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杜维善口述历史(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董存发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上海闻人杜月笙之子杜维善关父母和本人经历的漫述,由毕业于复旦中文系的董存发采访整理而成,是研究杜月笙及其20世纪初、中期上海,乃至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帮会等的重要资料。本书大体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父亲:海上闻人杜月笙”,从其个人亲历和见闻,以及从母亲姐姐、亲友长辈、师尊父执等人传述所得,描述杜月笙的家庭身世、童年经历、社会活动、人脉交往;第二部分“我的母亲:生母姚玉兰和义母孟小冬”,作为一代京剧名家姚玉兰、孟小冬的亲子和嗣子,讲述对她们的鲜为外人所知的家贯身世、早年经历、艺术业绩等,以及她们后期生活、各自的人际交往、殁前身后,等等;第三部分“我的故事:思古楼主”,以其古钱币收藏家、研究者的资历和学养,阐述了许多这一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与历史掌故,特别是个人的集帀经历、同好交往和研究成果等。 目录 编撰说明 第一部分 我的父亲 海上闻人杜月笙 杜氏祠堂已不见,旧事流传不断 杜家的房产 天下头号戏迷 看重忠义气节 青洪帮总教主 创办敌后抗日武装 戴笠死亡之谜 国共合作沪港抗日大营救 上海滩的三大亨 带着特殊使命来杜家的孔二小姐 与共产党的密切往来 与国民党的纠结 对新政权的迟疑 愚忠与解不开的心结 刀切豆腐两面光 暗恋孟小冬由来已久 陆京士在我父亲最后的日子 对我父亲临终的误解 我父亲的归宿 最后一件善事 同科兄弟顾嘉棠 账房先生黄国栋 五十根金条,到地下去算账吧 吴家元、李裁法命案与于右任 杜家子女无“子承父业” 我父亲的书不好写:历史与传奇 写我父亲的书 我与我父亲时空对话 真实的父亲 第二部分 我的母亲 一代名伶姚玉兰、孟小冬 杜家的太太 不会唱几句戏,进不来杜家的门 我的母亲姚玉兰 质朴低调的母亲 明媒正娶八抬大轿进杜家 出入士林官邸 与宋美龄几十年关系 北平的张吴朱三家与上海的杜家 演艺界的老朋友 我的庶母孟小冬 情系北平拈花寺 绝响《搜孤救孤》 与张大千的往来 慷慨助人,学生弟子 邀请回大陆 台湾度晚年 冬皇故物 真实的孟小冬 第三部分 思古楼主 古钱币收藏 《思古楼记》与我的一生 抵押房子买半两 “我的钱都保值增值到了上博”,收藏是为了研究 丝绸之路古国钱币 丝路古国钱币的历史故事和补白 不尽的钱缘 钱币与精神 思古楼主的金石缘 五铢半两故土情 不尽的禅意 为人之道不张扬 我的简单经历 鲜为人知的两岸传书信使 我看得很开,有病没病都得走 土字多一点,意思不同 院中有悟,人生似梦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6月,首任馆长张元 济先生由毛泽东主席提名,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亲聘。建 馆六十余年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由历任市长共延聘近 1200名馆员。馆员专业遍及文化历史、金石书画、新闻出 版、教育学术、戏剧电影、传统医学、传统体育等多个领 域,多以深邃造诣、杰出成就和一定的社会影响,成为专 业翘楚乃至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之士。他们在人生和事业道 路上所经历蕴积的波澜起伏、经验见识和丰富阅历,是具 有多重价值的宝贵的人文历史资源。 为了充分发掘文史馆馆员群体所特有的珍贵而丰厚的 人文历史资源,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 历史研究工作,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上 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著名历史学家、上海 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姜义华和熊月之先生联袂担任中心主任 。