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医本草之韵--173种中草药趣谈及应用学问(精)/中医药文化精品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王化猛//王宜芳//黄辉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化猛、王宜芳、黄辉编著的《中医本草之韵--173种中草药趣谈及应用学问(精)》分为“药韵” “处方笺”“敬畏本草” “走,看中医去”等四辑。各篇配发相关本草图谱,同时穿插中药概况、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和单验方、药膳食疗等典型实用的知识链接。

本书用文学手法对中药进行艺术加工,自然取材,散而不乱,立意新颖,文笔俏丽,雅俗共赏,给人以别具风味的审美体验和实用价值,体现了中华本草文化的天然神韵。

内容推荐

王化猛、王宜芳、黄辉编著的《中医本草之韵--173种中草药趣谈及应用学问(精)》是《中医药文化精品丛书》的第三分册。书中共收录了173种中药,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药的概况、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和单验方、药膳食疗等,并穿插大量精美中药图片,图文互参,赏心悦目。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讲述中药内容的写作手法视角独特,语言艺术、生动:或直接描述,赏其婆娑之姿;或引申议叙,抒其功用之情;或阐幽发微,论其生克之理;或评头品足,道其存世之妙。立意新颖,散而不乱,给人以别具风味的审美体验和实用价值,体现了中华本草文化的天然神韵。本书适合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收藏、阅读参考。

目录

药韵

 吴茱萸,山茱萸 趣谈中药:茱萸红了

 合欢皮,合欢花 趣谈中药:知时合欢应待我

 白茅根 趣谈中药:童年的零食

 茯苓,茯苓皮,茯神,赤茯苓,松子仁,松节 趣谈中药:松根上的茯芩

 连翘 趣谈中药:不负春光

 榆钱,地榆 趣谈中药:榆钱儿一串串

 栀子 趣谈中药:栀子香

 柽柳 趣谈中药:赎罪的女子

 皂荚,皂角刺 趣谈中药:皂树一千年

 芦根,苇茎 趣谈中药:有思想的芦苇三根

 车前子,车前草 趣谈中药:车前啊车前

 竹叶,淡竹叶,竹茹,竹沥,天竺黄 趣谈中药:竹韵

 白芍药,赤芍药 趣谈中药:花相也风流

 蒲公英 趣谈中药:遍野的蒲公英

 红豆,相思子,赤小豆 趣谈中药:此物最相思

 川楝子,苦楝皮 趣谈中药:犹记苦楝树

 薄荷 趣谈中药:薄荷青青

 刺槐花 趣谈中药:槐花正开时

 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红豆蔻 趣谈中药:豆蔻梢头

 桔梗 趣谈中药:桔梗处处开

 李子,李根白皮,郁李仁 趣谈中药:辉子

 公丁香,母丁香 趣谈中药:丁吞枝上

 陈皮,橘核,橘络,橘红,青皮,橘叶,枳实,枳壳 趣谈中药:最是橙黄橘绿时

 重楼 趣谈中药:七叶一枝花

 苍耳子,苍耳草 趣谈中药:多刺的苍耳

 琥珀 趣谈中药:太阳的碎片

 茵陈蒿,青蒿 趣谈中药:二月茵陈

处方笺

 木瓜 趣谈中药:咕咚来了

 火硝,甘草 趣谈中药:中药亦弹药

 砒霜 趣谈中药:“毒药”

