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面朝大海(烧水煮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奔跑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奔跑,籍贯江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驴友,民间自助旅行早期知名倡导者。企业高管,长期坚持旅行与写作,在各大报刊发表作品数十万字,足迹遍及中国老少边穷地区和20多个国家。兼任商学院求是读书俱乐部秘书长。
书评(媒体评论)
徐兆仁|著有《历史解释学》等:
本书凝聚了一位旅者行路万里的切身感悟、挑灯
夜读的深沉思考。著作文字朴素酣畅,句句发自肺腑
。穿越场景峰回路转,时时引人入胜。探寻历史追根
溯源,处处水落石出。诚愿读者诸君以本书为契机,
打点行装,清零出发,启动自我文化觉醒之旅。
曹虎|著有《数字时代的营销战略》等:
从这本书所进行的鲜活的“历史—地理叙事”中
,我读出了一个认知这个世界的全新维度。
冯雪松|著有《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等:
奔跑用双脚探索世界的广度,用思想掘进生命的
深度。他的书写,有天地、有风骨、有悲悯、更有气
象。
刘诗平|著有《敦煌百年: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
》等:
奔跑将对历史文化重要命题的关切融入日常生活
,进行了一种近似于“田野调查”式的写作,这正是
他的独特之处。
陈胜利|著有《弱宋:造极之世》等:
他并不满足讲述旅途掌故,而在字里行间充盈着
他对当下的生命体验。他的文字指向一个主题,即对
亚里斯多德所说的“优良的生活”的探询。
邓新文|著有《自利利他论》等:
我以居为安,跑兄以旅为乐。他乐在其中,我却
深以为苦,替他感到劳累。“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
是宇宙”,我愿这本书焕发的是这样的“觉醒”。
许召辉|著有《未来》等:
在跑兄的文字里,能触摸到古贤者生命的温度。
我常怀忧虑:在传统职业逐渐被机器取代之后,我们
将会是怎样一种生命状态?后人又将如何感知我们?
后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最好的风景!
这是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但我也的确是这么走过来的
。就这样几乎走遍中华大地的角角落落,还涉足境外二三
十个国家。
重要的是,我行迹所至,多是一般旅行者之所不至。
比如北大荒腹地、李时珍故里蕲州、额尔古纳河畔的室韦
、香港庙街;从碛口到河曲、从玛曲到若尔盖、从甘孜到
昌都;俄罗斯远东的托木斯克、韩国海滨小镇盈德、巴西
亚马孙河畔的玛瑙斯、美国孟菲斯,阿甘捕虾的
BavouLaBatre海湾、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居住的萨那索塔
、作家海明威的出生地橡树园等。这些出行,有周末小品
,更多是万水千山的超越。
写作并不是刻意为之,有很多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旅程
,如青藏、巴西、南非等并没有记录成文,但慢慢也有了
些积累。第一读者多为几个老朋友,写得多了,看得久了
,大家觉得可以选编个集子,算是做一个回顾与小结。我
开始有些犹豫,但终于在过程中发现新奇且有趣,觉得是
件好事。
近几年来,书仍在读,路仍在走。年龄虽在增长,但
我感觉自己初心仍在,而且有了乐于见到的变化:一是带
上了家人,包括父母、妻儿,不再像匹独狼一样“孤军远
征”。二是范围在扩展,新的目的地在不断增加。三是在
路上结识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官员、学者、富商,也有基
层干部、喇嘛道士、贩夫走卒。生命的尊严充满辩证法,
与其额头上的标签不一定相关。总之,我还能感觉这个世
界的确是好看之极!
