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大树杜鹃为杜鹃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树高可达二三十米,是原始古老类型,生长在海拔2250~2480米的云南高黎贡山。大树杜鹃每年1~3月开花,花朵呈粉红色,每朵花团直径在25厘米左右,硕大非同一般,异常美丽。从20世纪初被发现以来,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植物学家的关注。 大树杜鹃是一种极度濒危的植物,它们只生长在高黎贡山很狭窄的区域内,并且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本书所描写的大树杜鹃王位于腾冲县以北的界头乡大塘村,在千峰叠翠的高黎贡山半山腰。它是世界上近千种杜鹃花中树型最高、花朵最大的品种,被称为“大树杜鹃王”。 “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西方的园林。”这句话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我们随着作者艰辛的步伐,找到大树杜鹃王,揭开一个个神奇奥秘吧!刘先平著、清露工作室绘的《寻找大树杜鹃王》配有丰富的精美彩插,真正实现了图文搭配,图随文走,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全方位的审美享受。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便会感受到大自然震撼心灵的魅力,倾听到人和大自然的对话。 作者简介 刘先平被誉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 他曾经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 他曾经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他曾经四次探险怒江大峡谷。 他曾经六上青藏高原。 他曾经两赴西沙群岛探险。 他多年跋涉在横断山脉。 他在大自然中凿空探险40年。 他的代表作: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四部。大自然探险奇遇故事集几十部。 他的作品共荣获九项国家奖,其中包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 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建立并授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同年他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文学奖候选人。 他历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木本花卉之王 传教士和植物采集员 他砍倒了大树杜鹃 大树杜鹃传奇 三探高黎贡山 寻找之路充满了诱惑 三访冯老 猎人之死 火山爆发 地热奇观 千岁银杏王 杜鹃鸟的歌声 河头傈僳族村寨 一树火红马缨花 石斛兰开在大树上 魂飞魄散 紧急警报 它从对面冲来 遭遇偷袭 艰难跋涉 黑熊于深夜来到了营地 巨大的树瘤 啊,大树杜鹃王 后记
导语 高黎贡山上的大树杜鹃有着怎样的魅力,值得植物学家为此寻梦一生?“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西方的园林。”这句话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风霜雨雪、太阳黑子、火山喷发……连同这块土地鲜活的历史,大树杜鹃王见证了多少传奇……当随着作者艰辛的步伐,找到大树杜鹃王,揭开一个个神奇奥秘时,读者便会感受到大自然震撼心灵的魅力,倾听到人和大自然的对话。 刘先平著、清露工作室绘的《寻找大树杜鹃王》采用美绘本的方式进行编辑,注重插图的质量以及图文搭配的形式感。真正实现了图文搭配,图随文走,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全方位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一点,本书从青少年的视角看世界,选取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的精彩生存故事,能让青少年在了解丰富多彩的野外环境的同时,深深感动于动植物生存的坚强和不易。 后记 在写完《寻找大树杜鹃王》之后,我读到了更多西方 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对于杜鹃花的评价,可概括为一句话 :没有中国的杜鹃花,便没有西方的园林。《中国国家地 理》还出了杜鹃花的专辑。但对于这种名贵的花卉,知道 的人还是不怎么多。它的消息不如一条“致富经”传播得 迅速、广泛。 然而,北方一位年轻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一帮子朋友 ,利用假日,驰行数千公里到达腾冲。按我记叙说的路线 ,终于在高黎贡山深处找到了大树杜鹃王,久久盘桓在它 身边……那份喜悦,那份自豪至今还在胸中涌动…… 我很感动。
精彩页 寻找之路充满了诱惑 1991年9月,我在法国参加会议之后,又应邀去英国。在到达伦敦之后,我迫不及待地请君木陪同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说实话,对很多展品我都是一掠而过。君木很奇怪:“你在找什么?” “找大树杜鹃的圆盘标本。” 他当然不知其中原委,我只好向他做了简单的说明。但我们两人在馆中转了半天,也未找到。 1997年8月,有机会去英国参加一个文学会议,会议地点在约克郡。君木夫妇善解人意,特意请了几天假,要陪我和李老师先去爱丁堡看植物园,去尼斯湖探水怪,再去参加会议。 车在苏格兰高地行驶时,我时时注意着窗外,希望能看到杜鹃花的身影,但没有看到,因为只能看到公路的两侧。原想找一个庄园看看,但在一处保护区里,却看到了有一大块地被栅栏圈起,那里林木葱茏。找到了人口处,见门上钉了个警示牌:私人领地。君木说,不经过主人同意是不能进去的。懊丧之余,自然打消了原先的念头。 到达爱丁堡植物园,从寻游图上找到了中国园,当然是直奔主题。我们看到了那些在异国他乡生长的、原产中国的各种植物,找到了杜鹃园。其时已过了花期,以我的植物学知识,只发现了一些灌木杜鹃,却没有找到乔木杜鹃。它们生意盎然,长得茂盛。据说这个植物园引种了几百种杜鹃,但确实没有找到成为大树的杜鹃!据说在植物园中还给福瑞斯特设了专馆,但我们也没有找到。 我们寻找植物园的管理人员,没有找到。找到了守门人,对我们的问题,也是一问三不知。 是因为语言问题,还是对植物园了解太少?那天恰好是星期天,时间较紧,无法再作盘桓。 回到伦敦,我们再去自然历史博物馆,但仍未找到大树杜鹃的圆盘标本。 1998年,我再次访问冯国楣先生时,说到此事。他说他去英国访问时,也去自然历史博物馆找了,也未找到。他曾向博物馆问及,答复是:展品太多,有的就收藏起来了。 或者是因为它太珍贵了? 这个情结,一直系在心头。 我常常和朋友们谈起这个心愿。 也有朋友说:“那不就是一棵树吗?特殊一点的是杜鹃花,是一棵长成巨树的杜鹃花。你已看过很多不同的杜鹃花。要是还想看,我们的大别山、黄山,一到春天,满山满坡都是红灼灼的映山红,何必要花那么多的钱,吃那么多的苦?作家写作品,都要像你这样深入生活,还要不要写?再说,你可不是小青年,别忘了,你已是年过花甲。就算你真的去了,找到了,那又怎样呢?” 不,那寻找的不仅仅是一棵树,那是一种精神…… 不,不,那不是一棵平常的树,那是一棵大树杜鹃王,是国宝!那是一个生命,是我们人类唯一能看到的、诞生于几百上千年之前至今依然鲜活的生命!那是一部历史! 寻找是一种向往,是一种期待,是一种探索。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充满了危险,充满了困惑和迷惘;但寻找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发现的喜悦,寻找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追求! 寻找使你的生命充满了活力,使你的生命更新,每天都是崭新的一页! 寻找,充满了无法抗拒的诱惑和魅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追求,那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人老不老,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是否还有追求!生理的年龄代替不了心理的年龄! 后来,我又去了几次云南,但都没有机遇。 P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