中心成立后,即聘请沪上学有专长的十位文史学者担任 特聘研究员,启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以下简 称丛书)编撰项目。为了保证丛书的整体质量,在广泛征求 各方面意见后,确定以下编撰原则: 一、丛书主要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同时适当选 取符合要求的馆外人士为访谈对象(即口述者)。 二、丛书恪守口述历史征集途径和开展过程的规范性 。凡列选书目,概由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先根据相关原则选 取访谈对象。征得同意后,由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约聘的撰 稿人拟定采访提纲,经中心审议和口述者认同后付诸实施 。访谈结束后,由撰稿人在文字笔录对比录音、影像的基 础上整理成文,最终由口述者本人修订定稿。 三、丛书注重口述历史区别于一般“自传”或“回忆 录”的独特性。访谈范围涉及口述者家世、经历、事业、 交往、见闻等多个方面,尤其重视本人在场或参与之所历 、所见、所闻、所传、所思,具有历史价值却缺乏文字资 料的内容。 四、丛书本着客观的态度保存口述者的记忆。由于认 识水平和记忆偏差,其内容可能与事实有出入。撰稿人应 对口述中出现的人、地、物名及时、空、事件等进行必要 的核对,尽量减少常识性错误,必要时可加以注释论证, 亦可视具体隋况在正文后面附录口述者活动年表等相关资 料。 五、丛书在整理成稿并交付出版时,除了部分内容因 涉及敏感暂不公开,或不得已而有所技术处理外,应努力 保持资料原貌,切忌依据主观价值标准任意删除或更改, 以此体现对口述者、对口述历史的尊重,同时也给口述资 料的使用者保留可供继续解读和分析考证的空间。 六、丛书按照以图辅文、以图证史的原则向口述者征 集和选用图片,包括照片、书信、手稿、字画、实物摄影 等各种形式的图像资料,基本要求是:图片题材应该与口 述内容直接关联,图片质量应该达到刊用水准,图片说明 应该以新闻报道原则来撰述,时间、地点、人物、主题, 基本齐全。 我们热忱希望丛书的编撰出版能拓展史料搜集的范围 ,能丰富读者对历史的认知,也衷心希望大家对我们编撰 工作中存在的疏漏或差错,不吝批评指正,以利于口述历 史的健康发展。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2015年6月 导语 生长于旧上海豪门、名伶世家,当过一晚上兵,没有“子承父业”,而终成为台湾软玉勘探地质师、中国和丝绸之路古钱币收藏研究大家。亲睹以其父杜月笙为主的黄金荣、张啸林三个大亨的成败兴衰,与以蒋氏为核心大家族的明争暗斗,与京剧名家梅兰芳、孟小冬,书画大师张大干,收藏家谭敬、孙家骥、张寿平等的传奇交往。领风骚百年的风云人物,亲口讲述杜家真实故事传奇、父母为人处世精髓、京戏票友和收藏趣事,几十幅首次公开的自藏照片,将彻底颠覆坊间概念,以飨读者。 后记 《杜维善口述历史:我的父亲杜月笙和杜府旧事》(以 下简称口述历史)终于定稿,自2009年第一次见到杜维善夫 妇(以下简称杜先生、杜太太),到现在已经八个多年头了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定期当面 拜访杜先生,就像小学生做作业一样,把上一次的记录整 理稿交上,求教不明白之处,聆听记录新的内容,还需查 阅其他资料佐证、对照。如此反复,虽然单调,但扎扎实 实,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以杜月笙、孟小冬为题材的传奇故事、逸闻趣事,历 来都是电影电视经久不衰的主题,更不必说网络时代,各 种新媒体批量粘贴复制、网络群发。虽然有些是历史事实 、论述正确的;但是,很多是以讹传讹、博人眼球。而杜 先生的口述历史则是杜家唯一健在的公子遵从“亲见、亲 闻、亲为”的原则,忠实地讲述并记录了其父、其母、兄 弟姐妹,在那个特殊时期、特定环境、特定区域的特别故 事,杜先生对全部书稿逐字逐句修改审定,书中的照片95 %以上都是杜先生的珍藏,而且是第一次对外发布,其准 确性、可信度毋庸置疑。读者通过阅读杜先生口述的历史 事实和传奇故事,穿越时空,亲临闻名遐迩的十里洋场不 夜城,再现杜家在旧上海滩的风光,了解那一代人的平凡 与杰出,寂寞与辉煌,功过与是非。我与杜先生的缘分 我最早认识杜先生夫妇,是在2009年冬季。那一年, 温哥华是暖冬,我们从冰天雪地的北京登机,在温暖如春 的温哥华国际机场落地。