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走的东坡(音乐诗剧)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左芝兰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左芝兰,四川音乐学院教师,编剧。致力于音乐文学研究和诗歌、歌词及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歌剧《薛涛》 《杜十娘》《卓文君》《杨升庵》《廪君务相》;音乐诗剧《行走的东坡》《丝路之南》《诗人归来》 《桔柏渡头》 《鱼·玄机》;演唱剧《老成都·少成都》,演奏剧《太阳祭》《玄·色》《震·24》,音诗舞剧《殇》 《天边》;山水情景剧《恋·五凤传奇》《白马官仓》。部分作品参加国内外相关专场演出。
目录
题解(代序)
序歌 雁南飞
第一场 如凤在翔
序幕:凤翔·凤在翔
第一幕:花灯·万言书
第二幕:围城·黄楼叹
第二场 明月大江
第三幕:乌鸦·乌台
第四幕:磨驴·大江
第三场 故乡天涯
第五幕:凤阙·帝师
第六幕:蚂蚁·天涯
终曲 定风波
精彩页
序幕:凤翔·凤在翔
【怀远驿,夏末秋初
(苏轼苏辙20多岁)
【夜,开封城怀远驿馆,时已入秋,然暑热未退,室外蝉鸣、虫声尚在。室内两盏昏灯,苏轼苏辙二人各据书案一端,正作应制科试准备。
【兄弟二人虽均夏衣装扮,仍汗湿衣衫,二人时而执笔深思,时而翻阅书卷,起身踱步。
【灯火摇曳,室外风声渐起,树叶悉悉簌簌的声音
【忽风雨大作,风声、雨声、落叶声,灯火不住摇曳,二人同时望向窗外
苏辙:入秋了。
苏轼:秋之为声也,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苏辙: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苏辙一阵猛烈的咳嗽,苏轼翻出行李里的夹衣,为苏辙披上,怅然望西南
苏轼:不知今夜眉州,是否亦秋?
苏辙:(又是一阵咳嗽),记得儿时母亲教我们读《范滂传》,如今我们还没能成为范滂,反让母亲似范母一样孤单。
苏轼:真成为范滂也无妨,只是今日苦斗,不过是为了步入仕途,然一入仕宦,恐怕身不由己,辗转天涯。“哪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苏辙:哥哥,待你我奋斗一番,定要早日回乡,重寻儿时旧梦!
苏轼:(怅然)“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子由,我们今日是为了什么?摆脱贫困、寻求富贵?
苏辙:一个梦,一个佐君尧舜、富国强兵的梦!
苏轼:一个梦,一个奋力当世、致天下太平的梦!
【兄弟二人转身继续温书,时而疾书,苏轼起身吟哦。
苏轼:人不可苟富贵——
苏辙:……亦不可徒贫贱——
【光转。朝堂上,兄弟俩侃侃而谈,志气如虹,昂首于权势之外。
【制科考试场景,三个场景同台出现:三个场景的声音大致同步,间有参差。
A兄弟二人应策自如,酣畅淋漓;
B群臣赞不绝口;
C仁宗喜不自胜。
(仁宗只作为符号存在,由一个虚幻的不断运动的光影表现)
【接上,苏轼兄弟画外音《上两制书》
苏轼:轼所学者圣贤之道,所习者圣贤之言,所守者圣贤之分——
苏辙:故敢踽踽而来,仰不知明公之尊,俯不知其身之贱——
苏轼:不由绍介,不待辞让,而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者,以为贵贱之分,非所以施于此也。
【兄弟俩应策试的场景与朝臣反应等同步,但又是一个虚拟的相对独立的空间,似不受他人干扰,前后左右方位随情绪、表达走近走远,自由跳出跳进。
苏轼:方今天下,非有水旱盗贼人民流离之祸,而咨嗟怨愤,常若不安其生;
苏辙:非有乱臣割据四分五裂之忧,而休养生息,常若不足于用;
苏轼:非有权臣专制擅作威福之弊,而上下不交,君臣不亲;
苏辙: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
