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镜花缘(全本)/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作者 | (清)李汝珍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镜花缘(全本)》,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长篇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作者简介 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李汝珍自幼聪敏好学、多才多艺,精通音韵、博弈、书画、星卜等,著有音韵学著作《李氏音鉴》、围棋谱《受子谱》等。 李汝珍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等国家,表现出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而在其所描写的浪漫虚幻的世相下,却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敬畏、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 目录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 定罚约月姊助风狂 第三回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 第四回 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 第五回 俏宫娥戏夸金盏草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 第六回 众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获谴降红尘 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 第八回 弃嚣尘结伴游寰海 觅胜迹穷踪越远山 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 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 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 第十五回 喜相逢师生谈故旧 巧遇合宾主结新亲 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 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 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 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鸡舞镜 碧梧岭孔雀开屏 第二十一回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 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 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 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第二十六回 遇强梁义女怀德 遭大厄灵鱼报恩 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经豕喙乡 第二十八回 老书生仗义舞龙泉 小美女衔恩脱虎穴 第二十九回 服妙药幼子回春 传奇方老翁济世 第三十回 觅蝇头林郎货禽鸟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 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 第三十二回 访筹算畅游智佳国 观艳妆闲步女儿乡 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缠足受困 长须女玩股垂情 第三十四回 观丽人女主定吉期 访良友老翁得凶信 第三十五回 现红鸾林贵妃应课 揭黄榜唐义士治河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举桉妻 第三十七回 新贵妃反本为男 旧储子还原作女 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 第三十九回 轩辕国诸王祝寿 蓬莱岛二老游山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典 第四十二回 开女试太后颁恩诏 笃亲情佳人盼好音 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 第四十五回 君子国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岭下遇山精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发慷慨储君结伴 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镜花岭孝女寻亲 第四十八回 睹碑记默喻仙机 观图章微明妙旨 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 第五十回 遇难成祥马能伏虎 逢凶化吉妇可降夫 第五十一回 走穷途孝女绝粮 得生路仙姑献稻 第五十二回 谈春秋胸罗锦绣 讲礼制口吐珠玑 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窃书 显奇能红女传信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 第五十六回 诣芳邻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 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 第五十八回 史将军陇右失机 宰少女途中得胜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难 史英豪岭下招兵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内品茶 老总兵园中留客 第六十二回 绿香园四美巧相逢 