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历史巨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历代学习、研究历史以及从事政治、军事工作不可不读的史著。
《资治通鉴》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争读不止,对它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以与之媲美。
刘加临编著的《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名言故事(学生版)》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古代巨著《资治通鉴》进行解读,对现在的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粗粗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让他们明白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名言故事(学生版)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刘加临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历史巨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历代学习、研究历史以及从事政治、军事工作不可不读的史著。 《资治通鉴》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争读不止,对它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以与之媲美。 刘加临编著的《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名言故事(学生版)》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古代巨著《资治通鉴》进行解读,对现在的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粗粗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让他们明白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史学巨著。全书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此外,还涉及了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全面展示了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过程。 《资治通鉴》里蕴含着很多智慧箴言,这些智慧箴言并不属于任何一家所有,而是编者集众多大家的智慧精华。因此,可以说是百家之果,硕果累累。刘加临编著的《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名言故事(学生版)》从这些智慧箴言里择取一些影响相对久远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慧名言加以进一步解说诠释,并赋予其现代意义,我们不但可以从中体察到古人的智慧,还可以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迪,有所感悟。 目录 为政之德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君仁则臣直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虽雠必赏,虽亲必罚 省官不如省事 吉凶由人,不在于地 天时地利不及人和 百姓安则乐其生,不安则轻其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王者无戏言 立世行事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识时务者为俊杰 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知者避危于无形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 百闻不如一见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攻则不足,守则有余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毒蛇螫手,壮士解腕 存亡之机,间不容发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事成于果决而败于犹豫 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 举大事者不顾家 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一饭之恩、睚眦之怨必报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修身养性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有志者事竟成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士可杀不可辱 天下本无事,但庸人扰之耳 宁可玉碎,何能瓦全 一心可以事百君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识人用人 人君不亲小事 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 师臣者帝,宾臣者霸 良臣如猛虎 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腐木不可以为柱,人婢不可以为主 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 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疑则勿任,任则勿疑 虽君子不能无小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口有蜜,腹有剑 不遇根错节,无以别利器 试读章节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原文 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群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楫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 释义 君王是船,人民是水,群臣是船上的乘客,将军兄弟是划桨的水手。如果大家齐心尽力,普度众生,这就是福。 故事 隋文帝末年,刑法已很残酷。隋炀帝统治时,刑法进一步苛暴。对被压迫阶级聚众造反,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和政变,都要以天下第一大罪——“谋反”来定刑。