——这份对生活的挚爱,值得我珍惜。
这本小书的编辑出版,也无意中搞成了一次特别的师
友读书会,让我感到非常荣幸!徐兆仁教授具体担纲的国
家清史工程进入最后交稿的紧张阶段,但他仍然阅读了书
稿,给了我很多肯定与鼓励,令我感动。陈胜利、曹虎、
邓新文、冯雪松、许召辉、刘诗平、书同、戴军杰、代康
、程远、陈焱诸兄,都兴致勃勃地阅读了书稿,围绕这本
小书的主题与出版,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发表了精妙、有趣
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谢出版社全秋生老师,他的勤
奋与专业精神,给我印象深刻。
新年来临,让我们继续同行。
2018年12月25日,北京
目录
各自的朝圣路
儒者的曼陀罗之花
行走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大江东去之镇江风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却说孤城有遗恨
消失的地平线
这“鲁迅范儿”恐怕真的学不了
直到天南潮水头
文明的魔咒
各自的朝圣路
仁者的桃花源
桃花源里可耕田
命运启示录
经济学家是好人吗
什么也不能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天地一沙鸥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李白
潮打空城寂寞回
天地一沙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型男”嵇康之往事并不如烟
巨人的背影
无法诗意地栖居
一个旅者的觉醒
陕西愣娃和他的自传
呼啸的子弹穿越时空
模范警长和他的对手
纳木错星空下
岁月的划痕
关于旅馆的闲话
苏州的乡愁
一曲察哈尔的挽歌
与小跑一起去看海
烧水煮茶,等待一个朋友的到来
天真百脉
岁月的划痕
走过激情阅读生涯
却说巴山夜雨时
为什么远行
应似飞鸿踏雪泥
有个年轻人叫“小方”
与冬天的风同行
与时间交朋友
人大的天是明朗的天
无人会,登临意
奶奶祝你玩得开心
故乡天下黄花
佛地迷途
为什么远行
风行万里 不问归期
北京往北是北大荒
游牧在西部
哥哥你走西口
后记
精彩页
售票大姐说,你运气不错
2006年的某日,我从几个装得满满是照片的大整理箱里无意翻出一个红色塑料皮的小笔记本,是我2001年夏天在东北旅行的沿途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我想,是否能整理出一个旅行记呢,或许能给这人生增添点生趣也未可知。
这次旅行有很多“奇遇”,一直没能成文,多少是有点遗憾的。不过但愿我能写完,毕竟还没到写回忆录的时候啊。这一开张,没想到一周一篇,写了足足半年之久。
去北大荒不是我蓄谋已久,而是我的职业生涯在2001年的8月正好有个空当。——那就休个假吧!我和下一个谋饭辙的“东家”约定半个月后报到,然后就像飞出笼子的鸟一样,要到野地里去撒撒野。
人物,就俺一个。线路是:北京、佳木斯、同江、抚远、饶河、虎头、虎林、密山、哈尔滨、呼兰、北京。又是一场人生盛宴啊!
那阵子,我对南方过于妩媚的风景已经有点烦腻了,于是列了东北、西北两个方向的目的地计划,到西单图书大厦的火车售票处去碰运气。那个窗口里的大姐说,呀呀,巧了,暑期车票这么紧张,正好有一张到佳木斯的退票,硬座,你要不要?
当然要!这么说,我和这中俄边境心仪已久的黑土地有缘了。
所有与“北大荒”的有关事物都陆续冒了出来。印象最深刻的是知青文学,如丛维熙的《北国草》、梁晓声的《那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还有在这里当知青多年的老同事刘哥夫妇的故事……
可朋友说,东北很乱啊,你要小心!那时我心里的确没底,但嘴里还说,哼哼,我纵横天下,还没有碰到什么对手。我一向能与当地人打成一片,绝密武器有两个:一是“穷学生模样”,破背包加大裤头;二是永远真诚热情的笑脸。
呵呵,走吧!
