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金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糜果才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明朝初年,晋东北藿人县六郎村常氏家族留下了一个关于寻找黄金宝藏的传说。几百年来,常氏后人依据这个传说四处寻找,均以失败告终。主人公常秋生是常氏第24世长房长孙,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继承父亲遗志,回家乡秘密探矿,竟然真的循着秘诀的指引探到了金矿并上报给国家。弟弟常冬生和一些乡亲在贪欲下私自采矿炼金,挣到了大钱,也破坏了环境,最终自食恶果。糜果才著的《黄金梦》描写了一方风土文化和一段人间故事,展现了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并以弘扬爱国守法为基调,警示人们贪欲之邪恶是祸之源头。
作者简介
糜果才,作家,1956年7月出生在山西省繁峙县城,人生坎坷,历尽苦难。取得一张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凭,在地方担任过杂志主编、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文化研究会会长。淡泊人生嗜好寡,除却读书即写书。197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山西日报》《山西文学》《黄河》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作品约300多万字。著有《惊世杰作》《人生散记》《愚斋随笔》等作品8部。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尾声
后记
导语
《黄金梦》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糜果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的是晋东北藿人县六郎村常氏家族寻金、淘金、挖金,以及由此生发开来的九条追求黄金(金钱)的中国故事。作者采用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勘探金矿为主线,深刻反映了不同人物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人性的不同表现,令人深思。作品深具山西地方特色,重现了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风貌。
后记
《黄金梦》写的是发生在我的家乡的故事。
我的家乡在滹沱河上游,北有恒山,南有五台
山,两山夹一谷,既是道教的教场,又是佛教的教
场,缘于地理地形的特殊原因,这里自古还是兵家
争战之地。在这方神奇而充满魔幻的土地上,生动
而令人讶异的故事俯拾即是,无需虚构,就可以写
一篇精彩而又动人的小说。可以这样说,生活远比
小说更生动、更精彩、更感人,而小说在生活面前
,会猥琐得自叹弗如。
我仿佛生来就是个搞写作的人,为写作而生,
为写作而活。我热爱生命,我更热爱写作,为了写
作,我愿意付出我的生命。年轻的时候,爱惜着家
乡的故事,我会借着探亲与节假,一有空儿就跑回
家乡去采风。我知道我这是将我的家乡当作我搜集
文学食粮的自留地了。后来,在我的人生中出现了
三条可供我选择的生存道路,一条是调到省城在省
文化厅下属的剧团当编剧,另一条是继续留在我所
在的城市,还有一条是回到我的家乡去。我几乎是
没有怎么权衡利弊,就毅然决然地决定放弃去省城
的机会,同时也离开我所在的城市,回到我的家乡
去收割我钟爱的文学食粮。最后,我竟然将我的户
口手续也办回去了。一位与我在一个城市里工作的
文学女青年执意要追随我回去,因为我害怕她吃不
了那里的苦头,送了她一盆相思草,回绝了她的美
意。她说,定不负相思意。她初心不改,曾多次顶
烈炎、冒风雪,坐火车、搭川页车,到我的家乡看
望我,给我送去了友情与温情。
回到家乡,我结识了张世清与李宏如。张世清
是宣传部长,李宏如是老县长。张世清面皮冰冷,
内心滚烫,待人十二分的用心负责,是他为我创造
了写作的环境与条件。李宏如人品文品俱佳,他是
唯一一个知道我的心事并到处举荐我的人,也是他
让我从此改变了观察家乡的角度。
就在这一年,有人在家乡大山的一条河槽里发