机场里,小桥流水和原住民装饰 ,恍惚是走在了大自然的丛林里;机场外,灿烂的阳光照 在脸上,暖融融、湿润润的;最惊奇的是,远处耸立着白 皑皑的雪山,而近处满地的绿草格外抢眼,我试着用手抓 了抓,是真的!真的草!我对我的幼稚行为,也感到好笑。 然而,见到杜先生夫妇,的确是让我如沐春风。之前 ,我的朋友沈辰博士曾有过提示;然而,第一次见面,我 还是被杜先生他那酷似其父的外貌惊到了。在我的记忆深 处,怎么也离不开海上闻人杜月笙的形象,那些传说的故 事,深深地影响了我。而眼前的杜先生,身材修长,着中 式夹袄,面带微笑,却有一丝丝威严,俨然是一位和蔼的 学者。杜太太,出身名门,衣着典雅端庄,略施粉黛,一 切都恰到好处,俨然就是三四十年代上海滩大家闺秀的再 现。 随着与杜先生往来增多,我深深地感受到,他没有丝 毫帮会老大的公子哥儿气息,反而是一位温文尔雅思维敏 捷的学者。直觉告诉我,我与这位忘年的学者一定有缘。 我是八十年代初在复旦大学本科学习历史,工作后进修金 融,获得MBA硕士学位。后者是我职业时间最长、物质积累 阶段,这能让我安心写作,粗茶淡饭,不必挂虑稻粱;而 前者,却是我的志趣所在。所以,在异国他乡,我谢绝了 金融界的美差,决然地坐冷板凳爬格子,执着自己的乐趣 。2010年夏季,我们全家移居温哥华。从此,我就有更多 的机会拜访杜先生,慢慢形成了规律,每隔一两周就一定 去一次杜先生家,听他讲老上海的故事和他的古钱币收藏 。就这样,我们渐渐地成了忘年之交。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得知杜先生的生日公历是1933年12月16日,真是太巧了 !我的生日也是12月16日,只是晚了三十年,这就是缘分吧 !格物致知,禅意不尽 听杜先生讲古今中外的故事,很是惬意;然而,要严 肃地记录整理杜先生的口述历史,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杜先生的记忆力非常好,知识十分渊博,谈话中,他不经 意就引出古今中外的名人行家和诗词典故,我常常是一头 雾水。杜先生就告诉我说,别着急!先把心定下来,才可以 开始做事。就这样,我开始写毛笔字,把浮躁的心平静下 来,系统地阅读了杜先生推荐的有关那个时代的各种书籍 文献,了解背景知识和历史人物,以及坊间各种对他父母 和家族的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的说法,逐渐地可以理解并 记录杜先生讲的杜家在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旧事。 杜先生从小就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经史子集的传统 文化,根植在他的骨子里;而几十年西方科学的教育和职 业历练,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事业和学术生涯。杜先生收藏 和研究古今中外钱币,包括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在中国古 钱币研究上,无论是半两钱,还是五铢钱、开元钱,他尽 可能地收集到每一种版别,积累尽可能充分的实物资料, 然后对每一枚钱币都做认真地测量、称重、断代、特征描 述,书写好每一个标签;同时,借鉴最新考古发掘资料, 运用西方地质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地分类、排比、对照 的扎实考证研究。所以,他研究撰写出来的文章书籍,资 料丰富说服力强。这种格物致知的治学态度,部分是来源 于乾嘉学派,但又超越了传统的局限,借鉴了西学的优势 。持续多年的访谈,使我切肤感受到,他不仅能够立足于 丰富扎实的史料基础,同时,能够游刃有余地上升到很高 的境界,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发表自己 的看法,甚至是穿越时空,意犹未尽。杜先生的这种方法 ,我以为是对于他父亲这样一个传奇历史人物描述的最好 方法。其实,格物致知是中 精彩页 杜氏祠堂已不见,旧事流传不断 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这是杜家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也是在当时我的浦东老家和上海滩,发生的一件大事。我那时还没有出生,但我常常听我的长辈和朋友们谈起这件事。