红文馆群芳小聚会 第六十三回 论科场众女谈果报 误考试十美具公呈 第六十四回 赌石砚舅甥斗趣 猜灯谜姊妹陶情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问卜 预盛典奉命抡才 第六十六回 借飞车国王访储子 放黄榜太后考闺才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谒师 老国舅黄门进表 第六十八回 受荣封三孤膺敕命 奉宠召众美赴华筵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众美初临晚芳园 第七十回 述奇形蚕茧当小帽 谈异域酒坛作烟壶 第七十一回 触旧事神往泣红亭 联新交情深凝翠馆 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抚瑶琴 白蒁亭八女写春扇 第七十三回 看围棋姚姝谈弈谱 观马吊孟女讲牌经 第七十四回 打双陆嘉言述前贤 下象棋谐语谈故事 第七十五回 弄新声水榭吹萧 隐俏体纱窗听课 第七十六回 讲六壬花前阐妙旨 观四课牖下窃真传 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旧套 对群花别出新裁 第七十八回 运巧思对酒纵谐谈 飞旧句当筵行妙令 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 第八十回 打灯虎亭中赌画扇 抛气球园内舞花鞋 第八十一回 白蒁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 第八十三回 说大书佐酒为欢 唱小曲飞觞作乐 第八十四回 逞豪兴朗吟妙句 发婆心敬诵真经 第八十五回 论韵谱冷言讥沈约 引毛诗佳句美庄姜 第八十六回 念亲情孝女挥泪眼 谈本姓侍儿解人颐 第八十七回 因旧事游戏仿楚词 即美景诙谐编月令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释前嫌 逞风狂风姨泄旧忿 第八十 序言 “新课标”以及根据“新课标”编定的国家统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一个重要的理念:语文学习 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基础之上。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是:其他一些 学科的学习有可能在课堂上就得以完成,而对于语 文学科来说,课堂学习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甚 至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语文学习的完成须有广泛 而有深度的课外阅读做保证——如果没有这一保证 ,语文学习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目标。我在有关语文 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各种场合,曾不止一次地说过: 课堂并非是语文教学的唯一所在,语文课堂的空间 并非只是教室;语文课本是一座山头,若要攻克这 座山头,就必须调集其他山头的力量。而这里所说 的其他山头,就是指广泛的课外阅读。一本一本书 就是一座一座山头,这些山头屯兵百万,只有调集 这些力量,语文课本这座山头才可被攻克。一旦涉 及语文,语文老师眼前的情景永远应当是:一本语 文课本,是由若干其他书重重包围着的。一个语文 老师倘若只是看到一本语文教材,以为这本语文教 材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那么,要让学生从真正意 义上学好语文,几乎是没有希望的。有些很有经验 的语文老师往往采取一种看似有点极端的做法,用 很短的时间一气完成一本语文教材的教学,而将其 余时间交给学生,全部用于课外阅读,大概也就是 基于这一理念。 关于这一点,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加之深 入的理性论证,语文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现在的 问题是:这所谓的课外阅读,究竟阅读什么样的书 ?又怎样进行阅读?在形成“语文学习必须建立在 广泛的课外阅读基础之上”这一共识之后,摆在语 文教育专家、语文教师和学生面前的却是这样一个 让人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 有关部门,只能确定基本的阅读方向,大致划 定一个阅读框架,对阅读何种作品给出一个关于品 质的界定,却是无法细化,开出一份地道的足可以 供一个学生大量阅读的大书单来的。若要拿出这样 一份大书单,使学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既可以让 他们阅读到最值得阅读的作品,又可避免因阅读的 高度雷同化而导致知识和思维高度雷同化现象的发 生,则需要动用读书界、语文教育界、文学界、出 版界等领域和行业的联合力量。一向有着清晰领先 的思维、宏大而又科学的出版理念,并有强大行动 力的浙江文艺出版社,成功地组织了各领域的力量 ,在一份本就经过时间考验的书单基础上,邀请一 流的专家学者、作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 、阅读推广人,根据“新课标”所确定的阅读任务 、阅读方向和阅读梯度,给出了一份高水准的阅读 书单,并已开始按照这一书单有步骤地出版。 这些年,我们国家上上下下沉思阅读与国家民 族强盛之关系,国家将阅读的意义上升到从未有过 的高度,无数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阅读推广人四处奔 走游说,并引领人们如何阅读,有关阅读的重大意 义已日益深入人心。事实上,广大中小学的课外阅 读已经形成气候,并开始常态化,所谓“书香校园 ”已比比皆是。现在的问题是:阅读虽然蔚然成风 ,但阅读生态却并不理想,甚至很不理想。这个被 商业化浪潮反复冲击的世界,阅读自然也难以幸免 。那些纯粹出于商业目的的写作、阅读推广以及和 各种利益直接挂钩的某些机构的阅读书目推荐,造 成了阅读的极大混乱。许多中小学生手头上阅读的 图书质量低下,阅读精力的投放与阅读收益严重不 成比例。更严重的情况是,一些学生因为阅读了这 些质量低下的图书,导致了天然语感被破坏,语文 能力非但没有得到提高,还不断下降。如果这种情 况大面积发生,我们还在毫无反思、毫无警觉地泛 泛谈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之意义,就可能事与愿违 了。现实迫切需要有一份质量上乘、定位精准、真 正能够匹配语文教材的阅读书目以及这些图书的高 质量出版。 