现了沙金。消息传了出去,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跑来
淘金。后来,地质队在这里大面积钻探,原来这里
的金矿范围和储量为全省最大最多。省金矿很快成
立,私营金矿也如雨后的蘑菇,一夜之间冒出了很
多。山沟里车来人往,川流不息,有当地的,有外
地的,人们发着不同的口音,据说全国各地的人都
有,人声鼎沸,灯火辉煌,热闹得就像县城里正月
十五过元宵节一样。家乡的人们也都跑到山沟里去
了,人们言必谈金,行必挖金,身必戴金,家必藏
金。大家都在做着一个梦——黄金梦。
自从大山里有人发现黄金,我也去了,我去那
里数不清跑了多少回。每一次进出,我都要经过那
座神秘的龙山。在龙山下,我会望着它,久久注目
,良久沉思。我曾是省金矿矿长的座上宾,是派出
所所长的好朋友,是私营金矿老板的客人,是当地
农民的好弟兄,是柴鸿儒的忘年交,是秋生和冬生
们的老熟人。我曾不畏寒暑,顶烈日,冒风雪,在
山上爬上爬下,从矿洞里钻进钻出。在山下,山上
碗口大的废矿石数次从我的头上飞越而过,我却幸
免于难;在洞口,我被矿工们的尿水结成的冰凌滑
倒,手掌碰巧托在了半个啤酒瓶玻璃碴上,顿时,
手掌皮肉翻飞,骨头暴露,鲜血横流……有熟人碰
着就问我,找到金矿了吗?我说,找到了。又问,
是贫矿还是富矿?我说,是富矿。人们以为我发了
大财,其实,我说的金矿是生活,我说的富矿是精
彩的生活。可以说,那几年跑进大山里的人之中,
我是唯一一个没有发过黄金财的人。我没有发了黄
金财,但我窃喜,我发现了比黄金更加珍贵的财富
——精彩的生活。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拥有了
生活,不就等于拥有了黄金吗?我非不爱金钱之人
,但我有我的金钱观,我有我的人生观。人生没有
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金钱也不是万能的。金钱
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以金钱为
主导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没有是非、没有对错的社
会。我认为,一个人留给社会的财富再多,也会随
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一个人留给社会的思想再少
,也会随着岁月的增加而流芳。金钱,对于一个人
来说,并不是真正的财富。真正的财富是苦难、知
识与朋友。苦难可以激励人的斗志,知识可以改变
生活落后,朋友可以给人力量。而金钱呢?金钱,
最容易使人堕落。我挣着国家的工资,虽然家里人
口多,但粗茶淡饭足够用度了。
这期间,在我的人生仕途上也出现过另外一次
发达的机遇。县委决定让我下乡镇去担任乡长。我
的现职是文联主席。文联主席是个最没油水的职务
,就像一块半干不湿的毛巾,不用说攥出油来,就
是连一滴水也攥不出来,而乡长与文联主席相比,
同样是个八品官,那可是多少人艳羡而争也争不到
的肥缺啊!但是,两个职位,两相比较,我觉得文
联主席更适合我实现我的“黄金梦”,我于是找到
县委书记,婉拒了乡长一职,继续留在了文联主席
任上。
在与各色人交往并数历险象之后,一部小说在
我的肚子里就酝酿成熟了。但是,这部小说只能装
在我的肚子里,却不能下笔,也不能向外人道也。
一部小说的故事,讲究的不是看它发生在什么年代
,而是要找到适合
精彩页
邪恶之得,得之祸所始;正义之得,得之福所源。
元朝初年,天下出了一桩旷古奇事。
黄土高坡上,一条不宽也不窄的官道上腾起一片黄尘。一支迎亲队伍缓缓而来,走在最前面的八音队萎靡不振,迎亲的唢呐声欢快里分明含着几分哀怨,披红挂彩骑在马上的新郎愁眉苦脸低着头闷闷不乐,蒙着盖头坐在花轿里的新娘也泪眼婆娑战战兢兢,轿夫的脚步迈得少气无力,身子摇摇摆摆。终于回了村,进了家门,拜过天地,拜过高堂,接着酒席开宴了,宾客们筷子与勺子在碗碟里碰撞,上牙与下牙在嘴里磕打,却都默默无言,吃的是闷饭,喝的是闷酒。夜幕渐渐降临,人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这其中为首的洞房花烛之夜,本来是新郎、新娘人生中最为得意、幸福的时刻,可新郎却蹲在院子里时而唉声叹气,时而举起拳头狠擂自己的脑袋,而新娘这时候正躺在洞房的炕上惊恐地浑身筛糠般乱抖。一个隆重、欢乐、喜庆的日子,新郎、新娘与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都被笼罩在一种悲悲戚戚的阴影之中。
这一切都缘于甲长对汉人新娘拥有的三天初夜权。
