环杀手”击了掌,问他今晚怎么样。
他大笑着回答:“棒极了。”这几个房间的工作人
员已经合作三年多了,他们的精力和营造出的紧张
氛围都令人震惊。我溜到了紧挨着推拉门的一道托
板上(墙上有一扇很重的门,门上嵌有一扇窗户,
你可以将窗户打开,跳进去),从墙上一个一便士
大小的孔向外窥视。这样的窥视孔布满了整个鬼屋
,让演员和安保人员得以注意行动提示、客流量,
当然,还有那些惹麻烦的人。对社会学家来说,则
没有那么多功能。
……
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得知我要去惊魂凶宅工作后
,给了我一个白眼,但我并不在意。惊魂凶宅每年
都会在游客调查表中问:“你觉得什么最恐怖?”
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这些数据虽然不够详尽,也
不严谨,不能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却是关
于恐惧的珍贵一瞥,还原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原貌
。2008年以来,我有幸读到一些人对于自己惧怕的
事物的描述,很有趣,也让我很受启发。
我在匹兹堡大学和惊魂凶宅继续恐惧研究时,
发现了有些问题是现有理论和成堆的实验室研究都
解答不了的。我读到的所有资料都集中于恐惧的负
面影响。学者们展示了恐慌、焦虑、担忧和恐惧是
怎样控制美国人的心理,成为我们大多数行为和决
定的主导情绪,对我们造成巨大伤害的。无数作者
剖析并谴责了当代美国社会中猖獗的“恐惧牟取暴
利”行为,并指出恐惧被用于销售产品和挑起政治
辩论。渴求阅读量的新闻媒体操纵着我们的恐惧反
应,我们的大脑分不清“真实的”威胁和在世界各
地发生的抽象的恐怖事件,这些恐怖事件在发生的
几秒内就会出现在我们的手机和电视上。客观来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安全的世界里,然而每天被
大量引发恐惧的信息轰炸,担心那些可能不会影响
我们、远非我们所能控制的问题。可以说,我们正
被恐惧吞噬。
然而,很多人都享受恐惧。他们喜欢大声尖叫
,骄傲地在推特(Twicfer)和脸书(Facebook)上
发布尿湿的裤子的照片。他们笑着离开鬼屋,彼此
拥抱,相互击掌庆祝。
我在惊魂凶宅的观察(更别提电视、电子游戏
等利用恐怖场景取得的商业成功)与文献不符,一
些问题有待回答。其中不乏有趣的,比如:为什么
有些人喜欢鬼屋,有些人不喜欢?过山车产生的生
理刺激与黑暗中独处时的心理寒战有什么区别?还
有一些更严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受惊吓的自己身
上学到什么?生理与文化的差异如何影响我们害怕
的东西,以及应对恐怖吓人内容的方式?为什么明
知道身处于前所未有的危险世界,人们还想追求更
多的恐惧,而且是创纪录的数量?关于恐瞑,需要
更多的调查、体验和分享。
所以,我就这么做了,而且不该在实验室里进
行。
过去的两年中,我试着彻底理解恐惧。为此,
我跑遍了世界各地。我去过世界上最恐怖的鬼屋,
坐过里面最陡的过山车。我到过世界上最高的人造
建筑之一,被吊在钢索上。我跳下飞机,在废弃的
监狱过夜——还去过两次。我戴着手铐,被迫在漆
黑的隧道中爬行。然而,与这些相比,一些光天化
日下发生的事情更让我害怕。我哭过几次,一次是
独自在日本的森林里,还有一次是在哥伦比亚的人
群中。我还和许多专家和科学家交流过,他们研究
与刺激、恐怖、闹鬼有关的所有事。这些经历改变
了我的生活,让我变得更好。
本书就是我的学习成果。我的恐惧探险。
导语
玛吉·克尔著的《尖叫(恐惧带来的刺激创伤反思和裨益)》是一本充满冒险精神、让人大开眼界的恐惧探索之书。作者是一位工作于美国著名鬼屋中的社会学家,在两年中造访了全世界最恐怖的地方——最陡峭的过山车、最高的空中漫步、最骇人的鬼屋、最阴森的监狱遗址、最专业的“捉鬼”之旅、最幽暗的自杀森林、最危险的犯罪市区……
以亲身体验结合科学分析,来探讨人性中的恐惧之谜。克尔不仅仅把恐惧当作一种情绪来看待,她深入研究恐惧背后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原理,向我们展示了恐惧是如何产生的,它意味着什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以及为什么许多人对恐怖事物如此着迷。本书由一个个刺激的经历和有趣的科学原理穿连而成,会让你大笑,尖叫,正视恐惧,重新认识自己。
后记
那些克服了恐惧去宰杀野兽的人,那些冒险去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都收到了命运丰厚的礼物:活
下来。他们是我们的祖先。我们想要继续冒险,希
望有机会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刺激的经历和自我
惊吓都伴随着冲突与解决,这让我们感觉良好,一
切尽在掌握中,让我们感到自信,并在对自己能力
和自我的肯定中获得安全感。我们可以在狂乱的暴
风雨中驾船航行,并安全地回到原地。我们要做的
就是敞开心扉,“选择加入”。当我们这样做的时
候,我们会成为领航者,引领经验发生,并决定它
的意义。
我们的大脑在模仿方面令人惊叹,但没有什么
能代替亲身经历所带来的身体感觉——哪怕只是独
自坐在森林里的体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能会经
历或感受到什么。你不必挂在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上
,你可以从小处着手:尝试一种新食物;看一部恐
怖电影;溜冰、轮滑、滑雪、做运动,什么运动都
行;倒立或者翻跟头。打造你自己的冒险地图。从
许多容易达到的目的地和完全可以完成的活动,以
