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朗道传(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俄罗斯)迈娅·比萨拉比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诺贝尔奖获得者朗道院士为理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发表了一系列出色的论文,编写了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十卷本《理论物理学教程》,开创了极具影响力的朗道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如今活跃在这一学科的各个领域。
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还创立了一个关于应该如何生活的“幸福公式”,这一理论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朗道不仅“教书”,而且“树人”。有些年轻人对自己的命运漠不关心,对形势缺乏判断,缺乏追求幸福的渴望,对此朗道感到十分气愤。他的劝导充满了能量,能够振奋人心、让人告别懒惰,能够激发他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渴望。
迈娅·比萨拉比著的《朗道传》是第1本中文朗道传记,作者是朗道夫人的甥女迈娅·比萨拉比。与以往介绍朗道的文章大都着重于朗道的科学成就和学术风格不同,《朗道传》更多地从私生活角度揭示了朗道管控自己和追求幸福的方式,可以帮助了解朗道其人及其学派,大为提升学习《理论物理学教程》的兴味。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书中良师
第二章 “爵士乐队”
第三章 物理学家的朝圣之地
第四章 哈尔科夫的物理学中心
第五章 卡皮查研究所
第六章 狱中的一年
第七章 命运之神
第八章 自由之岛
第九章 在自然的土壤上
第十章 诗歌的魔力
第十一章 幸福公式
第十二章 关于这件事……
第十三章 飞来横祸
第十四章 最后的时光
第十五章 永生
附录
“朗道十诫”
Л.Д.朗道院士在1959年基辅国际会议上关于高能物理学的报告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1908-1968)生平大事年表
朗道论文清单
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和索引
序言
列夫·朗道(1908-1968)是苏联最伟大的理论
物理学家。
朗道本人和他所培育的学派,对理论物理研究
和教育的贡献在历史上空前绝后。
关于朗道的书籍,从多年担任朗道理论物理研
究所所长的哈拉特尼科夫主编的《回忆朗道》文集
(Pergamon Press, 1989),到卡冈诺夫《我心目
中的朗道学派》(TpoBaHT, 1998),以及主要介绍
其门生的《在朗道的魅力笼罩下》(WSPC, 2013)
,大都着重于朗道的科学成就和学术风格。唯有这
本《朗道传》的着眼点颇为不同。它更多地从私生
活角度揭示了朗道管控自己和追求幸福的方式。
本书作者是朗道夫人的甥女迈娅·比萨拉比。
她比朗道小17岁,应当叫朗道作“二姨夫”。她从
小处在朗道的家庭生活圈里,后来成为传记作家。
比萨拉比在1971年写了《朗道的生活篇章》,2003
年又出了《朗道这样说》。这两本书都只有俄文版
。2007年初版、2009年重印的这本《朗道传》,包
括了前两本书的内容。不过,这本书从体裁上来讲
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著作,而是“传记小说”
或“报告文学”。书中夹杂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好恶
;涉及物理学的内容,也有不甚确切之处。关心朗
道学术成就的读者,需参考其他文献。
中国的理论物理工作者,也有人在朗道学派内
受过教育。然而更深广的影响则来自朗道和栗弗席
兹合著的十卷本《理论物理学教程》。中国从20世
纪50年代到90年代就陆续出版过不同分卷的中译本
,很遗感未能出齐,且俄文原版也出版了新版。从
2007年起,高等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俄文原版最
新版的全套中译本。
这本《朗道传》可以帮助了解朗道其人及其学
派,大为提升学习“教程”的兴味。希望读者们喜
欢李雪莹博士的这个译本。
郝柏林
复旦大学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2016年12月1日
导语
《朗道传》作者是朗道夫人的甥女迈娅·比萨拉比。她比朗道小17岁,应当叫朗道作“二姨夫”。她从小处在朗道的家庭生活圈里,后来成为传记作家。比萨拉比在1971年写了《朗道的生活篇章》,2003年又出了《朗道这样说》。这两本书都只有俄文版。2007年初版、2009年重印的这本《朗道传》,包括了前两本书的内容。不过,这本书从体裁上来讲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著作,而是“传记小说”或“报告文学”。书中夹杂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好恶;涉及物理学的内容,也有不甚确切之处。关心朗道学术成就的读者,需参考其他文献。
精彩页
第一章
书中良师
入不只有血缘上的前辈,在文学作品中也能遇到自己的前辈。很多作品中的人物在个性与气质上与我们更为接近,对我们的影响当然也更为深刻。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们都用“道”这个名字称呼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他常说:
“我的生日是1月22日,我与伟大的英国诗人拜伦勋爵同一天出生,不过比他晚了120年。”
1908年,朗道出生于巴库。他的父亲达维德·利沃维奇·朗道是一位事业成功的石油工程师,母亲叫做柳博芙·韦尼阿米诺夫娜。
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聘请了一位名叫玛丽的法国家庭女教师,还给孩子们请来了音乐、格律和绘画老师。
朗道四岁的时候,妈妈教会了他读和写。他很早就表现出对数字和算术的喜爱,喜欢演算简单的习题,总是不停地做题。在城市花园里,妈妈常常沿着沙土上的数字找到四岁的儿子。
柳博芙·韦尼阿米诺夫娜很早就发现了儿子不同寻常的天赋和那种近乎执拗的执着。父母给这个倔强的小男孩起了个外号,叫做“逆反男孩”。
有一次,妈妈没有经过朗道的同意就用温度计给他测量体温,这使他难过得差点病倒。
“我不想测量体温!”孩子流着眼泪喊道。
“可是温度计已经拿掉了。”妈妈安慰他。
“我希望压根儿就没有测量过!!!”孩子嚎啕大哭。
有时,他的专注让妈妈感到害怕,因为他不愿了解除了数字之外的任何东西。
有段时间父母寄希望于音乐。但是孩子坚决拒绝弹钢琴,他不能忍受任何束缚,父母的强迫使他憎恨音乐。音乐课只好停止了,朗道取得了人生之中的第一个胜利——捍卫了自己的想法。
中学时,朗道的理科成绩名列第一,但是他和语文老师常常会发生争执,因为语文老师希望他改变字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他的字体仍旧是那么糟糕,虽然从单个字母来看也不乏可取之处。
不久,巴库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旧俄时代的中学被关闭了。朗道整整一年都呆在家里,这让柳博芙·韦尼阿米诺夫娜深感忧虑。朗道以前就不怎么做功课,现在可以彻底懒惰了。
妈妈担心儿子会成为一个游手好闲之人。她常常和朗道谈话,说这样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无所事事的人都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这些纯粹的说教令朗道难以忍受。“仅仅拥有天赋还不够,如果不奋发图强的话,天赋就会枯竭,就会沦为平庸之人。”她没完没了地重复着。
柳博芙·韦尼阿米诺夫娜是一个聪明的、富有同情心和充满爱心的母亲。但是错误的教育方法误导了她,她希望激发儿子的自尊心,做法却过于极端。在朗道十四岁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一生很失败,于是决定自杀。他已经想好了自杀的方法。
无法想象,如果朗道没有遇到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结果会怎样。这本书使少年的心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他认为自己有很多缺陷,这种想法令他极度痛苦,现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燃起了救赎的希望。
“在我看来,于连·索雷尔并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而是现实存在的,他命运坎坷,但他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我的想法极为简单:既然于连能够做到,那我也能。”
朗道首先向自己的偶像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塑造顽强的性格。虽然他在各方面都努力效仿于连,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做了一些调整。例如,朗道曾经尝试记住整页报纸的内容,他为此花了很多时间。但主要问题在于,原本以为是快乐的游戏,结果却成了一件非常枯燥的事。于是,他决定通过背诵诗歌来锻炼记忆力。说起来,他在这件事上非常成功,这在后文还会提及。任何想要记住的东西,他只需读上两三遍,就能永生不忘。不仅仅是诗歌,还包括散文段落、公式。
朗道十二岁时掌握了微分学,十三岁时掌握了积分学。
他只需把几何学课本读一遍,就能顺利通过考试。父母为了使他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决定送他去读商业学校。朗道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商业学校,两年后毕业。
他在学校里没有也不可能有朋友,因为他与其他同学的年龄差距实在太大了。虽然他独来独往,但在做测验题的时候,却几乎对全班同学提供帮助。同学们非常感谢他,但和他之间谈不上有什么友谊。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他需要独自承受一切,独自面对内心的剧烈挣扎。也许除了于连·索雷尔,那时再没有一个能够与他心灵相通的人了。
这个有着自己人生目标的男孩告别了童年时代。他努力地探求永恒的真理,为此饱受心灵折磨,甚至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那时,他只有十四岁。极少有人能够取得朗道那样的成就。如果不是在少年时代便开始自我斗争并最终战胜自我,他未必能够获得日后的成功。古代哲学家认为,战胜自我是最为困难的。
他难以管教,不算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让他出门散步是件难以办到的事,他宁愿整天做题。好不容易迫使他迈出了家门,可他却又一头钻进草棚里,在木板上没完没了地写习题。他是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是却非常骄傲、独立,有时他说出的话会让人觉得暗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