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约翰·R.苏勒尔(John R. Suler),美国莱德大学(Rider University)科学技术中心心理学教授,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名誉教授,国际公认的网络心理学的奠基人。曾出版有关网络心理学、东方哲学、摄影心理学、心理治疗和创造力的多部图书。 其奠基之作《网络空间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是第一个、也是最广为引用的网络超文本书籍之一。 作为心理学新兴领域的专家,苏勒尔发表了大量有关东方哲学与精神分析相融合的文章。约翰·苏勒尔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并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等媒体广泛报道。 书评(媒体评论) 约翰·R.苏勒尔教授被公认为世界著名的网络 心理学专家和该学科奠基人……他进行的网络心理治 疗为网络心理学能够独立成为一门独特的、有价值的 学科的思考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 的意义……他跨学科的视野反映了网络心理学学科本 身,因此,其内容很可能让我们这些沉浸于该学科的 研究人员以及那些对其有探索兴趣的人产生了共鸣。 约翰优雅的文笔,尤其是这本书的叙述和历史方面的 描述,应该给那些对技术和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带来无 限的愉悦,同时为与数字世界相关的所有领域的教授 和学生提供有关网络心理学连贯的、有见地的概述。 ——玛丽·艾肯(Mary Aiken),网络心理学研究 中心主任 人们对约翰·苏勒尔的开创性之作《网络空间心 理学》的后续著作期待已久,终于盼到了本书的出版 ——这真的值得期待。在这个数字时代中探索作为人 类的意义时,苏勒尔巧妙地捕捉住我们将我们的模拟 生活——甚至我们的人际关系——融入和转向数字化 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这部发人深省的著作为探索和 理解我们与技术复杂的、不断演变的互动制定了新的 标准。 ——约翰·M.格罗赫尔(John M.Grohol), PsychCentral.co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在这本书中,苏勒尔对网络心理学做出了深入的 评论,并对创新社会技术背景下的新兴人类本性提出 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有关当代心理学有趣的 心理动力学观点。他以创造性的方式,针对沉浸于数 字领域中的个体、虚拟社交环境以及网络心理干预等 方面所体现的无数行为和情感现象的心理动态发展, 提出了独特的、全新的观点。 ——艾济·巴瑞(Azy Barak),以色列海法大学 (LJniversity of Haifa) 约翰·苏勒尔是快速发展的网络心理学领域的先 锋人物。这本书整合了他在过去20年的开创性工作。 这本书阐述了网络环境的多样性,我们如何通过文本 和照片来建立身份和进行交流,以及网络人际关系的 亲密力量,并着眼于网络交流,展示了我们的网络体 验如何帮助我们成长、学习和自我实现。 ——金伯利·S.杨博士(Dr Kimberly S. Young),网络成瘾康复中心的创始人兼主任
目录 序言 前言 简介 进化中的新生儿 网络空间的诞生 网络心理学的诞生 新的结构体系 网络心理动力学 亲身体验网络:个体差异与主观性 无须数字的研究:定性研究 应用我们的知识 沉浸式研究的发展 预测未来 第一章 网络心理学结构体系 网络空间是心理空间 网络心理学结构体系的八个维度 身份维度:我是谁 社交维度:我们是谁 互动维度:我如何做到这一点 文本维度:这个词是什么 感官维度:我是如何意识到的 时间维度:现在是什么时间 现实维度:这是真的吗 物理维度:可触摸吗 网络心理学结构体系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 存在感:此时此地 我在这儿:网络环境的存在感 其他人在这儿:人际关系的存在感 存在感的结构体系 一种存在感并不适合所有情况 什么是此时此地 第三章 动态的数字自我 你是谁 何谓自我 网络空间的个性风格 把我整合在一起:融合原则 妥协的和被拯救的我 第四章 脱抑制的自我 网络脱抑制效应 有利的脱抑制和有害的脱抑制 你不认识我(分裂性的匿名) 你看不见我(不可见性) 回头见(异步性) 全在我的头脑中(自我内向投射) 只是一场游戏(分裂性的想象) 只发生在你我之间(感知隐私) 我们是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被弱化) 其他任何人都认为还好(促进社交) 是受脱抑制的影响还是抵制脱抑制 在界限内泄露 真实的自我是虚幻的 第五章 电子化的人际关系 持怀疑态度的人要注意了 让我们变得有意义:人际关系的感官特征 文本与身体 按钮式的人际关系 沉迷于按钮式的经济中 面对面人际关系与网络人际关系之间的决战吗? 