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熙,当代作家,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近20年。1978年重返文坛,曾任北京市文联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其作品注重描写当代中国的历史曲折,描绘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展现了种种灵魂与肉体扭曲的图景,悲情中蕴藏着多彩的人生,著有《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北国草》、《风泪眼》、《走向混沌》等中、短篇小说和散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维熙自选集/当代华语文学名家自选集系列/路标石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维熙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从维熙,当代作家,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近20年。1978年重返文坛,曾任北京市文联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其作品注重描写当代中国的历史曲折,描绘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展现了种种灵魂与肉体扭曲的图景,悲情中蕴藏着多彩的人生,著有《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北国草》、《风泪眼》、《走向混沌》等中、短篇小说和散文。 书评(媒体评论) 胡乔木(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你的作 品给了我关于“右派分子”劳改生活的许多知识, 你对小说中两个主角的刻画和在他们的故事中所赋 予的崇高意义,都很使我受益。你很有叙事本领, 你的文字也很讲究。 孙犁(知名作家)——小说能一下子把我吸引住 。它的生活的真实背景,情节的紧凑衔接,人物的 矛盾冲突,都证明你近来在小说艺术探索方而的努 力和成就,是非同一般、非同小可的。我一直兴奋 地高兴地读下去,欲罢不能…… 目录 长篇小说 北国草 中篇小说 雪落黄河静无声 大墙下的红玉兰 散文随笔 巴黎朝圣 重访白洋淀 火把节之夜 最初的冬季 荷香深处祭孙犁 雨中四季 阿里山看云 国门风景 山的图腾 梦幻阿尔山 上海往事 少年时,不懂爱情 一曲琵琶醉了秋 文学百年悲与欢 母亲的“马拉松 绿为媒 贵妃之谜 底层情缘 附录 从维熙主要作品出版年表 精彩页 “您可真有意思。我还是一条小光棍,将来等着您给我找个北大荒的姑娘哪!” 老猎人刚刚装上一袋烟,听卢华这么一说,笑得手都哆嗦起来,烟末撒落在他的皮裤上:“我说卢华,凭你这模样,凭你这打‘狼’的狠劲儿,还愁找不上媳妇?要是你不嫌北大荒的丫头带着草腥味儿,我那个丫头叫玉枝……” 卢华说的本来是句玩笑话,可是性格豪爽的老猎人却把棒槌当了针(真),他黑黑的脸膛一下就烧红了。他正想对老猎人解释什么,帐篷外边有了细碎的脚步声,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年轻姑娘走进帐篷。这小伙子身板显得比卢华纤弱一些,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镜片后边那双眼睛带着调皮的神气,他瘦削的肩膀上尽管背着一支“三八式”步枪,但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不称职的“学生兵”。他身旁的那个剪着齐耳短发的姑娘,眉目清秀,两只晶莹闪亮的眸子像是两泓秋水。她穿着一身天蓝色的无花衣裤,一只手里拿着根丈量土地用的红白花杆,另一只手里攥住一把早开的野菊花。她刚走进帐篷,就用唱歌一样的婉转喉咙兴奋地喊道: “卢华队长!那条铃铛河美极了。你看,这是我们丈量待开的荒地时,顺手摘的花。”姑娘把花放在鼻子下嗅了一下,伸手递给了卢华。当她看见卢华身旁还坐着一位身穿皮袄皮裤的陌生老者时,拿花的手停在半空中不动了,“这……这是……” “这是猎人鲁大爷。” “鲁大爷。”这个嗓音甜甜的姑娘自我介绍说,“我叫俞秋兰。” “你呢?”老猎人盯着那个戴眼镜的青年,“叫啥大号?” “我?”那个年轻人好像故意兜圈子,“我只顾看您的皮袄皮裤了。过去在小说里常看见猎人,都是膀大腰圆的彪形大汉,想不到您身不高,膀不圆,竟是个貌不惊人的干巴老头儿。您看,我口袋还装着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哪!”小伙子从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本书来,朝老猎人晃悠了一下,接着说,“过去,在学校里我是个屠格涅夫迷,那《白净草原》写得真美,可是刚才我和小俞往远处走了走,这儿比屠格涅夫笔下的草原还美上十倍。蓝天,绿树,白云,枯草,远山……我真后悔没带上我那块画板。卢华队长,我不夸张,这儿简直是个神话世界。最怪的是,这里的鱼居然不怕人,在铃铛河边,我伸手就抓住一条,不信,你问小俞。” “鱼呢?”卢华强忍住笑,斜眼瞅着他。 “鱼?我又给放回河里去了,那是一条一巴掌长的红脊背的鲤鱼,我不忍心……” “我做证明,咱们的‘秀才’确实把鱼又放回河里去了。”