列车呼啸向北
1439次普快,12车108号,硬座,北京到佳木斯差不多24个小时。这是我那时出门的家常便饭。在一个公共资源的人均指标很低的国家,个人的精神生活也将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自虐”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
13:48火车出站。可能由于不是特快,停靠点多,所以很拥挤,过道里也站了不少人。不过,车厢里的东北味儿开始浓郁起来。人们打开了话匣子,嗑起了瓜子,泡上了方便面,摆开了扑克牌局,不一而足。不一会儿,车厢的快餐车就来了。一道典型的、如此熟悉的、中国人的火车生活风景线。
我的火车生活会有两种:一种是足够幸运,碰到了我很感兴趣的邻座们。他们友好、健谈,有许多你所不知的阅历、见闻和观念,可以兴趣盎然地聊着,到站后高兴地说再见;一种是我只好看看资料、看看窗外的风景了。这次我足够幸运。邻座是一个朝鲜族的伊春小伙子,对面是一家三代:一个约莫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带着她的十多岁的儿子和精神矍铄的七十多岁的老母亲。
朝鲜族小伙子皮肤黝黑,膀大腰圆,占去了多半座位。目前他在颐和园做茶叶生意,茶庄是两个老乡和一个北京人合办的,生意还不错。老家在一个五百来户的大村子,朝鲜族有五十来户。妹妹和妈妈都去了韩国,那边语言没有障碍,打工赚钱多,所以有不少朝鲜族人都去了。叔叔已经在那边经营几年了。父亲和大哥还在老家种水稻,快养不活自己了。
中年妇女一家子回佳木斯老家。奶奶是基督徒,不识字,每逢一、三、五都在西四教堂做礼拜,是个十分健谈而幽默风趣的老人。中年妇女自称是危房拆迁委员会的,唏嘘着讲了许多危房拆迁中的种种不公。后来我竟然发现她就是当年的北大荒知青,16岁就到了克山农场,十年之后才回城。说到这里,奶奶就插过话来,说这个女儿是她的二女儿,当年是班干部,她偷偷地报名当知青,父母很反对,怪她不商量,她竟然说,你们都是共产党员,你们不能拖我的后腿。好像就她算革命!后来在农场找了个对象,处了三五年也不告诉家里就带了回去,父母生气,但也没法说什么。那个对象也是北京知青,没啥本事,家境也很不好,婆婆又患了乳腺癌,生活很是苦,弄得二女儿也是一身病。
二女儿说,我死也忘不了这十年的知青生活。我是1968年7月12日从北京坐闷罐车出发,到佳木斯,然后坐卡车进农场的。1977年5月20日回城。当年的农场条件十分艰苦,不少女知青得了妇科病,没有了生育能力。我不由得想起陈冲的《天浴》。我问她回城难吗?她说,当然难!就那一阵子,54团的政委被判了刑。姜昆所在的那个团的团长、政委都被枪毙了,都是在这个知青回城的事上出了事。
二女儿说,文革、上山下乡、下海、下岗,我们这代知青都遇上了。我现在能有这个稳定的工作,混成这个样子,是万幸啊!她说,语气里分明有某种幸存者的后怕。
窗外白桦林开始成片出现,在那肥沃的黑土上,还有一片片正开得灿烂的向日葵,分外生机勃勃。从北大荒腹地绵延而来的广阔原野,开始在我面前展开。
晚餐是康师傅红烧牛肉方便面、鱼泉榨菜、油酥火烧两个,佳木斯产的佳凤啤酒,以及老婆准备的桃子一枚。我到一地,必要尝尝当地啤酒,酒胆是两瓶,酒量是半瓶,所以很快就昏昏然。
导语
奔跑著的这本《面朝大海(烧水煮茶)》是一部散文随笔集,共收文49篇,包括《儒者的曼陀罗之花》《潮打空城寂寞回》《关于旅馆的闲话》《应似飞鸿踏雪泥》《游牧在西部》等,分“各自的朝圣路”“天地一沙鸥”“岁月的划痕”“为什么远行”“风行万里 不问归期”五部分编辑。文章凝聚了一位旅者行路万里的切身感悟、挑灯夜读的深沉思考。著作文字朴素酣畅,句句发自肺腑。
序言
追寻一种“优良的生活”
陈胜利
奔跑是我在人民大学读研时的师弟,多年后再见时,
说要出一本书,请我写序。
此时他已是一家企业的高管,很忙碌,但他除了皮肤
稍黑了点外,似乎与在校时没有什么变化。那张圆脸上常
带着和善的微笑,说话时语调不急不缓。每次沟通他都称
我为“师兄”,不想最近偶论年齿,发现他实际长我一岁
。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大型矿山工作过三年。从矿井干
到地面,但终究天地狭窄,于是到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
业后再次回到大企业工作。他的生活底蕴是厚实的。
当我读到他这部书稿时,还是颇感意外。至此我才知
道,言语不多的他,竟是国内较早期的背包旅行倡导者之
一,而且以他的那种方式走过那么多地方!
