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魏武帝曹操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葛鑫浩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天朝史鉴
前言
第一章 纨绔阿瞒
第一节 任侠放荡
第二节 忧世不治
第三节 初露峥嵘
第二章 乱世奸雄
第一节 天下大乱
第二节 挟天子
第三节 鬼蜮之雄
第四节 白脸曹操
第三章 孙武再世
第一节 雄武之姿
第二节 闪击袁术
第三节 南征张绣
第四节 杀吕布
第五节 官渡之战
第六节 征乌桓
第七节 兵败赤壁
第八节 得陇不望蜀
第九节 用兵重谋
第十节 治军以法
第四章 治世能臣
第一节 屯田
第二节 广揽人才
第三节 打击豪强
第四节 整顿风俗
第五节 以俭为德
第五章 谁是敌手
第一节 煮酒论英雄
第二节 三足鼎立
第六章 真男人
第一节 不杀降
第二节 真性情
第三节 不怕输
第七章 汉贼还是晋祖
第一节 不称帝
第二节 煮豆燃豆萁
第三节 谁是正统
精彩页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这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
汉高祖的九世孙刘秀所建立的东汉王朝是一个由大商人、大地主所统治的王朝,与他的祖宗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相比,“布衣之士”当官可谓凤毛麟角,大地主不仅拥有大量财产,而且身居高位,发号施令。如贵族地主济南王刘康,有田800顷,奴婢多达1400余人……贫富悬殊不断扩大,普通百姓不断沦为佃农、雇农,社会地位不断下降,甚至成为奴婢。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日趋激烈。就是在这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形势之下,统治阶级内部仍在进行着十分激烈的斗争。
外戚与宦官一直争权夺利,狗咬狗的斗争愈演愈烈。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他们在当国舅的同时,从不安分守己,总是通过太后、皇后的裙带关系去获取官位,控制朝廷。特别是幼年皇帝登基之后,太后、皇后往往要利用自己的父兄来处理政事,让这些人担任高官,把持军政大权。如果皇帝长大以后同专权的外戚政见不一,那么他就会依靠宦官同外戚进行斗争,这样宦官又开始专权。如此不断轮回,就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的明争暗斗。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出生的时代,外戚与宦官斗争非常激烈,以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尤为突出。上层腐败,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全不顾及百姓的生死存亡。上天似乎也和人过不去,在人祸未息的同时,天灾也是不断,真的是民不聊生。
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发生大水灾27次,桓帝、灵帝时期就有13次,占水灾次数的二分之一;东汉时期发生大旱灾17次,桓帝、灵帝时期就有6次,占旱灾次数的三分之一。另外,据不完全统计,桓帝、灵帝时期发生大蝗灾7次,大风灾2次,大雹灾7次,大疫灾8次,地震十多次。天旱水涝、蝗虫冰雹、瘟疫地震不断发生,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天灾人祸搞得全国出现了“地广而不得耕,民众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人吃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桓帝、灵帝时期各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自称“皇帝”“黑帝”“太上皇帝”……当时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发如韭,
剪复生。
头如鸡,
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
小民从来不可轻。
曹操很幸运,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是生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并因此得以在20岁时即举孝廉,步入仕途,从此青云直上,最后位至王公,权倾天下。
曹操又很不幸,因为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虽然曹嵩已官至太尉,但毕竟是来自一个宦官家庭,被世人所鄙视。既然是宦官的子孙,曹操理所当然地有了挨骂的资本。生在为人不齿的宦官家庭,尽管他后来当上了魏王,儿子又把魏武帝的桂冠送给了他,但毕竟也没能遮住其爷爷那顶宦官的破帽。何况,曹操的奸诈似乎是来自天性,又喜欢玩弄权术、诈术,从少年时起就给人留下了不少话柄。否则,陈琳为袁绍撰写讨曹檄文的时候,怎么会如此得心应手。陈琳未归附曹操时,他这样骂曹操: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 狡锋协,好乱乐祸。
这篇檄文,可以算得上是骂人艺术的经典作品。现在有的人骂人,动不动就是“祖宗十八代”,这种骂人风格,估计就是陈琳开的先河。
就连曹操本人,在横扫袁绍抓获陈琳后,也忍不住问了一句:“ 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
不过这一骂,倒是治好了曹操的头风病。P3-5
导语
他是一个才气飞扬的大师,他是一个敢作敢为的真性情男人,他是一个文治武功的大政治家。他就是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
葛鑫浩编著的《魏武帝曹操传》以他精彩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曹操一生的沉浮,通过一件件史实的述说凸显、还原了一个性格鲜明的枭雄形象。语言平实自然、充满了故事性、趣味性与知识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味曹操传奇的人生。
序言
在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是
一个伟大的奇迹。
从公元前221年开始,中国就以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集权帝制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之后漫长的两
千多年里,中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并有着几段辉煌时期,包括汉朝、隋唐、元朝和早
清时期,在公元13世纪达到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繁荣的文化及贸易中心。以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及火药为代表的众多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的历史与科
技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还拥有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华帝国长期的优势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优越感:根
据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中国是“天朝上国”,
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皇帝就是“天下共主”。翻
开世界历史,这个观点在16世纪以前,的的确确是一
个事实。
拿破仑曾经对英国外交家阿美士德说过:“中国
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被惊醒,世界将为之震动。
”拿破仑一生纵横欧洲,数次把多国联军踩在脚下,
如此叱咤风云的人物为什么会对当时的中国有这样的
论断,他的根据从何而来?