我父亲出身贫苦,是个孤儿,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他自己去上海滩十六铺码头打杂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将来会发达成为上海滩的名人。他是个老派的人,就和过去的人们一样,在自己发达以后,希望能够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恩泽邻里。所以,他就花了很多钱,修建了杜家祠堂,里面有一个收藏十万册图书供乡里人使用的图书馆。杜家祠堂落成的时候,很多人送了匾额。蒋介石送的是“孝思不匮”,于右任送了“源远流长”的牌匾,有一块匾是日本海军部次长永野修身送的。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永野修身这个事情呢?是因为那个时候,他想讨好我父亲、拉拢我父亲。祠堂落成的时候,请了南方北方京剧界的所有名角儿来唱义务戏,就是现在说的义演,唱戏的部分收入用于赈灾。当时,除了余叔岩生病以外,所有的南北名角儿都来了。印了很多纪念册和戏单,来的人人手一份,还有纪念品。各个军政要员送的匾额、颂词和戏单都写在了当时的纪念册子里,如果能够找到当时的册子,就可以找到匾的文字和送匾的人。那次的活动是在特殊时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纪念册收了章太炎写的杜氏祠堂记。我父亲亲自请国学大师章太炎专门为杜氏祠堂写了《高桥杜氏祠堂记》,收在了他的文集《章氏丛书三编,太炎文录续编(卷六下)》,中国近代史专家陈铁健还撰文,考证了这篇祠堂记的真实性。我父亲与章太炎很早就认识,请国学大师写这篇祠堂记,显然是想借国学大师的笔墨,扬杜氏宗族的名声,其中肯定是溢美之词。不过,章太炎运用渊博的国学功底,考证了“杜”姓的起源,谈到了中华文化祖制的宗庙祠堂的作用:“夫祠堂者,上以具岁时之享,下使子孙瞻焉,以捆致其室家者也。”浦东高桥的杜氏祠堂,不仅仅是我们“杜”一支家族,也包括了其他“杜”姓宗族,“始就高桥祠堂祀其父祖以上,同堂异室之制,近世虽至尊犹然。故诸子庶不立别庙,独为一堂,以昭穆叙群主,盖通制然也。凡祠堂为址八亩,其蠕地以诗设塾及图书馆,所以流世泽帅后昆也。” 章先生说,在汉唐时期杜姓出了很多名人,比方说东汉的杜林、西晋的杜预和唐代的杜佑,他们为杜氏宗族彰显了荣耀,创造了德言行的不朽。“古之训言,保姓受氏,以守宗彷,世不绝祀,不可谓不朽。称不朽者,惟立德立功立言,宜追视杜氏之先,立德莫如大司空林,立功莫如当阳侯预,立言莫如岐公佑,其取法非远也。” 按照章太炎的说法,立祠堂、修宗庙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维系家族、宗室的传统,借追溯先祖恩德、以遗泽后世子孙,追求立德、立言、践行是古人推崇的三不朽。“有是三者,而济以和宗族,勤地材,则于守其宗枋也何有。” 我父亲也不例外,他请国学大师章太炎来写杜氏祠堂记,也是想光宗耀祖、恩泽乡里宗室、留芳后世。我父亲是一个孤儿、打杂零工,后来成为海上闻人大亨、青红帮帮主、黑社会老大,最多时的头衔有两三百个,可以说是风光得很啊!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了。就像香港《星岛日报》在我父亲去世的时候说的那样:杜氏一生的事迹是“半个世纪来的上海,反映了新旧转型,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力量的滋长与蜕化……这一个万花筒,只有在历史学家的显微镜下,才能够看清。杜氏本人始终是站在政治圈子的边缘,他的操守是旧道德的准绳,而他的一生却是大时代大烘炉中的火炼。他的死,也正是这半个世纪结束的钟声。” 我们不去评说我父亲的德言行,这自有历史学家和社会的公断。那些溢美的“孝思不匮”、“武库世家”,甚至是“义节律昭”牌匾,以及我父亲、杜家的很多事情,早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人们都淡忘了,章太炎所说的不朽的杜家祠堂也不在了,但是杜月笙这三个字,始终活跃在说书、评弹、电影、电视里,成为传说故事,甚至是八卦和演义,就像于右任的“源远流长”一样,流传下来,从当时到现在,人们津津乐道。 杜家祠堂和我父亲、母亲们早已不在,而那些故事却广泛流传!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