合:此臣之所以大惑也。
【众臣有的诧异,面面相觑;有的惊喜,嘉许。仁宗为其吸引,颇为留意
苏轼:夫君者,天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苏辙:天之所以刚健而不屈者,以其动而不息也。
惟其动而不息,是以万物杂然各得其职而不乱。
苏轼:其光为日月,其文为星辰,其威为雷霆,其泽为雨露,皆生于动者也……
苏辙:苟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使天下民知人主欲有所立……
苏轼:则智者愿效其谋
苏辙:勇者乐致其死
二人合:纵横颠倒,无所施而不可……
P7-10
导语
左芝兰著的《行走的东坡(音乐诗剧)》试图回溯苏轼的足迹,来发掘这个时代的赤子、历史的巨子在这样的行走中,历经了哪些磨难、困惑,经历了怎样的咀嚼和研磨,最后成为了这样一颗文学史上、艺术史上、大宋政坛上难以湮灭的巨星。他光明磊落的人格、卓尔不群的个性,他政治理想的坚守,他为国为民的热忱……于我们后学,这也是一个行走的过程,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是一个阅读、理解、接纳并效行的过程。
序言
选择表现这样一个人物其实是很自不量力的,
因为他太完美,太智慧,是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的
完美人格,在政治上,本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为
民;在艺术上,横跨诸多领域,并独领风骚,令人
难以望其项背;在工程、水利甚至是在饮食上都有
不俗的足迹。在朝廷,他透析利弊,识见深远;在
田间,他与垄头乞儿谈天,浑然无别;他秉持儒学
、出入佛老;他重情、他尚义;他体察生活中的每
一丝苦难也化解每一丝苦难,在厄运中达观,在困
境中坚持,在顺境中警醒……他,如此地热爱生活

所以写他令人战战兢兢、常怀畏惧。
可到底,他毕竟是一个寻常人,只是活出了不
寻常的高度。
苏轼自二十岁左右出仕,一生历经仁宗、英宗
、神宗、哲宗、徽宗五朝,身处新旧党争之间,沉
浮升降,动荡飘忽,从凤翔、杭州、密州、徐州、
湖州、颍州、扬州、定州的州守到身为罪臣的黄州
、惠州、儋州,最后身老常州,足迹几遍及大半个
中国。对苏轼而言,这一生是行走的一生,是在路
上的过程,也是他的思想逐渐定型的过程。他更像
是一个纽带,把当时的大宋朝廷和底层的黎民连接
了起来,把一个文人与一个行政长官一个实干家联
系了起来,也把诗词歌赋书画文章诸多艺术门类气
脉打通,浑然一体又自成一家,没有这些路上的颠
沛流离,就没有我们如今见到的东坡。
所以冠之曰“行走的东坡”。
我们所做的就是这样一项工程:试图回溯苏轼
的足迹,来发掘这个时代的赤子、历史的巨子在这
样的行走中,历经了哪些磨难、困惑,经历了怎样
的咀嚼和研磨,最后成为了这样一颗文学史上、艺
术史上、大宋政坛上难以湮灭的巨星。他光明磊落
的人格、卓尔不群的个性,他政治理想的坚守,他
为国为民的热忱……于我们后学,这也是一个行走
的过程,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是一个阅读、理解、
接纳并效行的过程。
是以名曰“行走的东坡”。
左芝兰
2018.1.8
内容推荐
左芝兰著的《行走的东坡(音乐诗剧)》以影响苏轼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叙述节点,通过对苏轼的解读、展现处于变革时期的苏轼,在四十余年的仕宦生涯中,在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之间,在为君与为民、为官与为人之间的选择和坚守。剧中试图褪去历史的光环,把苏轼还原回一个普通的、生动的人,通过他也曾经历过的奋进和失望、逃避与坚守,恐惧与无畏,来重现苏轼的坎坷精彩的一生,以追慕往者、启迪来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