及一些稍稍努力即可完成的活动开始!走过漆黑的
走廊和爬过隧道带给我的快乐与满足,远远超过买
一双新靴子。
坚持更新冒险日志或博客,拍照并写下你在那
些经历中的感受。正视死亡。写下你的恐惧,你真
正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害怕。逼着自己走出舒适
区,即便只是一小步,也会有兴奋、成长和活着的
感觉。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精彩的作品,描述了恐惧如何作用于
我们的身体和社会;同时也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
直面最糟糕噩梦的惊人益处。
——贝丝·洛夫乔伊(Bess Lovejoy,美国作
家、研究员)
克尔带领读者踏上旅程,途中他们将亲身经历
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每探索一处骇人景点,她
都会分享自己的恐惧体验,这使本书更加迷人……
本书不仅有完整的科学阐释,而且对于大众来说,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图书馆杂志》
在描述自己的经历时,克尔极富洞察力地回顾
了恐惧带来的生理影响……对于那些想知道自己为
何喜欢恐惧体验的人来说,书中的实验提供了一些
线索;对于那些害怕恐惧体验的人来说,克尔本人
的热情给了他们尝试的理由。
——《出版人周刊》
精彩页
第一章 胃下坠(节选)
抬头凝视过山车庞大的钢铁网,这种感觉很特别。11岁时,我坐了“好时乐园”(Hershey Park)里最古老的过山车“彗星号”(Comet),那是我第一次坐过山车。我把马尾辫解了绑,绑了解,因为我的头发很长,超过了腰,几乎要到膝盖,像长发公主一样。我觉得头发会卷进轨道(事后看来,这种担忧很合理)。从那以后,我坐过很多过山车,记得每一次感受,每一座过山车都独一无二,令人兴奋。但我知道接下来要坐的过山车非常特别:它是世界上最陡的一座,位于日本最高峰的山脚下。富士急乐园(Fuji-Q Highland)的高飞车(Takabisha)全程3300英尺[1],在2分钟的车程中,将游客带到141英尺的高空,然后以超越垂直的121度俯冲下落,这一角度打破了世界纪录。为了搭乘它,我跨越了半个地球。
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带来特别的恐怖体验。它的可怕不在于内容,而是让我们的“思维”大脑掉线,直接对身体造成快速而有力的冲击。这种不超过几分钟的快速本质,是它如此好玩的原因之一。与悬挂在高楼边上将近一个小时(稍后会有详细的说明)不同,惊险刺激的过山车让我们的大脑来不及思考正在发生什么,也没有时间一次次地努力克服恐惧。所以,我们放弃了,让机器控制一切,随它以人体无法承受的方式,将我们翻转、抛射、扭转、旋转,或抛来抛去。我们被绑在座椅上,任由过山车摆布,我们的身体在几秒内进入高唤醒状态,触发一连串化学反应,统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 or flight response),或威胁反应(threat response),或一般人口中的“恐惧”。
我们所说的恐惧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事实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最近起草了一份长达34页的文件,列出了包括恐惧在内的所有情绪的许多相关内容。例如,大多数人口中的“恐惧”被分为几个负价系统(negative valence systems),包括急性威胁、潜在威胁、持续威胁、损失和令人沮丧的无回报。它还明确了人体内的基因、分子、细胞和回路,并研究了心理和行为测试。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编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试图理解我们大多数人称之为感觉的东西。
大多数人把恐惧当作一种情绪来讨论,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情绪是很难解释的。想象一下,如何告诉一个对人类经验一无所知的外星人,怎么区分恐惧和焦虑等其他情绪。快乐与惊喜、愤怒与沮丧、内疚与羞耻之间有什么区别?所以,怎么向外星人解释究竟什么是情绪?什么是感觉?情绪是会导致特定行为(如尖叫或遮住双眼)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或出汗)吗?如果是的话,哪种生理反应产生哪种特定的行为呢?这些规律在所有人身上都一样吗?我和你所感觉到的快乐是一样的吗?
一些研究人员说确实如此。20世纪70年代,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提出了六种情绪,它们在所有人类身上看起来都是相同的,不论时间地点:恐惧、惊讶、愤怒、快乐、悲伤和厌恶。后来他增加了愉悦、轻蔑、满足、尴尬、兴奋、内疚、骄傲、安慰、满意、感官愉悦和羞愧。然而,新的研究,比如埃立卡·西格尔(Erika Siegel)和同事近期所开展的,通过对情绪进行元分析,发现“针对某个单独的情绪,没有不变的、特别的生理变化”,这意味着不能仅从一连串的生理现象(如出汗、心率和体温有变)来推测某人的情绪状态。应该说,一些行为和含义与一系列生理反应有关,但这些反应确实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所以,对某一事物,你我所感知到的恐惧程度不一定相同,而且很有可能你并不害怕我恐惧的东西。
P11-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