第六章 与你的想象不同:人际关系的感知 妈妈、爸爸、机器 妈妈、爸爸和网络上的人 谁正在对谁做什么事 真正的和想象的网络恋人 他装扮成她:性别交换 扮演男性的女性 网络冲突的解决 黑洞体验 第七章 文本交流 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 文本交流的技能、风格和态度 看不见和听不见的文本交流 文本交流的时间转变 文本交流可以被保存下来 格式长短不一的文本交流 对文本交流细微差别的剖析 从聊天到发信息 文本交流的移动性 第八章 图像交流 图片分享爱好者的见解 图像与文字 图像本身 自我肖像透露的秘密生活 视觉数据流 使用你的语言 照片的治疗作用 第九章 我,虚拟化身 图形化多用户交谈与第二人生 隐藏、透露和改变个人身份的虚拟化身 形状各异,大小不一 虚拟化身的进化 个性化 这就是全部的我:虚拟化身收藏集 社交润滑剂 异常的虚拟化身 围绕核心变换 背景不仅仅是墙纸 让我们呈现物理特性 虚拟化身世界的内与外 第十章 我们中的一员:群组与社区 Palace的发展之路 周期与阶段 年长者与基本问题 创建社区 操作工作组 使课堂电子化 群体内的空间区域 真正的群组 第十一章 改变与过度行为 勇往直前:媒体转换 媒体转换动机 媒体转换焦虑 媒体心理定式 如何进行媒体转换 技术支持的心理学 各种各样的超负荷体验 超负荷心理的症状 图片超负荷 对超负荷的补救措施 吸取垃圾信息的教训 吸取“千年虫”的教训 网络空间狂热 第十二章 上瘾还是热衷 我们应该如何称呼它? 诊断的滑坡谬误 隐藏的需求 性爱需求的背后 观察新现实的需求 成就感的需求 归属感的需求 社交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回归到融合原则 第十三章 数字领域异常行为 一切是否是相对的 脱抑制的沮丧 不是不端行为:轻度的异常行为 非礼勿视:异常的图像 非礼勿言:异常的语言 当异常行为复杂化的时候 技术异常行为 功夫预防和干预策略 自动干预和机器人警察 棍棒和石头 骨折 第十四章 合成型现实与合成型生命体 逼真的合成型现实 想象的合成型现实 虚拟现实的现实 在里面和在外面,主动和被动 终极的合成型现实 梦幻世界的网络空间 替代梦境的网络空间 合成型的你 会思考、有感觉的血肉之躯 无限接近,但是就差一点 是否人格化 对聊天机器人的心理评估 成为上帝 第十五章 电疗法 发现自我(身份维度) 人际关系的治愈作用(社交维度) 使用你的语言(文本维度) 感知才会相信(感官维度) 时间受我掌控(时间维度) 表现真实(现实维度) 拥有身体和物理环境(物理维度) 我亲自去做(互动维度) 自助治疗程序 合成型治疗师与人类治疗师 机器能做的心理治疗 终极的合成型治疗师 合成型治疗师的智慧与人类的智慧相差无几 结论 研究与研究人员 数字领域生命体形式的个案研究 研究中的研究人员 做有道德的研究人员 大数据,大问题 传播信息 下一代 参考文献 致谢
精彩页 应用我们的知识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我一直在探寻各种方法,试图将我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其主要目标是提升个人思想、促进个人成长和改善心理健康。在网络空间中,除了研究网络空间中的异常行为、网络治疗活动以及数字时代的全民健康等临床问题外,我的应用研究重点集中于诸如编辑短信、分享照片、搜寻信息、建立个人档案等日常活动的内在心理运作。这些研究都归属于临床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考虑到网络空间的复杂性,我们可以围绕体验的三个基本范畴来系统划分应用网络心理学方向。表达性体验包括能够提供有关自己或者相关主题信息的任何活动,很少或者根本不与他人互动,如写博客、制作网页或者视频,无须对观众的评论进行回复;接受性体验是指个人使用媒体而不必与他人进行大量的互动,如仅仅浏览网页、博客或者视频,不发表任何评论;作为临床心理学家,我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社交性体验,人们进行互动交流、评论及反馈。社交媒体这个流行术语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任何社交体验,尽管社交媒体一般是指社交网络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络。 我认为尽管基础研究很重要,正如它的母系学科心理学一样,网络心理学只有将其知识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时才会繁荣发展。因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是用于改善人们生活的工具,所以它们具有网络心理学固有的实用性。网络心理学家的职责是将他们的知识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他们必须帮助阻止或者干预任何威胁人们心理健康的危害。因此,本书探讨的理论和研究为培养良好的网络生活方式提供了实用的理念方法。根据你独有的网络空间生活方式,利用本书中对你有意义的各种指导。