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经营者代理行为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张勇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在吸收和借鉴企业家理论、管理者理论和契约理论三大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公司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经营者的代理行为、公司经营者优化组合激励、国有股权代表的代理行为等四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创造性成果和创新理论。

本书不仅对从事企业家理论、管理者理论、契约理论、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企业特别是公司制企业在经营者行为机制设计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经营者选任机制、业绩考核机制、报酬激励机制、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约束机制等机制的设计等方面。

内容推荐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司经营者在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公司经营者不当的代理行为,既损害出资者利益,又损害公司其他股东及管理层其他成员的利益。本书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公司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经营者的代理行为、公司经营者优化组合激励、国有股权代表的代理行为等四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创新性,又有实践上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从事企业家理论、管理者理论、契约理论、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我国企业特别是公司制企业在经营者行为机制设计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司经营者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1.2.2 公司经营者代理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1.2.3 委托代理理论对公司经营者代理行为的研究

1.2.4 对公司经营者代理行为研究的评论

 1.3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来源

1.3.2 课题的基本内容

1.3.3 课题成果的预计去向

第2章 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2.1 防范道德风险行为的关键在激励

2.1.1 道德风险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

2.1.2 道德风险行为产生的充分条件

2.1.3 防范道德风险行为的关键在激励

2.1.4 结束语

 2.2 信息租金抽取与效率的权衡

2.2.1 模型及模型分析

2.2.2 分析与讨论

2.2.3 小结与延伸

 2.3 私人信息的显示

2.3.1 信息甄别模型

2.3.2 最优契约的性质

2.3.3 小结

 2.4 事后隐匿信息的防范

2.4.1 隐匿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

2.4.2 模型的最优解与最优报酬契约

2.4.3 最优契约的特征与性质

2.4.4 小结

 2.5 有限执行的假设

2.5.1 问题的提出

2.5.2 最优报酬契约的比较

  2.5.3 小结

 2.6 审计机制的影响

2.6.1 审计机制模型

2.6.2 有审计机制的最优解和无审计机制的最优解

2.6.3 分析与讨论

2.6.4 小结

第3章 经营者代理行为研究的若干扩展

 3.1 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3.1.1 激励模型

3.1.2 分析与讨论

3.1.3 结论

 3.2 经营者的行动组合

3.2.1 模型

3.2.2 分析与讨论

3.2.3 结束语

 3.3 多任务的委托代理

3.3.1 任务的相关性

  3.3.2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3.3.3 定理

3.3.4 小结

 3.4 激励与监督的综合

3.4.1 激励—监督模型

3.4.2 分析与讨论

3.4.3 结束语

 3.5 业绩的隐性激励

3.5.1 业绩隐性激励作用的理论基础

3.5.2 最优报酬契约的改进

3.5.3 结束语

 3.6 同时考虑细分环境的不确定性

3.6.1 股权激励机制模型

3.6.2 关于最优股权激励系数β的讨论

3.6.3 结束语

第4章 经营者的优化组合激励

 4.1 “朝三暮四”典故的新解

4.1.1 养猴人与猴子的效用最大化

4.1.2 养猴人与猴子的博弈

4.1.3 结束语

 4.2 报酬结构的优化

4.2.1 优化比例分配模型

4.2.2 分析与讨论

4.2.3 结束语

 4.3 长期与短期组合激励的优化

4.3.1 组合激励模型

4.3.2 分析

4.3.3 结束语

 4.4 以股权激励为例

4.4.1 问题的管理学背景

4.4.2 最优组合激励模型

4.4.3 分析与讨论

4.4.4 结束语

 4.5 优化组合激励问题分类建模

4.5.1 经营者组合激励的分类

4.5.2 经营者组合激励的建模

4.5.3 经营者组合激励模型及论证

4.5.4 经营者组合激励模型的含义

4.5.5 结束语

第5章 国有股权代表代理行为的理论研究

 5.1 国有股权代表的委托结构

5.1.1 国有股权代表初始委托人的特性

5.1.2 国有股权代表多重委托人的特性

5.1.3 国有股权代表所有权的代理不完整性

5.1.4 结束语

 5.2 国有股权代表道德风险行为的特点研究

5.2.1 国有股权代表道德风险行为的充分条件

5.2.2 国有股权代表道德风险行为的动机

5.2.3 国有股权代表道德风险行为的特性

5.2.4 结束语

 5.3 基于H—M模型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5.3.1 文献回顾

5.3.2 基于H—M模型的分析框架

5.3.3 分析与讨论

5.3.4 问题展望

 5.4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央企业改革的启示

5.4.1 文献综述

5.4.2 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模型

5.4.3 分析与讨论

5.4.4 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理论与中央企业改革

第6章 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制改革的政策研究

 6.1 邓小平对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制改革的贡献

6.1.1 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制改革的摸索试点阶段(1984—1986)

6.1.2 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制改革的正式试点阶段(1987—1991)

6.1.3 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制改革的全面试点阶段(1992—1996)

6.1.4 结束语

 6.2 江泽民关于国企股份公司制改革的思想

6.2.1 思想大解放期间的改革思想(1990—1992)

6.2.2 思路大调整期间的改革思想(1993—1996)

6.2.3 理论大突破期间的改革思想(1997—2002)

6.2.4 国企股份公司制改革共识的形成

6.2.5 结束语

 6.3 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制改革的成就

6.3.1 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制改革的现实含义与现实意义

6.3.2 国有企业股份公司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

6.3.3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公司制改革

结论

附录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3: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