规定凡是起来反抗的,“罪无轻重,不待闻奏,皆斩”。又规定反抗者籍没其家。到贵族杨玄感起兵后,又制定诛九族之法:“其尤重者,行裂、枭首之刑,或磔而射之。” 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代皇帝,他在隋文帝“开皇之治”的基础上,征发百万民工,用五年时间凿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隋炀帝增设进士科,使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他还三次派人到台湾,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但是,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滥用民力,横施暴政,给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在历史上留下了暴君的骂名。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的次子,被封为晋王。他的野心很大,心术不正。又诡于伎俩。他早就觊觎长兄杨勇太子的地位,想取而代之。为达目的,先要博得隋文帝的好感。他听说隋文帝对杨勇生活奢华很不满意,就设法在隋文帝面前装出节俭的样子。有一次隋文帝要到他的府里来,他事先让平时陪伴他的许多美女都躲到后面去,只留下年纪比较大,又长得不怎么好看的迎候隋文帝;还让人把一张断了弦又落满灰尘的琴放在显眼的地方。隋文帝果然被他蒙蔽,夸他不好声色又知节俭。还有一次他看人打猎,天突然下起大雨,随从拿油衣(涂有桐泊的雨衣)让他穿上。他说:“你们都淋着雨,我怎么能一个人穿呢?”一直和大家一起受雨淋。隋文帝听说后,很是高兴,夸他有仁爱之心。为了美化自己,他还在独孤皇后面前装作非常孝顺的样子,每次要离开的时候,都是难舍难分,很得皇后的欢心,他还谎说太子要害他,使皇后对太子杨勇更加不满。他还巴结拉拢皇帝和皇后身边的人,还把隋文帝的宠臣杨素拉拢过来。这样,在隋文帝身边,就形成了以独孤皇后和杨素为首的反对太子杨勇的势力。他们合谋,要废掉太子杨勇,改立杨广。杨广甚至把太子的亲信姬威也收买到手,充当自己的耳目。他派人指使姬威告发太子生活奢靡,还说太子经常找人算卦,算到皇帝快死了,太子很高兴等。隋文帝听说后伤心地流下眼泪,马上下令把杨勇囚禁起来,让杨素负责审问,杨素舞文弄墨,加油添醋。杨勇不服。杨素就让人把杨勇府中的服饰都搬出来,展示给大臣们看。独孤皇后也百般指责杨勇,要求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公元600年,隋文帝排斥大臣高颖的劝谏,下令废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4年,隋文帝得了重病,太子杨广和杨素等人密谋,派兵包围皇宫,把隋文帝严密控制起来。杨广调戏隋文帝的妃子被隋文帝知道后,隋文帝怒斥杨广为畜生,要人把杨勇找回来,重新立为太子。但是一切都晚了,杨广抢先一步,指示心腹把隋文帝杀死。接着又派人杀了长兄杨勇,杨广就这样登基当了皇帝,他就是隋炀帝。 为了满足骄奢淫逸的欲望,隋炀帝一登基就下令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民工二百万人,日夜不停地施工。在洛阳西南修造规模宏大的显仁宫,所需的木料要到江西去砍伐,一根做柱梁的木料,需要两千人搬运,运到洛阳需要几十万人工。工期紧迫,条件艰苦,官吏驱逼,民工不堪忍受,有十分之四五悲惨地死去。装运尸体的车辆,往来不绝。隋炀帝还在洛阳西郊修建规模巨大的皇家园林,叫西苑。西苑方圆二百多里,里面有巨大的人工湖,湖中堆起蓬莱、方丈、瀛州三仙山,山高百余尺,上面建有亭台楼阁。苑中有龙鳞渠,萦回曲折流入湖中。沿龙鳞渠,修建16座豪华的宫院,分别由隋炀帝宠爱的16个妃子主管。秋冬季节,要用七色彩绸,做成各种花叶,缀于枝条,把宫院的树木装点得像春天一样。还要经常更换。湖中的冰也得凿去,用丝绸做成的荷花绿叶装饰起来。16宫院的妃子竞相进献最精美的食品,以博隋炀帝的恩宠。隋炀帝喜欢在明月之夜,带着几千宫女骑马到西苑游玩,一边弹奏着《清夜游曲》,一边饮酒赏月。 隋炀帝奢侈无度,残暴无比,他的所作所为已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也必然激起人民的反抗。公元611年,反隋的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爆发。各地响应,反隋的起义风起云涌。公元616年,隋炀帝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乘着新龙舟第三次巡游江都。在路上有个地方官冒死拦路劝阻说:“如果你到了江都天下就不是你的了。”隋炀帝把他杀了。在江都隋炀帝醉生梦死,日夜都沉浸在声色酒宴之中。在强大的反隋力量的打击下,隋炀帝自知末日将到。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绞死。一代暴君得到了他应得的下场,繁盛一时的隋朝就这样灭亡了。 启示 君和民是舟和水的关系,舟在水上,水载舟行。君要善待臣民,体谅臣民的难处,设身处地为臣民着想,这样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如果,为君者高高在上,一心只想吃喝玩乐,鱼肉百姓,把百姓作为自己私欲的满足者,长久下去,民众积压的愤怒必然会吞噬施暴于他们的一切,包括他们的君主。 P15-17 序言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史学巨著。全书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此外,还涉及了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全面展示了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过程。宋神宗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内容浩繁,全书共294卷,按朝代可分为《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和《后周纪》等16纪。 《资治通鉴》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以及各界人士争读不止,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以与之媲美。《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典范意义的历史巨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是历代学习、研究历史以及从事政治、军事工作所不可不读的史著。 《资治通鉴》里蕴含着很多智慧箴言,这些智慧箴言并不属于任何一家所有,而是编者集众多大家的智慧精华。因此,可以说是百家之果,硕果累累。本书从这些智慧箴言里择取一些影响相对久远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慧名言加以进一步解说诠释,并赋予其现代意义,我们不但可以从中体察到古人的智慧,还可以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迪,有所感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