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 1937年7月7日,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此,中国人民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全面抗战。并最终取得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粲、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报道,以西方人的眼光较为全面地观察和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这些报道和评论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惨烈状况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客观事实,而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角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状况。以及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郑曦原编的《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一。 作者简介 郑曦原,1963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先后就学于兰州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1984年选调生,志愿到陇南乡村工作3年。后供职于甘肃省文化厅、国家物价局和外交部,曾任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领事、驻希腊大使馆首席馆员兼政务参赞、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现任中国驻孟买总领事。著有《中国远古文化》、《通向未来之路》(与李方惠合著)、《高位的危机》(与以克合著)、《帝国的回忆》、《共和十年》等。协助其父郑时文核校《穿过硝烟的军列: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1937年 1937年抗战大势 中日激战卢沟桥 中囝军队集结河北 中日两军在上海交火 中国空军在壮大 南口战事激烈 战争与中围人口 战火烧向教室和校园 日本面对新旧两个中国 举国纪念“九一八事变” 日本将战争责任归咎中国 日本空袭上海租界 红军接受政府改编 德国调停恐将流产 苏联派出战机支援中国 日军攻占湖州,南京遭轰炸 30万军队守卫南京 华北组建抗日游击队 南京危在旦夕 为南京而战 南京保卫战空前激烈 南京的沉默令人恐惧 日军南京暴行将永刻心底 中国战机自毁严重 故宫文物紧急撤出南京 第二篇 1938年 1938年抗战大势 书评:《红星照耀中国》 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平民 IJJ东济宁失陷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持久战令日本胆寒 中国抢修战备公路 彭德怀将军采访记 美国外交官在南京受辱 彭德怀坚信抗战必胜 周恩来出任汉口要职 罗曼博士访淡录 朱德出席教会弥撒 外汇管制触发金融恐慌 中国元首儿子牺牲 宋美龄在香港接受采访 中国大学纷纷内迁云南 红军在抗战中担当大任 长城下面是故乡 日军受困兰封 河南归德告急 兰封战云密布 援军接近土肥原师团 黄河决堤,浊浪滔天 澳大利亚发现赤色中国铸币 黄河在怒吼 蒋介石发表《告日本民众书》 红军报纸发出呼吁更多言论自由 探寻敌后抗日根据地 延安见闻记 台儿庄日记 满洲“新京”印象 日军攻陷码头城 卡尔逊辞去美国军职 汉口失陷 汉口失火 长沙大火 通过缅甸转运物资 第三篇 1939年 1939年抗战大势 数千民众逃离重庆 黄蕙兰女士记 在炮火中迎来新年 35万民众撤离重庆 不屈的中国在歌唱 美国探险家考察丽江 国民政府准备第四次迁都 胡适为中国鼓与呼 日发动对成都空袭意在离问民众 远东观察的三个维度 工业合作社在中国兴起 日军晋南“扫荡”被粉碎 租界在中国还能保留多久? 首次亮相的达赖喇嘛 通往世界的生命通道 长沙仍在抵抗 真正的力量是思想不是炸弹 格鲁:震撼日本的大使 英军完全撤出华北 中国决心打持久战 中国掌握着胜利筹码 日军兵逼南宁 大江东流不息 日军攻占镇南关 抗战歌曲传唱大江南北 第四篇 1940年 1940年抗战大势 周恩来返回重庆 用油罐铁皮和黄铜制币 中国强化西藏主权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中央册封 中国古籍来美国避难 书评:《越过中国的城墙》 布达拉宫举行达赖喇嘛坐床大典 跟随马可·波罗的脚步 德国继续援助重庆 周恩来离开莫斯科回国 重庆政府发布战报 空袭重庆将成常态 香港战事迫在眉睫 陆军控制了日本政局 中国警告日本勿进印支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中国报告 伟大的滇缅公路 华尔道夫酒店举办募捐舞会 美国人大举撤离东方 书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第五篇 1941年 1941年抗战大势 中国抗战是人类意志的胜利 评日本梦想的“新秩序” 林语堂博士采访记 战火中的中国妇女 纽约华人纪念抗战4周年 日本召开御前会议讨论战局 中英就取消治外法权进行谈判 本田熊太郎将前往南京就职 中国以游击战策应盟国 滇缅公路雨季保持畅通 抗战文学体现民族精神 欧柏林学院内迁四川 中国军队强势攻打渐弱的敌军 中国需要更多的民主与合作精神 中华之魂坚贞不屈 美国护士长沙来信 在华传教陷入低潮 日本空军后继乏力 马来亚华人准备抵抗 第六篇 1942年 1942年抗战大势 战时中国大学约有5万学生 四强共建联合国 5万日军溃败长沙 中国批评盟国“先欧后亚”方针 中国远征军准备进入缅甸 中国的抗战拷问西方 会见蒋介石夫妇记 日本的强大不可持续 缅甸战场的流动医院 书评:《八月的乡村》 日军逼近滇缅公路 中国的粮食问题 中国决心死守云南 工业酒精替代燃油 记美国传教士西格雷夫医生 蒋夫人呼吁民族平等 空中决斗在湖南 中国士兵李宝山 中国货币存量激增 流亡学生逃难成都 右翼挟持日本滑向战争 中国连环进攻敌军前哨 向中国空军致敬 美国飞虎队振奋人心 日本从南洋所获寥寥 工业考察团前往西北 中国在经济战中愈挫愈强 黄河潼关段发生洪灾 中国军人在印度受训 美同总统特使访问重庆 来自中国的淑女 边远的空军基地消息闭塞 “里斯本丸”号被鱼雷击沉 成都市市长因粮价失控被处决 第七篇 1943年 1943年抗战大势 “明日”即是“光明日” 瞩目战时中国工业规划 特稿:中国经济岌岌可危 来自中国的战地天使 蒋夫人祭奠阿灵顿公墓 蒋夫人举行新闻发布会 重庆晴天预示空袭 3000华侨聆听蒋夫人演讲 日军并不可怕 川藏运输线开通 广州破城,四胞胎诞生 序言 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八年全国抗战,迎着 敌人的炮火前进。