 龙骨,龙齿 趣谈中药:远古幽灵

 枸杞子,地骨皮 趣谈中药:红红枸杞子

 旋覆花,金沸草 趣谈中药:犟花儿

 益母草,茺蔚子 趣谈中药:胞宫护师

 九香虫 趣谈中药:温热的打屁虫

 附子,川乌,草乌 趣谈中药:阳气温烘烘

 阿魏 趣谈中药:臭而止臭乃为珍

 牛蒡子,莱菔子 趣谈中药:蔬菜汤

 泽漆 趣谈中药:不一样的野草

 藿香 趣谈中药:晒场边的往事

 砂仁,砂仁壳 趣谈中药:阳春砂仁

 水蛭 趣谈中药:曾是吸血鬼

 苍术,白术 趣谈中药:苍黑有术

 没药 趣谈中药:怎一个苦字了得

 生姜,生姜皮,生姜汁,干姜,炮姜 趣谈中药:年少未识姜花香

 石榴皮 趣谈中药:伴君幽独石榴红

 马齿苋 趣谈中药:晒不死的马铃菜

 菊花,野菊花 趣谈中药:病菊一株

 天仙子 趣谈中药:温柔一刀

 金钱草 趣谈中药:送你一盆金钱草

 童便,秋石 趣谈中药:道在五谷轮回间

敬畏本草

 罂粟壳 趣谈中药:至尊红颜

 荆芥 趣谈中药:符合心境的味道

 淮小麦,浮小麦,麦芽 趣谈中药:麦子的味道

 知母 趣谈中药:知子亦知母

 决明子 趣谈中药:阳光小子

 槐米,槐角 趣谈中药:心田中华槐

 黄精 趣谈中药:珍爱黄精

 菟丝子 趣谈中药:载不动的眷恋

 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桑螵蛸,桑寄生 趣谈中药:桑者闲闲

 牵牛子 趣谈中药:那个叫朝颜的牵牛花

 川贝母,浙贝母,皖贝母 趣谈中药:贝母

 王不留行 趣谈中药:麦田里的王不留行

 葛根,葛花 趣谈中药:纠葛

 丝瓜络 趣谈中药:满院丝瓜

 女贞子 趣谈中药:贞守之操

 玉米须 趣谈中药:想起玉米

 茶叶 趣谈中药:茶树与鲁冰花

 乳香 趣谈中药:上帝的泪珠

 辛夷 趣谈中药:爱就爱个死去活来

 紫苏,紫苏子 趣谈中药:紫苏的荏苒时光

 地龙 趣谈中药:吞土的蚯蚓

 肉桂,桂枝,龙眼肉 趣谈中药:深情肉桂

走,看中医去

 刘寄奴 趣谈中药:为中药历史代言

 灶心土 趣谈中药:良相亦良医

 大黄 趣谈中药:虎狼之药

 人参,西洋参 趣谈中药:补药

 蚕沙,僵蚕,蚕蛹,雄蚕蛾 趣谈中药:在入药的秽浊中胜出

 平地木 趣谈中药:结了籽的平地木

 蕲蛇,白花蛇,乌梢蛇,蛇蜕,半枝莲,金荞麦 趣谈中药:祖传秘方

 秦艽 趣谈中药:何处觅芳踪

 细辛 趣谈中药:另一种况味

 麻黄,麻黄根 趣谈中药:“违禁的黄金植物”

 洋金花,彼岸花 趣谈中药:被误解的曼陀罗

 黄连 趣谈中药:黄连温胆汤与“胆疼”

 大枣,蜂蜜,葱白 趣谈中药:中药引子

 刺蒺藜 趣谈中药:避之不及

 覆盆子 趣谈中药:酸甜也倾盆

 海浮石 趣谈中药:漂浮的石头

 艾叶 趣谈中药:又是一年艾叶香

 朱砂 趣谈中药:天下第一仙药

 青黛,大青叶,板蓝根 趣谈中药:蓝色记忆

 半夏,水半夏 趣谈中药:中药铺子

参考文献

单验方选病名索引

试读章节

嵇山的竹林不知道是何年何月遭何人砍伐了。

那里的竹林犹似中国文人的象征。他们这些文人一般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但似乎又有所信仰,那就是既有高风亮节、刚直不阿的性格,又有翩翩君子之誉,而这些正是竹子所具备的形象和品格。所以竹被誉为“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之一,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树立了完美的形象。

原生于山谷的竹子,摇曳生姿,婀娜挺秀,怡人心怀。久而久之,有性情的入,会广植于庭院,“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甚至就是一种点缀,“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再看吧,“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却又是青灯下伴读的知己了。

“筛月牵诗性,笼烟伴酒杯”“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无论是山间石径,还是茅舍小桥流水边,一片竹子总会给人增添无限的诗情画境。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王维喜欢的人生境界,一人,一琴,一月,一竹林。他的境界与嵇康不同,同是竹林下,同在抚琴吟唱,一个独坐幽篁,一个邀友共饮,乐山乐水,心境迥异。

杨万里也喜独处,却是选择在寂静的夜晚:“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要后面的那一轮明月,却也借着竹子说事,醉醺醺的样子。

苏轼对竹的情感更是直白:“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代文豪,对竹如此抒发爱慕,让人想起那个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想起独爱菊的陶渊明,想起爱莲的周敦颐,都该是异曲同工的痴迷。

欧阳修眼里的竹子别有风韵:“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干声皆是恨。”秋风秋雨的夜晚,竟成其一腔愁绪的感怀。

就连那位马上英雄关羽亦留诗曰:“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想必是触动了这位英雄的某根神经,吻合了他的某种心性,让他突发此想。

最爱竹子的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了。一生痴迷于养竹,画竹,终于品出了竹的神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人吟竹,画家画竹,中国竹画,竹的诗词,数不胜数。而且画竹必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不论是婷婷秀竹,还是风中狂竹,都能给诗人和画家无限的情思和灵动。静的竹子是美的,动的竹子也是美的。李方膺爱画狂风中的墨竹,雄健恣肆,竹叶纷披,常言“自笑一身浑是胆,挥亳依旧爱狂风”。他在一幅《竹石轴》画中还写道:“人逢俗病便难送,岐伯良方竹最宜。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不知道李方膺大人懂不懂中医,看他眼里的竹子,还就是一剂解除疾苦的良药呢。

的确,竹子无论是竹笋、竹叶,均是中医里一味传统的药物,是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竹不是草,也不是树。它应该是药,是诗,是画,是灵魂;是五千年来文人雅士的情结,是鸿儒们心中的理想人生: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琴瑟丹青,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说不尽的竹韵悠悠。

P25-28

序言

中医药是中华先祖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份丰厚的科技文化遗产。从2006年起,先后共有三批21项中医药项目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年5月《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可以说,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精华内容之一,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宣传中医药科技文化内涵,传授和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需求,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支持,我们组织专家编撰了这套权威可靠、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文化精品丛书》,本书就是这套丛书的扛鼎之作。

本册书分为“药韵”“处方笺”“敬畏本草”“走,看中医去”等四辑。各篇配发相关本草图谱,同时穿插中药概况、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和单验方、药膳食疗等典型实用的知识链接。用文学手法对中药进行艺术加工:或直接描述,赏其婆娑之姿;或引申议叙,抒其功用之情;或阐幽发微,论其生克之理;或评头品足,道其存世之妙。自然取材,散而不乱,立意新颖,文笔俏丽,雅俗共赏,给人以别具风味的审美体验和实用价值,体现了中华本草文化的天然神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中医药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也正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和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我们在策划编撰《中医药文化精品丛书》时,就提出了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趣味性、特色性的高标准,要求丛书既要品位高雅、权威科学,又要风趣幽默、雅俗共赏,具有亲和力和普适性,要面向大众、紧密结合群众养生防病的生活实际,生动形象地介绍中医文化知识。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老百姓提供喜闻乐见,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中医药知识,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中医药世界打开一扇新的窗口,能够为人们的思维插上一双灵动的翅膀,能够在新时期谱写出一曲“悬壶济世”“经国济民”的崭新篇章。  董明培

甲午年初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