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转轨时期虚假城市化现象治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学术文库
分类
作者 李学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转轨时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虚假城市化现象,并根据其生成机制的差异,将其划分为行政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和利益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两种类型;试图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等分析工具,剖析了转轨时期虚假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内生机制,提出了若干完善城市化政策的对策思路。文中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对于学习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的初学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成为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为解决城市化滞后带来的矛盾,我国政府近些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减轻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负面影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城市建设的质量。但是,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模式下,部分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忽视城市化的真实内涵,导致在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的表象之下,出现了虚假的城市化现象。如何有效遏制这种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对于确保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分析虚假城市化现象产生的特殊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城市化水平良性提高的制度环境,必将大大提高城市化问题研究的质量,为公共行政的实践提供相对符合实际情况的理论支持。

本书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的基础知识,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虚假城市化现象产生的机制,分析我国城市化问题的内生限制与制度约束,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政府城市化政策的对策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全书共分为6章展开论述,结语部分则对整项研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第1章为导论,主要通过阐述本书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提出重点研究的问题,即虚假城市化现象的产生机制。在对农村城市化文献评估的基础上,引出全书的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对重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简要说明了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2章对虚假城市化现象进行了描述与分类,具体分析了虚假城市化现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本书详细说明了虚假城市化现象产生的背景因素;在对虚假城市化现象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类型学划分,将其分为行政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与利益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两种类型,并通过对虚假城市化现象的负面作用的分析,增强研究的现实性与说服力。

第3章为机制分析,分别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与博弈论的序贯博弈分析模式,详细分析了行政扩张型与利益扩张型两种虚假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4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化问题的内生限制与制度约束,剖析现行城市化政策的内在缺陷。通过阐述政府城市化赶超战略的僭望,说明人地矛盾极端突出的国情与城乡二元的制度设计,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约束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政府现行城市化政策的困境。

第5章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佛山市在城市化自发阶段与赶超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用事实进一步表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特殊性,论证政府在未对阻碍城市化的制度进行改革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化政策的不合理性与片面追求城市化水平的盲目性。

第6章的内容属于对策建议,主要根据产生虚假城市化现象的原因,阐述了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有效降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形成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城市化机制。

结束语部分对整项研究进行了分析性的总结,并指明了该研究的局限性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第2章 虚假城市化现象透视

 2.1 虚假城市化的表象与类型

2.1.1 虚假城市化的外在表象

2.1.2 虚假城市化现象的类型分析

 2.2 虚假城市化现象的背景分析

2.2.1 城市化水平滞后及其成因

2.2.2 城市化进程中的“诺思悖论”

 2.3 虚假城市化现象的负面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虚假城市化现象的生成机制分析

 3.1 行政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的机制分析

3.1.1 行政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的产生途径

3.1.2 行政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的生成机制

3.1.3 行政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的反思

 3.2 利益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的博弈分析

3.2.1 “城中村”的内涵与特点

3.2.2 利益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的博弈分析

3.2.3 “城中村”形成过程中的完全信息序贯博弈分析

3.2.4 利益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的反思

 3.3 小结

第4章 城市化水平的内生限制与制度约束

 4.1 城市化政策的赶超冲动与内生限制

4.1.1 城市化战略选择的赶超冲动

4.1.2 城市化水平的内生限制

4.1.3 城市化的僭望与内置缺陷

 4.2 农民市民化的制度约束

4.2.1 城市化政策的困境

4.2.2 农民市民化的制度约束分析

4.2.3 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4.3 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佛山市城市化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5.1 案例研究说明

5.1.1 案例研究目的

5.1.2 选取佛山市的背景分析

5.1.3 进入途径、研究方法与研究缺陷

 5.2 佛山市城市化自发时期的典型问题分析

5.2.1 佛山市城市化自发时期的问题描述

5.2.2 城市化自发阶段典型问题的警示

 5.3 佛山市城市化赶超时期的实践探索

5.3.1 佛山市城市化赶超时期的政策设计

5.3.2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5.4 佛山市城市化实践的启示

 5.5 小结

第6章 制度创新:治理虚假城市化现象的思考

 6.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转变城市化的政策思想

 6.2 改革市制制度,细化城市化的评估体系

 6.3 完善公共服务,建构农民市民化的市场机制

 6.4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