在血腥的牺牲中,彻底粉碎了日 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促进了民族的觉 醒和团结,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创造了历史 机遇。战争与革命在狼烟四起的神州大地同步进行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纽约时报》对华抗战史诗般的报道令人心潮 澎湃。《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 》与《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一起构成“ 《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三部曲。编辑本书的意 图就是希望为国人回顾我们这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 家如何从绝地奋起,走向复兴,提供一个观察与思 考的视角。 刚编《帝国的回忆》时,我的女儿郑珂雪只有6 岁;编译《浴火重生》时,她已从伦敦帝国理工学 院毕业。郑珂雪说,抗战是民族近代史上最辉煌的 篇章,燃烧的城市,流亡的大学,濒于崩溃的经济 ,屡败屡战的军事,一退再退的首都。但是,不管 退到哪里,不管有多少国土沦丧,不管有多少人员 牺牲,但中国军民决不言败、血战到底,这样一幅 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充分展现了我们不畏强暴、 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和奋不顾身的民族精神,这是 中华民族在绝境中奋起重光最辉煌、最悲壮、最感 人的篇章.是我们十分珍贵的民族记忆。她们这些 漂泊在异国的“90后”留学生希望也能够参与编译 工作,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这是个好主意!我随即向出版社提议,全体 参与这部作品编译工作的人员都做义工,不要报酬 ,以体现我们对抗战先烈和殉难同胞的缅怀之情。 不久之后,一批中国留学生建立了中国抗战主 题沙龙。他们经常于周末相聚在伦敦荷兰公园附近 的一个寓所里,并选择西南联大的文学图腾《未央 歌》为公众号,发布倡议书.使用微信、百度云、 dropbox等新媒体平台来传递信息、组织翻译。他们 用自己的手指亲手触摸了70多年前民族先辈气壮山 河的抗战场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全民抗战的悲壮 与光荣,为当代青年重拾民族记忆、重振民族精神 、在新时代构筑“中国梦”提供了范例。在他们的 鼓动下,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荷 兰等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国内的同学也参加进来。再 后来,有英文系的教授,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白领 ,海外侨报的总编等也纷纷响应。 抗战是民族的苦难,更是民族重光的诗篇。 抗战使国际社会重新认识了中国。抗战初期, 国际社会对东方的这场战争比较冷漠,认为中国的 抵抗必败无疑。谁也没想到,中国人为保卫自己的 家园,战斗得如此顽强、如此悲壮。抗战成为世界 战争史上的传奇,可爱的中国和可爱的中国人民获 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大批国际主义战士来到中 国,援助中国人民。抗战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 重要组成部分,这为中国在战后取得四强地位奠定 了基础。 抗战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本书 在原始材料的选辑上既充分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情况 ,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共提出持久战方针、开辟敌后 根据地、动员民众、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成为领导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个客观事实。 中共这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对于 战后远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巨大。 抗战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起 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 新的长城。”不管在城市、在乡村、在战壕、在学 校、在茶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每个人都 在昂首高唱抗战歌曲。战斗的中国变成歌的海洋, 高亢的歌声如同炮声一样嘹亮。中国不再是“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而成为人民自己的国家,四万 万同胞热血沸腾,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旧世界被 打碎了,一个古老落后的旧中国消失了,她凤凰涅 槃、浴火重生。 当这些原始记录从孩子们震颤的手指尖流出来 时,这些满嘴都是新兴网络语言的同学突然发现, 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留有一个隐秘的角落,始终 保持着一份肃穆。