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现代散文学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辜也平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辜也平著的《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从考察、辨析现代传记文学的本质特征、内涵与外延入手,史论结合,在史传传统与西学东渐的双重背景下,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宏观梳理中国传记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从文体演变的历史维度探讨梁启超、胡适、鲁迅、郁达夫、郭沫若、巴金、陶菊隐、朱东润等人在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独特贡献,并围绕理论与批评的历史发展,研究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诗学建构,以及对当代传记文学创作的启示。 作者简介 辜也平,男,1955年生,1982年8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主要著述有《叶绍钧作品欣赏》《巴金创作综论》《走近巴金》《范式的建构与消解》《沉重而感伤的文学旅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巴金创作综论新编》《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等;主编《当代大学生的巴金接受》《巴金:新世纪的阐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后者与陈思和合编)。主讲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列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 目录 导论 传记文学的本质属性及其他 上篇 比较视野下的历史研究 第一章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民族源流 一 先秦文献中的传记萌芽因素 二 史传的成熟与叙传的出现 三 从依附于史到独立于文 四 时代先行者的传统积淀 第二章 西学东渐与中国现代传记文学 一 突破成规与“西人传记之体 二 外国传记作品及理论的翻译 三 欧风美雨中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他传的起步与文体的转型 一 始于名人传记的尝试 二 为亲人立传的重要收获 三 他传创作的繁荣与丰收 第四章 自传的兴起与转型的完成 一 鲁迅、郭沫若的良好开端 二 自传写作潮中的“自传丛书 三 其他著名作家的多样尝试 中篇 历史视野下的个案研究 第五章 梁启超与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 一 重造民族性格的文化抉择 二 超越传统的新型传记观 三 传记创作的现代追求 第六章 胡适的传记文学倡导与创作 一 “提倡有心,实行无力 二 强调纪实的传记文学观 三 传记文学的创作“尝试 四 先驱者的“历史”的遗憾 第七章 鲁迅传记创作的文学启示 一 个人“历史”的回顾性叙事 二 史料的价值与“诗”的描写 三 并非记忆失真的艺术虚构 第八章 郭沫若自传创作的文学个性 一 通过自己看出一个时代 二 自我主体的多重建构 三 告别叙传的叙事与书写 第九章 郁达夫的传记“文学”取向 一 迥异于传统和时人的理论倡导 二 身份的认同与角色置换 三 专注个体生命体验的自传写作 四 关于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第十章 巴金的传记文学翻译与创作 一 从接受、翻译到传记文学写作 二 《俄罗斯十女杰》的英雄叙事 三 《巴金自传》的成长叙事 第十一章 陶菊隐名人传记的通俗叙事 一 从新闻记者到旧闻记者 二 主体的彰显和语义明晰 三 从故事中提炼情节 与高潮 四 形象而有趣的细节 描写 第十二章 朱东润的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 一 从文史学家到传记文学家 二 继承、借鉴并重的理论探讨 三 气势恢宏的《张居正大传》 四 侧重古人的其他传记写作 下篇 诗学视野下的理论研究 第十三章 现代传记文学的理论建构 一 史前的资源与域外的视角 二 从新史学开始的理论提倡 三 观念转换与实践方法的探讨 四 学者介入与理论研讨的深入 第十四章 体系建构中的关键性分歧 一 文体属性:历史抑或文学 二 内涵的不确定与外延模糊 三 非虚构文学与艺术的想象 第十五章 现代传记文学的民族特色 一 “以人为镜”的史鉴功能 二 摒弃日常生活的宏大叙事 三 文直事核的“实录”原则 四 婉而成章 的“春秋笔法 第十六章 现代传记文学的“历史”重负 一 依附于史传的传统思维定式 二 胡适、朱东润的“历史”因袭 三 被放逐的“文学”观念与创作 四 无处不在的“历史性”挤压 余论 现代传记文学发展的当代启示 附录 本书参考文献 一 作家作品要目 二 理论资料要目 三 研究著作要目 导语 辜也平著的《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主要辨析了现代传记文学的本质特征,强调了其文学属性。 本书宏观梳理了中国传记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研究了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诗学建构,以及对当代传记文学创作的启示。 全书视野开阔,论述集中,观点鲜明,文献资料丰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