我们必须回到“经典”这个概念上来。 我们可能首先要回答“经典”这个词从何而来 。 人们发现,这个世界上的书越来越多了,特别 是到了今天,图书出版的门槛大大降低,加之出版 在技术上的高度现代化,一本书的出版与竹简时代 、活字印刷时代的所谓出版相比,其容易程度简直 无法形容。书的汪洋大海正席卷这个星球。然而, 人们很清楚地看到一个根本无法回避的事实,那就 是:每一个人的生命长度都是有限的,我们根本不 可能去阅读所有的图书。于是一个问题很久之前就 被提出来了:怎么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读到 最值得读的书?人们聪明地想到了一个办法:将一 些人——一些读书种子——养起来,让他们专门读 书,让读书成为他们的事业和职业,然后由“苦读 ”的他们转身告诉普通的阅读大众,何为值得将宝 贵的生命投入于此的上等图书,何为不值得将生命 浪费于此的末流图书或是品质恶劣的图书。通过一 代一代人漫长而辛劳的摸索,我们终于把握了那些 优秀文字的基本品质。这些被认定的图书又经过时 间之流的反复洗涤,穿越岁月的风尘,非但没有留 下被岁月腐蚀的痕迹,反而越发光彩、青春焕发。 于是,我们称它们为“经典”。 阅读经典是人类找到的一种科学的阅读途径。 阅读经典免去了我们生命的虚耗和损伤。我们可以 通过对这些图书的阅读,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充实和 扩张。我们在这些文字中逐渐确立了正当的道义观 ,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字里行间 悲悯情怀的熏陶,使我们不断走向文明,我们的创 造力因知识的积累而获得了足够的动力,并因为这 些知识正确性,从而保证了创造力都用在人类的福 祉上。阅读这些经典所获得的好处,根本无法说尽 。而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来说,阅读经典无疑也是 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明智选择。 这套书,也许不是所有篇章都堪称经典,但它 们至少称得上名著,都具有经典性。 2018年7月15日于北京大学 导语 《镜花缘(全本)》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内容最奇特的一部,当代学者称之为“杂家小说”。作者李汝珍描写了100位聪慧绝伦的女子形象,体现了要求男女平等、反对压迫妇女的进步思想,书中更发挥想像,描写了海外各国形形色色的风土人情,全书诙谐幽默,妙取横生,种种异闻趣事脍炙人口,长期流传。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 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 平。 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读,就不是真正的 教育,只是训练。 ——朱永新,丛书顾问,著名教育家,新教育 实验发起人 这套书成功地组织了各领域的力量,在一份本 就经过时间考验的书单基础上,邀请一流的专家学 者、作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阅读推广 人,根据“新课标”所确定的阅读任务、阅读方向 和阅读梯度,给出了一份高水准的阅读书单和一套 阅读指导方案。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不仅强调要读什么 ,更强调应该怎么读。 ——曹文轩,丛书主编,著名作家,国家统编 小学和初中语文教科书主编 精彩页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 定罚约月姊助风狂 话说风姨闻百花仙子之言,在旁便说道:“据仙姑说得其难其慎,断不可逆天而行。但梅乃一岁之魁,临春而放,莫不皆然。何独岭上有十月先开之异?仙姑所谓号令极严、不敢参差者安在?世间道术之士,以花为戏,布种发苗,开花顷刻。仙姑所谓稽查最密、临期而放者又安在?他如园叟花佣,将牡丹、碧桃之类,浇肥炙炭,岁朝时候,亦复芬芳逞艳,名日‘唐花’。此又何人发号播令?总之:事权在手,任我施为。今月姊既有所恳,元须推托,待老身再助几阵和风,成此胜会。况在金母筵前,即玉帝闻知,亦未便加罪。设有过失,老身情愿与你分任,何如?”百花仙子见风姨伶牙俐齿,以话相难,不觉吃惊,含笑道:“姨姨请听小仙告白:那岭上梅开,乃地有南北暖寒之异,小春偶放,得气稍先,好事者即见于吟咏,岂为定论。至花开顷刻,乃道人幻术,过眼即空。若‘唐花’不过矫揉造作,更何足道。此事非可任我施为。即如姨姨职司风纪,四季不同,岂能于阳和之候,肆肃杀之威;解愠之时,发刁萧之令?再如月轮晦明圆缺,晷刻难差。月姊能使皓魄常圆,夜夜对此青天碧海么?今既承尊命,小仙即命桃花仙子、杏花仙子,各执上等本花,来此歌舞一番,何如?” 嫦娥听了,不觉冷笑道:“桃杏二花,此时遍地皆是,何劳费心!小仙所以相恳者,并非希冀娱目,意在趁此嘉辰,博金母尽日之欢,庶不虚此胜会。不意仙姑意存爱惜,恐劳手下诸位仙子,我又何必勉强。但仙故不过举口之劳,偏执意作难,一味花言巧语,这样拿腔做势,未免太过分了!”百花仙子见话不是头,不觉发话道:“群花齐放,固虽甚易。第小仙向来承乏其事,系奉上帝之命。若无帝旨,即使下界人王有令,也不敢应命,何况其余!且小仙素本胆小,兼少作为,既不能求不死之灵丹,又不能造广寒之胜境。种种懦弱,概不如人。道行如此之浅,岂敢妄为!此事只好得罪,有方尊命了。”嫦娥见他话中明明讥刺“窃药”一事,不觉又羞又气,因冷笑道:“你不肯开花也罢了,为何语中却带讥讽?”织女劝道:“二位向以楸枰朝夕过从,何等情厚。今忽如此,岂不有伤和气?——况事涉游戏,何必纷争?”元女道:“二位角口,王母虽然宽宏,不肯出言责备,但以瑶池清静之地,视同儿戏,任意喧哗,未免有失敬上之道。倘值日诸神奏闻上帝,他年‘桃会’,恐不能再屈二位大驾了。” 嫦娥道:“适才百花仙姑说,惟有上帝敕旨,才能群花齐放;纵让下界帝王有令,也不能应命。此去千百年后,倘下界有位高兴帝王,使出回天手段,出此一令,那时竟是百花齐开,却如何受罚?今趁王母并诸位仙长做个证见,倒要预先说明。”麻姑戏说道:“据小仙愚见:将来如有此事,即罚百花仙子在广寒殿打扫落花三年。月姊以为何如?”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要便是嫦娥仙子临凡,做了女皇帝,出这无道之令;别个再不肯的。那时我果糊涂,竞任百花齐放,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永无翻悔!”话言未毕,那边女魁星早已执笔过来,把百花仙子顶上点了一笔,驾著红光,离了瑶池,竞奔小蓬莱保护玉碑去了。 P5-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