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怀编著的《大国烟云(长篇历史小说钢铁三部曲第1季)》时空跨度宏阔,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经临的各种政治大事件,都容括其中,展开了中国社会近50年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历史画面,再现了中国工业发展艰难曲折的延伸与挺进,浓缩了民族历史和时代风情的变迁,刻画了一群以国家、民族振兴为己任,致力于实业救国的仁人志士。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国烟云(长篇历史小说钢铁三部曲第1季)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胡燕怀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胡燕怀编著的《大国烟云(长篇历史小说钢铁三部曲第1季)》时空跨度宏阔,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经临的各种政治大事件,都容括其中,展开了中国社会近50年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历史画面,再现了中国工业发展艰难曲折的延伸与挺进,浓缩了民族历史和时代风情的变迁,刻画了一群以国家、民族振兴为己任,致力于实业救国的仁人志士。 内容推荐 长篇历史小说系列《钢铁三部曲》,以中国第一家跨地区、跨行业的钢铁煤大型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联合总公司”从开端、发展到鼎盛、衰落直至最后消亡的历史事实为叙事主干,描绘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从晚清到八年抗战结束半个多世纪所发生的主要重大历史事件。胡燕怀编著的《大国烟云(长篇历史小说钢铁三部曲第1季)》为三部曲第一卷。主要描写清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在朝野铁路大论战与李鸿章的“两路之争”中成为胜利者。为修路用轨不受制于他国,张之洞改任湖广总督伊始,即大张旗鼓地开始了汉阳铁厂的筹建。顶着从民间到官场到朝廷的巨大压力,张之洞“戴着镣铐舞蹈”,一展他过人的胆识、才干和官场智慧,于光绪十九年将汉阳铁厂正式建成投产。中外轰动。但他的刚愎自用和对大工业生产的无知,致使铁厂运营亏损,其主打产品铁路钢轨脆裂不合格,投产不久即被迫停产,适逢甲午战争开打,清军海陆两线大溃,张之洞受命暂署两江总督黯然离鄂。两年后他重返鄂任,力邀盛宣怀接手汉阳铁厂,并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在体制和生产技术层面对汉阳铁厂进行全面改造,使其恢复生机。历经十七年的风雨磨难。中国南北大动脉——京汉铁路终于建成。 目录 第一章 两路之争 第二章 从广州到上海 第三章 武昌城的岁尾年头 第四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五章 寡妇桥风波 第六章 柳暗花明是汉阳 第七章 红颜与阴谋 第八章 狼争虎夺 第九章 釜底抽薪 第十章 无米之炊 第十一章 黄鹤楼上看翻船 第十二章 一山不容二虎 第十三章 大参案 第十四章 白乌鸦 第十五章 生不逢时 第十六章 官督商办 第十七章 戊戌年 第十八章 京汉大铁路 试读章节 “……贼娘的,他躲着我!”李鸿章用合肥土话在心里骂了一句。 片刻之后,一辆双轮马车在黎明前静寂的京城街道上缓缓向西行进着。马蹄在碎石的路面上踏出清脆的嗒嗒的声响。时令正当七月末,立秋后已多日,京城的白天暑热尚未大退,但此时却是凉风习习扑面,这让刚刚沐浴熏香过的李鸿章顿觉通体爽透。 马车出了冰盏胡同,横穿金鱼胡同,然后往西一拐,过了王府井,直奔东华门而去。 昨天,长春宫副总管太监谭长庆来贤良寺宣旨,皇上和太后老佛爷今晨召对李鸿章和张之洞,地点在西苑南海的仪鸾殿。慈禧参与召对,这原本也在李鸿章意料之中。几个月前光绪“大婚”,慈禧宣布“撤帘归政”。为避免干政之嫌,她还特地作出一个姿态,从长春宫里搬出来,住进了南海仪鸾殿。