在民族的荣光映照下,他们重新 凝望祖国的山河,冷漠的眼神变得柔和,清纯的眸 子泛起秋波,变得温润而多情。 成书之际.我们首先要向《纽约时报》当年坚 持在中国大地上的战地记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 们勇敢地奔走在中国战场、缅甸战场,对处于悲惨 境地的中国人民怀抱深厚同情。他们冒着巨大危险 将记录有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珍贵照片偷运出来 ,公之于世,激起世界舆论对日本法西斯的公愤; 他们报道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和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的激烈战况,特别是跟踪报 道了衡阳保卫战中国将士拼死抵抗的英勇壮举;报 道了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烽火连天的战斗画面, 以及中共推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政权的成功尝试 ;报道了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与日军英勇搏斗以及 中共游击队抢救美军飞行员的惊险故事。这些报道 真实而客观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的正 义与和平事业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外人难以想象的 巨大牺牲。还原这些历史记录,对于我们在21世纪 的新形势下认真思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真 思考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意义,无疑具有重要 而深刻的启迪。 1943年新年来临之际,《纽约时报》记者爱金 生写道:“明天”在中文中也可理解为“光明的一 天”。中国人民经过五年半令人窒息的战争,依然 非常乐观。他们遭受着组织严密的敌国军队的不断 攻击,几乎在战争中变得一无所有,但依然坚守着 独立与胜利的信心。“明日”即是“光明日”!这 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新闻报道了,而是讴歌中国 抗战、催人奋起的战斗号角。感谢《纽约时报》当 年的记者们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以饱含深情 的文字把中国军民奋勇抵抗的事迹传遍世界,他们 是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 借此机会,谨对参与本书编译的全体同志表示 衷心感谢!我们将在书中以“战士墙”的形式为所 有参与本书编译工作的志愿者列名。领衔的“总译 审”是原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前驻新西兰和比利时 大使张援远同志。他曾陪同原《纽约时报》副总编 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红军长征路,协助其写 成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该书出版后在全 美引起轰动。他和其他译审对孩子们参差不齐的译 文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张大使还多次传回红笔批改 的译稿,供孩子们借鉴学习。本书历史顾问由中国 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战史专家荣维木先生担 任,他订正了原文和译稿中的史实错误。责任编辑 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前社长周五一同志担任。五一兄 曾在北京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任上指导我出版《帝国 的回忆》,他2015年退休时将本书作为自己的“收 官之作”。我的夫人李方惠也为本书原始文献的收 集、翻译和统稿做出了贡献。还要感谢杨志奇同志 ,她积极协调国内国外发来的译稿的初稿、译审稿 、定稿。最后,特别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为本书的 出版做出的努力。 2015年初,我受命出任中国驻孟买总领事。来 到印度,使我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了新的理解 。当我们在远东战场与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时,世 界上有很多友邦、友人在支持和帮助我们。当时的 印度虽未独立,也向伟大的中国人民伸出了援手: 从缅甸撤退的中国远征军进入印度,获得了整训和 换装;从印度利多通往中国昆明的史迪威公路,在 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从 阿萨姆邦出发的驼峰航线更为中国输送了65万吨重 要战备物资,这两条生命通道为中国取得最终胜利 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热爱 和平与正义的世界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每一个国 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联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待 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结成“命运共同 体”,对于我们民族的生存与进步是多么重要! 孟买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援华的 出发地。2015年6月,我在当年的中国总领事为印度 援华医疗队送行的泰姬饭店举行《孟买:从这里出 发,印度医疗队赴华支持抗战77周年纪念展》,现 场播放了宝莱坞1946年拍摄的电影《柯棣华大夫轧 当片中女主角以印地语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时, 全体起立,许多人的眼里噙满泪花。