甲长是蒙古人,由二十户汉人奉养,人称“老爷爷”。甲长无需劳作就可以拥有其他人家的所有财产。甲长除了对新娘拥有的三天初夜权,还有一把菜刀管理权。十户人家准许使用一把菜刀,谁家做饭要用菜刀,都必须到甲长家里来取,用完赶紧送还。汉人怕甲长每年年底到县里汇报村里情况时给自己说坏话,带来杀身之祸,家家户户都要将穿着蒙袍蒙靴的老爷爷画像,供奉在距离制作肴馔最近的锅灶上面的墙壁上,画像左右写着两句祝语: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三天初夜权,蒙古人除了满足一时淫欲,还有就是想将其血统广泛延续。而汉人看着自己的女人生下的第一胎,眼里冒着怒火,必然要将其狠狠摔死,而且是那么果断、决绝而毫不迟疑。汉人的心事,报复的是蒙古人对自己的奇羞大辱,阻止的是蒙古人的谬种流传。
奇事一桩接着一桩地发生。
元朝政府除了允许蒙古人对汉人新娘的三天初夜权,还将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北人(原金朝境内的居民)为第三等,南人为第四等。元朝实行的是领主分封制,统治者可以拥有“驱口”(奴隶),大使长最多的拥有几千个“驱口”,小使长最少的也有几十个。“驱口”可以进入“人市”,互相买卖。“驱口”既要向使长交租,也要向政府纳税。法律规定“驱口与钱物同”,使长杀死无罪“驱口”杖八十七,良人打杀他人“驱口”杖一百七,如果交一头毛驴的价钱也可免杖。汉人不能拥有名字,只能以行辈和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汉族老人到了六十岁,就必须送到野地提前挖好的墓穴里去等死。“六十花甲要活埋”,是每一位老年人无奈的最后归宿。
元朝的种族歧视,引起了汉人的强烈不满,早在元泰定二年,河南就发生了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农民起义。
元至正三年,中原地区发生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不料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地上的庄稼被蝗虫吃得干干净净,枝叶不留。人们没有吃的,就挖草根,剥树皮,甚至以观音土充饥。一时间,饿殍遍野,几十里难觅人烟。
人们灾难重重,朝廷却将各种名目的赋役杂税,不断地加压在人民的头上。
至正十年,朝廷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纸币,致使物价迅速上涨。次年,黄河决口,冲毁房屋田地无算,流离失所之民难计。朝廷派员治理黄河,欲归故道,动员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贪官污吏乘此机会,克扣工款,中饱私囊,敲诈勒索,贪污腐化,无所不用其极。
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全国人口急剧下降,数量减半。
走投无路的贫苦人民要活命,要改变现状,就不能不拼死杀出一条生路。
豪杰振臂一呼,应者四方云集。这年五月,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拉开了灭亡元朝的序幕。
至正十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于定远、钟离一带,数万百姓群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
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
这年,一个名叫朱重八的汉子投在了郭子兴的军中。
朱重八也是一名贫苦出身的平民,时年二十五岁,安徽凤阳人,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当过和尚,讨过吃,走投无路,不得不参加了反抗元朝的战斗。入伍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又兼粗通文墨,很快便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就将朱重八调到帅府当差,任命其为亲兵九夫长。
作为护卫元帅的亲兵九夫长,朱重八善于处事,十分精明能干。他在打仗时,总是不惧危险,身先士卒。战后,获得的战利品,他就上交给元帅。而元帅给予的赏赐,他又总是分给下属,说这是下属的功劳。
时间不长,朱重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