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高罗佩 (Robert H.Van Gulik 1910-1967)荷兰职业外交官,通晓15种语言,主要任职于远东各国。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作为一个西方人,高罗佩对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十分痴迷。他20岁开始练习中国书法,且终生不辍;他研究中国古琴,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并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组织天风琴社;他能写中国旧体诗词,与郭沫若、徐悲鸿等大师都有唱和;齐白石、沈尹默等人的画上也有他的上款。《大唐狄公案》的插图均为他自己所画。1943年,高罗佩任荷兰驻重庆使馆一秘,与同在使馆工作的中国洋务大臣张之洞之外孙女水世芳结为伉俪。 他一生汉学著作颇丰,学琴,著有《中国琴道》;考证中国文献中的猿,亲自饲养猿,著有《长臂猿考》;出版《书画鉴赏汇编》,教西方人辨识中国文物;编《东皋禅师集刊》,翻译陆时化的《书画说铃》。 他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是中国古代性文化,写下《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而大型推理探案小说集《大唐狄公案》则是一部在东西方读者中影响最大的书。 书评(媒体评论) 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 人更了解中国。 ——国学大师 南怀瑾 高罗佩对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达到 了得心应手的程度。西方人用中文写小说(《大唐狄 公案》部分篇目有中文写本),前无古人。错综复杂 的情节,如茧抽丝,娓娓展开,最后才真相大白…… 它使读者从超凡的逻辑智慧中获得快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石昌渝 他是名士派头的艺术家、收藏家、代中国人发展 国粹的公案小说家,业余胜过专业的汉学家……现代 西方人对传播中国文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 荷兰人高罗佩。非学术圈里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往往 通过《大唐狄公案》。 ——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 赵毅衡 在高罗佩的神笔之下,古老的中国又活灵活现地 出现在人们面前。 ——英国《纽约时报书评》 如此严格地遵循中国古典文学的风格进行创作, 而写下的一切又是如此美妙地使现代读者获得满足。 ——《纽约时报》 《大唐狄公案》写出了中国唐代的所有魅力、残 忍和高深莫测。 ——《芝加哥太阳报》 大唐狄公案系列是高罗佩在世界侦探小说领域内 开创的极其珍贵的一个支脉……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 ——《泰晤士报》
目录 玉珠串奇案 红阁子奇案 黑狐奇案
精彩页 一 在宁静、细雨蒙蒙的树林里又骑马行了半个时辰,狄公勒住马,焦虑地往头顶上稠密的树叶丛望了一眼,只看到一小块铅灰色的天空。这小雨随时会变成一场夏日常见的雷阵雨。他的皂色帽以及镶有黑边的棕色长袍早已淋湿,雨水在他长长的山羊胡和两边的络腮胡上闪闪发亮。中午离开村庄时,人们告诉他,只须在穿过树林的每一个岔路口时都拐弯正确,吃晚饭前他就一定可以赶到河川镇。看来,一定在什么地方拐错了弯,因为他估计自己已骑马行了两个时辰,一路上却只见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矮树丛,并不见一个人影。鸟儿在黑色的树枝后面停止了鸣叫,树叶潮湿、腐烂的气味似乎渗入了他的衣服。他用围巾的边角擦了一下颔上的那丛美髯,心焦道,要真的迷了路,那就坏事了。黄昏即临,而这树林沿着河的南岸延绵数里,看样子他只得在野外度过此夜了。他叹了一口气,拿起用一条红缨带挂在马鞍上的褐色大葫芦,拔开塞子,喝了一口。那水有点热,口感不佳。 他低头擦了一把眼睛,因为从眉毛流下的汗水刺痛了双眼。他抬头往上一看,突然呆住了,不敢相信,在柔软的苔藓上无声地走着一匹马,马上有一个庞大的身影。那马正向他走来,马上的人跟他一模一样,长着山羊胡和络腮胡,戴着一顶四方黑帽,穿着一件镶有黑边的棕色长袍,用一条红缨带挂在马鞍上的是一只褐色的大葫芦。 他又擦了擦眼,定睛再一看,不觉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飘忽不定的光和他酸痛的眼睛欺骗了他。那一位的山羊胡和络腮胡夹杂着一些灰色,骑的是一匹长耳老驴。