翻开世界近代史,我们会发现,在拿破仑所处的
时代,曾经拥有优秀远古文明的区域大多四分五裂,
各自为政,欧洲如此,非洲也如此;而拥有广袤土地
的大国又大多没有久远的文明,俄罗斯如此,美国亦
然;真正能将久远的文明和辽阔的疆域结合在一起的
,仍然只有中国。拿破仑一直试图统一欧洲,因为他
深知:只有将文明的力量与辽阔的疆域结合起来,才
能造就伟大的帝国。
纵观世界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论:中国的文明能够这样伟大,中国的力量能够这样
让人不敢轻视,一直以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形式存在是
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一个多民族集权帝制国家,所有的权力集中
在皇帝一个人身上。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雄才
伟略的皇帝完全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在中华帝国
的历史上有四百多个帝王,其中十三位杰出的帝王以
其丰功伟绩而彪炳史册,在中华帝国史上,甚至世界
史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一直都以一个大帝国的姿
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各民族用各自的历史共同谱写出
一部中华风云史。秦汉时期,中华帝国把匈奴赶到西
方,引发了欧洲的一系列大动荡;唐朝时期,中华帝
国又把突厥赶到西北,又引发了中亚和东欧的动荡。
至于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这一系列
的朝代更替,以及各个朝代中的叛乱分裂或者起义,
都只不过是这个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国的内乱而已。
现在我们回顾这段伟大的中华帝国史,秦始皇,
无疑是这个大帝国的最初缔造者,也就是开国皇帝。
正是由于他的雄才伟略,才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大一
统的所有基础。
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公元前221年是真实意义
上的帝国元年。“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天下,废分
封,设郡县,同文、同律、同衡、同轨,修驿道,筑
长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有了一颗“统一的心”。从
此,中国人以高度的政治智慧与独特的文化内涵,把
“大一统思想”作为整个社会和个人的至高理想永恒
地留在了所有中国人的血液中。秦始皇也当之无愧成
为中华帝国的始皇帝。
中国封建帝王“皇帝”的称谓由秦始皇开始,他
叫“秦始皇”,就是希望大秦帝国会有接下来的二世
、三世,直至千万世,如此永远继承下去。这一点,
虽然秦始皇的子孙没有做到,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
中华帝国后来所有坐拥江山的皇帝何尝不是秦始皇的
继承者?
史家有个说法叫“汉承秦制”,意思就是刘邦建
立汉朝之后,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大一统制度,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刘邦才是秦始皇的第一个继承者。秦
末天下大乱,项羽首先在争夺天下的霸业中胜出,但
遗憾的是项羽根本没有建立中央政权的意识,而是把
诸侯全部分封到各自的领地为王,他的做法实际上是
让中国再次回到战国时代的大分裂中去,这无疑相当
于一种历史的倒退,所以最后他败给刘邦也就不足为
奇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说是刘邦战胜了项羽,
不如说是统一战胜了分裂。
楚汉争霸同时也开创了帝国的另外一个游戏规则
,皇帝轮流做,英雄不问出处。这个规则的结果就是
“成王败寇”,完美地解决了帝国内部改朝换代的“
正统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最有能力的人成
为开国皇帝,带领帝国一次又一次走向辉煌。
……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雍正时期,君主集权
达到最高峰。雍正的即位过程可谓将中国古代的太子
夺权斗争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即位之后,规定以后的
皇帝必须把继承人的名字写成诏书封存,这就从根本
上解决了皇室继承人纷争的问题。雍正又设军机处,
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为皇帝出主意、写文件、理政
务,“军国大计,罔不总揽”。雍正对经济发展的贡
献也不能忽视,正是由于他在中间的拨乱反正,使得
康熙的一些有效政策得以延续,也使得康熙开创出的
盛世局面得以延续。
雍正之子乾隆是“康乾盛世”的收官者。乾隆在
位六十年,前期,他政治颇为清明,在康熙、雍正两
朝的基础上,将“康乾盛世”局面推向了顶峰。到了
执政后期,乾隆将清政府积累下来的上百年家底挥霍
一空,对外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进一步耽误了中
国与世界的同步发展,时有英国人形容清朝为“一艘
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从这种意义上讲,乾隆也是
整个中华帝国的收官者。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直言不讳地说:西方之所以长
久以来对中国心存疑虑,就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一个统
一的大国。
“统一”就是打开中华文明唯一的钥匙。从公元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无论是后世的哪一个封
建君主,争取统一或者维护统一都是他没法抵挡的诱
惑,也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一国不容二主的观念在
这块土地上是如此深入人心,真正成了中国人的民族
基因,也是中华文明历久而弥新、中华民族能够傲立
世界的真正原因。
何君于北京
2015年3月
内容推荐
葛鑫浩编著的《魏武帝曹操传》讲述了汉代末年,动荡不安,战乱不断,曹操以其超凡的智慧及谋略平董乱,战官渡,挟天子以令诸侯,站稳了脚跟,为魏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他才华横溢,与其子共同形成了建安文学,在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曹操是一个成功的军事家、文学家,也是一个城府颇深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求贤若渴,集聚了无数贤臣武将,却又生性多疑、诡谲多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