俞秋兰扭头对老猎人说,“鲁大爷,这是我们垦荒队里的知识篓子,您就记住他大号叫‘秀才’就行了。” “不,鲁大爷,他们都爱拿我取笑,我叫诸葛井瑞。”小伙子站直身子,规规矩矩地向老猎人举手行礼,由于他手臂下甩,那支“三八式”步枪顺着他那敬礼的胳膊,“哐啷”一声滑落到地上。 老猎人朗声大笑起来:“这要是枪里顶着门子儿,枪口朝着卢华,卢华就不用开荒,先到酆都城找阎王爷报到去了。” “没装子弹,我只是背着它威风威风。”诸葛井瑞毫无笑意地从地上拾起了枪。他弯腰拾枪的时候,眼镜又滑落到地上,他忙捡起了眼镜,在衣襟上擦了擦,架在鼻梁上。然后,他蹲到行李卷旁边,从行李里抽出一个破旧的绿色板夹,开始为老猎人画肖像了。俞秋兰怕老猎人发觉诸葛井瑞在偷偷地画他,影响面部的自然表情,有意吸引老猎人的视线,把野菊花插在一个瓶子里说:“鲁大爷是当地人,熟悉这儿的地理条件。我们想开的第一片黑土,北边到那棵枯干了的老橡树,南边到那块高土岗子,我丈量了一下,有几十垧地。我看这块地方一马平川,灌木丛比较少,从这块开犁,您看行吗?” 老猎人没有立刻回答俞秋兰的问题,却用慈爱的目光,紧紧地瞅着她:“姑娘,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俞秋兰有点不好意思地脸红了。 “我那玉枝丫头,总共比你才小一岁,只懂得进山砍柴伐木,打黑瞎子。”老猎人吐出最后一缕淡蓝色的烟雾,用烟袋锅儿敲着鞋帮说,“跟你比比,模样俊相倒不比你差,可是装的一肚子草,真是个草妞儿。你们个儿顶个儿的怎么都这么大的学问?”P12-13 导语 从维熙,当代作家,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近20年。1978年重返文坛,曾任北京市文联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其作品注重描写当代中国的历史曲折,描绘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展现了种种灵魂与肉体扭曲的图景。 这本《从维熙自选集》是其的作品之一。 序言 天地出版社选编我的文集时,遴选了我的长篇 小说《北国草》,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和 《雪落黄河静无声》,以及部分散文篇章,出版社 的编辑是有眼光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 历史进程和我个人的人生旅程的双重因素;因而无 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演绎着中国历史和我个人的 感悟。 《北国草》是描写北京的年轻人于20世纪50年 代中期,奔赴北大荒去开垦荒地的故事。当时我是 北京日报记者,两次踏冰卧雪与他们同往祖国边陲 开荒。但该书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之初,实因我于 1957年后,失去了拿笔杆的权利。直到改革开放的 历史新时期,我由“鬼”还原成人之后,小说才在 《收获》分两期干0载,并获得了北京市长篇小说一 等奖;之后,《中学生》杂志在全国进行优秀作品 评比,《北国草》竟然获得了33万多张选票,成为 了当时文苑中的一朵奇葩。2009年,《北国草》被 纳入共和国建国六十年优秀长篇小说文库。 至于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和《雪落黄 河静无声》,也都问世于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前者 是描写“文革”时期监狱生活的作品,因而小说在 《收获》刊出后,赞美与讨伐之声皆有。因此作是 巴金拍板刊发的,因而巴老与我一起承担了对小说 的声讨。但是因赞美之声远远超过谴责之声,当全 国首届中篇小说奖评奖时,出乎我意料的是,此部 小说荣获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雪落黄河静无 声》刊登于当时的《人民文学》上,让我意想不到 的是,此部中篇问世后,批评与赞赏之声再次同时 出现。胡乔木派他的秘书连续给我送来三封书信, 对小说给予极高的评价。我个人并不认为这部小说 是花中奇葩,除了在复乔木同志信中言明自识之外 ,还向批评该小说的评论家表达了我内心的谢意。 纪实散文部分,虽然在篇幅上小于小说,但其 内容纳天地间悲欢于笔端,览人间万象于视野。文 中有探寻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地的《绿为媒》,有写 我母亲苦难一生的《母亲的‘‘马拉松”》,还有 几篇写文坛前辈伯乐的悼文。 序文忌长,就此停笔——愿倾听到读者的回声 。 2018年4月25日于书斋 内容推荐 从维熙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演绎着中国历史以及作者个人的深切感悟。《从维熙自选集》精选了他优秀且极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北国草》,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雪落黄河静无声》,以及近二十篇精品散文。小说融贯历史进程与个人旅程,记录苦难,呼唤美好,是不可多得的反思历史、探讨人性的好作品;散文着重于纪实,容纳天地悲欢于笔端,揽人间万象于视野,博大胸襟与悲悯情怀兼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