接着,狄公又警觉起来。那驴的屁股上挂着两柄短矛,狄公不由得将手伸向背后的剑柄。 那人在狄公马前停了下来,盯住狄公看了一眼,那双大眼中闪烁着犹豫的光。他宽阔的脸上满布皱纹,尽管身姿优雅,但那瘦削的肩膀还是在那带有补丁的长袍下突了出来。先前狄公以为在驴屁股上挂着的是两柄短矛,其实是一副拐杖,拐杖的一端有弯弯的手柄。狄公放下剑,行礼道:“请问阁下,此路通向河川镇吗?” 那人没有马上回答。他的目光转到了挂在狄公马鞍上的葫芦上,然后微微一笑。他好奇而又淡漠的目光盯住狄公,然后他以让人惊讶的响亮声音说道:“是的,郎中,兜一个圈子,最后便可到河川镇了。” 那老头儿把狄公当成一个行医的郎中了。显然是因为狄公单身出行,还有那葫芦瓢,它通常是郎中们用来装药的。还没等狄公纠正,那老头儿又继续说道:“我刚抄近路从镇上来,走了不多会儿,很乐意为你带路。不必客气,只要片刻工夫。”他掉转驴头,道,“我们最好去看看刚从河中捞上来的那个人。他需要你去照看,郎中。” 狄公正想道出他是本州府北部的浦阳县令,但想到如此一来,他就得解释为何穿着如此简单的服饰出游,又为何没随从跟着。故而,他只问道:“这位兄台,你做何营生?” “我不干啥,只是一个云游道士。” “我还以为你是我的同行呢。你那葫芦里装的是什么?” “空,阁下,只是空,比你那葫芦里的任何药物都值钱,郎中。当然,贫道无意冒犯你,但空比满更重要。也许你要选用最好的土来做一个漂亮的坛子,但要是没有空,那坛子就没用。你做一扇门或一扇窗,无论装饰得多漂亮,要是没有空就不能用。”他嘴里“得儿”一声,赶着他的驴子继续上路。似想了想,他又说道:“他们称贫道为葫芦大师。” 狭窄的林中小路通向一块耕地,一位农夫正穿着蓑衣弯腰挖掘杂草。一条泥泞的小路把他们带到河岸边的那条路上。小雨停住了,棕色的河水上面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似乎静止了,没有一缕微风吹过那湿热低垂的天空。路旁排列着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过路人都穿戴得很漂亮,路上不见一个乞丐。 “看样子这是个繁荣的小镇。”狄公道。 “这是一个小镇,水上交通为其带来便利,渔业甚为繁荣。当然,碧水宫亦为其添色不少。那碧水宫在镇的东端,傍依松林,乃一独立的气派非凡的宫殿。这镇的西头住的是贫寒人家,富裕大户住在东头,在渔市的那一边。贫道带你到最好的客栈去住——翠鸟客栈或九云客栈,除非你打算住亲戚家或朋友家……” “不,在此地我可是个过路的陌生客。我看到你带着一副拐杖,莫非腿上有疾?” “一条腿瘸了,另一条也不好。郎中哟,你看不好的。得,当官的在场,留心着点。我说,郎中,他们从河中捞起的那个家伙不用你去诊视了!不过,我们还是去看看吧。” 在渔市前面宽阔的码头上,围着一群人。狄公看到在人群头顶上方,一身材矫健之人骑于马上,那镀金镶红羽毛的头盔以及红色的围领表明他是御林军统领。 葫芦大师抓住拐杖,爬下驴子,向着人群一瘸一拐地走去。那驴垂着一只耳朵,在鹅卵石堆中寻找食物。狄公翻身下马,跟在老道士的后头,围观的人纷纷给老道士让了条路;他们似乎对他十分熟悉。 “葫芦大师,这是翠鸟客栈的账房泰明,”一个高个子小声说道,“他已经死了。” P3-5 导语 《大唐狄公案》——享誉全球的汉学家高罗佩,倾尽一生智慧才学,熔铸一部旷世杰作! 全球推理书迷口碑爆表! 风靡全球100年的“大唐神探狄仁杰”,从这套旷世巨著中诞生! 后世一切狄仁杰电影、电视剧、推理作品的根源!波谲云诡、杀机四伏、疑雾迷离,大唐神探狄仁杰,于凶案发生诸地明察暗访,深入迷局,勘破乱象…… 这是前所未有的真实盛唐!全书涉及大唐的司法、政治、刑律、吏治、行政、外交、工商、教育、文化、宗教、风俗、民情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串起一幅从士大夫官僚、富商、高利贷者,到乞丐、小偷、妓女等琳琅满目的古中国社会生活图卷。 本书为第4部,收录《玉珠串奇案》、《红阁子奇案》、《黑狐奇案》三个故事。 内容推荐 高罗佩著的《大唐狄公案(4)》是东方推理殿堂级世纪小说!一个极真实、残酷、神秘莫测的推理盛唐! 波谲云诡,烟霭弥散,杀机四伏,大唐神探于凶案发生诸地明察暗访,深入迷局,勘破乱象……后世一切狄仁杰电影、电视剧、推理作品的根源! 《玉珠串奇案》 疑云丛生,狄公为何要假扮行医郎中偷偷摸摸地进入碧水宫?在戒备森严的宫内,皇上最宠爱的三公主怎会遗失珍珠项链?是内贼,抑或外盗?一切只能秘密调查的情形,狄公要怎样找回项链,揪出幕后的主使者? 《红阁子奇案》 七月鬼节,诸事不宜。狄公夜宿乐苑,租到了一间宽敞宁静的上等客房──红阁子,可第一夜就噩梦连连,似被鬼缠身。据说,前后有三个人在这密闭上锁的房间里自杀,真的是自杀?还是凶手伪造的自杀现场? 《黑狐奇案》 中秋前夕,县衙府第,准备献舞《黑狐曲》的舞姬惨遭杀害。事未终了,那诡异的法师说:“会有更多的命案缠着你,狄县令!” 南门黑狐祠看门的傻姑娘总哼着一曲黑狐调,和庙里成群出没的狐狸一起跳那支《黑狐曲》。这曲子究竟是引人走向死亡的诅咒,还是开启秘语的锁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