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说:“计算机应用不再是有关计算机本身事宜,它是有关生活方式。” 网络心理学家努力理解网上行为与离线行为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网上生活与离线生活的重叠部分在不断扩大。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融合对我们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采取怎样的策略最大化地实现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有交叉的健康行为?以及采取怎样的策略阻止或者降低有交叉的不正常行为?我们要研究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如何能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以便改善我们的生活——在第三章“动态的数字自我”中我将其阐述为融合原则——这是网络心理学作为应用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网络空间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在当代世界中,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牢固掌握网络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就有能力更好地改变自己。本书引领我们畅游数字世界,进行一次心理学101之旅,其独到的见解涵盖范围广泛,为改善我们的网上生活和离线生活提供了一个平台。 沉浸式研究的发展 我沉浸于新的网络环境期间,从事eQuest研究项目(Suler,2005)的学生经常给予我帮助,这个内容我将在第十五章“电疗法”中进行探讨。与此同时,我过去多年进行的应用研究经历了各个发展阶段。在这里我想简要回顾这些阶段,帮助读者对本书的基础框架有个初步的理解。我将在本书第十章“我们中的一员:群组与社区”对这些阶段进行更深入的阐述。有关网络心理学的很多结论都源于这些体验,包括人们告诉我的有关这些网络空间的内容、我观察到的内容、我的学生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到的内容、我与同事讨论他们的研究的内容以及在这些数字领域中我对自我的认识。我发现我自己的网络空间之旅和其他许多人的经历有相似性,因为我们都体验了相似的计算机生成领域,这些领域迫使我们询问我们在哪、我们是谁、与他人互动时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在Palace网站上变身 我最先全心沉浸于参与性观察研究项目是在Palace网站上进行的,它于1995年建立。它是最初的网络社区之一,在那里人们通过视觉网络环境中移动的虚拟化身能够彼此互动交流。想象一下,你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去创造一系列图标大小的虚拟化身;单击鼠标,在虚拟的空间中操作你的虚拟化身;通过你头顶上方弹出的卡通风格气球上的输入文本,私下地或者公开地与其他虚拟化身进行互动交流;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改变你的虚拟化身外形来表现自我。 简言之,这就是Palace网站上生活的运作方式。尽管与后来出现的更复杂的虚拟化身环境,诸如Second Life网站相比,这种技术相对原始,但是Palace网站极大地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它开创了通过文本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形式,这是当时互联网交流的一种常态,而且还因为你可以通过在图形化的空间内移动的虚拟化身与他人进行视觉交流。我最初完全是个网络新手,笨拙地穿行于网络大厦空间,这是整个Palace网站的中心。我渐渐地熟悉了里面的人和他们的文化。一年来,每天都有人在网络大厦里游荡几个小时,我最终升级为其中的一个网络“巫师”来监督整个社区。 P17-19 导语 约翰·R.苏勒尔著的《赛博人(数字时代我们如何思考行动和社交)(精)》一书把网络心理学领域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进行了引人入胜的阐述,这将会对任何沉浸于或者着迷于网络环境体验的人有极大的吸引力。阅读本书将会带给你无限的愉悦,你将广泛地探索技术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网络空间作为人类为自己创造的新环境的重要意义。 序言 约翰·R.苏勒尔教授被公认为世界顶级的网络 心理学专家和该学科奠基人。作为一名网络心理学家 ,我很荣幸受邀向读者介绍本书。 《赛博人:数字时代我们如何思考、行动和社交 》一书把网络心理学领域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进行 了引人入胜的阐述,这将会对任何沉浸于或者着迷于 网络环境体验的人有极大的吸引力。