此时颐和园大修工程刚刚开始,西苑便成了皇太后的临时过渡住所。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有形的帘子撤掉了,但无形的“帘子”依然还在;名为“归政”,实际上朝廷的很多军国大事,包括修铁路这样重大的事情,最终还得是慈禧说了算。谭长庆还带来了慈禧对李鸿章的一道特别“恩旨”:“该大臣年事已高,着毋庸绕行西苑,直接进东华门。”这也就是说,特别恩准他李鸿章乘坐的马车,可以横穿紫禁城直接进入西苑。太后老佛爷的恩宠眷顾,让这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心里感到了一阵温暖和些许的得意。他不知道张之洞在听到这道“恩旨”后会作何感想?他还有和他继续竞争下去的勇气吗? 马车到达东华门,谭长庆早已等候在那里。马车进了东华门,穿过协和门,从内金水桥和午门之间向西,过了熙和门,就是西华门了。西华门直通西苑三海,从贤良寺去南海仪鸾殿,这是距离最短的一条捷径。 仪鸾殿在几年前就已经修缮一新,是为慈禧的“退隐”提前作的准备,也是光绪皇帝对母后的一番特别孝心。此时的仪鸾殿里灯火通明,殿前有两排东西相对的平房临时作为朝房,谭长庆把李鸿章领进了东边的一间。 这间实际是李鸿章的专用朝房,面积不大,却收拾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屋子里摆着成套的紫檀木家具,地上铺着地毡,墙上挂着字画;桌子上摆着时令的瓜果点心,还有一套精致的景德镇官窑青花茶具。这间朝房是长春宫总管太监李莲英专为中堂李大人特别布置的,从前本来设在长春宫那边,现在也跟着搬到西苑来了。这些年李鸿章在长春宫的大小太监们身上没少花银子,所以他能享受到别的大臣享受不到的特别待遇。 谭长庆退下去了,李鸿章独自坐在朝房里,等候宣召。 四周一片静寂,只有偶尔的几声秋虫的唧唧声。李鸿章气定神闲,胸有成竹,只等着宣旨太监那一声长长的唱喏了。他忽然又想到了那个张之洞。此时他在哪里?也许就在距他不过咫尺之遥的另一问朝房里,同样也在等候召见?倘若说起李、张两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若干年前曾经有过的一次过节外,迄今为止还真说不上有什么实质性的交往。那次过节发生在光绪初年,当年的张之洞还是品级低微的翰林院教习庶吉士,与京中一帮自命清高的士大夫纠合在一起,批评时政,纠弹权臣,直言无忌,时人号称“清流党”。光绪四年崇厚出使俄国,因丧权辱国受到朝野抨击,李鸿章出面袒护崇厚,因而成为清流党人的众矢之的,文笔犀利的张之洞自然也就成为弹劾李鸿章的急先锋。想不到十年后,他又在铁路问题上出来给李鸿章搅局了。 钟鼓楼上的更声传过来,已交寅牌时分了。夏天天亮得早,东方已经现出了一抹熹微的曙色。李鸿章踱到窗前。门外站着两个手提白纱灯笼,准备等会引路的小太监,他们的窃窃私语声此时清晰地传进李鸿章的耳朵里来。 一个小太监说:“听说两广的张大人也来了?” 另一个小太监说:“是啊,也在那边的朝房里候着呢。” 先前的那个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你说,待会儿皇上和老佛爷召见两位大人,会先召见谁?” 另一个说:“那得看谁的事急事大,谁在老佛爷心里头的分量重了。” “这么说,老佛爷召见大臣,谁先谁后都是有讲究的?” “当然!”另一个接着说,“你刚进宫,还不懂得这里头的行道。” “……那你说,这两位大人,谁在老佛爷心里头的分量重?” “那还用问吗?中堂李大人!” “这么说,肯定是先召见中堂李大人喽?” P4-5 书评(媒体评论) “这企业是迄今日止,中国以制造武器、钢轨、机器为目的的最进步的运动,因为这个工厂是完善无疵的,而且规模宏大,……” ——时任美国驻汉口总领事查尔德 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呜呼,中国醒矣!此种黄祸,较之强兵劲旅,蹂躏老赢之军队,尤其(可)虑也。 ——《东方杂志》(上海)1904年7月 如果没有铁厂,汉阳哪有资格和汉口、武昌鼎足而三?因为有铁厂这个远东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存在,汉阳才进入了国际媒体的视野,…… ——近代史学者 张实《苍凉的背影——张之洞与中国钢铁工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