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新时期文学批评为选题,试图从一个角度切入它并探究其内在的一种逻辑理路,以“启蒙话语”为纽带,对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转型及其当前困境进行研究。面对浩如烟海并层出不穷的文学批评现象,对它们呈现出的问题本身和背后的理论支点进行分析,感知到新时期文学批评在看似“断裂”、“转型”的表象之下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这样一种联系,在此基础上阐释当前文学批评困境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可能性。
绪论
一 选题的依据、意义和写作思路
二 历史回顾:启蒙话语与20世纪中国
第一章 启蒙成为新时期之初文学批评主流话语的原因
一 思想解放大潮的影响
二 80年代的“新启蒙”思潮的推动
三 文学创作和批评中启蒙价值取向的交相互应
四 知识分子启蒙主体地位的确立
第二章 启蒙话语的历史性聚焦
一 人道主义的论争概述
二 文学批评中的人道主义话语分析
三 主体性理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错位
第三章 启蒙话语的整体特征
一 对“五四”启蒙资源的策略性借用
二 启蒙话语对新时期文学的阐释与遮蔽
三 启蒙话语的现代化迷思
第四章 “启蒙终结论”再解读
一 反思“现代性”浪潮中的质疑启蒙之声
二 后现代理论资源的借用和误读
三 “后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意义指向
第五章 启蒙话语“合法性”批判的意义误区——“新左派”思想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
一 “新左派”思想及其对“新启蒙主义”的批判
二 “重返80年代”:从“断裂说”到“抹平论”
三 由“启蒙”而“表述”:“底层写作”批评的重心挪移
第六章 困境中的反思与重建
一 困境与反思
二 策略与意义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