他热爱旅行,天南地北地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最好的风景”。他在人大
时便“寻访名师、踏遍青山、读书学剑”,目的是要“找
到一种自己最为心仪的、健康明快的生活方式。”——他
无疑是找到了,并且将其传递给了家人和朋友们。他陪同
父母走了很多地方,妻子是他默契的旅伴,上初中的儿子
也快走遍全国。散布在天南海北的大家庭,在每个春节都
有一次声势浩大的集体出行。不久前,在一次由他主持的
读书会上,我见到了他的一些朋友,都显得年轻而充满活
力。
他的这部随笔集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首先是他的文字散发出某种无目的、自由率真的灵性
。他以“跑哥”自命,一路走,一路读,一路写,用一种
从容不迫的笔调,展示出坚定的行走意志以及卓尔不群的
意义追寻。
其次,是他对自助旅行有着独特的感受和观念。他深
入各种亚文化腹地,有很多长途自助旅行的案例,常常独
自一人,万水千山,天马行空,非常精彩。这本书里的最
后一辑,收录了三个较长篇幅的旅行笔记。他显然很享受
这样看似有些孤独的旅程。
最重要的,以我的解读,也许对于他来说旅途只是某
种“管道”。他那颗“奔跑的心”,其实“另有所属”。
在更多的篇章里,旅途风景依然绮丽,但他并没有做
过多描摹,而是进入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维度。带着现实
的疑问,他邀请了一个嘉宾集体同行:李白、杜甫、韩愈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王阳明、李时珍、宋
应星、鲁迅、熊十力、陈寅恪、米尔顿·弗里德曼、欧内
斯特·海明威,等等。他一次次行走在先贤的驻足之地,
思绪则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自由切换。他用那不急不缓的语
调,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将他们修齐治平的抱负、宠辱
沉浮的生涯、风月无边的诗文、快意恩仇的性情,放到一
个宽阔视野中,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耳熟能详,却常常
有点出人意表。
他并不满足讲述旅途掌故,而在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当
下的生命体验,并指向一个主题,即对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优良的生活”的探询。什么是我们的“优良的生活”,
又该如何获得?一个人如何能够贡献社会又获得个体的自
由?一个社会如何能够获得一种有道德的秩序?在这本书
中,他有不少独到的观察,但并不自称找到了答案,甚至
还表达出某种困惑。对此,他说自己仍在路上,仍不究竟

不过在我看来,他有属于他自己方式的某种“诗意的
栖居”。
2018年10月24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在《面朝大海(烧水煮茶)》一书中,作者奔跑运用轻松诙谐的笔调,结合自身的游历和阅读经历,选取中国文化史若干代表人物和现实生活中有特色的人物,对其人生选择及内在文化动因,进行了简洁明快的梳理和解析;在“山川、历史、人物、当下”四维中构筑话题空间,以平民视角选题,内容丰富多彩,行文细腻自如,在轻松趣味中对较艰深的中国文化与人生问题进行了思辨,抒写亲情、友情、山水情、历史文化情,倡导一种追求自然与平衡的生活智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