阅读本书将会带 给你无限的愉悦,你将广泛地探索技术对人类的深远 影响以及网络空间作为人类为自己创造的新环境的重 要意义。 在一些人看来,网络心理学一直被认为是应用心 理学的分支学科,然而,苏勒尔进行的网络心理治疗 为网络心理学能够独立成为一门独特的、有价值的学 科的思考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的 意义。苏勒尔利用大量的心理学理论结构体系,包括 心理动力学理论、操作性学习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 以及人类动机理论,这不仅在已建立的学科中确立了 网络心理学的观点,而且还展现了他在以技术为媒介 的人类行为心理学方面的丰富知识。 当前许多有关技术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争论和趋 势都在探索之中。我发现有关南希·麦克威廉(Nancy Mcwilliams)的精神分析类型的章节尤其有深刻见解 。苏勒尔指出,这种类型具有从正常到病态的完整的 人类人格特征的解释价值。后来,这一假设在应用环 境中得到了很好的论证,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应该考 虑个性因素——例如,心理变态型人格以及网络匿名 性的影响,或者自恋型人格以及他们选择展示自我的 论坛。 在“脱抑制的自我”的重要章节中,苏勒尔探索 了网络脱抑制效应。网络脱抑制效应是网络心理学学 科中最重要和最著名的结构之一,十多年前作者将其 概念化并首次提出,他发表的与此现象相关的著作和 论文已被引用数千次。作为这一领域的积极研究人员 ,我可能对苏勒尔创建的这一新型理论模型感到异常 兴奋。网络心理学结构体系的八个维度为探索网络空 间体验提供了独特的、全面的框架,并被广泛地应用 于其他领域(消费者心理学、数字营销、用户界面、 互动设计、网络社区发展)。苏勒尔还探索了很多重 要的领域,如网络空间中的道德以及大数据,随着时 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将变得愈加重要,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 苏勒尔创作的网络心理学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是 以心理学为基础、以网络心理学形式呈现的哲学方法 。他跨学科的视野反映了网络心理学学科本身,因此 ,其内容很可能与我们这些沉浸于该学科的研究人员 以及那些对其有探索兴趣的人产生了共鸣。苏勒尔优 雅的文笔,尤其是本书的叙述和历史方面的描述,该 给那些对技术和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带来无限的愉悦, 同时为与数字世界相关的所有领域的教授和学生提供 有关网络心理学连贯的、有见地的概述。 这就是顶级专家,我的好朋友兼同事,约翰·R .苏勒尔倾心呈现的网络心理学扛鼎之作。阅读此作 ,您将开启一次愉悦的、迷人的网络心理学阅读之旅 。 玛丽·艾肯(Mary Aiken)教授 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 网络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推荐 随着数字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正在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感受和网络行为,其对我们的影响甚至比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更大。 为全面解析人类在网络空间中的感知、感觉、思维以及行为方式,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促进个人成长和改善心理健康,网络心理学专家和学科奠基人约翰·R.苏勒尔撰写了《赛博人(数字时代我们如何思考行动和社交)(精)》一书,根据20多年在不同网络环境里进行参与-观察式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成果,综合运用了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动力学理论,研究了网络身份管理、网络脱抑制、文本交流和图像交流、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亲密行为和误解、对社交媒体相互冲突的态度、上瘾、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异常行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媒体超负荷等问题,建立了“网络心理学结构体系的八个维度”,为人们在数字时代改善生活方式和提升幸福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