那次还特别展 出了毛泽东主席为悼念柯棣华大夫亲笔题写的挽联 “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几个苍劲有力 的大字十分醒目。作为中国驻孟买总领事,我曾陪 同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柯棣华大夫的家人,也 为他的家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国人民永 远不会忘记在艰难时刻无私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 和友好邻邦。 搁笔之前,我还想吐露一个内心的隐秘,就是 在我的领区内还有一个抗战时期的航校遗址没有找 到。据记载,当时有数百名中国学生到孟买附近的 浦那空军基地受训。他们中从昆明、成都和重庆过 来的人不少,吃不惯印餐和西餐。当地华侨就在航 校大门外办了几家川菜馆,非常受学生们欢迎。华 侨说:“都是娃娃脸,年轻得很。一茬一茬的,走 了就再也没回来。”当时,年轻的中国空军极为缺 乏飞行员,航校生们从这里一毕业就飞驼峰航线。 上一期航校生牺牲了,下一期航校生再补上去,前 赴后继,可歌可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长眠在祖 国的雪域高原了。魂归来兮,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找 到这个遗址,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们树碑立传。 由于编纂时间有限,全体志愿编译人员皆以业 余时间参与,亦难形成鸿篇巨制。我们只是撷取其 中的片断,拼成若干的素描,为纪念抗战搭建一个 简易的祭台。点燃烛光,以我们真诚而朴素的情怀 ,来寄托我们对先烈的哀思,以及我们对民族复兴 大业的向往。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郑曦原 2016年6月6日于印度孟买
导语 郑曦原编的《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为“《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之一(该系列已出版《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系《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入选本书的《纽约时报》200多篇出自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仅反映了八年抗战的战争状况,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方面的状况;不仅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情况,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和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民族根据地的客观事实;不仅反映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评论分析深入,给读者提供了回顾这段历史的另一种视角,给人以启示。 精彩页 当他们来到中国军队的防线前,机枪、火炮声再起,日军开始还击。在凌晨5时以前,双方有好几千人卷入了战斗。宋哲元将军属下的第37师师长冯治安将军试图调解未果。后来,他的部队升起白旗并宣布中立。 由于中日双方的紧张状态在过去三个月内不断加剧,两圜在平津地区爆发冲突并不令人奇怪。诸多经验丰富的观察家认为,当前华北形势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满洲形势相似。 在过去一周,中国北平的警察逮捕了将近300名中国和朝鲜的煽动者以及穿便衣的武装叛乱分子,他们被指控扰乱社会秩序。同时,忠于宋哲元将军的29军各部队逐步控制了北平郊区,以便在亲日势力图谋不轨时迅速予以镇压。 北平城内局势也慢慢趋于稳定。城内军警巡逻频率增加了一倍,天黑以后行人必须在刺刀下接受检查。各个方面的中国官员都公开指责,称有明显的事实证明日本特务机关向毫无操守的煽动分子贿赂,鼓动他们在城内制造混乱,为日军进城干涉提供口实。 宋哲元将军未在北平城内露面已经有好长时间了。他以各种借口拖延了两个月未出现,一会儿是身体不适,一会儿是要进庙祭祖。这惹得日本人相当不耐烦,因为他不在期间,所有经济合作计划也不得不束之高阁。在过去半年,南京政府在华北的行政权威日益提升,许多日本高官抱怨,许多已经公布的亲日政策被歪曲,即是日本影响力下降的标志。中国军队集结河北 1937年7月28日 美联社上海7月28日(星期三)电:南京中央政府今日正将大量部队调往华北。 向北调动军队的集结地点为南京浦口车站。军队调动的目的地与数量系军事机密。浦口车站直通日军设在华北的指挥部所在地天津。而从天津出来的铁路将东西方向的北平与满洲连接起来。当局称,中央政府已将15个师调往河北省待命,先头部队已抵达北平以南的长辛店。 位于河北省南面的山东济南是双方争夺的焦点。据日本同盟社报道,千余中国士兵从西边进入该城驻防,其余部队北上保卫山东与河北的边界。部队从汉口经过 美联社汉口7月27日电:中国的中央军今日奉命经汉口向北行进。更多部队正从长江南岸秘密经过此地北上集结。自7月7日中日爆发战斗以来,究竟有多少部队调往平津地区,他们将如何部署尚不得而知。当局发布告示称,所有官方和非官方人员都必须保守军事机密,任何人泄露军事情报都将受到严惩。实际情况是,这里所见到的部队与旧时的中国官兵截然不同,他们组织有序、装备齐全、纪律严明。共产党伸出援手 美联社西安7月27日电:如果华北事态继续发展,南京政府的宿敌共产党军队或将与国军联合抗日。据可靠消息称,中共领袖毛泽东呼吁南京改编他的部队作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一部分。有消息称,南京已向毛的红军运去食品和军需物资。中日两军在上海交火 1937年8月13日 题记:5000名日本海军进入战备状态,东京舰只整装待发。在沪外国人认为,租界将如1932年一样会被波及。中国局势 上海:日军巡逻队与中国军队交火。由于中国大军云集,在沪外国军队开始备战,防止战火延伸到租界区。 东京:内阁紧急会议决定,就上海形势与中国方面展开谈判。(P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